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杨慎对李贽异端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同旭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李贽异端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对李贽《焚书》中一系列评点杨慎文的文章,进行了对照式的重点论述,发现李贽与明代反理学先驱杨慎有许多同道之处。李贽非孔批儒反理学的许多观点,诸如嘲弄宋明理学家是矮子观场,被服儒雅而行... 李贽异端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对李贽《焚书》中一系列评点杨慎文的文章,进行了对照式的重点论述,发现李贽与明代反理学先驱杨慎有许多同道之处。李贽非孔批儒反理学的许多观点,诸如嘲弄宋明理学家是矮子观场,被服儒雅而行若狗彘,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揭露君子尤能误国,清官之害大于贪官;讽刺朱熹终身不知圣人之慎思,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云云,多受杨慎的影响。李贽异端思想的形成,杨慎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情结 异端思想
下载PDF
杨慎史学述略 被引量:1
2
作者 伍成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64-67,共4页
作为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在史学上亦颇有造诣,他有感于当时八股取士造成的学术颓风,极力主张博通经史;在治学方法上,他崇尚实证,讲求考据,于诸史之失多所订正;并且,他还留心音韵,考述地理,研精金石,大大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以上诸端,... 作为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在史学上亦颇有造诣,他有感于当时八股取士造成的学术颓风,极力主张博通经史;在治学方法上,他崇尚实证,讲求考据,于诸史之失多所订正;并且,他还留心音韵,考述地理,研精金石,大大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以上诸端,对当时学界风气的转变,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当然,杨慎作为转型时期的人物,其史学研究多少带有点草创意味,考证方面尚多疏舛,评价人物颇争意气,又以深厌空谈性理之故排诋宋人太过;更有甚者,致力于辨伪而竟自撰伪书,以故招人非议。然而瑕不掩瑜,在明代史学史上,他还是应占一席之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史学
下载PDF
杨慎巴渝诗词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涂登宏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96-97,共2页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生干弘治元年,于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为有明一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书法家.其著作号称四百种,现存298种,主要收入<升庵集>81卷,现存诗约两千三百首,诗集有<升庵诗集>、<南中集>、&...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生干弘治元年,于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为有明一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书法家.其著作号称四百种,现存298种,主要收入<升庵集>81卷,现存诗约两千三百首,诗集有<升庵诗集>、<南中集>、<南中续集>、<七十二行戍稿>等,内容十分广泛,下面简要分析杨慎的巴渝诗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诗词 江陵 忠州 临江仙 云根 黄峨 词人 诗人 严颜 巴渝
原文传递
目连救母故事与儒家伦理的社会地位之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恒夫 《戏曲研究》 2001年第2期146-161,共16页
由现在调查到的目连戏存在情况来看,是凡目连戏、目连故事盛行的地方,都信巫好祀,迷信鬼神,于是由此推断出目连故事的丰富发展是由鬼神信仰推动的。其实不然,纵观目连故事的发展历史,它的思想意义,主要是在伦理方面,娱神驱鬼的功能是后... 由现在调查到的目连戏存在情况来看,是凡目连戏、目连故事盛行的地方,都信巫好祀,迷信鬼神,于是由此推断出目连故事的丰富发展是由鬼神信仰推动的。其实不然,纵观目连故事的发展历史,它的思想意义,主要是在伦理方面,娱神驱鬼的功能是后来乡民们在演目连戏时把傩的任务分派一点给它的,劝人行善尽孝始终是它的首要任务。元时有杂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救母 目连戏 思想意义 儒家伦理 戏曲研究 元时 儒家道德 抱朴子外篇 词华
原文传递
杨慎与民间歌谣 被引量:1
5
作者 熊秉尧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9-44,共6页
