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进·结合·创新——关于国外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研究关系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平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73,190,共9页
引进、结合、创新是国外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研究关系这个大课题的三个组成部分,更是它的三个发展阶段。引进、结合和创新的过程,就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主要知识系统逐步成形、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日渐自觉与熟练地利... 引进、结合、创新是国外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研究关系这个大课题的三个组成部分,更是它的三个发展阶段。引进、结合和创新的过程,就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主要知识系统逐步成形、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日渐自觉与熟练地利用普世性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描写与解释汉语现象,探索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共性以及汉语自身的特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尤其关注现有理论和方法无法说明的汉语现象,以此为基础,努力超越现存的理论框架,提出更准确、更全面、从而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理论和概念,以汉语现象为依据在理论语言学研究领域里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中国与西方语言学研究关系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原文传递
荀子的王者制名论与约定俗成说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葆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87-90,共4页
1《荀子·正名》中有这样一句话:“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语言学上的“约定俗成”说,一般人都认为就来源于此。现引几处通行的解释如下: (一)《辞海·语词分册》在“约定俗成”条下引荀子说,... 1《荀子·正名》中有这样一句话:“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语言学上的“约定俗成”说,一般人都认为就来源于此。现引几处通行的解释如下: (一)《辞海·语词分册》在“约定俗成”条下引荀子说,解释为“谓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的共同意向(引文内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下同)而制定的,因而为人们承认和遵守”。 (二)《语言学史概要》(岑麒祥著,1958年)中说:“(荀子)知道‘名’是有社会性质的,……事物与名称之间本来并没有自然和必然的关系,用什么名称来指什么事物完全决定于社会的自由选择。这是语言学里面的一个基本原则,想不到这个道理早于二千多年以前已由荀子明白指出。” (三)《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1962年)把荀子的这段话译为“事物的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中国语言学 社会约定 正名 自由选择 社会性质 事物 名称 基本原则 索绪尔
下载PDF
汉语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绍愚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4-129,共6页
近十年来,汉语史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1)对汉语语音史、语法史、词汇史、文字学以及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全面展开,出现了一些有质量的专著和论文。音韵学研究会、训诂学研究会、古文字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讨论活动促进... 近十年来,汉语史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1)对汉语语音史、语法史、词汇史、文字学以及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全面展开,出现了一些有质量的专著和论文。音韵学研究会、训诂学研究会、古文字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讨论活动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研究 近代汉语 中国语言学 古文字 音韵 古代汉语 语法 汉语语音 词汇 研究工作
原文传递
语言学史研究诸方面——罗宾斯《语言学简史》(1997)读后 被引量:9
4
作者 姚小平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4-290,共7页
文章先讲语言学史研究的意义 ,再谈当代西方和中国的语言学史研究 ,最后概述书的内容。
关键词 罗宾斯 语言学 中国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对《释名》的重新认识与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兴均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14-16,共3页
对《释名》的重新认识与评价刘兴均东汉刘熙运用声训的方法对名物得名之由作了深入的探究,写成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语源研究的专著——《释名》.对这样一部有开创精神的著述,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一提到它就不约而同地把它和主观... 对《释名》的重新认识与评价刘兴均东汉刘熙运用声训的方法对名物得名之由作了深入的探究,写成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语源研究的专著——《释名》.对这样一部有开创精神的著述,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一提到它就不约而同地把它和主观唯心主义挂上号,对其评价是贬毁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刘熙 释名 语源研究专著 中国语言学 声训 训释
下载PDF
论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被引量:7
6
