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 被引量:19
1
作者 柯文 张隆志 肖艳明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5-105,共11页
十多年前我发表了一本题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书,该书出版后陆续被美国、中国、日本一些大学指定为教科书。我也听说该书已成为一些博士生大考前夕的必读之物。在该书再版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回顾一下80年代初以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 十多年前我发表了一本题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书,该书出版后陆续被美国、中国、日本一些大学指定为教科书。我也听说该书已成为一些博士生大考前夕的必读之物。在该书再版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回顾一下80年代初以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些主要动态;然后对有关该书的一些主要评论做个答复;我还要谈谈如果我在重写此书的话,哪些部分需要做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发现历史 中国历史 历史学家 现代主义 中心论 China 中国中心 研究方法 CHINESE 研究取向
原文传递
放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视野——评介《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敏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0-139,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研究 近世中国 “冲击—反应”模式 鸦片战争 西方冲击 近代中国 中国社会 中国中心观” 经世致用 中国发现历史
原文传递
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君静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4-119,共6页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所提倡的“中国中心观”,不仅仅是一个史学方法论问题 ,更是一个深层次的史学理论问题 ;尽管它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但对于克服美国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弊端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柯文 中国中心观 中国发现历史
下载PDF
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铠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4年第11期2-10,共9页
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张铠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本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在主要针对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冲击一反应”模式和以利文森为代表... 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张铠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本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在主要针对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冲击一反应”模式和以利文森为代表的“传统一近代”模式而开展的批判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研究 中心观 中国发现历史 西方中心论 宏观区域 史学思想 张铠 中国历史 城市革命 史学者
原文传递
评柯文的“中国中心观”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文明 《历史评论》 2023年第2期67-71,共5页
对柯文的“中国中心观”而言,中国仅仅是一个顺手拈来的方便个案,将此个案替换为以色列、日本或美国,都不会妨碍其理论框架的套用,这种逻辑最终导致对中国历史的解构和虚置。美国学者柯文于1984年出版《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 对柯文的“中国中心观”而言,中国仅仅是一个顺手拈来的方便个案,将此个案替换为以色列、日本或美国,都不会妨碍其理论框架的套用,这种逻辑最终导致对中国历史的解构和虚置。美国学者柯文于1984年出版《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提出“中国中心观”,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范式有意纠正“冲击—反应”范式的外因论思维,强调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发现历史 中国中心观 中国历史发展 柯文 内生动力 外因论 范式 理论框架
原文传递
试论费正清关于近代中西关系的文化观 被引量:5
6
作者 潘成鑫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5-102,共18页
试论费正清关于近代中西关系的文化观潘成鑫从某种角度看,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的理解史。人们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种种社会关系理解的深度,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KingF... 试论费正清关于近代中西关系的文化观潘成鑫从某种角度看,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的理解史。人们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种种社会关系理解的深度,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1907-1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中西关系 “冲击—回应”模式 近代中国 近代化 中国革命 中国发现历史 西方冲击 文化观 文化理解
原文传递
转折年代的文化地方性问题与新中国地方文艺生产的形成——以东北文艺为中心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岩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80,共11页
在倡导“中国中心观”的名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柯文(Paul A.Cohen)描述了美国中国学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地方性”转向——对现代中国历史的探讨从以整个国家为单位转向以某一地区为单位。作为该转向的一种代表性实践,在对... 在倡导“中国中心观”的名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柯文(Paul A.Cohen)描述了美国中国学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地方性”转向——对现代中国历史的探讨从以整个国家为单位转向以某一地区为单位。作为该转向的一种代表性实践,在对三四十年代中共根据地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生产 中国 性问题 中国发现历史 20世纪70年代 中国中心观” 东北 文化
原文传递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对谈
8
作者 张俊丽 陶东风 +1 位作者 刘康 曾军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105,178,共11页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困扰了中西知识界数百年。西方从亚当·斯密的“中华文明静滞论”、黑格尔的“中国没有历史”,到费正清的“西方冲击—中国反应”、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等观点;中国从“器道”之争、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困扰了中西知识界数百年。西方从亚当·斯密的“中华文明静滞论”、黑格尔的“中国没有历史”,到费正清的“西方冲击—中国反应”、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等观点;中国从“器道”之争、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到“文化热”“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等运动或思潮,可以说都聚焦于此。近年,欧美和中国学者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新展开“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研究,受到中西学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一话题中的一些核心命题,比如何为“理论”、何为“中国问题”、何为“中国理论”、何为“中西”等,仍亟待讨论并进一步澄清。《探索与争鸣》曾就这一话题组织刊发《世界中的中国和西方:“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对谈》,本次对谈系对前次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和展开。以下选摘本次对谈精华,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与争鸣》 中国发现历史 费正清 亚当·斯密 戊戌变法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核心命题 历史语境
