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被引量:74
1
作者 叶岱夫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7-314,共8页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操作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 ,人地系统本身也必须得到发展 ,这样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丰富化与哲理化。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操作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 ,人地系统本身也必须得到发展 ,这样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丰富化与哲理化。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困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研究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 ,探讨了人地系统的发展本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人地协调发展的时空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可持续发展 朴素作用 地理哲学 地理
下载PDF
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在1991年4月6日中国地理学会“地理科学”讨论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76
2
作者 钱学森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7-265,共9页
本文作者在回顾了对“地理科学”的认识过程后,用系统的观点阐述了自己对“地理科学”的见解,指出“地理科学”是一个学科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十大部门之一,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并列的。文章还揭示了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 本文作者在回顾了对“地理科学”的认识过程后,用系统的观点阐述了自己对“地理科学”的见解,指出“地理科学”是一个学科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十大部门之一,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并列的。文章还揭示了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提倡“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是研究此系统的可行的新方法,以此摆脱传统的“培根式还原论”方法所带来的困境。并认为地理工作者应树立起“地理哲学”思想,作为地理科学的哲学概括。作者在最后指出“地理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号召从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建立起“地理科学”,掌握和发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并大力宣传“地理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地理系统 地理哲学
下载PDF
从曼德布罗特景观到分形地貌学 被引量:24
3
作者 艾南山 李后强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3年第1期13-17,共5页
论述分形地貌学的8个基本原理及其包含的7条定理,探讨为地理学开辟新领域。
关键词 分形地貌学 地理 地理哲学
下载PDF
地理数学方法:从计量地理到地理计算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彦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3-119,125,共8页
论述地理学定量化和理论化的来龙去脉,澄清地理界关于计量地理学长期误会的若干问题.其一,广义的计量地理学包括数学地理学和统计地理学等分支,前者对应于理论地理学而后者对应于狭义的计量地理学;其二,广义的计量地理学革命包括"... 论述地理学定量化和理论化的来龙去脉,澄清地理界关于计量地理学长期误会的若干问题.其一,广义的计量地理学包括数学地理学和统计地理学等分支,前者对应于理论地理学而后者对应于狭义的计量地理学;其二,广义的计量地理学革命包括"理论革命"和狭义的"计量革命",前者一度遭受挫折,而后者在计量运动中期就已胜利结束,通常的"计量革命"失败是就广义而言的,指的是1970年代中期"理论革命"的失败;其三,1980年代以后,由于后现代数学方法的引入,地理学的定量化和理论化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新的定量地理学与计算机科学汇流发展成为地理计算科学.其四,定量化不等于数学化,有些地理问题虽然不能定量化,但却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只要数学化和定量化双管齐下,地理学就可望从经验科学上升成为理论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地理 理论地理 地理哲学 计量革命 地理计算
下载PDF
西方文论关键词 解辖域化 被引量:29
5
作者 周雪松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93,共13页
"解辖域化"是由德勒兹与瓜塔里基于肯定性差异哲学和对法国五月风暴的反思而提出的概念。它首先是指将被禁锢的欲望释放出来的过程,与再辖域化及公理系统等概念共同从欲望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转机制,并因其革命性而被推崇... "解辖域化"是由德勒兹与瓜塔里基于肯定性差异哲学和对法国五月风暴的反思而提出的概念。它首先是指将被禁锢的欲望释放出来的过程,与再辖域化及公理系统等概念共同从欲望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转机制,并因其革命性而被推崇为一种微观的欲望政治运动。之后,解辖域化的内涵一再得以拓展。在文学批评领域,它概括了弱势文学的特点,指与主流相背离的语言运用方式及其对权力中心的反抗。它还游走于地理学、细胞生物学、动物行为学、语言学、音乐等众多议题之间,并与根茎、游牧民、生成等诸种概念相缠绕,是弘扬差异、反对同一的地理哲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辖域化 欲望政治 弱势文学 地理哲学