作者 钱宗武 李仕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不同于已有《中国语言学史》类著作的写作模式,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史的写作思路是把中国语言学史放在中外社会发展和中外学术思想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撰写。在此视角下可以发现中西方语言学史的发展规律是一样一样的,都经过了哲学孕育时期... 不同于已有《中国语言学史》类著作的写作模式,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史的写作思路是把中国语言学史放在中外社会发展和中外学术思想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撰写。在此视角下可以发现中西方语言学史的发展规律是一样一样的,都经过了哲学孕育时期、语文学时期和语言学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术思想 中国语言学 孕育时期 语文时期 语言学时期
下载PDF
论《马氏文通》的句读论 被引量:7
7
作者 沈锡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11-118,共8页
《马氏文通》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语法专著,它以拉丁语法为蓝本,从词法、句法两方面入手,对古代汉语语法作了全面的描写。《文通》的语法思想,特别是它的句读论,多有创建,对近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现代汉语的一些... 《马氏文通》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语法专著,它以拉丁语法为蓝本,从词法、句法两方面入手,对古代汉语语法作了全面的描写。《文通》的语法思想,特别是它的句读论,多有创建,对近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概念,例如词类、助词、句子成分,语序,主谓谓语、连动式、兼语式等,都是渊源于《文通》而为我们现在所用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通》是一部沟通古今的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作。弄清《文通》的句读论,对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建立科学的汉语语法体系是有认识作用和借鉴意义的。本文的某些论述吸收了方家的研究成果,特此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接读代字 现代汉语语法 中国语言学 古代汉语语法 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语法 静字 语法体系 主谓谓语
下载PDF
试论《说文解字注》对同义词的辨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成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20-126,共7页
清代文字学、训诂学大师段玉裁在其著名的《说文解字注》中,对许多同义词进行了辨析①,赢得了后代学者的交口赞誉,王力说:“段氏对同义词的辨析非常精到,这是段氏的精采部分之一,”并举了七个例子加以说明。(《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 清代文字学、训诂学大师段玉裁在其著名的《说文解字注》中,对许多同义词进行了辨析①,赢得了后代学者的交口赞誉,王力说:“段氏对同义词的辨析非常精到,这是段氏的精采部分之一,”并举了七个例子加以说明。(《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13页)郭在贻称赞段玉裁辨析词义时表现出来的“深透的考察,缜密的思辨,以及辨析方法的多样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词辨析 说文解字注 辨析词义 段玉裁 异同 词义差异 段注 辨析方法 中国语言学 训释
下载PDF
王氏父子“因声求义”述评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小莘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5-92,共8页
有声语言一出现,就是音义结合体.文字不过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然而古人对这个音义同源的道理长期缺乏认识,往往在文字和概念之间划等号,以为概念是由意符决定的.到了汉代,人们才开始以声音为线索推求语源,但未建立起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直... 有声语言一出现,就是音义结合体.文字不过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然而古人对这个音义同源的道理长期缺乏认识,往往在文字和概念之间划等号,以为概念是由意符决定的.到了汉代,人们才开始以声音为线索推求语源,但未建立起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直到清代,随着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对词的音义关系的认识方有了质的突破.戴震首倡“因声求义”理论及“音义互求”的原则,段玉裁、阮元、陈澧、郝懿行等为之继响,而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则是其中之佼佼者.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说:“怀祖氏能以三者(形、音、义)互相求,以六者(古形、今形、古音、今音、古义、今义)互相求,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王力先生将乾嘉时代的训诂称之为“训诂学上的革命”,“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道路的里程碑”(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以下所引均同).应当说,在推动语言学研究走向崭新历史阶段的重要转折中,王氏父子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以下简称《疏证》《杂志》《述闻》《释词》,或总称为高邮王氏四种),是王氏父子校读经史书,探索古语词形音义关系的研究成果的记录.“以声音通训诂之本原”,是王氏撰著四书的意旨所在.“因声求义”“音义互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声求义 《广雅疏证》 王念孙 中国语言学 段玉裁 《经传释词》 述评 形音义关系 语言学研究 乾嘉时代
下载PDF
论吴棫在古音学史上的光辉成就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思敬 《天津师大学报》 1983年第2期75-81,共7页