原文传递
晚清史研究的“深翻”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浒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5,共5页
相较于"民国范儿"在当下的门庭若市,先前长期在中国近代史体系中占据主力位置的"晚清七十年",如今多少显得有些落寞。但凡翻阅一下那些素负盛名的学术期刊,便可发现,近十余年来,晚清史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始终在一个较低的比例上徘徊... 相较于"民国范儿"在当下的门庭若市,先前长期在中国近代史体系中占据主力位置的"晚清七十年",如今多少显得有些落寞。但凡翻阅一下那些素负盛名的学术期刊,便可发现,近十余年来,晚清史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始终在一个较低的比例上徘徊,有较大影响的成果更是寥若晨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史 清史研究 中国近代史 素负盛名 研究成果 学术期刊 愚斋存稿 中国通商银行 中国发现历史 资料基础
原文传递
“中国中心观”倡导者柯文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培华 柯文 《近代中国》 1996年第1期283-289,共7页
在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学术重地剑桥的美丽秋天的一个上午,来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的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西村成雄和中国复旦大学副教授徐培华拜访了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威斯理大学(Wellesley College)历史学教授... 在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学术重地剑桥的美丽秋天的一个上午,来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的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西村成雄和中国复旦大学副教授徐培华拜访了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威斯理大学(Wellesley College)历史学教授柯文(Paul A.Cohen),对柯文教授倡导'中国中心观'一说并就其《在中国发现历史— 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最近将再版进行了采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观 柯文 中国发现历史 波士顿地区 外国语大学 研究中心 日本大阪 威斯 中国历史 历史学者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与美国史家对近代中国的不同认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友德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50+52-55,共5页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那时起,近代中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对此,马克思和美国史学家都有不同的认识,那么,他们是如何认识近代中国发生急剧变化的呢?马克思对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认识16—18世纪,世界正进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那时起,近代中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对此,马克思和美国史学家都有不同的认识,那么,他们是如何认识近代中国发生急剧变化的呢?马克思对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认识16—18世纪,世界正进行着翻天覆地的革命,而当世界发生极大变化的时候,大清乾隆皇帝还抱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陈腐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乾隆皇帝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化 闭关政策 通有 中国近代社会 中国近代历史 费正清 中国发现历史
下载PDF
历史事实与历史叙写——《历史三调》中文再版序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文 杜继东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11期1-6,共6页
柯文先生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自2000年10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高等院校将此书指定为学生必读的参考书之一。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即将推出此书全译本之前,本刊率先发... 柯文先生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自2000年10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高等院校将此书指定为学生必读的参考书之一。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即将推出此书全译本之前,本刊率先发表柯文先生撰写的中文再版序言,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调 版序 中文译本 中心观 英文本 学术方向 比较研究方法 神话故事 中国发现历史 中国历史
下载PDF
我的学术生涯
13
作者 柯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1-63,共3页
我的学术生涯〔美〕柯文我于1934年6月出生在美国的纽约市。1953年入人芝加哥大学学习。我在芝加哥大学受到内容非常广泛的本科教育,毕业后到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所选课程多是关于中国方面的。不久,我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到... 我的学术生涯〔美〕柯文我于1934年6月出生在美国的纽约市。1953年入人芝加哥大学学习。我在芝加哥大学受到内容非常广泛的本科教育,毕业后到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所选课程多是关于中国方面的。不久,我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到专攻。中国历史。取得硕士学位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发现历史 学术生涯 哈佛大学 费正清 中西文化交流 亚洲研究 中国历史 东亚研究 基督教 义和团
下载PDF
庐山面目:论研究视野和模式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隆溪 《国际汉学》 CSSCI 2012年第2期342-353,共12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Man anders versteht,wenn man(u|¨)berhaupt versteht.—H.G.Gadamer,Wahrheit und Methode如果我们有所理解,那就总是不同的理解。——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Man anders versteht,wenn man(u|¨)berhaupt versteht.—H.G.Gadamer,Wahrheit und Methode如果我们有所理解,那就总是不同的理解。——伽达默《真理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面目 中国近代史 汉学研究 中国发现历史 中国研究 中心观 杜赞奇 柯文 只缘身此山中 美国汉学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以“近代”“近世”等概念为论述中心
