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 被引量:86
1
作者 邢公畹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23,共3页
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邢公畹近些年来在报纸上常常看到一种“动宾式动词+宾语”的句式。这种句式现代汉语语法上是有的,但是为数不多,说明这是一种说汉语的人尽量避开的句式;而眼前这种句式似乎来... 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邢公畹近些年来在报纸上常常看到一种“动宾式动词+宾语”的句式。这种句式现代汉语语法上是有的,但是为数不多,说明这是一种说汉语的人尽量避开的句式;而眼前这种句式似乎来势很猛。将来会不会流行开来则是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式动词+宾语 带宾语 句式 处所词 动宾结构 史记 对外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 汉语史 汉语语法
下载PDF
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 被引量:84
2
作者 李明伟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106,共17页
丝绸之路作为贸易路和民族迁徙交流的大通道,其形成应不晚于公元前5世纪.在此之前,虽然有很多材料,如希罗多德引述阿里斯提士的神话叙事诗<阿里玛斯庇阿>,记载公元前7世纪在黑海、中亚草原地区四处迁徙的塞种人以及他们在中国人... 丝绸之路作为贸易路和民族迁徙交流的大通道,其形成应不晚于公元前5世纪.在此之前,虽然有很多材料,如希罗多德引述阿里斯提士的神话叙事诗<阿里玛斯庇阿>,记载公元前7世纪在黑海、中亚草原地区四处迁徙的塞种人以及他们在中国人、希腊人之间所充当的交流媒介作用,推罗的地理学家马里努斯著作中引用马其顿的商人梅斯·蒂蒂亚诺斯关于欧亚贸易的情况,以及中国古代史籍<禹四海异物>、<世本>、<山海经·西次三经>、<竹书纪年>、<商书>、<史记·周本纪>、<穆天子传>记载中原、羌戎诸部与西方交通的资料,但我们仍然以公元前5世纪的阿尔泰墓葬、德国斯图加特的霍克杜夫、新疆阿拉沟等地出土、发现的大量中国丝织品、漆器、铜镜等商品,作为丝绸之路存在的确信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百年历史 回顾 《竹书纪年》 民族迁徙 希罗多德 草原地区 媒介作用 地理学家 古代史籍 公元前 大通道 叙事诗 7世纪 中国人 希腊人 马其顿 山海经 交流 贸易 阿里 本纪 史记
原文传递
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80
3
作者 黄盛璋 《考古学报》 1974年第1期13-44,共32页
从奴隶制国家出现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器是统治阶级对外用以掠夺、侵略,对内用以镇压和保护阶级利益的主要工具,所以兵器的地位仅次于礼器(彝器);出土兵器也相当多,在青铜器中兵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青铜兵器... 从奴隶制国家出现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器是统治阶级对外用以掠夺、侵略,对内用以镇压和保护阶级利益的主要工具,所以兵器的地位仅次于礼器(彝器);出土兵器也相当多,在青铜器中兵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青铜兵器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礼器,有些青铜器的专著甚至不包括兵器;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分国与断代工作,也还相当缺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兵器 三晋 十七年 相关问题 监造 战国策 史记 铭刻 竹书纪年 铸造
原文传递
秦国文物的新认识 被引量:75
4
作者 李学勤 《文物》 1980年第9期25-31,共7页
秦国的先世是居住在西戎之间的赢姓部族。非子为周孝王养马,受封为附庸。西周覆亡,秦襄公救周有功,平王封他为诸侯,始与列国通使聘享。春秋时期,秦国迅速强大,穆公西霸戎狄,但中原各国对秦仍存歧视,如《史记》所说:"秦僻在雍州,不... 秦国的先世是居住在西戎之间的赢姓部族。非子为周孝王养马,受封为附庸。西周覆亡,秦襄公救周有功,平王封他为诸侯,始与列国通使聘享。春秋时期,秦国迅速强大,穆公西霸戎狄,但中原各国对秦仍存歧视,如《史记》所说:"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之会盟,夷狄遇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秦国 春秋时期 铭文 六国 文物 春秋前期 公元前 西周晚期 史记
原文传递
战国货币考(十二篇) 被引量:71
5
作者 裘锡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70-84,共15页
一桼垣一釿圆钱考战国货币里有一种面文作“(?)垣一釿”的圆孔圆钱(《辞典》上151页),古钱家释“垣”上一字为“长”、“来”、“乘”或“北长”(《辞典下251—252页),显然都与字形不合。根据周秦金文来看,这个字应该释作“桼”。战国... 一桼垣一釿圆钱考战国货币里有一种面文作“(?)垣一釿”的圆孔圆钱(《辞典》上151页),古钱家释“垣”上一字为“长”、“来”、“乘”或“北长”(《辞典下251—252页),显然都与字形不合。根据周秦金文来看,这个字应该释作“桼”。战国晚期的三件秦器——廿七年上郡戈(故宫藏)、三年上郡戈(《录遗》583)以及册(?)三年高奴铜权(《文物》1964年9期43页),都有“漆”字,所从的“桼”作(?)。春秋时代的曾伯(雨桼)簠有“(雨桼)”字,所从的“桼”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史 地理志 战国晚期 战国时代 河北省 春秋时代 史记 战国文字 古印 后汉书
