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 被引量:2
1
作者 成中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殷海光 中国文化展望 自由主义 逻辑实证论 五四精神 金岳霖 西方哲学 二律背反 知识分子 分析哲学
下载PDF
女性文化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捷 《云南学术探索》 1993年第2期56-60,共5页
近年来国际上妇女运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女学研究在浪潮的冲击下诞生,并迅猛地渗透到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其势不可挡.随着研究向纵深发展,出现了“女性文化”一说.很快,这一新说在我国女界也逐渐流行开来.但是,我们的社会对“女性文... 近年来国际上妇女运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女学研究在浪潮的冲击下诞生,并迅猛地渗透到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其势不可挡.随着研究向纵深发展,出现了“女性文化”一说.很快,这一新说在我国女界也逐渐流行开来.但是,我们的社会对“女性文化”似乎持不以为然或不屑一顾的态度.之所以如此,除传统观念的影响外,主要是存在着种种疑惑.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一是对“女性文化”一说成立与否的疑惑;二是对女性文化存在的疑惑;三是对女性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疑惑.本文拟围绕这一连串疑惑,谈几点看法,就教于有识之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化 文化存在 女书 存在 男子 民俗文化 中国文化展望 情感文化 母性崇拜 主导文化
下载PDF
论辨风正俗与道德风尚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曲彦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社会道德风尚 道德体系 道德建设 道德观念 中国文化展望 经济起飞 儒家文化 社会进步 现代文明 道德规范
下载PDF
论辨风正俗与道德风尚 被引量:1
4
作者 曲彦斌 《民俗研究》 1997年第2期1-6,35,共7页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民俗的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样式的复合模式。道德风尚是社会风俗习惯所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的原则体现。道德与民俗之间的复合涵化,使之构成相互牵动的互动关联。要规范道...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民俗的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样式的复合模式。道德风尚是社会风俗习惯所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的原则体现。道德与民俗之间的复合涵化,使之构成相互牵动的互动关联。要规范道德风尚,势必需要辨风正俗,辨风正俗的内容之一,是规范道德风尚。 建立不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基因而又兼融现代文明因子的新道德规范,首要问题是道德模式的选择和确立。 社会习俗惯制同道德风尚在社会生活中的制衡及其对社会的调控功能,致使每一次社会变革都要有个辨风正俗与重整道德风尚的过程。通过辨风正俗构建相对新质的道德结构体系,使之变革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动态平衡,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道德风尚的动态平衡,是制约社会生活秩序的精神杠杆。 建立、完善各种可操作性的制度、规约及监督约束机制,是实施辨风正俗成果,倡导正确人生观、价值现,制导文明道德风尚的必要保证措施,可使所谓“道德法庭”充实有力,减少空泛与无奈的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道德风尚 道德体系 道德观念 道德建设 变革时代 道德规范 现代文明 中国文化展望 经济起飞 儒家文化
原文传递
次经典:问题史阅读与中国新思想传统的形成——以解读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为中心
5
作者 贺照田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64-74,共11页
本文通过详细剖析写作时极端拥抱、倚赖西方思想资源的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的实际丰富性 ,和如何阅读才能获得这种丰富性 ,试图指明那些深深卷进时代困境的思想者 ,哪怕看起来或其自认是西方资源在支撑其写作和思考 ,其思考和写... 本文通过详细剖析写作时极端拥抱、倚赖西方思想资源的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的实际丰富性 ,和如何阅读才能获得这种丰富性 ,试图指明那些深深卷进时代困境的思想者 ,哪怕看起来或其自认是西方资源在支撑其写作和思考 ,其思考和写作的底里都蕴藏着他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刻骨的体察。所以判断他们的写作对当下的意义 ,不能简单用他们是否深入、准确地把握了他们所使用的资源为判断准绳 ,而必须切入到他们对中国问题的锐敏性把握层次。只有这样 ,我们才可能看清这其中是否蕴涵着为理解、把握当代中国不可或缺 ,却为他们所使用的西方资源不可能提供的现实认知意义。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前贤留下来的遗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展望 殷海光 次经典 问题史阅读 中国新思想传统
下载PDF
保守,抑或自由——为中国情景下的保守主义正名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庆杰 《开放时代》 1999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保守主义是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中分化出来的,是一种尊重传统、保守“自由”的主义.晚清以来占据中国主流地位的思潮一直都是“激进主义”,强调激进地引入西方先进的文化、制度,即强制性变迁.强制... 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保守主义是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中分化出来的,是一种尊重传统、保守“自由”的主义.晚清以来占据中国主流地位的思潮一直都是“激进主义”,强调激进地引入西方先进的文化、制度,即强制性变迁.强制性变迁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弹,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通过对保守主义的认识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反思,终于认识到,保守主义对文化与制度的重构具有积极意义,它是对中国“本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一种较佳模式.所以,西方语境中的“保守主义”走进中国情景,其实质是地地道道的“自由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 哈耶克 激进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 有限政府 中国文化展望 新自由主义 学术争鸣
