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40多年来的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量:87
1
作者 时兴合 赵燕宁 +4 位作者 戴升 徐亮 李应业 贾红莉 张青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分析青海省柴达木盆地1961—2002年气象观测资料得出,年度和四季的气温、降水和地表蒸发的气候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尤其是近10多年来,柴达木盆地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地表蒸发增加,这些气象要素都有利于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但考虑到柴... 分析青海省柴达木盆地1961—2002年气象观测资料得出,年度和四季的气温、降水和地表蒸发的气候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尤其是近10多年来,柴达木盆地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地表蒸发增加,这些气象要素都有利于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但考虑到柴达木盆地的降水总量有限(平均每日降水不足0 3mm),而地表蒸发总量又与降水总量比较接近,因此,从气象要素的历史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看,柴达木盆地的整体环境状况仍处于比较差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降水 气候变化 气象要素 地表 地气 气象观测资料 气温升高 四季 蒸发
下载PDF
江苏省四季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60
2
作者 张静 吕军 +1 位作者 项瑛 肖卉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8-572,共5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些年江苏省气温明显升高,使得江苏省四季的起止时间和长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多种季节划分方法,根据江苏省的气温分布特点,定义了适用于江苏省的四季划分方法。通过分析四季的变化,结果显示:(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些年江苏省气温明显升高,使得江苏省四季的起止时间和长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多种季节划分方法,根据江苏省的气温分布特点,定义了适用于江苏省的四季划分方法。通过分析四季的变化,结果显示:(1)江苏省四季分明,且南北有明显的差别,就全省常年平均而言,冬季最长,其次是夏季,秋季和春季长度很相近,秋季略短。(2)过去几十年里,江苏省各地区各季节的长度和起止时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21世纪以来,这种变化速度明显加快,最主要的变化特点为:春季发生的时段向前移了近10 d;夏季明显变长,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后;秋季的发生时段整体向后移;冬季明显缩短,特别是结束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 气候变化 气温
下载PDF
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四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王绍武 王日昇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6-35,共10页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恢复了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的10年平均气温距平。首先利用近35年(1951-1985年)气温观测对不同强度寒冷事件的气温距平做出估计,然后按事件发生频率定出五百年来每10年寒冷指数,最后转...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恢复了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的10年平均气温距平。首先利用近35年(1951-1985年)气温观测对不同强度寒冷事件的气温距平做出估计,然后按事件发生频率定出五百年来每10年寒冷指数,最后转换为对近百年平均气温的偏差。结果表明,过去五百年中,前四百年比近一百年显著偏冷,各季百年平均气温均为负距平,变化于-0.1℃到-0.7℃之间,10年平均气温虽有正距平,但负距平占绝对优势,达到-1.0℃的10年以冬、春为最多,最大负距平(-2.0℃左右)出现在冬季,个别10年(如1650's及1840's)年平均气温距平亦达到-1.0℃。分析表明,在小冰河期不但气温平均值下降,气温变化幅度(方差)也增加,春、秋两季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华东 四季 年平均 温度 空气
下载PDF
近40a新疆输沙势的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红军 何清 杨青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6-710,共5页
利用新疆100个气象站近40a来风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南北疆合成输沙势的时空分布。分析表明:①新疆风能高能地区较多,其东部、北疆西部、西北部合成输沙势(RDP)较高,南疆西部、西南部RDP较低,北疆比南疆高。②北疆四季、年RDP从20世纪70年... 利用新疆100个气象站近40a来风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南北疆合成输沙势的时空分布。分析表明:①新疆风能高能地区较多,其东部、北疆西部、西北部合成输沙势(RDP)较高,南疆西部、西南部RDP较低,北疆比南疆高。②北疆四季、年RDP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波动减小,南疆四季、年RDP在60、70年代达到最大,之后到1998年振荡减小,1998年后却陡然增大。南北疆RDP在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在60年代较大,70年代最大,90年代最小。③南疆东部、西南、西北部RDP/DP(方向变率指数)较大,中部、西部较小;从东部到西部方向逐渐由偏西、西南向偏东、东南转变。北疆东部RDP/DP较大,中部、天山中部和北麓平原一带在0 6~0 7之间,西部、西北部有两个低值中心,东北部在0 7~0 8之间;方向以偏东南、东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南疆 RDP 东部 北部 四季 春季 西部 中部 最大
