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嘎达梅林》交响诗中的民歌主题运用方式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范志国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7-50,共4页
作曲家辛沪光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术和中国传统的作曲技法,以内蒙民歌《嘎达梅林》旋律为素材创作了《嘎达梅林交响诗》,作曲家在交响诗中没有将原民歌的曲调完整引入,而是采用拆开、扩大、紧缩等手法,组成引子、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等主要... 作曲家辛沪光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术和中国传统的作曲技法,以内蒙民歌《嘎达梅林》旋律为素材创作了《嘎达梅林交响诗》,作曲家在交响诗中没有将原民歌的曲调完整引入,而是采用拆开、扩大、紧缩等手法,组成引子、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等主要材料,最后,只有在尾声部分民歌的旋律才完整地得到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民歌 嘎达梅林 辛沪光 嘎达梅林交响诗》 作曲技法
下载PDF
嘎达梅林
2
作者 殷红 《戏友》 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
本剧取材于蒙古族民间叙事诗《嘎达梅林》,讲述嘎达梅林与妻子牡丹率领百姓反抗封建王公和军阀政府掠夺开垦土地、保卫草原不被沙漠化的故事,讴歌嘎达梅林爱护人民和草原生态环境的博大情怀,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时 间 20世纪初。地... 本剧取材于蒙古族民间叙事诗《嘎达梅林》,讲述嘎达梅林与妻子牡丹率领百姓反抗封建王公和军阀政府掠夺开垦土地、保卫草原不被沙漠化的故事,讴歌嘎达梅林爱护人民和草原生态环境的博大情怀,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时 间 20世纪初。地 点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人 物嘎达梅林 蒙古族传奇英雄。牡 丹 嘎达梅林之妻。赛 娜 嘎达梅林与牡丹之女。达尔罕王 科尔沁王公。哈 拉 嘎达梅林挚友。张大帅 东北军阀头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草原生态环境 民间叙事诗 科尔沁草原 传奇英雄 博大情怀 爱护人民 开垦土地
原文传递
蒙古族舞蹈《嘎达梅林》审美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翔兰 《大观(论坛)》 2024年第8期69-71,共3页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审美特征。对其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既是促进蒙古族传统艺术形式不断发展的需要,又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以蒙古族舞蹈作品《嘎达梅林》为例,从动作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审美特征。对其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既是促进蒙古族传统艺术形式不断发展的需要,又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以蒙古族舞蹈作品《嘎达梅林》为例,从动作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三个方面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嘎达梅林》对当下民族民间舞创作和小型舞蹈作品创作的启示,以期加深人们对蒙古族舞蹈及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促进蒙古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民族舞蹈 审美特征 嘎达梅林
原文传递
叙事民歌《嘎达梅林》历史记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姜迎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叙事民歌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为题材,经过民间艺人的创编与演述,在民间口耳相传,是民众自身的口述历史。从口述史与历史记忆研究理论的角度,分析《嘎达梅林》文本体现的历史记忆的特点与功能,对其他艺术体裁作品和当代形态下地方文化... 叙事民歌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为题材,经过民间艺人的创编与演述,在民间口耳相传,是民众自身的口述历史。从口述史与历史记忆研究理论的角度,分析《嘎达梅林》文本体现的历史记忆的特点与功能,对其他艺术体裁作品和当代形态下地方文化重塑过程中所反映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问题,发现《嘎达梅林》所体现的历史记忆与民间文化记忆是民歌经典化的内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口述史 历史记忆 文化重塑 文化认同 经典化
原文传递
大提琴中国作品的演奏诠释——以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冬梅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大提琴起源于16世纪末期的意大利,具有典型的西方音乐形态特征。随着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大提琴传入了我国,实现了与中国民族元素的有效结合,本土化大提琴音乐作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大提琴演奏者和教育者通过对乐曲的理解,进... 大提琴起源于16世纪末期的意大利,具有典型的西方音乐形态特征。随着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大提琴传入了我国,实现了与中国民族元素的有效结合,本土化大提琴音乐作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大提琴演奏者和教育者通过对乐曲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大提琴乐曲的社会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大提琴乐曲的理解与表现展开专项分析。首先探究大提琴乐曲在中国的发展,其次阐述强化大提琴乐曲理解与表现水平的必要性,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提升大提琴乐曲理解与表现技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提琴协奏曲 中国作品 嘎达梅林
下载PDF
原生态蒙古族音乐与交响乐的完美融合——《嘎达梅林》交响诗 被引量:5
6
作者 江红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22-24,共3页
