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祝天下夫妻恩爱一路同行——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赏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江正楚 《艺海》 2010年第3期45-46,共2页
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有俗称的“大砍樵”和“小砍樵”之分。“大砍樵”是全本大戏,原名《刘海戏蟾》,亦名《二仙传道》、《天平山》。“小砍樵”是全本中的一部分,经常单独演出,即人们常说的《刘海砍樵》。
关键词 刘海 湖南花鼓戏 赏析 同行 夫妻 全本 原名 天平
下载PDF
戏曲主题文创产品助力湖南花鼓戏传播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方芳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湖南花鼓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地方戏曲,属于人民的艺术,应当加大传承和传播的力度。本设计融合了湖南花鼓戏和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本文以湖南花鼓戏《刘海砍... 湖南花鼓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地方戏曲,属于人民的艺术,应当加大传承和传播的力度。本设计融合了湖南花鼓戏和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本文以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进行花鼓戏文创产品创作探索,充分挖掘花鼓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促进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传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刘海 文创产品 非遗传承
下载PDF
一部用民间曲调创作出来的舞剧音乐——纪念《刘海砍樵》舞剧音乐创作五十周年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生朝 《艺海》 2008年第5期53-54,共2页
1958年,湖南省民间歌舞团(湖南省歌舞剧院的前身)的艺术创作人员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解放思想,深入生活,采用民间故事题材,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湖南第一部民族舞剧——《刘海砍樵》。该剧以其优美的剧情,独有的艺术特色,巡... 1958年,湖南省民间歌舞团(湖南省歌舞剧院的前身)的艺术创作人员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解放思想,深入生活,采用民间故事题材,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湖南第一部民族舞剧——《刘海砍樵》。该剧以其优美的剧情,独有的艺术特色,巡演于三湘四水,并远涉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省歌舞团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 音乐创作 舞剧音乐 民间 纪念 曲调 艺术特色 湖南省
下载PDF
积极巩固改革成果 努力繁荣演艺产业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友志 《新湘评论》 2012年第18期6-7,共2页
湖南是一个文化大省、演艺大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发展演艺事业和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省国有文艺院团曾在演艺舞台上一枝独秀,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刘海砍樵》、《补锅》等一大批优秀文艺精... 湖南是一个文化大省、演艺大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发展演艺事业和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省国有文艺院团曾在演艺舞台上一枝独秀,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刘海砍樵》、《补锅》等一大批优秀文艺精品耳熟能详,屡获国家级大奖;李谷一、宋祖英等一大批优秀演艺人才脱颖而出,享誉海内外。改革开放后,民营演艺迅速发展,赢得市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长沙的歌厅文化、酒Ⅱ巴文化就蜚声全国,红太阳演艺集团、琴岛歌厅开辟了中国式百老汇大剧场模式,长沙市还被评为“最具娱乐幸福感”的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成果 产业 繁荣 刘海 新中国成立 文化大省 资源丰富 演艺事业
下载PDF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艺术魅力——以新旧版《刘海砍樵》对比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杜青兰 《大舞台》 2015年第12期6-8,共3页
湖南的花鼓戏,历史悠久、曲调丰富,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它的艺术性、抒情性和表演性,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和丰富具有许多可鉴之处。本文通过对于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创作背景、舞台表演、原曲新唱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湖南的花鼓戏,历史悠久、曲调丰富,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它的艺术性、抒情性和表演性,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和丰富具有许多可鉴之处。本文通过对于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创作背景、舞台表演、原曲新唱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进一步让大家了解花鼓戏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新旧版 刘海 艺术魅力
原文传递
湖南花鼓戏的繁盛、曲折与前路 被引量:2
6
作者 唐蓉青 《艺海》 2021年第8期12-15,共4页
作为传统戏剧类“非遗”,湖南花鼓戏经历过辉煌时期,《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曾红极一时,深入千家万户百姓心中。当前,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湖南花鼓戏方能找到前路,从变革中主动传承与发展人类文明遗产。
关键词 传统戏剧类“非遗” 湖南花鼓戏 刘海 新媒体 受众心理
下载PDF
谈花鼓戏《刘海砍樵》选段《比古调》 被引量:1
7
作者 金鹃飞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3-96,共4页