下载PDF
渤海“ 9216”特大风暴潮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5
作者 于福江 王喜年 +1 位作者 宋珊 马毓倩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15,共7页
本文论述了我国渤海地区风暴潮的特点,指出渤海地区一年四季均有风暴潮发生,而且发 生在这里的温带风暴潮较台风风暴潮既频繁又严重。建立了一个球坐标系下的温带风暴潮数值 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发生在渤海地区的9216号特大风暴... 本文论述了我国渤海地区风暴潮的特点,指出渤海地区一年四季均有风暴潮发生,而且发 生在这里的温带风暴潮较台风风暴潮既频繁又严重。建立了一个球坐标系下的温带风暴潮数值 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发生在渤海地区的9216号特大风暴潮进行了数值模拟,成功地再现了这 次过程,这表明:只要计算的风场准确,温带风暴潮的数值预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风暴潮 大风 台风风暴潮 数值模式 渤海 数值预报 风场 发生 四季 利用
全文增补中
水痘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26
6
作者 俞蕙 段恕诚 +1 位作者 朱启容 李月芳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水痘 并发症 发病年龄 发病季节 治疗 临床特点 流行病学 冬春 四季 发生
下载PDF
北方城市开放性公园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研究--基于沈阳百鸟公园老年人四季行为时态调查 被引量:26
7
作者 曲艺 张然 +1 位作者 刘畅 王大鹏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基于行为时态观察法,以沈阳百鸟公园为例,对园内老年人四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调查、分类和量化分析,总结出四季气候因素下老年人休闲行为的参与度、持续性、参与人数的平稳程度、活动对场地设施的依赖程度等特征,并依此提出针对北... 基于行为时态观察法,以沈阳百鸟公园为例,对园内老年人四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调查、分类和量化分析,总结出四季气候因素下老年人休闲行为的参与度、持续性、参与人数的平稳程度、活动对场地设施的依赖程度等特征,并依此提出针对北方城市开放性公园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开放性公园 适老化 四季 空间使用效率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我国各地四季感热温度的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冯定原 邱新法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71-80,共10页
本文主要根据美国著名生物气象学家Steadman,R.G.提出的感热温度理论.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计算了我国各地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的感热温度状况,填绘了各季节的平均感热温度分布图,并对各地四季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了... 本文主要根据美国著名生物气象学家Steadman,R.G.提出的感热温度理论.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计算了我国各地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的感热温度状况,填绘了各季节的平均感热温度分布图,并对各地四季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了我国各地四季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体活动影响的初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热温度 四季 天气气候 人体
下载PDF
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40多年的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时兴合 李凤霞 +3 位作者 扎西才让 达成荣 贾红莉 傅生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5-222,共8页
利用1961~2004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年、季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40多年来年季平均气温平均增温幅度为0.3~0.6℃,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多数季节增温具有非对称性,并且20世纪90年代... 利用1961~2004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年、季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40多年来年季平均气温平均增温幅度为0.3~0.6℃,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多数季节增温具有非对称性,并且20世纪90年代四季增暖最为明显。夏季和冬季降水略有增加,而过渡季节降水变化基本呈减少趋势。年均和秋、冬、春、夏四季的气温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分别为0.48、0.57、0.692、0.337、0.373℃/10a。冬、夏季降水变化的倾向率为0.442、4.672mm/10a;而秋、春季了水变化的倾向率为-2.304、-0.022mm/10a。冬季降水量和累计积雪量的缓慢增加容易导致该地区地表积雪的积累,极易形成雪灾或低温冻害。春季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干旱发生的频次将增加;秋、冬季气温上升幅度比较大,将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繁殖,加重病虫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海湖地区 冬季 增温 病虫害 东部 越冬 四季 海西 气候变化 降水