辛沪光在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时,以借鉴蒙古族原民歌的基本元素入手,在融入其民歌元素的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原民歌的内涵,注重交响乐的标题性和民族风格,结构清晰,从而使得作品有了一定的艺术魅力。作曲家学习和借鉴了欧洲古典主义... 辛沪光在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时,以借鉴蒙古族原民歌的基本元素入手,在融入其民歌元素的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原民歌的内涵,注重交响乐的标题性和民族风格,结构清晰,从而使得作品有了一定的艺术魅力。作曲家学习和借鉴了欧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的音乐技法,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结合得自然而成功,是我国的民族音乐与交响乐完美融合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蒙古族音乐 嘎达梅林
原文传递
建国初期管弦乐写作的不同思维倾向——马思聪《山林之歌》第一乐章与辛沪光《嘎达梅林》音乐构建方式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新 李峥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4,73,共20页
文章将马思聪《山林之歌》第一乐章和辛沪光《嘎达梅林》这两部作品,作为中国建国初期专业作曲技术衍变的研究课题。在追溯两位作曲家创作思维形成的过程和了解作品概况后,文章将研究重点集中在这两部作品中对中国民歌旋律的器乐化处理... 文章将马思聪《山林之歌》第一乐章和辛沪光《嘎达梅林》这两部作品,作为中国建国初期专业作曲技术衍变的研究课题。在追溯两位作曲家创作思维形成的过程和了解作品概况后,文章将研究重点集中在这两部作品中对中国民歌旋律的器乐化处理方式、西方多声思维的融入过程与乐队音响的写作风格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上。通过两部作品在这三个方面与西方经典管弦乐作品在写作上的共性对照,文章探讨在建国初期的社会环境下,两位作曲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不同思维倾向以及各人在中国器乐音乐创作衍变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林之歌》 嘎达梅林 民歌器乐化处理 多声思维融入 乐队写作风格
原文传递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音乐教学研究——以《嘎达梅林》的教学为例
8
作者 季碧薇 《教育界》 2023年第30期122-124,共3页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教—学—评”一体化是今后音乐教学的主要趋势。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学生的能力形成和素养培养,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改进评价方式,推进“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教—学—评”一体化是今后音乐教学的主要趋势。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学生的能力形成和素养培养,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改进评价方式,推进“教—学—评”一体化,使教学、学习、评价紧密结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文章从教、学、评三方面入手,以苏少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的教学为例,阐述初中音乐“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教—学—评”一体化 嘎达梅林
下载PDF
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的民族化与演奏技巧诠释——以《嘎达梅林》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魏蔚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30-134,共5页
随着西方的音乐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如何将大提琴“洋为中用”,成为很多音乐艺术家努力的方向。在多元化音乐世界格局下,将大提琴民族化是实现其本土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与发扬的必要途径。因此,以优秀的... 随着西方的音乐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如何将大提琴“洋为中用”,成为很多音乐艺术家努力的方向。在多元化音乐世界格局下,将大提琴民族化是实现其本土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与发扬的必要途径。因此,以优秀的大提琴民族化作品《嘎达梅林》协奏曲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蒙古族音乐元素以及民族文化。研究发现,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作品以蒙古族特色民歌为题材,在延续蒙古族传统音乐调式与调性的基础上,对蒙古族马头琴的演奏技法进行了模仿并采用了民族化的和声,极大地丰富了乐曲的民族色彩,彰显了民族音乐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提琴 民族化 嘎达梅林 民族特征
下载PDF
来自文人精神和民间情趣的诗意--改革开放初期的三首大提琴曲
10
作者 李娜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47,共5页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大提琴音乐创作并不繁荣,尽管已有以王强《嘎达梅林》(1960)、马思聪《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1962)为代表的协奏曲,以桑桐《幻想曲》(1951)、王连三《采茶谣》(1956)为代表的独奏曲,但与同时期的小提琴音乐、钢琴...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大提琴音乐创作并不繁荣,尽管已有以王强《嘎达梅林》(1960)、马思聪《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1962)为代表的协奏曲,以桑桐《幻想曲》(1951)、王连三《采茶谣》(1956)为代表的独奏曲,但与同时期的小提琴音乐、钢琴音乐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显得捉襟见肘。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这一局面才有所改善,并显露出对现代作曲技术的运用和对现代音乐风格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马思聪 采茶谣 小提琴音乐 《幻想曲》 改革开放初期 文人精神 音乐创作
原文传递
莫德格玛:从牧羊女到舞蹈家
11