15
作者 马敏 《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9期39-41,共3页
中国近代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自20世纪30年代建立迄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历经几代史家的建设,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已趋于成熟,既有别于1840年以前的古代史,也有别于1949年以后的当代史。但无可否认的是,因本门学科毕竟诞生于20世纪“西... 中国近代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自20世纪30年代建立迄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历经几代史家的建设,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已趋于成熟,既有别于1840年以前的古代史,也有别于1949年以后的当代史。但无可否认的是,因本门学科毕竟诞生于20世纪“西学东渐”的大潮之中,因此,在理论范式、问题意识、研究方法乃至话语体系方面,均深受西方史学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实现本土化转型。对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模式中所带有的“西方”特征,部分西方学者也有所反思。典型者如美国史学家柯文的名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在他看来,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基本上是“西方中心”论占据主导。为此,他提出应建立基于“中国中心观”的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中国发现历史 中国中心观 当代史 西方史学 西学东渐 学术话语体系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在全球化中促进中国话语更加高度自觉
16
作者 熊月之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0-22,共3页
今天讨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其实质是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要讨论这一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的话语在全球化以来的简单历程,这有助于考虑如何构建我们的话语体系。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话语,有一个从自在的状态到初步... 今天讨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其实质是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要讨论这一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的话语在全球化以来的简单历程,这有助于考虑如何构建我们的话语体系。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话语,有一个从自在的状态到初步自觉、再到高度自觉状态的发展过程。第一步是自在状态。15世纪以前,中国和西方世界没有多少实质性联系,大家彼此孤立,那时候没有全球史,只有地区史,每个地区都是单独存在、自行发展,跟其他地方没有太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话语体系 状态 地区史 中国学术 全球史 中国发现历史 三个有利于 中国历史 历史进程
下载PDF
养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理路”——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为视角
17
作者 李海青 李海霞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第5期50-52,共3页
内在理路(inner logic)一词由余英时先生最先提出,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内在逻辑和自身特点的主旨在氏著《朱熹的历史世界》等多部著作中多有体现。无独有偶,美国学者柯文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中所提到的&q... 内在理路(inner logic)一词由余英时先生最先提出,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内在逻辑和自身特点的主旨在氏著《朱熹的历史世界》等多部著作中多有体现。无独有偶,美国学者柯文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中所提到的"内部取向"一词也多有相似之处。就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演变这一历史而言,受西方刺激影响的"洋为中用"与对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古为今用"二者共存交互已然是学界的共识,但可惜的是,这一点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中国近代思想 中国发现历史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理路 余英时先生 中国中心观 古为今用
原文传递
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评介
18
作者 张生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1990年第3期59-63,共5页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回顾近代史的风风雨雨,我们可以时时发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民族种种不择手段地欺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与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的著名论断...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回顾近代史的风风雨雨,我们可以时时发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民族种种不择手段地欺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与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的著名论断。有趣的是,随着美国战后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不断发展,美国历史学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发现历史 中国近代史研究 柯文 帝国主义侵略 兼职研究员 著名论断 中心观 中国史学界 史学观念 中国历史
原文传递
隔生犹护旧袈裟
19
作者 李庆西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0-75,共6页
隔生犹护旧袈裟李庆西明季士大夫好言兵明人喜欢在义理上周旋、读书人里边少有经世之学,晚明尤是。《明史》卷二百五十二称:“明季土大夫问钱谷不知,问甲兵不知……”实乃无所用者。“钱谷”一节姑不论。而所谓“问甲兵不知”,却并... 隔生犹护旧袈裟李庆西明季士大夫好言兵明人喜欢在义理上周旋、读书人里边少有经世之学,晚明尤是。《明史》卷二百五十二称:“明季土大夫问钱谷不知,问甲兵不知……”实乃无所用者。“钱谷”一节姑不论。而所谓“问甲兵不知”,却并非不问兵事。天启、崇祯两朝,边患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文化保守主义 杨嗣昌 中国历史 士大夫 中国发现历史 《三垣笔记》 中国中心 兵部尚书 中国文化史
下载PDF
“中国崛起”的历史叙事与当代想象——以“新清史”的“帝国转向”为中心
20
作者 李静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60,共16页
引言:当"中国"成为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2与《哈佛中国史》(全六卷)3在中国的热销,"历史热"、"通史热"成为当代中国知识界与出版界的一大热点。在"中国崛起"的历史性时刻,系统回顾与把... 引言:当"中国"成为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2与《哈佛中国史》(全六卷)3在中国的热销,"历史热"、"通史热"成为当代中国知识界与出版界的一大热点。在"中国崛起"的历史性时刻,系统回顾与把握"中国文明"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走向,形成相对完整的叙事,激发了国内外知识界的巨大兴趣。其中,如何叙述清朝的历史成为一个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历史性时刻 中原王朝 清史研究 立德 讲谈社 中国发现历史 刘文鹏 线性时间序列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