原文传递
多样vs.分裂:论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多元性及其挑战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丰龙 刘云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30,共9页
从哲学、理论、方法和实践4个方面梳理了中国人文地理学内部的多元性,并区分了这些多元性的性质,即哪些是缺乏交流和整合的"散见"、哪些是需要统一和弥合的"歧见"、哪些是认识局限导致的"偏见"。据此建... 从哲学、理论、方法和实践4个方面梳理了中国人文地理学内部的多元性,并区分了这些多元性的性质,即哪些是缺乏交流和整合的"散见"、哪些是需要统一和弥合的"歧见"、哪些是认识局限导致的"偏见"。据此建议加强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原创性理论研究;减少对"主义"的过度推崇和对方法的盲目崇拜;加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交流及论证过程的严谨性;在政策取向上取得"求真"和"务实"的平衡;提高学科发展的自信和对不同研究视角的包容。此外,应该在研究选题、杂志建设和奖项设置等操作层面推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性 人文地理 地理学思想 地理哲学 人文地理学理论 人文地理学方法
下载PDF
地理哲学的兴起 被引量:10
7
作者 翁齐浩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37-40,共4页
地理哲学是一门探讨地理学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观察过程、理论模式、表述与计算方法、形而上学的预设等等,进而从形式逻辑、实际的方法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估计其有效性基础的学科。本文分析了地理哲学兴起的一般原因。指出:地理哲学是... 地理哲学是一门探讨地理学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观察过程、理论模式、表述与计算方法、形而上学的预设等等,进而从形式逻辑、实际的方法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估计其有效性基础的学科。本文分析了地理哲学兴起的一般原因。指出:地理哲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地理学危机直接导致地理哲学的产生,同时,西方科学哲学对地理哲学的兴起起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哲学 地理
下载PDF
论德勒兹生态美学思想:地理哲学、生机论与机器论 被引量:9
8
作者 麦永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23,157,共8页
德勒兹非常重视大千世界的共生、化生、装配、链接等问题,其差异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其中地理哲学、生机论与机器论三个维度尤具特色。地理哲学以大地观为核心,强调在内在性的"千高原"平台上充满博弈的力量,人类创... 德勒兹非常重视大千世界的共生、化生、装配、链接等问题,其差异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其中地理哲学、生机论与机器论三个维度尤具特色。地理哲学以大地观为核心,强调在内在性的"千高原"平台上充满博弈的力量,人类创造性与物质系统潜力之间的新型耦合能够创造"新大地";生机论美学以尊重多元生命形态与物质存在为旨归,倡导社会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互惠;机器论诗学倡导宇宙万象川流不息的链接与装配,体现出德勒兹"差异与重复"哲思和艺术创新的诗意特征。德勒兹生态美学思想突破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启迪我们反思当代生态美学与艺术创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生态美学 地理哲学 生机论 机器论
原文传递
地理哲学研究若干问题刍议 被引量:6
9
作者 蔡运龙 《人文地理》 CSSCI 1992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论述地理哲学研究的重要性,介绍西方地理哲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动态,分析我国地理哲学研究落后的主要原因,对如何开展我国地理哲学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地理哲学 地理学基础理论 地理教育 地理学的民族特点
下载PDF
从《地理哲学》看白眉初的地理观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丽 方修琦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白眉初是我国从古代地理常识向新时代的科学地理学过渡阶段,大力传播地理学知识,承前启后的启蒙者之一。《地理哲学》是代表其地理思想的重要著作。从该著作中可以看到,白眉初坚持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学科属性,并认为地理学具有"理体... 白眉初是我国从古代地理常识向新时代的科学地理学过渡阶段,大力传播地理学知识,承前启后的启蒙者之一。《地理哲学》是代表其地理思想的重要著作。从该著作中可以看到,白眉初坚持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学科属性,并认为地理学具有"理体文用"的特点;同时,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宏观性、变化性、时效性和很强教育功能的学科,主张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地理学研究。白眉初《地理哲学》中的许多思想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初 地理哲学 地理学思想史
下载PDF
地理哲学概念和构架分析中的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冬子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8,共4页