花鼓戏是湖南的地方戏,《刘海砍樵》是湖南花鼓戏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比古调》是《刘海砍樵》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比古调》新调旋律朴实流畅,悦耳动听,容易上口,符合当今观众口味和审美需求,常常成为声乐演唱者及戏曲爱好者在舞台... 花鼓戏是湖南的地方戏,《刘海砍樵》是湖南花鼓戏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比古调》是《刘海砍樵》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比古调》新调旋律朴实流畅,悦耳动听,容易上口,符合当今观众口味和审美需求,常常成为声乐演唱者及戏曲爱好者在舞台上表演的保留曲目。文章主要对《比古调》的音乐、表演、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 比古调 音乐 表演 特色
下载PDF
消费社会语境下《刘海砍樵》创作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郜丹丹 郜继红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8期126-128,共3页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刘海砍糕》因其讲述关于子对母孝、妻对夫忠的故事,与主旋律契合度高、解读空间大,备受编导喜爱,已成为大众文化视觉盛宴下湖湘文化传承的经典符号。
关键词 社会语境 刘海 创作现状 消费 文化传承 大众文化 契合度 主旋律
下载PDF
花鼓戏《刘海砍樵》中人物服饰特征与艺术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方舟 钟文燕 +2 位作者 周衡书 邓波 刘晋夫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80-84,共5页
戏剧服饰在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塑造、强化戏剧中人物形象是舞台服饰设计的根本原则。本文以经典花鼓戏剧目《刘海砍樵》为例,探讨舞台服饰设计的诸多要素,如服饰色彩、款式和面料的选择、化妆造型以及整体的造型设计,并对舞台服... 戏剧服饰在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塑造、强化戏剧中人物形象是舞台服饰设计的根本原则。本文以经典花鼓戏剧目《刘海砍樵》为例,探讨舞台服饰设计的诸多要素,如服饰色彩、款式和面料的选择、化妆造型以及整体的造型设计,并对舞台服饰与生活服饰之间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服饰 服饰设计 花鼓戏服饰 刘海
下载PDF
人间天上“胡大姐”——追忆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肖重珪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致 蔡霞 江霞 《艺海》 2011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又到了3月28日。2008年的今天,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肖重珪与世长辞。清风细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绵长的思念伴随我们回想起天堂中的肖重珪。肖重珪因最早塑造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中那美丽、智慧、善良的胡秀英的艺术形象,给观众... 又到了3月28日。2008年的今天,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肖重珪与世长辞。清风细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绵长的思念伴随我们回想起天堂中的肖重珪。肖重珪因最早塑造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中那美丽、智慧、善良的胡秀英的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表演艺术家 追忆 刘海 2008年 艺术形象
下载PDF
从鬼魅的神话到人间爱情——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驹里 《艺海》 2019年第8期28-30,共3页
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是湖南民族特色文化之中一朵艳丽奇葩,其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深受湖南人民喜爱。此剧根据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改编而来,这是一个古老汉族民间传说,来源于道家的典故。有趣的是,刘海的故事... 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是湖南民族特色文化之中一朵艳丽奇葩,其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深受湖南人民喜爱。此剧根据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改编而来,这是一个古老汉族民间传说,来源于道家的典故。有趣的是,刘海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我国北方,但完成刘海从“神”到“人”的创造,却是在湖南这片充满人文情怀的土地上,并以广大人民热爱的湖南花鼓戏这一地方剧种所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戏 刘海 鬼魅神话 人间爱情
下载PDF
重视戏曲审美的愉悦性——《刘海砍樵》演出随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春光 《艺海》 2008年第1期143-144,共2页
一出普普通通的花鼓戏《刘海砍樵》在湖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我们年轻的娄底花鼓戏剧团也连续演出了二十年。可无论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剧目久演不衰,观众百看不厌,甚至还频频称颂:"好看,太美了、太美了!"。这一现象在戏曲面临严峻... 一出普普通通的花鼓戏《刘海砍樵》在湖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我们年轻的娄底花鼓戏剧团也连续演出了二十年。可无论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剧目久演不衰,观众百看不厌,甚至还频频称颂:"好看,太美了、太美了!"。这一现象在戏曲面临严峻考验,观众日渐减少的今天,不能不让人深思其中的原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 演出 愉悦性 随想 审美 戏曲 花鼓戏 观众
下载PDF
图式理论视域下湖南花鼓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以《刘海砍樵》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晓通 陈楼云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0-72,共3页
湖南花鼓戏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中含有大量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湖南本土文化内涵,对其进行英译策略研究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基于文化图式理论,以《刘海砍樵》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为语料,分析... 湖南花鼓戏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中含有大量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湖南本土文化内涵,对其进行英译策略研究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基于文化图式理论,以《刘海砍樵》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为语料,分析文化负载词在文化图式重合、冲突及缺省情境下的翻译方法,能够为当地戏剧及其他形式的方言俗语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图式理论 文化负载词 刘海 翻译方法