下载PDF
利用SPAMS研究南宁市四季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及污染来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慧琳 陈志明 +5 位作者 毛敬英 梁桂云 黄炯丽 李宏姣 杨俊超 莫招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4-902,共9页
为研究南宁市四季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及污染来源,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SPAMS)对南宁市2015年四季大气细颗粒物进行观测.SPAMS所测得4个观测阶段大气细颗粒物数浓度与细颗粒物质量浓度... 为研究南宁市四季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及污染来源,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SPAMS)对南宁市2015年四季大气细颗粒物进行观测.SPAMS所测得4个观测阶段大气细颗粒物数浓度与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7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颗粒物数浓度可反映大气污染状况.南宁市四季大气细颗粒物平均质谱图体现出冬、春两季二次反应生成的污染物质较多.利用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对细颗粒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南宁市细颗粒物各化学成分数浓度占比和污染来源在四季均有差异,且化学成分能体现污染来源.冬季元素碳最高,对应较高的燃煤源;秋季有机碳最高,对应较高的机动车尾气源;夏季富钾颗粒、左旋葡聚糖和矿物质较高,对应较高的生物质燃烧源和扬尘源;春季富钠颗粒和重金属略高.在污染升高过程,生物质燃烧源和燃煤源等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细颗粒物 四季 化学成分 污染来源
原文传递
舟山群岛獐的食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光普 张恩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利用野外观察、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和投喂实验等方法对舟山群岛獐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的獐所食植物共有137种,隶属于6 1科115属,其中豆科植物在取食种类和取食频次上均多于其它科植物。尽管獐对植物科和种的选择在四季间... 利用野外观察、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和投喂实验等方法对舟山群岛獐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的獐所食植物共有137种,隶属于6 1科115属,其中豆科植物在取食种类和取食频次上均多于其它科植物。尽管獐对植物科和种的选择在四季间没有显著差别,但取食科和种的数量依然从春天到冬天呈递减趋势,并且冬天与其它3个季节差别较大。獐的食物中,每个季节都含有非禾草类草本植物、禾草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蕨类植物,且其食物组成在季节间亦无显著差异;除木本植物外,獐对其它3类植物的选择在季节间有显著差异。獐在冬天较多选择木本植物,而其它季节较多选择草本植物,但木本植物和非禾草类草本植物在四季食物组成中均占较高比例,而禾草类植物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食性研究 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 食物组成 禾草类 野外观察 显微组织 豆科植物 蕨类植物 草类植物 取食 冬天 季节 高比例 差别 四季 节间 投喂 粪便
下载PDF
城市中不同宽度河流对滨河绿地四季温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纪鹏 朱春阳 +1 位作者 王洪义 李树华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5,共6页
选择北京市三环至五环区域内7条不同宽度河流和滨河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技术方法,分析城市河流宽度对滨河绿地温湿效应的影响,为城市河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2010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中旬,各选3个晴天作为观测日,... 选择北京市三环至五环区域内7条不同宽度河流和滨河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技术方法,分析城市河流宽度对滨河绿地温湿效应的影响,为城市河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2010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中旬,各选3个晴天作为观测日,分别对7条不同宽度河流滨河绿地和对照地进行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同步观测。在观测日,每天8︰00~18︰00,每2h观测一次,每天共观测6次。研究结果显示,春季、夏季和秋季,城市河流具有增湿、降温的效应,并且随着河流宽度的增加,河流对滨河绿地的温湿度效应也不断增强;其中,夏季河流的增湿、降温能力最强,春季和秋季河流对滨河绿地的温湿效应差别不大。春季、夏季和秋季滨河绿地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变化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即早晚低、中午高,降温、增湿幅度最大的时段为14∶00~16∶00;冬季,河流也具有降温、增湿效应,但是降温幅度随着河流宽度的增加不断减弱直至消失、逆转;湿度效应随着河流宽度的增加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河流宽度 滨河绿地 气温 相对湿度 四季
原文传递
四季竹栽培管理和笋期调控技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何元荪 魏建永 陆晓友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34-36,共3页
