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法律演变的动态性——以“佥妻”例为中心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正刚 高扬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118,M0005,M0006,共23页
例是明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初基于卫所建设之需,在历代军妻随军经验基础上,于洪武二十四年首次颁布军人携妻同往卫所的事例,属“权宜之法”,但并未严格执行。正统元年,因卫所逃军不断增加,国家出台“佥妻”例并列入《军政条例... 例是明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初基于卫所建设之需,在历代军妻随军经验基础上,于洪武二十四年首次颁布军人携妻同往卫所的事例,属“权宜之法”,但并未严格执行。正统元年,因卫所逃军不断增加,国家出台“佥妻”例并列入《军政条例》,实现了从“权宜之法”到“常法”的转变。正德年间,该例又被《大明会典》吸纳,进入国家“大法”系统。“佥妻”例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假妻、强买妻等诸多社会弊症,国家为此不断细化其操作程序。在“佥妻”例行用过程中,文官与管军部门因各自立场不同而时有争论,但基于军妻有稳固卫所的作用,即使弊端丛生,终明之世仍在延续。“佥妻”例演变的轨迹在明代法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揭示了法律在行用中因应时势而调整的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佥妻 卫所 法律体系
原文传递
唐宋时期判例的适用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戴建国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唐代在中国判例发展史上首次正式使用"例"来替代汉代以来作为判例的"比"。唐之《法例》所载案例,是中央司法机关灵活运用法律原则,将之适用于疑难案例而予以裁定的判例。进入宋代以后,判例的适用日益普及。判例的... 唐代在中国判例发展史上首次正式使用"例"来替代汉代以来作为判例的"比"。唐之《法例》所载案例,是中央司法机关灵活运用法律原则,将之适用于疑难案例而予以裁定的判例。进入宋代以后,判例的适用日益普及。判例的适用通常发生在常法无合适条款可以引用的情况下。唐代出现的例,以及入宋以后大量修纂和适用的例,都带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即例被当作先例来引用,成为司法审判的法律依据。判例的适用,对于弥补常法的不足,提高司法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唐宋判例的制定和适用,也影响了后来明清时期法律体系的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下载PDF
比、类和比类——中国古代司法思维形式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兴东 《北方法学》 2011年第6期132-144,共13页
中国古代司法适用中公开承认"比类"司法技术,其运用与中国古代逻辑思维形式有关。比、类和比类是中国古代逻辑思维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在法律适用中的比类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指整个司法适用的逻辑过程,狭义指法... 中国古代司法适用中公开承认"比类"司法技术,其运用与中国古代逻辑思维形式有关。比、类和比类是中国古代逻辑思维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在法律适用中的比类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指整个司法适用的逻辑过程,狭义指法律适用中"法无正条"下的疑难案件。这种比类司法技术形式是在特有的"比"和"类"思维形式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使中国古代形成了特有的司法逻辑思维、特有的律与例的法律结构和具有独特性的判例结构。中国古代很多法律形式结构与法律术语都与比类司法技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类
下载PDF
清代例的制定与实施──雍正五年“开豁世仆”谕旨在徽州、宁国实施情况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韩秀桃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0年第4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清朝 法制史 开豁谕旨 修律
原文传递
例与清代的法源体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吕丽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3,共5页
古代法律演变至清代,"例"成为法典之外各种国家制定法规范之通名,在法源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清代的法源体系由基本法典与例两大系统构成,典例相辅,相得益彰,有效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典例相辅... 古代法律演变至清代,"例"成为法典之外各种国家制定法规范之通名,在法源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清代的法源体系由基本法典与例两大系统构成,典例相辅,相得益彰,有效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典例相辅"的清代法源体系,是古代法源体系的完备形态,这是清代立法及法律编纂水平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法源 相辅
原文传递