论文针对地理哲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地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课题 ,包括地理实在及地理系统的属性、地理学的时间和空间、地理伦理等重大理论问题 ,区分了地理学的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 ,从而构成了一个地理哲学的研究框架。主要特点... 论文针对地理哲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地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课题 ,包括地理实在及地理系统的属性、地理学的时间和空间、地理伦理等重大理论问题 ,区分了地理学的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 ,从而构成了一个地理哲学的研究框架。主要特点是突出了地理学的客观基础的分析。文中在客观本质的意义上提出了地理系统的简单结构和合理结构的概念 ,以及区域共同体是哲学意义上的高层地理系统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哲学 方法论 地理实在 主观基础 客观基础 地理系统 区域共同体 地理伦理
下载PDF
朝向综合地理学的知识生产及未来本土实践——基于地理哲学视角的阐释
12
作者 郭文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7-1359,共13页
依据地理哲学分析框架,对不同阶段地理学知识生产过程、整体规律、思想启发以及未来中国地理学知识生产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哲学是支撑地理学知识生产的重要底色,地理学的知识生产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内容分合续替,在融... 依据地理哲学分析框架,对不同阶段地理学知识生产过程、整体规律、思想启发以及未来中国地理学知识生产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哲学是支撑地理学知识生产的重要底色,地理学的知识生产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内容分合续替,在融贯中逐步积累新知且朝向整体性的显现过程。2)在地理学知识生产过程中,地理学以显现的特征体现知识的实有,以未显现的特征体现知识的实在;地理学的知识生产总是在实践中动态存在,探索实践中的动力和过程,更能理解地理学的存在和本质。通过对地理学阶段性差异的协调达到普遍性意识,才能体现地理哲学的有效功用和终极诉求。3)未来中国必将进入复杂发展和实践阶段,“叠写的中国”必然更需要“叠写的地理学知识”。地理学的知识生产与实践,需要具有融合不同时空维度智慧的综合性眼光,并根据时代变化与诉求,建立明确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积极推动地理哲学体系建设的本土化,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发展历史 地理哲学 综合地理
下载PDF
地理整体论与还原论思想:内涵、地理教学指向与实践
13
作者 吴雪莲 李小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地理学思想是地理学学术创新的基础,不断指引着学科的发展路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学思想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应有之义。基于地理哲学思想,综合阐述了地理学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思想内涵,并提出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地理学思想是地理学学术创新的基础,不断指引着学科的发展路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学思想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应有之义。基于地理哲学思想,综合阐述了地理学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思想内涵,并提出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构建系统知识观,关注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树立整体知识观,倡导跨学科学习;注重区域格局建构,培养分析与综合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哲学 整体论与还原论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原文传递
对地理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冬子 王荣珍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433-435,共3页
讨论了系统的地理哲学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系统 哲学 规律 区域真实性 地理哲学
下载PDF
地理学的模型建设及其选择标准——简析非欧几何学对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彦光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非欧几何学产生以后,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由寻求真理转变为建设模型,地理科学的任务也理当发生相应的转向.像其他科学分支一样,地理学的研究目标不再是发现真理,而是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判断一个地理理论模型好坏的标准不是模型的假设是... 非欧几何学产生以后,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由寻求真理转变为建设模型,地理科学的任务也理当发生相应的转向.像其他科学分支一样,地理学的研究目标不再是发现真理,而是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判断一个地理理论模型好坏的标准不是模型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而是该模型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预言能力.在模型的解释和预言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模型越是简单,就越是可取;在模型的复杂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模型的解释和预言能力越强,就越是优越.当一个地理模型不仅仅对地理现象具有刻画能力,而且对其他相关领域具有某种启示作用的时候,该模型就具有超学科的理论意义或者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欧几何学 模型 假设 科学研究方法 地理哲学
下载PDF
我国近代地理学开创者白眉初的新地理观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凤鸣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09-2114,共6页