作者 竞心 老博 《老年世界》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莫德格玛,蒙古族,1956年加入内蒙古歌舞团,1962年调入东方歌舞团,其表演风格质朴、热情,舞姿舒展流畅、柔中见刚。代表作有《盅碗舞》《单鼓舞》《蓝蓝的天》《嘎达梅林夫人》《富饶的内蒙古》《边防雄鹰》等。她创作的独舞《绿洲的微... 莫德格玛,蒙古族,1956年加入内蒙古歌舞团,1962年调入东方歌舞团,其表演风格质朴、热情,舞姿舒展流畅、柔中见刚。代表作有《盅碗舞》《单鼓舞》《蓝蓝的天》《嘎达梅林夫人》《富饶的内蒙古》《边防雄鹰》等。她创作的独舞《绿洲的微笑》获得文化部“国庆50周年”创作一等奖,朝鲜平壤“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舞蹈比赛创作金质奖。撰写了《蒙古舞蹈美学概论》等6部著作,为民族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歌舞团 莫德格玛 舞蹈比赛 国际艺术节 嘎达梅林 朝鲜平壤 牧羊女 表演风格
原文传递
来自内蒙草原的颂歌——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作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海昌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6-89,共4页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是中国大提琴音乐创作领域中具有典范意义的大型作品。从音乐形态方面来看,她是东方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与结合的结晶。她在以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借鉴和运用西洋音乐创作体裁与技法进行大提...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是中国大提琴音乐创作领域中具有典范意义的大型作品。从音乐形态方面来看,她是东方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与结合的结晶。她在以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借鉴和运用西洋音乐创作体裁与技法进行大提琴音乐创作方面,为后辈做出了榜样。作品的曲式结构是自由的奏鸣曲式,与传统典型的奏鸣曲式有点不同;在调式调性的运用方面也颇具民族特色;另外,独奏大提琴在作品中的表现力也很贴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提琴 大提琴音乐创作 嘎达梅林 民族民间素材 西洋创作技法 新音乐语汇 音乐表现力
下载PDF
民间叙事诗《嘎达梅林》中的蒙古谚语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文桂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80-82,共3页
在文学作品中,引用一些能够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谚语,对于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是有益的。蒙古族当代文学作品里,大量引用蒙古谚语塑造艺术形象的极多,一部长篇小说,有上百、甚至几百条引用蒙古谚语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把蒙古谚语写... 在文学作品中,引用一些能够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谚语,对于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是有益的。蒙古族当代文学作品里,大量引用蒙古谚语塑造艺术形象的极多,一部长篇小说,有上百、甚至几百条引用蒙古谚语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把蒙古谚语写进文学作品里(如小说、诗歌等),就象是在一件绵织的彩衣上,描绘了草原袅娜的花朵,使之五色缤纷,馥郁芬芳;象是加上了匀称的蒙古民族图案,使它显露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令人神往;又象是为它绣织了金边银线,使彩衣艳丽多姿,烁烁闪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蒙古族 嘎达梅林 民间叙事诗 牡丹 塑造艺术 语言 蒙古民族 作品 高尔基
下载PDF
诗·史·思——解读《嘎达梅林》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方华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嘎达梅林 影片评论 写意方式 字幕 导演艺术 冯小宁 电影导演 女性
下载PDF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对于民族音乐与文化的演绎
15
作者 张博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期84-88,共5页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姑合了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特点,广泛运用了蒙古族民歌意材。在大提琴演奏技.法中,运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滑音、揉弦,颤音技法和传统和声。可以说,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将蒙古族民.歌和大提琴演奏有机结合,是...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姑合了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特点,广泛运用了蒙古族民歌意材。在大提琴演奏技.法中,运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滑音、揉弦,颤音技法和传统和声。可以说,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将蒙古族民.歌和大提琴演奏有机结合,是一部集西洋乐器与民族音乐于一体的“中西合璧”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提琴协奏曲 嘎达梅林 蒙古族民歌“民族化”
下载PDF
在音乐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被引量:3
16
作者 翁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觉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化生活,美化人格,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最直接,最简便又最为得力的手段,中...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觉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化生活,美化人格,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最直接,最简便又最为得力的手段,中学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音乐教师也必须在音乐教学和艺术实践中,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表现力 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 嘎达梅林 音乐素质 艺术实践 审美教育 全面提高 音乐教学
下载PDF
草原的呼号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雪波 《北京观察》 2001年第8期60-62,共3页
草原沙化和嘎达梅林起义 前一阵儿北京刮来沙尘暴时,我指着漫天黄沙对友人笑称,我认识那些黄沙,它们来自我的老家--沙化的内蒙古草原.友人也笑说,可能就是你弟弟在家门口扬沙子呢.