吴棫字才老,《韵补》自题武夷人,约生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死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关于他的身世,文献记载不详。他的同乡徐蒇说他“登宣和六年进士第,尝召试馆职,不就,除太常丞。忤时宰,斥通判泉州”。“时宰”,指的... 吴棫字才老,《韵补》自题武夷人,约生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死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关于他的身世,文献记载不详。他的同乡徐蒇说他“登宣和六年进士第,尝召试馆职,不就,除太常丞。忤时宰,斥通判泉州”。“时宰”,指的是秦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 比较法 古韵部 汉语音韵 颜师古 谐声字 诗经 音读 方言 中国语言学
下载PDF
《尔雅》古今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礼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3年第5期12-16,共5页
《尔雅》作为中国语言学史上较早的一部重要著作,引起了古今学者的重视,所以研究《尔雅》者,古今不可胜数,现存的专著就有一百六十余种,论文百余篇。这些专著与论文对于《尔雅》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成就,其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不可抹煞。本... 《尔雅》作为中国语言学史上较早的一部重要著作,引起了古今学者的重视,所以研究《尔雅》者,古今不可胜数,现存的专著就有一百六十余种,论文百余篇。这些专著与论文对于《尔雅》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成就,其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不可抹煞。本文拟就古今《尔雅》的研究作一述评,以见其千余年来我国语言学界《尔雅》研究的得失功过之大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 古今研究 二十篇 述评 中国语言学 成书年代 释词 今本 邵晋涵 《尔雅注》
下载PDF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濮之珍 高天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96-101,共6页
我国研究汉语的历史很悠久,研究成果也很丰富,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早期出版的语言学史专著有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和《中国训诂学史》,张世禄著的《中国音韵学史》等。建国后,岑麒祥著有《语言学史概要》,王力著有... 我国研究汉语的历史很悠久,研究成果也很丰富,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早期出版的语言学史专著有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和《中国训诂学史》,张世禄著的《中国音韵学史》等。建国后,岑麒祥著有《语言学史概要》,王力著有《中国语言学史》。《中国语文》杂志从1956年开始,先后发表了多篇“中国语言学史话”的文章。国内各种文科学报上,也零星发表了一些评价我国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的文章。这些成果对中国语言学史的进一步研究、讨论,都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语言学 语言学 中国语言学 文字 研究汉语 系统性 语言发展 语言结构 书面语言 现代语言学
下载PDF
《历代文话》七人谈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小如 罗宗强 +4 位作者 曾枣庄 谭家健 董乃斌 吴承学 傅璇琮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7-123,共7页
复旦大学王水照教授历时十余年所编的《历代文话》,选录我国文章学资料(专书和单独成卷者)143种,627万字,十巨册,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填补了我国古籍整理方面的重大空白,为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修辞学史、中国语... 复旦大学王水照教授历时十余年所编的《历代文话》,选录我国文章学资料(专书和单独成卷者)143种,627万字,十巨册,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填补了我国古籍整理方面的重大空白,为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修辞学史、中国语言学史等学科提供基础性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以下是对该著的一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 复旦大出版社 中国批评 中国 中国语言学 古籍整理 修辞 文献资料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散步》:关键词写法的中国语言学思想史之开篇 被引量:3
14
作者 薄守生 《语文知识》 2012年第2期29-30,共2页
中国至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在语言学史的书写上,"关键词"写法很值得探索。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散步》可以看做是用关键词写法的《中国语言学思想史》的启蒙之作。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思想 关键词写法 民国语言学 中国语言学
下载PDF
《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智慧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9期126-128,共3页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作。清代学者王鸣盛在《说文解字正义序》中曾说:“《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馀书皆未读,不可谓非通儒也。”此...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作。清代学者王鸣盛在《说文解字正义序》中曾说:“《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馀书皆未读,不可谓非通儒也。”此书推崇《说文》未免太过,但若换一角度,或许并不为过。《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是我国第一部形音义兼释的字典,它首创部首分类的编排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中国语言学 《说文》 价值 编排体制 王鸣盛 文字 形音义
下载PDF
论濮之珍先生中国语言学史研究新思维
16
作者 徐鲁燕 《语言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372-383,395-396,共14页