通过对四季竹的栽培试验表明,四季竹笋期为5-10月,但笋期主要集中在6月,采取肥培调控管理技术措施,即在10月以后深翻松土和施肥,7月下旬以前对林地采取不培育、不松土、不追肥、不浇水等措施,抑制笋芽萌发,推迟笋期,可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 调控技术 四季 栽培管理 深翻松土 栽培试验 追肥 施肥 调控管理 经济效益 林地
下载PDF
东海浮游翼足类(pteropods)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兆礼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3,共6页
根据 1997-2000年东海 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四季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翼足类种类组成、种类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季中共出现翼足... 根据 1997-2000年东海 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四季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翼足类种类组成、种类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季中共出现翼足类 21种,其中尖笔帽螺 (Creseisacicula)、马蹄螔螺 (Limacinatrochiformis)、强卷螺 (Agadinasyimpsoni)、蝴蝶螺(Desmopteruspapilio)、锥笔帽螺(C. virgulavar. comica)、棒笔帽螺(C. clava)、玻杯螺(Hyalocylizstriata)、长吻龟螺(Cavolinialongirostris)、芽笔帽螺 (Creseisvirgula)和拟海若螺 (Paraclionelongicaudata)等 10种为常见种,胖螔螺(Limacinainflata)和皮鳃螺(Pneumodermaatlanticum)等两种为次常见种,其余 9种是稀有种。在春季转至夏季、冬季转至春季时,种类组成出现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冬春季种类分布仅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夏秋季则受温度和10m层或底层盐度变化的共同影响。在冬春季,东海近海由于暖流势力较弱,水温较低,翼足类种数较少,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南部大于北部,外海大于近海;从夏季到秋季随着台湾暖流势力的加强,海流将较多的种类带到东海北部和近海,尽管近海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值仍呈南高北低的特征,但南部和北部,近海和外海的差距明显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组成 多样性研究 物种多样性指数 2000年 调查资料 方法探讨 环境因子 温度变化 种类分布 台湾暖流 东海北部 种类数 常见种 冬春季 近海 笔帽 var 稀有种 夏秋季 四季 夏季 势力 种数 南部 蝴蝶
下载PDF
近60a来南京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潘航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2-746,共5页
利用1951年1月—2010年12月南京市逐日气温观测资料,依据张宝堃应用候平均气温稳定通过某一临界值划分四季的标准,建立了近60 a南京的季节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分析了近60 a南京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给出... 利用1951年1月—2010年12月南京市逐日气温观测资料,依据张宝堃应用候平均气温稳定通过某一临界值划分四季的标准,建立了近60 a南京的季节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分析了近60 a南京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给出了季节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候平均与入季时间、季节持续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60 a,南京入冬时间推迟,入夏时间提前。冬季变短,缩短的平均速率为2.9 d/10a;夏季变长,增加的平均速率为4.1d/10a;秋季变短,缩短的平均速率为1.5d/10a;春季略有些变长。南京冬、春季平均气温升高,且冬季气温升高更为显著,而夏、秋季平均气温下降,秋季气温下降略明显于夏季。冬季最低气温有升高的趋势,夏季最高气温与年较差有下降的趋势。春季入季时间与春季的平均气温成正相关,而秋季的入季时间与秋季平均气温成负相关;夏季的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与夏季的长度成负相关,冬季的平均最高气温和冬季的长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变化 气温 相关分析 四季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四季划分及气候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琼 梁桂彦 +1 位作者 吴玉影 苍蕴琦 《林业勘查设计》 2009年第4期95-96,共2页
从黑龙江省实际气候特征出发,利用30年(1961-1990)月平均气温对全省四季指标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9 30≥18.0℃为夏季,9 30≤3.0℃为冬季,30℃≤9 30≤18℃为春、秋两季。
关键词 四季 划分指标
下载PDF
清代中后期江苏四季降水变化与极端降水异常事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景云 赵会霞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80,共8页