关键词 草原 尔罕 沙尘暴 内蒙古 草地 嘎达梅林
原文传递
蒙古族交响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桑建良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交响音乐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创造性和表现力的音乐形式之一,它是人类的音乐感觉、思维、创造及其器乐表现能力发展至巅峰状态的客观展示。而在我国交响音乐的发展进程中.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的独特个性和艺术魅力,不仅引起了中国作曲... 交响音乐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创造性和表现力的音乐形式之一,它是人类的音乐感觉、思维、创造及其器乐表现能力发展至巅峰状态的客观展示。而在我国交响音乐的发展进程中.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的独特个性和艺术魅力,不仅引起了中国作曲们的关注,而且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创作了管弦乐《森吉德玛》(贺绿汀,1945)、《塞外组曲》、《内蒙古组曲》(马思聪,1952)、《嘎达梅林》交响诗(辛沪光.1956)等颇具影响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音乐 蒙古族 《森吉德玛》 嘎达梅林 音乐形式 音乐感觉 巅峰状态 能力发展
原文传递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案
19
作者 张世玮 《甘肃教育》 1986年第7期28-29,21,共3页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嘎达梅林》,使学生初步认识"交响诗"乐曲;2.通过几个音乐主题的介绍,了解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光辉事迹,并想象斗争的壮烈情景,激发对英雄的怀念和崇敬。教学过程:1.学生唱民歌《嘎达梅林》一遍。2.教...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嘎达梅林》,使学生初步认识"交响诗"乐曲;2.通过几个音乐主题的介绍,了解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光辉事迹,并想象斗争的壮烈情景,激发对英雄的怀念和崇敬。教学过程:1.学生唱民歌《嘎达梅林》一遍。2.教师说明本节为欣赏课,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3.简介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及起义失败、嘎达梅林壮烈牺牲后,人民群众用民歌《嘎达梅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交响诗 嘎达梅林 音乐欣赏课
下载PDF
想象“多民族—国家”的方法——《嘎达梅林》汉译与1950年代民族设想
20
作者 朴婕 《中国文学年鉴》 2019年第1期1025-1028,共4页
1950年1月,内蒙古文艺工作团陈清漳、鹏飞、孟和巴特、达木林、军力、美丽其格、松来扎木苏、塞西雅拉图八人整理并翻译的蒙古族叙事诗《嘎达梅林》在《人民文学》发表,成为建国后首先翻译为汉语的少数民族作品之一。该作围绕20世纪20... 1950年1月,内蒙古文艺工作团陈清漳、鹏飞、孟和巴特、达木林、军力、美丽其格、松来扎木苏、塞西雅拉图八人整理并翻译的蒙古族叙事诗《嘎达梅林》在《人民文学》发表,成为建国后首先翻译为汉语的少数民族作品之一。该作围绕20世纪20年代在东蒙古科尔沁旗发生的一场真实起义事件展开,歌颂“嘎达梅林”那达木德举兵抵抗蒙古王公和奉系军阀对草原利益的侵害、最终牺牲的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木林 《人民文学》 嘎达梅林 蒙古王公 巴特 文艺工作团 扎木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