略论明代的律、令、诰、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晓玲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84,共5页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关键词 明代
下载PDF
故事与汉魏晋的法律——兼谈对于《唐六典》注和《晋书·刑法志》中相关内容的理解 被引量:5
7
作者 吕丽 《当代法学》 2004年第3期115-121,共7页
在汉、魏、晋时期 ,故事与律、令、例、比、品式章程、制诏等法律的关系密切而复杂。故事通常是国家立法定制的一种经典依据 ,而法律适用中的事例往往又成为故事的一个主要来源。晋朝还曾将典型故事修定汇编 ,与律、令并行 ,作为一种重... 在汉、魏、晋时期 ,故事与律、令、例、比、品式章程、制诏等法律的关系密切而复杂。故事通常是国家立法定制的一种经典依据 ,而法律适用中的事例往往又成为故事的一个主要来源。晋朝还曾将典型故事修定汇编 ,与律、令并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关于故事与汉、魏、晋法律的关系 ,学界的认识颇有分歧 ,对于《唐六典》注和《晋书·刑法志》中相关内容应如何理解也值得探讨。因此 ,有必要运用史料辨别、分析故事与上述诸种法律形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揭示其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品式章程 制诏
原文传递
明代茶马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武强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8,共14页
自唐宋行“以茶易马法”制羌、戎,明代沿承且制度更为健全,立法更加严密。针对茶马贸易全过程,明朝制定了茶叶征购运输、茶马比价、私茶、通番等一系列茶易马“例”。这些茶马例是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与明朝纳马换茶的主要... 自唐宋行“以茶易马法”制羌、戎,明代沿承且制度更为健全,立法更加严密。针对茶马贸易全过程,明朝制定了茶叶征购运输、茶马比价、私茶、通番等一系列茶易马“例”。这些茶马例是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与明朝纳马换茶的主要法律规定,不仅从制度上规范、约束和保障着明王朝与西番等边疆民族之间的茶马贸易活动,也是管窥大明王朝边疆治理的一面镜子,鲜明地反映着明代茶马边政之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茶马 互市
原文传递
论传统中国法“比”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凤春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7,共9页
秦代"廷行事"开始出现判例的萌芽,但是仅限于司法技术层面。"比"在秦代属动词用法,是一种司法技术,而在汉代出现名词用法。汉代的"比"不仅包括司法领域的判例,而且包括行政领域的惯例。同时,受到经学研... 秦代"廷行事"开始出现判例的萌芽,但是仅限于司法技术层面。"比"在秦代属动词用法,是一种司法技术,而在汉代出现名词用法。汉代的"比"不仅包括司法领域的判例,而且包括行政领域的惯例。同时,受到经学研究的影响,"比""例"开始互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事比 廷行事
下载PDF
明嘉靖朝依“例”经略河西走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正刚 高扬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9,214,共13页
"例"是明代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存嘉靖朝多部孤本"例",涉及对河西走廊边防治理的条文,其中清理军伍、填充卫所、操练军人等,以增强边防实力,又有改折色为本色、开中招商、奖励屯田并建墩堡护卫,以保障边储无... "例"是明代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存嘉靖朝多部孤本"例",涉及对河西走廊边防治理的条文,其中清理军伍、填充卫所、操练军人等,以增强边防实力,又有改折色为本色、开中招商、奖励屯田并建墩堡护卫,以保障边储无患;又以闭关、安抚等禁弛手段,维持朝贡有序开展。嘉靖朝对河西走廊因时出台的"例",旨在维护边境稳定与安全,"例"因时而变的特点,与明代法律体系变化轨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嘉靖时期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元代“例”考——以《元典章》为中心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兴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3-32,共10页
元代法律形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格和例。"例"在元朝名目繁多,达十九种之多,但学术界对元代诸例的内涵很少深入考察,同时对一些例的含义在理解上也存在不全和不实。元朝诸例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和一个法律... 元代法律形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格和例。"例"在元朝名目繁多,达十九种之多,但学术界对元代诸例的内涵很少深入考察,同时对一些例的含义在理解上也存在不全和不实。元朝诸例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和一个法律术语。元朝"例"在基本含义上与中国古代其他王朝是一致的,都是对"律"的解释与补充。元朝诸例在分类上主要由四个要素所决定: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法律效力和制定程序。元朝诸例构成了元朝重要的法律渊源,但由于例的种类繁多,也给法律适用带来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下载PDF
论宋代法律体系中的“故事” 被引量:4
12