原文传递
儒家参与精神:一元化伦理价值判断(论纲)
7
作者 孙抱弘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1期26-28,共3页
儒家参与精神:一元化伦理价值判断(论纲)孙抱弘(一)一般认为,儒家以道德责任感为基础的参天地之化育的参与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弘扬这种精神,对于激发当代中国青年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笔者以... 儒家参与精神:一元化伦理价值判断(论纲)孙抱弘(一)一般认为,儒家以道德责任感为基础的参天地之化育的参与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弘扬这种精神,对于激发当代中国青年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笔者以为正如对西方文化不宜全盘接受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价值判断 儒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政治参与 中国传统创造性转化》 中国文化展望 卡尔·波普尔 余英时 理想人格 现代转换
下载PDF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历程
8
作者 赵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90-97,共8页
人类历史由分散的和彼此隔绝的区域史、国别史转变为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是3000多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到15、16世纪以后,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同... 人类历史由分散的和彼此隔绝的区域史、国别史转变为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是3000多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到15、16世纪以后,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散的历时性的泛西方化过程。与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一样,中国在近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显著的模仿特点和时序倒置特点。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泛西方化浪潮的衰落,非西方世界与西方世界将共同面对一个共时性的现代化发展前景,中国也将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精神原点以支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厦。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论述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考察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泛西方化浪潮,并论述中国文化在泛西方化浪潮冲击下所经历的近代化转型过程和现代化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世界 世界历史 中国文化展望 近代化转型 西方文化 西方化 非西方 游牧世界 西方近代文化 近现代化
下载PDF
殷海光晚年与“五四”新文化的再思考
9
作者 朱建国 《中国文化论衡》 2021年第1期169-183,共15页
殷海光晚年重新思考了“五四”新文化的思想内涵,并指出中国文化若要实现新生,现代化是必经之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就是一个从古老文化过渡到现代文化的问题。殷海光晚年关于“五四”的理解,成为“五四”阐释史上的重要一环,同时具有深... 殷海光晚年重新思考了“五四”新文化的思想内涵,并指出中国文化若要实现新生,现代化是必经之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就是一个从古老文化过渡到现代文化的问题。殷海光晚年关于“五四”的理解,成为“五四”阐释史上的重要一环,同时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与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这成为我们重新思考“五四”新文化,进而理解“五四”的一个跳板,成为我们体察、理解中国文化,寻求中国文化出路的一个契机,亦是殷海光晚年居于台湾,始终抱有家国情怀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其对中国文化、历史的研究思路,仍无法脱离“冷战思维”和以费正清、列文森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的影响,局限在了中西文化比较和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上,从而也出现了历史的偏差与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海光 五四运动 “五四”新文化 中国文化展望
下载PDF
知识分子:运思与方法——读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
10
作者 李青果 《社会科学论坛》 2004年第1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殷海光 中国文化展望 知识分子 问题型 功利型 学术规范
下载PDF
论殷海光的中国文化态度及其《中国文化的展望》
11
作者 王兴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6-42,共7页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经过长期的对垒与论战以后,出现了良性互动的状态,在某些基本的观点与理论立场上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并对现实社会的进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版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的中国自由主义第二...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经过长期的对垒与论战以后,出现了良性互动的状态,在某些基本的观点与理论立场上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并对现实社会的进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版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的中国自由主义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充分地反映了在这一历程中的中国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它本身就是近5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见证和一个典型的历史个案,这部著作为殷海光在他生命的最终关头发生的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上的转变作了"认知"的理智上的过渡性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海光 中国文化展望 态度转变 过渡性准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