原文传递
中华文明的新曙光 被引量:63
6
作者 苏秉琦 《东南文化》 1988年第5期1-7,共7页
文明史提前一千年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澄清文化史和文明史两个不同 的概念.原始文化即史前文化可以上溯到 100多万年前;而文明史则是社会发展到 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水平文化的历史. 通常说,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 一样,是具有5000年... 文明史提前一千年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澄清文化史和文明史两个不同 的概念.原始文化即史前文化可以上溯到 100多万年前;而文明史则是社会发展到 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水平文化的历史. 通常说,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 一样,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 是在辽西考古新发现之前,按着历史编 年,中国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 史的考古证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 纪》所记载的商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确切的考古资料,始终是个传说,而其他文 明古国早在19世纪到本世纪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史 史前文化 司马迁 文化史 考古资料 文明古国 原始文化 辽西 社会发展 史记
下载PDF
凤斗龙虎图象考释 被引量:47
7
作者 张正明 滕壬生 张胜琳 《江汉考古》 1984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一九八二年初,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了楚国的许多丝织丝绣珍品。其品类之繁多,工艺之精湛,花纹之绮丽,令人叫绝。其中,N9为绣罗禅衣一件,所绣的是凤斗龙虎的图象,引人注目,耐人寻味。上述凤斗龙虎的图象,多幅正反相间。
关键词 图腾信仰 楚国 鹿角 楚庄王 楚墓 山海经 江陵 史记 祝融 帛画
下载PDF
处所介词“向”的产生及其发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马贝加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
近代汉语介词“向”具有表示处所、时间、对象的三种功能,就处所功能而言又可分为方向、始发处、所在、所经、终到点五种。本文将描写动词“向”的虚化线索并探讨表示处所的“向”的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向”在《诗经》中是名词,如《... 近代汉语介词“向”具有表示处所、时间、对象的三种功能,就处所功能而言又可分为方向、始发处、所在、所经、终到点五种。本文将描写动词“向”的虚化线索并探讨表示处所的“向”的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向”在《诗经》中是名词,如《豳风·七月》:“塞向户”毛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广记》 运行动词 《全唐诗》 汉语介词 《诗》 近代汉语 敦煌变文 南北朝时期 句法结构 史记
原文传递
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9
9
作者 章培恒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5-82,共8页
本文对先秦和汉代“游侠”的实质作了考索.认为“游侠”是广结宾客、不顾个人利害地拯其困厄、并由此获得广泛社会影响和强大力量的人.同时也探讨了从“游侠”演变为“武侠”的过程,认为“武侠”文学是唐代开始逐渐兴盛的,在这些作... 本文对先秦和汉代“游侠”的实质作了考索.认为“游侠”是广结宾客、不顾个人利害地拯其困厄、并由此获得广泛社会影响和强大力量的人.同时也探讨了从“游侠”演变为“武侠”的过程,认为“武侠”文学是唐代开始逐渐兴盛的,在这些作品里的“武侠”与“私剑”有相通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的侠文化是从写“游侠”的历史作品进到写“武侠”的文学作品,而在写“武侠”的文学作品中,又经历了一个汉代的“游侠”精神从保存到丧失,到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获得发展和质的飞跃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文化 新派武侠小说 旧派武侠小说 历史考察 司马迁 史记 《游侠列传》 侠义小说 文学作品 先秦时期
下载PDF
中国早期金银器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齐东方 《华夏考古》 1999年第4期68-85,共18页
