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的真伪问题——兼谈十二卷本《东坡先生志林》的可信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章培恒 徐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63-173,共11页
出现于明代的五卷本《东坡志林》实系真伪杂糅之书。其伪的部分 ,情况也极复杂 :有的根本不出于苏轼 ;有的虽出于苏轼 ,但不出于《志林》 ;有的在同一条中真伪交杂。至于十二卷本《志林》 ,不仅出于五卷本《志林》之后 ,且将五卷本中除... 出现于明代的五卷本《东坡志林》实系真伪杂糅之书。其伪的部分 ,情况也极复杂 :有的根本不出于苏轼 ;有的虽出于苏轼 ,但不出于《志林》 ;有的在同一条中真伪交杂。至于十二卷本《志林》 ,不仅出于五卷本《志林》之后 ,且将五卷本中除“论”的一卷外的绝大多数文章收入 ,也是一部真伪杂糅的书 ,其较五卷本多出的部分 ,有些当出于辑佚 ;但是否全都为辑佚所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 宋刊东坡 明刊东坡
下载PDF
《夷坚志》材料来源及搜集方式考订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祝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6-49,71,共5页
关键词 《夷坚 搜集方式 洪迈 《洪氏集验方》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列子》 《龙川略 中国古代小说 东坡 宋代社会
下载PDF
苏轼史学思想述论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云飞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5-48,共4页
苏轼史学思想述论王云飞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不仅是我国宋代文豪、书画家,而且也是史学评论家。因其长期出任地方官和过着贬谪的生活,故未能属意著史。但从其文章里可知他读过... 苏轼史学思想述论王云飞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不仅是我国宋代文豪、书画家,而且也是史学评论家。因其长期出任地方官和过着贬谪的生活,故未能属意著史。但从其文章里可知他读过《尚书》、《左传》、《史记》、《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思想 苏轼 东坡 司马迁 述论 评价历史人物 三桓 柳宗元 中国古代史 文学史
下载PDF
蘇軾散佚雜文的編纂方式及其文學史意義
4
作者 謝思嵐 《新宋学》 2024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吕叔湘对标“文集之文”,点明《东坡志林》所收作品与传统笔记集中的条目大爲不同。(1)艾朗诺则反过来指出,《苏轼文集》中“题跋”“杂记”等类目辑录的文章“类似笔记”。(2)兩者所探讨的对象其实多有重合,均爲苏轼数量众多的散佚杂文... 吕叔湘对标“文集之文”,点明《东坡志林》所收作品与传统笔记集中的条目大爲不同。(1)艾朗诺则反过来指出,《苏轼文集》中“题跋”“杂记”等类目辑录的文章“类似笔记”。(2)兩者所探讨的对象其实多有重合,均爲苏轼数量众多的散佚杂文,只不过由於编纂方式各異而产生了不同的考察视角。唐宋时期,“随所著立名,而无一定之体”(3)的杂文数量激增,宋代文集编纂者在对其进行整理的过程中,综合命题类型和题材内容確立了诸如题跋、杂记之类的新文体,《宋文鉴》《重编东坡先生外集》据此对苏轼散佚的杂文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分体辑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先生 苏轼文集 蘇軾 命题类型 新文体 东坡 编纂者 编纂方式
原文传递
苏轼妙评历代人物
5
作者 邢哲夫 《文史天地》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评价历史人物,是苏轼非常偏爱的一个写作题材。在其为应制科考试而写的五十篇“贤良进卷”中,就有二十篇属这一题材,如《秦始皇帝论》《周公论》《诸葛亮论》等,涵盖的人物由先秦两汉直到唐代。其笔记《东坡志林》中也有较为集中的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是苏轼非常偏爱的一个写作题材。在其为应制科考试而写的五十篇“贤良进卷”中,就有二十篇属这一题材,如《秦始皇帝论》《周公论》《诸葛亮论》等,涵盖的人物由先秦两汉直到唐代。其笔记《东坡志林》中也有较为集中的人物评论,如《隐公不幸》《赵高李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题材 东坡 苏轼 人物评论 先秦两汉 李斯 应制 评价历史人物
原文传递
下有茯苓上生兔丝
6
作者 文苕 《养生月刊》 2024年第12期1070-1071,共2页
“下有茯苓,上生兔丝”是说茯苓和兔丝两种植物常常生长在一起,兔丝根植于茯苓之上。后比喻为人或事物间具有依存关系,见此就可以知彼。也有作“上有兔丝,下有茯苓”的。汉·刘安《淮南子》中载:“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生兔丝,上有... “下有茯苓,上生兔丝”是说茯苓和兔丝两种植物常常生长在一起,兔丝根植于茯苓之上。后比喻为人或事物间具有依存关系,见此就可以知彼。也有作“上有兔丝,下有茯苓”的。汉·刘安《淮南子》中载:“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生兔丝,上有丛著,下有伏龟。圣人从外知内,以见知隐也。”宋·苏轼《东坡志林》云:“罗浮道士何宗一,以其犹子为童子,状貌肥黑矮小,予尝戏之日:‘此罗浮茯苓精也。俗谚日:‘下有茯苓,上生兔丝。因名之日‘苓之,字表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东坡 上生 茯苓 依存关系 罗浮