根据清代雨雪档案记载,重建了1736~1908年江苏6个府的逐季降水等级序列.分析发现:(1) 1750s、1790s、1830s、1840s及1880s等5个年代江苏全省春、夏多雨,1770s、1780s、1810s及1870s等年代则春、夏少雨;秋季降水1750s、1840s、1850s及18... 根据清代雨雪档案记载,重建了1736~1908年江苏6个府的逐季降水等级序列.分析发现:(1) 1750s、1790s、1830s、1840s及1880s等5个年代江苏全省春、夏多雨,1770s、1780s、1810s及1870s等年代则春、夏少雨;秋季降水1750s、1840s、1850s及1860s等4个年代通省偏多,1770s、1810s及1890s等则偏少;冬季降水1830s、1840s及1890s等3个年代通省偏多;1820s、1850s及1870s等3个年代降水偏少.(2)1755年、1823年、1840年、1849年、1883年、1885年和1906年等7年江苏出现极端大涝;1768年、1778年、1785年、1814年、1856年、1873年、1876年和1891年等8年则极端亢旱.(3)江苏气候在1830年前后可能发生过一次转折.其中1830年以前降水变化相对和缓,多雨期和少雨期持续时间较长;而1830年以后,旱、涝时段频繁交替,且多发极端旱、涝事件.这一特点与El Nino事件在1830年以后相对多发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极端降水异常事件 江苏 清代中后期 异常事件 极端降水 清代 中后期 四季 NINO事件
下载PDF
化学调控四季花龙眼成花座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彭坚 李永红 +1 位作者 席嘉宾 李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40-1445,共6页
不同化学试剂组合对四季花龙眼枝梢生长和成花座果研究表明,不同时期成熟的枝梢对四季花龙眼成花座果无重大的影响;乙烯利、多效唑和赤霉素三者共同作用可促进成花座果;当枝梢充分成熟时,树冠喷施乙烯利250mg·L-1+多效唑450mg·... 不同化学试剂组合对四季花龙眼枝梢生长和成花座果研究表明,不同时期成熟的枝梢对四季花龙眼成花座果无重大的影响;乙烯利、多效唑和赤霉素三者共同作用可促进成花座果;当枝梢充分成熟时,树冠喷施乙烯利250mg·L-1+多效唑450mg·L-1,谢花3/4时再喷施赤霉素50mg·L-1,可以有效抑制四季花龙眼植株新梢的萌发,促使植株100%成花,并且花穗和果穗性状的综合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花 座果 龙眼 四季 化学调控 枝梢生长 化学试剂 不同时期 共同作用 综合表现 果穗性状 乙烯利 赤霉素 多效唑 成熟 喷施 植株 树冠 新梢 花穗
下载PDF
城市沿河不同垂直结构绿带四季温湿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纪鹏 朱春阳 李树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63,共8页
选择北京北五环清河两侧不同垂直结构类型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技术方法,分析城市河流廊道绿地不同垂直结构绿地的温湿效应,为河流廊道绿带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春、夏、秋3季具有降温增湿效应,其中夏季降温... 选择北京北五环清河两侧不同垂直结构类型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技术方法,分析城市河流廊道绿地不同垂直结构绿地的温湿效应,为河流廊道绿带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春、夏、秋3季具有降温增湿效应,其中夏季降温增湿效应最强,春、秋2季降温增湿效应差别不大;绿地的降温增湿能力与环境温度相关,3季日间降温增湿效应最强时段均在环境温度最高时段的14:00-16:00。春、夏、秋3季不同结构绿地类型降温增湿幅度排序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地,而冬季绿地除草地外,其余3种绿地均具有保温降湿效应,其中乔-灌-草绿地保温降湿效应最强,乔-草和灌-草型绿地差别不大;草地在冬季表现为降温增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绿带 垂直结构 温湿效应 四季
下载PDF
1961—2016年吉林省气候季节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秀晶 胡靖彪 +1 位作者 张晨琛 李栋梁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4期105-111,共7页
利用1961—2016年吉林省46个代表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根据《气候季节划分(QX/T-2012)》分析吉林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初始日期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趋势,揭示吉林省气候季节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6年吉林... 利用1961—2016年吉林省46个代表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根据《气候季节划分(QX/T-2012)》分析吉林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初始日期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趋势,揭示吉林省气候季节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6年吉林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平均初始日期分别为4月27日、7月8日、8月16日和10月8日,但四季初始日期的空间差异明显,入春日期和入夏日期呈西部地区早、东部地区晚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入秋日期和入冬日期则呈东部地区早、西部地区晚的空间分布特征。近56 a来吉林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长度分别为72.0 d、39.0 d、53.0 d和201.0 d,夏季长度呈西部地区长、东部地区短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部分县市长年无夏,春季和冬季长度呈西部地区短、东部地区长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省各地区秋季长度差别较小。近56 a来吉林省入春日期和入夏日期分别以0.7 d/10 a、1.3 d/10 a的气候倾向率提前,入秋日期和入冬日期分别以1.3 d/10 a、1.1 d/10 a的气候倾向率推后。吉林省东部大部地区入春时间显著提前,大部地区入冬时间明显推后。近56 a来吉林省春季和冬季长度分别以1.0 d/10 a、1.8 d/10 a的气候倾向率缩短,夏季长度以2.8 d/10 a的气候倾向率延长,西部县市秋季长度以1.3 d/10 a的气候倾向率缩短,东部县市秋季长度以1.0 d/10 a的气候倾向率延长。可见,吉林省中西部和延边州东部地区夏季长度显著延长,全省大部地区冬季长度显著缩短,东部地区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 初日 季节长度 气候倾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