Questions like the appearance and uses of gold and silver, the mining of gold and silver,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of gold and silver object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large amount of gold during... Questions like the appearance and uses of gold and silver, the mining of gold and silver,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of gold and silver object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large amount of gold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etc., cannot be satisfactorily answered by the historical records. This paper is an effort to answer the above questions with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of the last one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器 春秋战国时期 黄金 文物 发掘简报 考古研究所 战国墓 考古发现 史记 中华书局
原文传递
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7
11
作者 田余庆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4-150,共17页
一、汉初重张楚《史记·陈涉世家》记陈胜义兵入陈事说:陈胜称大楚,"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一、汉初重张楚《史记·陈涉世家》记陈胜义兵入陈事说:陈胜称大楚,"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云云。张楚词义,古今学者为之诠释,颇不乏人。《史》、《汉》注家用训诂成法释张楚,从张字生解,谓张楚犹言张大楚国。王先谦据《广雅·释诂》:"张,大也",直谓张楚就是大楚。按照这个说法,陈胜入陈建张楚之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楚 史记 昌平 秦王政 陈胜 六国 司马迁 楚国 楚怀王 十三年
原文传递
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 被引量:36
12
作者 蒋绍愚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共4页
1、在现代汉语中,表处所的词语有时在动词前,有时在动词后。例如:“在房间里读书。”“在房间里”位于动词之前;“走到房间里。”“到房间里”位于动词之后。为什么有这种不同?戴浩一(1985)提出了著名的“时间顺序原则”(... 1、在现代汉语中,表处所的词语有时在动词前,有时在动词后。例如:“在房间里读书。”“在房间里”位于动词之前;“走到房间里。”“到房间里”位于动词之后。为什么有这种不同?戴浩一(1985)提出了著名的“时间顺序原则”(PTS):“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顺序原则 抽象原则 史记 汉语语法史 先秦汉语 《左传》 现代汉语 介词“于” 古代汉语 临摹性
下载PDF
侠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模式 被引量:41
13
作者 韩云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91-96,共6页
侠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模式韩云波侠文化是什么?“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1]侠作为独立存在的、含有一定文化意义的、不能再分的文化单位而具备“特质”的地位,它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在中国历史上,仅... 侠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模式韩云波侠文化是什么?“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1]侠作为独立存在的、含有一定文化意义的、不能再分的文化单位而具备“特质”的地位,它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在中国历史上,仅《史记》、《汉书》有《游侠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内涵 侠文化 司马迁 新武侠小说 史记 文化模式 江湖世界 人生追求 复印报刊资料 市井细民
下载PDF
论平王东迁 被引量:42
14
作者 晁福林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23,共16页
两周之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激烈动荡。这个时期最为童要的莫过于赫赫宗周一朝覆灭和平王定鼎郏鄏两件大事。本文拟就平王东迁的相关诸问题进行探讨。一、平王东迁史事索隐关于平王东迁的史事,历来皆据《史记》的周、秦两本纪为说... 两周之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激烈动荡。这个时期最为童要的莫过于赫赫宗周一朝覆灭和平王定鼎郏鄏两件大事。本文拟就平王东迁的相关诸问题进行探讨。一、平王东迁史事索隐关于平王东迁的史事,历来皆据《史记》的周、秦两本纪为说。然而《史记》所述不仅过于简略,而且颇多疑窦。《史记·周本纪》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迁 秦襄公 周二王并立 史记 周平王 诸侯国 周王室 石鼓文 西申 本纪