原文传递
“以诗为文”观念演变论略--以《东坡志林》《陶庵梦忆》为例
7
作者 马晨燕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以诗为文”,即以散文文体为基础,化用吸收诗体特征成文。早期散文文体内部包含诗的因素,经由文体理论现世,散文逐步发展成熟,“以诗为文”的观念由模糊未分到清晰确立,散文的诗化倾向愈发明显,审美风格发生偏移。该观念凝聚于宋代,并... “以诗为文”,即以散文文体为基础,化用吸收诗体特征成文。早期散文文体内部包含诗的因素,经由文体理论现世,散文逐步发展成熟,“以诗为文”的观念由模糊未分到清晰确立,散文的诗化倾向愈发明显,审美风格发生偏移。该观念凝聚于宋代,并在宋代完成长期新变定型,《东坡志林》的文本样态及审美风格显示了“以诗为文”这种文体渗透观念的跳跃发展。至晚明小品,诗文跨界融通的创作观念达到成熟阶段,张岱《陶庵梦忆》集小品之大成,化诗歌句式节奏之外在、情志之内涵、意境之神韵入文,笔调自然圆熟,冲淡太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为文 晚明小品 东坡 《陶庵梦忆》
下载PDF
笔刀传神,木上生花
8
作者 郑四方 《家族企业》 2024年第5期30-33,共4页
“雕刻之精,美不胜收。”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如此赞叹木雕艺术。作为广州鼎鼎大名的“三雕”(木雕、牙雕、玉雕)之一,广州木雕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其制成品主要分为广式硬木家具雕刻、建筑装饰木雕和红木小件,素以... “雕刻之精,美不胜收。”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如此赞叹木雕艺术。作为广州鼎鼎大名的“三雕”(木雕、牙雕、玉雕)之一,广州木雕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其制成品主要分为广式硬木家具雕刻、建筑装饰木雕和红木小件,素以精细、繁复、华丽而闻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小件 木雕艺术 硬木家具 装饰木雕 东坡 牙雕 雕刻
原文传递
《答苏武书》的几则证伪材料及其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国斌 《学习月刊》 2008年第20期27-28,共2页
李陵《答苏武书》首见于萧统《文选》。《文选》亦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苏武诗四首。有关苏李诗和苏李书信互答的真伪问题,历代都有所讨论,绵延至今。翻检目前所见到的材料,我认为这些讨论都有些随意。
关键词 《答苏武书》 《仇池笔记》 东坡 萧统 苏武 李陵集 苏李诗 证伪
下载PDF
苏轼《天际乌云帖》诠解 被引量:3
10
作者 衣若芬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1-220,共10页
存世传为苏轼所书的一百多件墨迹中,《天际乌云帖》的题跋最多。《天际乌云帖》的众多题跋,得力于清代翁方纲的收藏。翁方纲不但大量题咏《天际乌云帖》,还写《天际乌云帖考》二卷,考证此帖为苏轼的真迹。在苏轼的生日,《天际乌云帖》... 存世传为苏轼所书的一百多件墨迹中,《天际乌云帖》的题跋最多。《天际乌云帖》的众多题跋,得力于清代翁方纲的收藏。翁方纲不但大量题咏《天际乌云帖》,还写《天际乌云帖考》二卷,考证此帖为苏轼的真迹。在苏轼的生日,《天际乌云帖》被当成祭祀苏轼的供品。前往中国出使的朝鲜使臣,以拜观《天际乌云帖》为文雅盛事。集中于翁方纲的《天际乌云帖》热潮,在翁方纲之后逐渐消褪,并且由于被怀疑为摹本,不受研究者的重视。如果先不拘束于真伪的考辨,《天际乌云帖》仍是值得关注的作品。和其它书写个人创作的诗文和书信不同,《天际乌云帖》写的是两则和蔡襄有关的轶事。两则轶事里记录了六首诗,其中一首是蔡襄所作、三首杭州营妓所作、两首作者不详。作者不详的其中一首,苏轼认为是蔡襄诗;另一首被清朝查慎行收为苏轼诗。析两则轶事和六首诗的内容,尝试理解苏轼写《天际乌云帖》的意义。笔者认为:《天际乌云帖》的两则轶事,笔法近似传世的《东坡志林》。苏轼品评这六首诗"可观"、"多慧",是其欣赏"奇趣"作品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衣女 东坡 陈襄 周韶 快雪堂法帖 嵩阳 郑交甫 端明集 子容 熙宁
原文传递
苏轼笔记杂著中的医药学史料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原所贤 暴连英 《中医文献杂志》 2004年第2期21-22,共2页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对医药养生学亦有研究,著有<苏学士方>,后人将其与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的<良方>合刊,称作<苏沈良方>,有十几种版本传世,为医苑杏林所称道.在其笔记杂著<东坡志...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对医药养生学亦有研究,著有<苏学士方>,后人将其与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的<良方>合刊,称作<苏沈良方>,有十几种版本传世,为医苑杏林所称道.在其笔记杂著<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中,苏轼以短小精悍的笔触,记载了诸多的宋代中医药文化的史料.清代陆锡熊、纪昀、王嘉会在<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苏沈良方提要>中说:"宋世士大夫类通医理,而轼与括尤博洽多闻.其所征引,于病证治验,皆详著其状,确凿可据.其中如苏合香丸、至宝丹、礞石丸、椒朴丸等类,已为世所常用,至今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医药学 中医 养生学 东坡 《仇池笔记》