杨慎是明代杰出的作家和学者,有着多方面的成就.本文论述了杨慎与民间歌谣的关系.一方面他热心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歌谣.另一方面他虚心向民间歌谣学习,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仿民谣.杨慎对民间歌谣予以关注,与他的悲惨身世有关.他得罪了皇帝... 杨慎是明代杰出的作家和学者,有着多方面的成就.本文论述了杨慎与民间歌谣的关系.一方面他热心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歌谣.另一方面他虚心向民间歌谣学习,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仿民谣.杨慎对民间歌谣予以关注,与他的悲惨身世有关.他得罪了皇帝,终生坎坷,由士大夫跌落到了民间.在群众中得到了理解和慰藉.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能够眼光向下,致力于民间歌谣的整理与仿作.他着重搜集整理反映民间疾苦的时政歌谣,甚至辑入当代作品,显示了他的政治勇气.杨慎主张“诗须有为而作,文至无心乃传”.即要关乎世道人心, 反映群众的情绪和要求.《竹枝词》代表了他仿民谣的最高成就.本文充分肯定了杨慎仿民谣的艺术价值,认为杨慎是刘禹锡之后自觉向民谣学习并取得相当成就的又一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歌谣 有为而作 时政歌谣 世道人心 《竹枝词》 民间疾苦 使君 艺术价值 禹锡
下载PDF
龙之九子与貔貅
6
作者 庞进 《少年月刊(小学高年级)》 2015年第A09期12-13,共2页
中国民间有"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综... 中国民间有"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综合一下,可简要梳理、分析如下:一曰赑质,也称龟趺。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龟以长寿著称,于是便有了"触摸赑屃可得福"的说法,如"摸摸赑屃的头,一辈子不发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曰 老人漫笔 怀麓堂 徐应秋 刘伯温 陆容 李诩 睚眦之怨 明王朝
原文传递
张燧《千百年眼》因袭杨慎《升庵集》考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志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3,共7页
张燧《千百年眼》12卷是晚明一部通史性史论著作,以其犀利的见解为当世及后人称道。但书中却有很多因袭杨慎《升庵集》之处,具体表现为完全抄录而未名出处、部分截割而未加标注、简单增删与割裂拼凑、取其文而乱其意。本文着意从史源学... 张燧《千百年眼》12卷是晚明一部通史性史论著作,以其犀利的见解为当世及后人称道。但书中却有很多因袭杨慎《升庵集》之处,具体表现为完全抄录而未名出处、部分截割而未加标注、简单增删与割裂拼凑、取其文而乱其意。本文着意从史源学的角度予以考察,对张燧因袭杨慎之文予以整理,进而分析其因袭杨慎之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燧 《千百年眼》 杨慎
原文传递
读志小议
8
作者 陈见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Z1期77-81,共5页
关于绵州状元于环 《直隶绵州志》谓绵州曾有三位状元。除史料较详的宋代苏易简,还有唐代的刘暌和于环。而刘睽虽在名录中列为“会昌(唐武宗年号)状元”,但同时又有“《省志》作会昌进士”的注,未予肯定。加上别无片言只语,故实难接受... 关于绵州状元于环 《直隶绵州志》谓绵州曾有三位状元。除史料较详的宋代苏易简,还有唐代的刘暌和于环。而刘睽虽在名录中列为“会昌(唐武宗年号)状元”,但同时又有“《省志》作会昌进士”的注,未予肯定。加上别无片言只语,故实难接受其《选举考》“吾绵刘暌首登会昌状元,为唐代破天荒”的论断。至谓唐宣宗(李忱)大中七年《公元853)中状元的于环,在明代杨慎《升庵集》卷四十八,列入《蜀士在唐居首选者》八人之一。这大约就是州、县志以于环为状元的依据。可惜的是,这样一位为绵州历史增辉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州 蜀士 进士第 会昌 刘暌 《全唐诗》 李忱 于志宁 刘睽
下载PDF
杨慎《升庵集》对杜诗的考据探论
9
作者 乔立智 常青 《杜甫研究学刊》 2013年第4期41-45,共5页
杨慎《升庵集》于考据学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而对杜诗名物、异文、疑难俗语词等的发明,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就杨慎《升庵集》有关杜诗的考据分类举示数例,并稍呈一己之见。
关键词 杨慎 杜诗 考据
下载PDF
临江仙
10
作者 孙璞 《月读》 2015年第1期60-61,共2页
〔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升庵集》)【解读】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杨慎,号升庵,他一生著作很多,文... 〔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升庵集》)【解读】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杨慎,号升庵,他一生著作很多,文学作品主要收录在《升庵集》里。这首词是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将其用于开篇,流传极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廿一史弹词 一壶浊酒喜相逢 罗贯中 三国演义 临江仙 秋月春风 首词 江渚 逝水
原文传递
福建省图书馆藏国家珍籍《升庵集》递藏考述
11
作者 刘繁 《福建史志》 2022年第6期15-19,71,共6页