白眉初(1876~1940)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家,是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从古代地理常识向近代科学地理学发展阶段新地理观的倡导者之一。他最早提出地理学研究要着重于人地关系因素;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宏观性、时效性、社会功能性的学科。白... 白眉初(1876~1940)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家,是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从古代地理常识向近代科学地理学发展阶段新地理观的倡导者之一。他最早提出地理学研究要着重于人地关系因素;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宏观性、时效性、社会功能性的学科。白眉初的《地理哲学》一书,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他的地理学思想。他主要负责编辑的《地学杂志》,为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留下了珍贵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初 近代地理学家 地理哲学 近代地理
原文传递
情景之间:段义孚的地方经验与书写艺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佩瑾 叶超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2-1180,共9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情感”在地理研究中的价值凸显,由此产生了以人对地方的经验和情感为研究主题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情与景交叠产生“地方”,“地方”的塑造过程也是个体成长以及人类文化演变的过程。探究类似段义孚这样的人文主义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情感”在地理研究中的价值凸显,由此产生了以人对地方的经验和情感为研究主题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情与景交叠产生“地方”,“地方”的塑造过程也是个体成长以及人类文化演变的过程。探究类似段义孚这样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如何书写地方在方法论层面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段义孚的“自我”视角出发,对其地方经验进行重新发掘和再现,聚焦地方经验与个体思想形成、生活实践及情感变化的关系,重点剖析其书写艺术,以把握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要领。段义孚主要通过“5个结合”形成了别具风格的书写艺术:地理学与哲学结合、二元价值辩证结合、经验与实验结合、语言表达与文化比照结合、旁征博引与自我叙事结合。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揭示了“情”与“景”之间关联互动的复杂生动,以及地方与自我处于不断交织且共同生成的过程之中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地理 地理思想 经验 景观 地理哲学 文化地理
原文传递
中国地理学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天胜 曹诗图 《地理教育》 2000年第4期4-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地理 人文地理 地理哲学
下载PDF
地理美学的三重境界
19
作者 温安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1,49,共2页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核心素养的根基是人地协调观,这反映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万物,关注点是人对万物的认知。由此衍生出地理学另一个独特的领域——地理美学。结合人类对宇宙万物的审美价值思考,我们深刻认识到,...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核心素养的根基是人地协调观,这反映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万物,关注点是人对万物的认知。由此衍生出地理学另一个独特的领域——地理美学。结合人类对宇宙万物的审美价值思考,我们深刻认识到,地理学研究的物象、人类活动及人地关系,反映出地理世界的三重美学境界,简称为地理哲学“三美”,即地理形美、地理神美和地理魂美三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哲学 地理学研究 人地关系 美学境界 宇宙万物 地理美学 三重境界
下载PDF
德勒兹建构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3,共4页
继大卫.哈维和亨利.列斐伏尔选择从空间的社会性入手来看待其发展过程及在当代社会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后,德勒兹和加塔利也在哲学与地理学之间作了一个有机的嫁接,创造出了一个他认为是"块茎"结构的理论构架。这一构架提供... 继大卫.哈维和亨利.列斐伏尔选择从空间的社会性入手来看待其发展过程及在当代社会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后,德勒兹和加塔利也在哲学与地理学之间作了一个有机的嫁接,创造出了一个他认为是"块茎"结构的理论构架。这一构架提供了一种以虚拟力量形式存在的、无法穷尽的空间。该空间不仅仅是对传统的欧几里得几何式空间的挑战,更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兼顾了在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物质性构架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了对哈维和列斐伏尔的超越。在他们那里,通过游牧而完成的空间生产不但没有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要素之一,反而抵御了强大的资本逻辑的整合作用。这种生产使得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本身获得了活力和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德勒兹 《千高原》 地理哲学 建构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