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初国际传播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以SSCI收录的《传播学刊》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邵培仁 杨丽萍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9,共10页
对SSCI收录、国际传播学会主办的《传播学刊》在21世纪初10年间发表的332篇论文,从论文的地区分布情况、作者的学科背景、作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或任职单位、论文的合著情况、研究主题、研究媒介、被引频次最多的论文、研究方法以及传播学... 对SSCI收录、国际传播学会主办的《传播学刊》在21世纪初10年间发表的332篇论文,从论文的地区分布情况、作者的学科背景、作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或任职单位、论文的合著情况、研究主题、研究媒介、被引频次最多的论文、研究方法以及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引用情况等九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内容分析,认为在这10年间国际传播学研究与整个国际社会生态保持一致,显示出积极互动、有机协调的样态,具体表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1.传播学越来越具有独立性;2.传播研究日益多元化;3.传播研究呈现融合化;4.合作研究呈现出增多趋势;5.传播研究密切关注现实和变化;6.传播学研究开始出现多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SSCI 国际传播学 内容分析 现状 趋势
下载PDF
多元、对话与有机的传播研究:基于2018年JoC新酵母专刊的反思 被引量:8
2
作者 邱林川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61,共9页
2018年4月《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将出版"新酵母专刊(Ferments of the Field)"回顾传播学近年发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此举继承35年前Jo C首次"酵母专刊"之精神,不但讨论各领域内部已取得的成果,... 2018年4月《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将出版"新酵母专刊(Ferments of the Field)"回顾传播学近年发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此举继承35年前Jo C首次"酵母专刊"之精神,不但讨论各领域内部已取得的成果,更强调学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学科在外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本文作者与福克斯(Christian Fuchs)共同编辑此期刊物。专刊最终收入论文20篇,其中约一半来自广义批判学派,一半来自媒介效果、政治传播及组织研究学派。本文回顾酵母专刊历史,讨论今次新酵母专刊的编辑过程,简介专刊内容,重点讨论批判学派的脉络、它与主流传播研究的关系、新唯物主义转向、全球范围的传播研究、数码媒介环境带来的挑战、传播实践与有机的传播研究知识分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新酵母专 批判 新唯物主义转向 科反思
原文传递
2014年国际新媒体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戴佳 《全球传媒学刊》 2015年第1期53-76,共24页
本文针对三份国际权威刊物《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新媒体与社会》(New Media&Society)和《计算机辅助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4年发表的新媒体研究论文进行综述。综述按照... 本文针对三份国际权威刊物《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新媒体与社会》(New Media&Society)和《计算机辅助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4年发表的新媒体研究论文进行综述。综述按照传播的组织、社交与媒介化过程来组织内容,旨在阐明国际传播学界新媒体研究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新媒体与社会》 《计算机辅助传播学 新媒体研究
下载PDF
框架研究的框架化——"破碎的范式"三十年与"领域的躁动"四十年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彦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9-146,共18页
框架研究与传播学科的领域交叉处隐藏着难以察觉的研究框架化现象。四十年前,为回应“贝雷尔森的挽歌”所触发的传播研究“领域破碎”之自我质疑,《传播学刊》启动“领域的躁动”专刊以重构学科边界。十年后,受期刊框架的影响,恩特曼构... 框架研究与传播学科的领域交叉处隐藏着难以察觉的研究框架化现象。四十年前,为回应“贝雷尔森的挽歌”所触发的传播研究“领域破碎”之自我质疑,《传播学刊》启动“领域的躁动”专刊以重构学科边界。十年后,受期刊框架的影响,恩特曼构建了1.0版“四功能/位置”框架理论模型,试图成就“大师型理论”以提升传播学科为“大师型学科”,却在三十年间遭遇“悲观的读者”框架尤其是“破碎的范式”误读。随后,臧国仁基于“高—中—低”三层次框架构建了2.0版“共构模型”,而在此基础上精简的媒介框架理论3.0“新共构模型”提升了平台、分发、事件三方的解释力。由此,研究“领域的躁动”得以匹配“世界的躁动”,经典理论在有机循环中也实现了范式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研究 恩特曼 “破碎的范式” 传播学 “领域的躁动” 媒介框架理论3.0
原文传递
2015年《全球传媒学刊》关键词索引
5
《全球传媒学刊》 2015年第4期156-160,共5页
关键词 关键词索引 续表 DOI 键词索引 全球传媒 危机传播 卷号 传播学 页码 专业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