作者 喻平 《原道》 2019年第1期221-237,共17页
宋代政治法律体系中的"故事"具有多重属性,"详练故事"与"力行故事"是对君臣的高度政治褒奖,熟练掌握与遵行"故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素养。皇帝和官僚集团在处理政务时常常会检校与参详故事,从... 宋代政治法律体系中的"故事"具有多重属性,"详练故事"与"力行故事"是对君臣的高度政治褒奖,熟练掌握与遵行"故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素养。皇帝和官僚集团在处理政务时常常会检校与参详故事,从故事中寻找施政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故事因而具有实质性的宪法、行政法意义。在宋代,故事的适用标准有三,即就近检用、符合实际和符合礼义,是否符合上述原则是故事能否具有实际法律效力的决定性因素。故事适用的结果常常表现为故事"著为令""著为例",即转化为令、例和式。故事向令、式、例转化是从不成文法到成文法的质变,借此可以看出宋代法律规范之间的灵活转化以及法律体系的动态图景。进言之,宋代故事不仅表现一系列单项制度规范,更是一种政治话语和思维方式,其内涵宽泛、功用多重,具有较强的理论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故事 检校 礼义 成文法化
原文传递
60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瑞 李福增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6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主要诊治分析以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入住该院且经过确诊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患者6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对60例患者均使用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且有...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主要诊治分析以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入住该院且经过确诊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患者6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对60例患者均使用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且有效的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60例患者减压窗张力以及其他临床症状都明显得到缓解,且在进行CT复查后,显示结果证明脑室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该研究60例患者中有3例治疗后出现分流管堵塞的现象,经过急救并进行二次手术后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年,随访资料显示所有患者均正常生活,该疾病没有留下后遗症。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在及时入院治疗和医生正确诊断情况下能够使病情得到较快的缓解,加上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患者病情一般能够最大程度得到解决且后期无后遗症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积水 临床诊治
下载PDF
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旭 《北方论丛》 200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中华法系是一种把成文法与判例法有机结合的法制,二者相得益彰。当代学者对宋代判例法的性质和意义往往认识不足,宋代的法制中已经产生了成文的《断例》。北宋的历史情况清楚地说明了判例法在中国的传统渊源。宋代“例”的发展可以看作... 中华法系是一种把成文法与判例法有机结合的法制,二者相得益彰。当代学者对宋代判例法的性质和意义往往认识不足,宋代的法制中已经产生了成文的《断例》。北宋的历史情况清楚地说明了判例法在中国的传统渊源。宋代“例”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判例法及其实践步入成熟的关键时期,具有立法上的成文化和实践上的自觉因循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事立法 破条
下载PDF
传统中国法“例”说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凤春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8,共6页
在传统中国法中,"例"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对基本法律形式起变通、补强的作用。例既可从形式意义的角度划分为原生例和派生例,又可从实质意义的角度界定。研究传统中国法各种"例",有助于认识传统中国法"诸法并存&... 在传统中国法中,"例"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对基本法律形式起变通、补强的作用。例既可从形式意义的角度划分为原生例和派生例,又可从实质意义的角度界定。研究传统中国法各种"例",有助于认识传统中国法"诸法并存"的事实,也有助于理解当今中国法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 派生 诸法并立
原文传递
宋代胥吏对立法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黎桦 张正印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3-149,共7页