原文传递
天亡簋“王祀于天室”新解 被引量:40
15
作者 林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29,共6页
周武王时的天亡簋铭中有“王祀于天室”一语,历来考释诸家均以“天室”为某种宫室,具体解释则各有不同。 一种意见认为本铭之天字“为大之变体”,或直接认为“天、太古通”。则“天室”即“太室”,也就是太庙中央的大室。 第二种意见认... 周武王时的天亡簋铭中有“王祀于天室”一语,历来考释诸家均以“天室”为某种宫室,具体解释则各有不同。 一种意见认为本铭之天字“为大之变体”,或直接认为“天、太古通”。则“天室”即“太室”,也就是太庙中央的大室。 第二种意见认为天应读如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武王 依天室 天命 史记 周公 洛邑 左传 封禅 阳城 文王
下载PDF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我”“朕”的分别 被引量:35
16
作者 洪波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2-89,共8页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我”“朕”之间的分别近人多从形态着眼去考证,但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根据这三个代词在上古文献中的使用情况,结合古代语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三个代词的本质区别在于意义上有谦敬功...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我”“朕”之间的分别近人多从形态着眼去考证,但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根据这三个代词在上古文献中的使用情况,结合古代语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三个代词的本质区别在于意义上有谦敬功能的不同,“余(予)”是谦称形式,表示谦卑的意义;“朕”是尊称形式,表示尊崇的意义;“我”是通称形式,不具有谦卑尊崇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 甲骨文合集 《尚书》 《诗经》 本质区别 司马迁 说者 三个第一 史记
下载PDF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 被引量:33
17
作者 王子今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4-179,共16页
关键词 志书 史学 史记 司马迁 班固 《汉书》 类目 刘向 刘歆 著作
原文传递
论仲爯父簋与申国 被引量:38
18
作者 李学勤 《中原文物》 1984年第4期31-32,39,共3页
最近在南阳发现的西周晚期器仲爯父簋等,在青铜器研究上是一组标准器,与文献对照,对研究周代历史很有意义。簋铭计四十五字,隶写如下: 南?(申)伯大宰仲爯父厥辞作其皇祖考?(夷)王、监伯(阝尊)篮,用享用孝,用易眉寿, 屯右康?,万年无疆,... 最近在南阳发现的西周晚期器仲爯父簋等,在青铜器研究上是一组标准器,与文献对照,对研究周代历史很有意义。簋铭计四十五字,隶写如下: 南?(申)伯大宰仲爯父厥辞作其皇祖考?(夷)王、监伯(阝尊)篮,用享用孝,用易眉寿, 屯右康?,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铭文第一行的“申”字,以前多读为“(纟重)”,是不对的。北京大学裘锡圭同志一九七八年始释为“申”①,后来中国历史博物馆许青松同志也作过讨论②。“申”字释读的正确,由本器可得更明确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周代历史 西周晚期 左传 周宣王 文王 史记 西申 诸侯国 地理志
原文传递
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探源 被引量:32
19
作者 唐钰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3,53,共4页
现代汉语表示动量,一般是将数量词置于动词后,构成“动+数+量”式,而古代汉语则通常是将数词放在动词前,构成“数+动”式,例如: (1)子三困我于朝.(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孟子·告子下) 我们知道。语... 现代汉语表示动量,一般是将数量词置于动词后,构成“动+数+量”式,而古代汉语则通常是将数词放在动词前,构成“数+动”式,例如: (1)子三困我于朝.(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孟子·告子下) 我们知道。语言的历史犹如一条流变的长河。古汉语的“数+动”式,究竟是什么时候、经过什么途径逐渐演变为“动+数+量”式的呢?本文试图对此作些粗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词 表示法 名量词 古汉语 魏晋南北朝 数词 左传 史记 城旦舂 周秦时代
下载PDF
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 被引量:26
20
作者 汪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关键词 常用词 魏晋南北朝 上古汉语 《齐民要术》 现代汉语 史记 形容词 抽象的事物 世说新语 “瘦”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