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箍棒”的本义和“谱系”——古代小说中的民俗学研究举隅 |
周汝昌
|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5
|
|
2
|
穿越千年的国风“手办” |
张西蒙(文/摄影)
|
《三月风》
|
2024 |
0 |
|
3
|
《听风者》:从改造“经典”到涂抹“红色” |
叶航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4
|
当下内地电影的反同质化策略及“台湾动力” |
赵卫防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5
|
浅析电影《关云长》中导演对人物的突破 |
刘珩
刘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6
|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忠义”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
魏孔泉
|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
2005 |
2
|
|
7
|
务取精工 以快阅者──毛本《三国演义》回目艺术审美 |
李金坤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8
|
夸张——强化喜剧效果的手段 |
杨天喜
|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9
|
电影广告的效果调查——以对电影《关云长》的参与式观察为例 |
李应杰
|
《新闻世界》
|
2011 |
2
|
|
10
|
港式三国演绎——从麦庄版《关云长》说起 |
刘辉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洛阳关林印象 |
吴健华
|
《文史知识》
CSSCI
|
2010 |
1
|
|
12
|
电影《关云长》中关云长的人物形象塑造 |
欧阳梦
|
《电影评介》
|
2014 |
2
|
|
13
|
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非经典”改编——评电影《关云长》 |
徐丕文
冯智强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4
|
再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时间 |
张志合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1991 |
2
|
|
15
|
义薄云天、如此收场?--麦兆辉、庄文强访谈 |
麦兆辉
庄文强
罗卡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6
|
浅析《关云长》对《三国演义》的颠覆性演绎 |
李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7
|
比干在官方与民间的形象 |
刘朴兵
|
《寻根》
|
2016 |
2
|
|
18
|
法与侠 |
王世涛
|
《法制资讯》
|
2011 |
1
|
|
19
|
鸿门宴里的那些小人物 |
何伟
|
《读写月报》
|
2023 |
0 |
|
20
|
关帝庙简介 |
董阳光
|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
199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