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天人之际的《关雎》叙事思维
1
作者 李巍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石和主体骨架,天人思维模式成为诸多学科领域的元范式。作为"四始"之首抑或"六经"之首的《关雎》,暗示了天人之际与王道教化的根基,蕴含着天人叙事思维的诸多因子:《关...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石和主体骨架,天人思维模式成为诸多学科领域的元范式。作为"四始"之首抑或"六经"之首的《关雎》,暗示了天人之际与王道教化的根基,蕴含着天人叙事思维的诸多因子:《关雎》之人乃师法天地之人,为德厚流光、实行大道的周文王;《关雎》之旨为究天人之际,表面上叙述文王求娶太姒的过程,实际暗含文王领悟神谕、践行天命的过程,体现了天人关系的比德抑或合德思想,深化了关雎之旨;《关雎》之技(赋比兴)为天人相通之技,暗含天人感应思想,叙事之道与叙事之技完美结合。天人思维是《关雎》的基本叙事思维模式,成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思维,也是解码"四始"乃至"六经"叙事思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天人叙事 关雎 关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