宋代立法上发生的重要变化需要从胥吏活动方面作进一步的解释。首先,防范和限制胥吏构成宋朝修法的基本动机。其次,高级吏人在历次大规模修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法典风格到内容倾向,都具有明显的吏人色彩。最后,胥吏活动与"... 宋代立法上发生的重要变化需要从胥吏活动方面作进一步的解释。首先,防范和限制胥吏构成宋朝修法的基本动机。其次,高级吏人在历次大规模修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法典风格到内容倾向,都具有明显的吏人色彩。最后,胥吏活动与"例"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在用例和修例的反复冲突中,修例日益成为重要的立法活动,影响及于明清。因此,胥吏活动对宋代立法诸方面都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胥吏 立法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判例法”及相关概念考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兴东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中国古代法律渊源中判例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与判例法有关的概念很多,且各概念之间有不同含义,同一概念不同时期含义也不相同。中国古代与判例有关的概念有秦朝廷行事、汉朝决事比、晋朝的故事、唐朝的法例、宋元两朝... 中国古代法律渊源中判例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与判例法有关的概念很多,且各概念之间有不同含义,同一概念不同时期含义也不相同。中国古代与判例有关的概念有秦朝廷行事、汉朝决事比、晋朝的故事、唐朝的法例、宋元两朝的断例、明朝的事例、清朝的通行等。此外还有案例、判牍、例与判例等不同概念。对不同概念含义进行分析,能让学界认清中国古代判例法的相关特征,有利于学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法律的特征及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案 通行
下载PDF
清朝前期“律”和“例”维护父权效用之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仁善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0年第1期113-129,共17页
本文主要通过清朝前期"律"和"例"在维护父家长权力方面的效用考察,认为清朝父家长对家庭成员的财产、婚姻、人身自由等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父家长制家庭是君主专制社会的缩影。清朝前期父家长权力的提高,与清朝前期... 本文主要通过清朝前期"律"和"例"在维护父家长权力方面的效用考察,认为清朝父家长对家庭成员的财产、婚姻、人身自由等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父家长制家庭是君主专制社会的缩影。清朝前期父家长权力的提高,与清朝前期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基本同步,受礼法保护的父家长成了专制王朝控制社会成员的主要代理人之一。清律基本继承明制,但在处理家庭伦纪案件时,例比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基于律,又不拘泥于律,实际效用上超过律。这是清朝为消除民族隔阂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法律体系高度成熟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清朝前期 “律” 父家长权力 服制关系 教令权 财产支配权 主婚权 刑罚豁免权
全文增补中
《唐律疏议》“例”字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凤春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5期109-116,共8页
"例"是传统中国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字起源于"列"字,其起初多用于经学领域,后来渐用于法律领域。唐代以前的立法已不可详考。目前所能见到的保存下来的最为久远的成文法典《唐律疏议》,其"例... "例"是传统中国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字起源于"列"字,其起初多用于经学领域,后来渐用于法律领域。唐代以前的立法已不可详考。目前所能见到的保存下来的最为久远的成文法典《唐律疏议》,其"例"字义项众多,但无判例之义。即使与之密切相关的"比"字也没有判例之义。对于中国法律史是否存在判例这一问题,人们所给予的关注需要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疏议
下载PDF
试析大清律中例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赫晓惠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5-7,共3页
清代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形式和“有例不用律”的明确规定,使得清例的法律地位大大提高、律的法律地位大为降低。律例合编一度协调了律例矛盾,例对于律的补充、修改、废止作用也曾适应了统治的需要,但是,由于例多为一人一事而设,为... 清代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形式和“有例不用律”的明确规定,使得清例的法律地位大大提高、律的法律地位大为降低。律例合编一度协调了律例矛盾,例对于律的补充、修改、废止作用也曾适应了统治的需要,但是,由于例多为一人一事而设,为贪官污吏徇私柱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导致吏治腐败,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法制史 中国 法律地位 作用 关系 法典编形式 合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