福建省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刻本《升庵诗集》九卷(存卷一至五)《文集》十二卷,历经四百多年,辗转多家收藏,虽有残缺,仍不失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文章详细介绍了该书从明代至近现代的传藏情况,即:徐熥—徐火勃—陈鼎... 福建省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刻本《升庵诗集》九卷(存卷一至五)《文集》十二卷,历经四百多年,辗转多家收藏,虽有残缺,仍不失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文章详细介绍了该书从明代至近现代的传藏情况,即:徐熥—徐火勃—陈鼎新—叶滋棠—刘明—廖元善—福建省图书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图书馆 递藏
下载PDF
同治本《会理州志》艺文琐证
12
作者 蒋邦泽 《西昌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47-50,46,共5页
(一)杨慎《关索庙》诗不作于会理《会理州志》(同治本,下同)在其《寺观志》中称:"小关庙,俗名关索庙,一名武嗣庙,治南七里。明状元杨慎有诗咏之。"明确称杨慎有咏会理小关庙的诗,但在该志的《艺文志》中所收载的杨慎五首诗中... (一)杨慎《关索庙》诗不作于会理《会理州志》(同治本,下同)在其《寺观志》中称:"小关庙,俗名关索庙,一名武嗣庙,治南七里。明状元杨慎有诗咏之。"明确称杨慎有咏会理小关庙的诗,但在该志的《艺文志》中所收载的杨慎五首诗中却并无这样一首。所收的五首中,有一首标题为《春日登楼》的七律,本属作于云南的组诗《春兴》八首之一,也被误入《会理州志·艺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志 杨廷和 杨慎 会理州 关索岭 会理县 会川卫 诗序 刘瑾 七言律诗 鲍三娘 诗人 小关庙
下载PDF
明代嘉靖抄本《升庵玉堂集》考论
13
作者 雷磊 杨锦涛 《中国诗歌研究》 2023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台湾地区藏明代嘉靖一卷抄本《升庵玉堂集》,收杨慎前期(任职翰林院时期)所撰151首诗,与已经整理出版的嘉靖写刻《杨升庵诗》五卷本均系编年玉堂诗集,且有正、补之关系,可谓合璧。历来杨慎著作的传播者和研究者不知有此抄本,而有将嘉靖... 台湾地区藏明代嘉靖一卷抄本《升庵玉堂集》,收杨慎前期(任职翰林院时期)所撰151首诗,与已经整理出版的嘉靖写刻《杨升庵诗》五卷本均系编年玉堂诗集,且有正、补之关系,可谓合璧。历来杨慎著作的传播者和研究者不知有此抄本,而有将嘉靖写刻《杨升庵诗》五卷本改称为“玉堂集”者。此抄本自嘉靖成书以来,经历了隐而未显的藏书流转过程,抗战时期复现香港地区,后辗转终藏于台湾地区,似为海内外孤本,迄今未有研究者。此本收玉堂诗最多,大致按时间先后编排,颇有校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玉堂 《杨诗》
原文传递
杨慎楹联考述(下)
14
作者 冯修齐 《文史杂志》 2022年第6期38-40,共3页
现存杨慎在川、滇的楹联,有的是对杨慎诗歌的摘取编排;有的或可存疑,甚至是后人伪托,并非杨慎实作。摘杨慎诗为联者,亦能反映当地山水风光、风土人情。至于存疑联,也有学者予以辨析证伪。
关键词 摘取 存疑
下载PDF
妙趣横生的打油诗
15
作者 王树人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3年第12期44-45,共2页
打油诗虽然是诗体的一种,但却很少见之于文学史著,也很少有诗家专论。若说起打油诗的来历,那是十分有趣的。据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号升庵)所作《升庵外集》载:唐代时南阳地区有个读书人叫张打油。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后,村民们请他... 打油诗虽然是诗体的一种,但却很少见之于文学史著,也很少有诗家专论。若说起打油诗的来历,那是十分有趣的。据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号升庵)所作《升庵外集》载:唐代时南阳地区有个读书人叫张打油。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后,村民们请他写首咏雪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油诗 杨慎 苏东坡 《静坐》 《酒色财气》 吕蒙正 《过年》
下载PDF
真似画与画似真
16
作者 侯健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8年第9期58-,共1页
最近赴桂林参加漓江诗会,会后游漓江时,许多人不约而同地用“风光如画”、“真象面一样美”之类词句赞美桂林山水。对此,一位诗人沉思良久,然后向我发问:“你说,为什么人们看到美的山水风光时,就会赞美说‘真象画一样.’而看到好的山水... 最近赴桂林参加漓江诗会,会后游漓江时,许多人不约而同地用“风光如画”、“真象面一样美”之类词句赞美桂林山水。对此,一位诗人沉思良久,然后向我发问:“你说,为什么人们看到美的山水风光时,就会赞美说‘真象画一样.’而看到好的山水画时,又会赞美说‘画象真的一样.’这山水风光与山水画的互为比拟,包含着什么审美规律?”听了他的问话,我一时语塞。这个问题历史上也曾有不少人提出来过,但却没有人明确予以回答。譬如,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谈到:“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日如画。故有‘江山如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风光 天开图画 似真 审美规律 容斋随笔 者必 类说 画象 泉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