下载PDF
花鼓戏《刘海砍樵》的结构及旋律发展手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虹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年第S1期144-147,共4页
花鼓戏《刘海砍樵》亦名《刘海戏金蟾》,是湖南花鼓戏中最著名的传统折子戏之一,属于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并以其载歌载舞、通俗明快、幽默谐趣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1982年。
关键词 刘海 戏金蟾 中国戏曲音乐 民歌小调 艺术风格 胡秀英 望郎 中国传统音乐 三整音 伴奏形式
下载PDF
浅析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音乐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思维 《黄河之声》 2022年第9期11-13,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一些传统戏曲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线。在如今这样一个强调重视本民族文化的时代,发扬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年轻一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首先对湖南花鼓戏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做了一定的介绍,然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一些传统戏曲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线。在如今这样一个强调重视本民族文化的时代,发扬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年轻一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首先对湖南花鼓戏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做了一定的介绍,然后对湖南花鼓戏中一个经典剧作《刘海砍樵》中的音乐特点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分别从曲式、唱词、旋律、唱腔等方面进行介绍,让人们了解花鼓戏中的音乐特色,感受花鼓戏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戏 刘海 音乐特征
下载PDF
浅析储望华钢琴改编曲《刘海砍樵》中的湖南花鼓戏元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倩 《戏剧之家》 2019年第6期36-37,共2页
储望华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他创作出一系列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和推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钢琴改编曲《刘海砍樵》是根据湖南花鼓戏同名作品改编,该作品短小精粹,具有浓厚的湖南花鼓戏韵味,此... 储望华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他创作出一系列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和推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钢琴改编曲《刘海砍樵》是根据湖南花鼓戏同名作品改编,该作品短小精粹,具有浓厚的湖南花鼓戏韵味,此外更是散发着独特的湖南地方"湘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刘海 钢琴改编曲
下载PDF
我的父亲与刘海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治国 《艺海》 2017年第9期28-32,共5页
我的父亲何冬保先生是湖南花鼓戏长沙路子创始人之一,也是经典剧目《刘海砍樵》的创演者,其对后世花鼓戏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 花鼓戏 刘海 何冬保
下载PDF
探寻何冬保唱法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鑫华 《艺海》 2017年第9期39-42,共4页
何冬保先生是湖南著名的花鼓戏表演艺术家,是湖南花鼓戏"何派"唱腔的创始人,听其唱腔录音,分析何冬保先生实大声宏,明快爽朗,优美、豪放的唱腔艺术。
关键词 何冬保唱腔艺术 刘海
下载PDF
论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的艺术特色
19
作者 梁欣 《音乐生活》 2022年第12期38-43,共6页
《刘海戏金蟾》是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故事取材于古代民间传说“刘海戏蟾”,花鼓戏艺人何冬保将传统情节中糟粕部分删改调整成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的《刘海砍樵》,后由银汉光、王方之、陈芜参照传统情节与《刘海砍樵》吸收、融合成为... 《刘海戏金蟾》是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故事取材于古代民间传说“刘海戏蟾”,花鼓戏艺人何冬保将传统情节中糟粕部分删改调整成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的《刘海砍樵》,后由银汉光、王方之、陈芜参照传统情节与《刘海砍樵》吸收、融合成为篇幅更长、情节更完整的整本戏,名为《刘海戏金蟾》,在湖南地区广泛流传。其中,[比古调]“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唱段曾以《刘海砍樵》为名在春晚播出,由艺术家李谷一、姜昆二人合作演唱,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喜爱,湖南花鼓戏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刘海砍樵”成为大部分人心中湖南花鼓戏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春晚 何冬保 刘海 李谷一 民间传说 传统剧目 刘海戏蟾
原文传递
初级换把教学的若干训练要点(四)
20
作者 杨宝智 《小演奏家》 2003年第5期16-17,共2页
初学换把的顺序预备阶段(续二)固定二、三、四把位及半把位的乐曲、练习曲和音阶(下) 演奏固定四把位时,要注意大拇指指中关节与指根关节之间的肉要碰到琴颈和琴肩的连接部。鉴于为固定四把位用的乐曲太少,现在提供《掀起你的盖头来》... 初学换把的顺序预备阶段(续二)固定二、三、四把位及半把位的乐曲、练习曲和音阶(下) 演奏固定四把位时,要注意大拇指指中关节与指根关节之间的肉要碰到琴颈和琴肩的连接部。鉴于为固定四把位用的乐曲太少,现在提供《掀起你的盖头来》和《顺采茶》两首练习曲。湖南花鼓戏风格的《刘海砍樵》可以作为了解半把位的小曲。最后,通过秘鲁民间乐曲《鹰》,可以了解半把位和一把位的关系。(待续) 附:与本节配套的练习用乐曲《掀起你的盖头来》、《顺采茶》、《刘海砍樵》和《鹰》四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换把教学 固定四把位 练习曲 训练 《掀起你的盖头来》 《顺采茶》 刘海 《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