濮之珍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在我国现代语言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与前人相比主要有两方面的创见:第一,首次公开提出并具体论证中国古代语言研究当属语言学范畴,深刻影响了后人的中国语言学史观;第二,强调语言学史研究必须注重语言的社... 濮之珍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在我国现代语言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与前人相比主要有两方面的创见:第一,首次公开提出并具体论证中国古代语言研究当属语言学范畴,深刻影响了后人的中国语言学史观;第二,强调语言学史研究必须注重语言的社会本质,在兼顾历时与共时的基础上建构了独特的述史结构,并屡有新论。同时,濮先生还明晰了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并在疏通联系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和现代语言学史上做出了努力。其以《中国语言学史》为核心的学史研究由新史观和新视角出发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之珍 中国语言学 语言社会性
原文传递
先秦语言思想三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小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本文讨论三个问题:(1)为什么可以说先秦已经有语言思想?(2)先秦语言思想的大致脉络是怎样的?(3)为何这种思想值得今人研究?思想之特性,在于有真实的思想者,在于自由传播、反复论辩,在于寻求统系、厘清概念,在于记诸文字、使能久传。凡... 本文讨论三个问题:(1)为什么可以说先秦已经有语言思想?(2)先秦语言思想的大致脉络是怎样的?(3)为何这种思想值得今人研究?思想之特性,在于有真实的思想者,在于自由传播、反复论辩,在于寻求统系、厘清概念,在于记诸文字、使能久传。凡此诸点,都为先秦语言学所具,故可确信当时已有语言思想。考察语言思想的发展线索,关键在解读原典、考释文本,进而探明文本之间的牵连以及思想者之间的联系。为此,判定文本、作品、著者的相对年代似较确定其绝对年代更为要紧。先秦语言思想属于中国学术的原生态,尚未掺入舶来因素,故尤其值得今人探索;又因其遥远朦胧,认识难度大于中古近古,而更能引研究者入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语言学 中国语言学 语言思想
原文传递
对中国语言学史的再认识——读濮之珍《中国语言史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成 辛尚奎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98-100,共3页
继60年代王力先生的开山之作《中国语言学史》问世之后,时隔20载,又一部同名力作—濮之珍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系原教育部“1978年至1983年文科教材编选计划”内教材)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了,如果说王著曾引导人们对中国语言学史进行... 继60年代王力先生的开山之作《中国语言学史》问世之后,时隔20载,又一部同名力作—濮之珍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系原教育部“1978年至1983年文科教材编选计划”内教材)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了,如果说王著曾引导人们对中国语言学史进行了初次的认识,那么濮著则是对这种认识所做的深刻的反思,是对中国语言学史所进行的必要的再认识,由作者的语言学史观所决定,濮著对中国古代语言学的特征、语言学遗产、中国古代语言学领域各发展时期进行了重新考察,作者独具慧眼,另辟蹊径,令人为之耳目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 方言 再认识 古代语言 语言学著作 中国古代 我国古代 许慎
下载PDF
《六书故》词义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党怀兴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六书故》是中国语言学史上一部争议较大的著作,古今学人毁之者众,誉之者寡。如果真正冷静地分析、客观地评价,就会发现它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字书。不论编排体例,还是对文字形、音、义的探讨,它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它打破了《说文... 《六书故》是中国语言学史上一部争议较大的著作,古今学人毁之者众,誉之者寡。如果真正冷静地分析、客观地评价,就会发现它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字书。不论编排体例,还是对文字形、音、义的探讨,它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它打破了《说文解字》“据形系联”的文字编排体例。按照字的意义类别把所收的字分为九类;它较早地引用铜器铭文考证文字,较早地从理论上倡导“因声以求义”等。《六书故》以前的字书,对词义的研究约可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分析文字形体入手,进而说明文字的本义,如《说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故 词义系统 系统研究 引申义 词义引申 中国语言学 编排体例 引文 八卦
下载PDF
评濮之珍著《中国语言学史》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天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9-72,共4页
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几乎是同中国的哲学、经学、文学等民族文化的发展,兴衰与共的。源远流长的汉语言文字研究,更是建构我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基石。然而,关于中国语言学的史学研究,却历来不为时人注目。其著述寥若晨星,且涉足范围... 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几乎是同中国的哲学、经学、文学等民族文化的发展,兴衰与共的。源远流长的汉语言文字研究,更是建构我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基石。然而,关于中国语言学的史学研究,却历来不为时人注目。其著述寥若晨星,且涉足范围狭窄,往往限于训诂、文字、音韵等方面的单科研究。直至近期以来,方有几部全面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专著面世。继1981年王力所著《中国语言学史》结集出书之后,1985年出版何九盈著《中国古代语言学史》,1987年又相继出版濮之珍著《中国语言学史》和胡奇光著《中国小学史》。这是清理我国语言学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语言学思想 语言文字 民族文化 说文解字 马氏文通 方言 语言学著作 全面研究 尔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