下载PDF
笔记体和《短文两篇》 被引量:2
12
作者 詹丹 《语文学习》 2011年第7期130-133,共4页
一、总论:文与笔 在上海初中《语文》教材中(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收录了《东坡志林》中的《记承天寺夜游》和《世说新语》中的《谢道韫咏絮》两则“笔记”。虽然教材是以“短文两篇”作为课文的篇名,但如题以“笔记两则”,... 一、总论:文与笔 在上海初中《语文》教材中(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收录了《东坡志林》中的《记承天寺夜游》和《世说新语》中的《谢道韫咏絮》两则“笔记”。虽然教材是以“短文两篇”作为课文的篇名,但如题以“笔记两则”,文体明确,也许更好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文两篇》 笔记体 《记承天寺夜游》 《语文》教材 《世说新语》 东坡 第二学期 九年级
原文传递
“拘人”与“散人”之间——从《东坡志林》看闲人苏轼的“闲”之美学内涵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畅 黄念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0-13,共4页
《东坡志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部笔记文合集,题材繁杂,内容贴近苏轼最真实的生活。文集中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苏轼的气质风度:他既非受外界拘束而囿于困境的"拘人",也非看淡世俗超脱离世的"散人",而是安然处于... 《东坡志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部笔记文合集,题材繁杂,内容贴近苏轼最真实的生活。文集中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苏轼的气质风度:他既非受外界拘束而囿于困境的"拘人",也非看淡世俗超脱离世的"散人",而是安然处于二者之间的"闲人"。闲人苏轼在平时生活与艺术创作中都保持着自然的状态和豁达的心境,这也构成了他"闲"之美学的主要内涵。而在现代语境中观照"闲"之美学的最大启示即是,以闲静之心坚守本真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 自然 豁达
下载PDF
大地苍生 赤子情深——从《东坡志林》看苏轼谪居时期的亲民情怀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芸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9,22,共4页
本文试图从《东坡志林》出发,并以之为主要参考,探察苏轼后半生谪居生涯里凸显出来的越来越清晰的亲民情怀。在此过程中,他立身大地,关怀民瘼,在与民共处、携手相扶的现实生活里,达成了对苦难的超越。究其原因,乃在于其基于儒家用舍进... 本文试图从《东坡志林》出发,并以之为主要参考,探察苏轼后半生谪居生涯里凸显出来的越来越清晰的亲民情怀。在此过程中,他立身大地,关怀民瘼,在与民共处、携手相扶的现实生活里,达成了对苦难的超越。究其原因,乃在于其基于儒家用舍进退传统的深刻思考和长期生活实践的亲历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坡 谪居生活 亲民情怀
下载PDF
苏学园地绽新葩——申平《苏东坡小小说译评》读札
15
作者 李金坤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39-140,共2页
申平编著的《东坡小小说译评》,是苏学园地的一株新葩。其选题之新颖、译文之畅达、点评之精当,填补了苏学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与学术价值,不愧为一部别开生面的东坡研究力作。
关键词 申平 东坡小小说译评》 东坡
下载PDF
《东坡志林》记游文学作品考论
16
作者 田琦 漆子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33-138,共6页
苏轼随笔集《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文学作品,满怀对已逝友人曾经的追念,表现对生死的达观,他正是通过精神的闲适与情性的闲逸来对抗迫害、化解心灵伤痛的,这也是他多次遭受政治迫害却从不屈服的根本原因。诗话和考古札记,是苏轼学术成就... 苏轼随笔集《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文学作品,满怀对已逝友人曾经的追念,表现对生死的达观,他正是通过精神的闲适与情性的闲逸来对抗迫害、化解心灵伤痛的,这也是他多次遭受政治迫害却从不屈服的根本原因。诗话和考古札记,是苏轼学术成就的补充,反映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学术精神。《志林》中对名物的题咏记述也构成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志林》不论是情的阐释,还是理的透彻,无不蕴含苏轼澄澈的心性和洒脱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坡 纪游文学 随兴 旷达
下载PDF
“老饕”苏轼
17
作者 尹波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6-98,共3页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又是一位美食家、烹饪大师,对中国烹饪文化有着极大的贡献。在他的大量作品中,留下了许多品评饮食的精辟见解,甚至还创造出了'东坡羹'、'东坡肉'、'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又是一位美食家、烹饪大师,对中国烹饪文化有着极大的贡献。在他的大量作品中,留下了许多品评饮食的精辟见解,甚至还创造出了'东坡羹'、'东坡肉'、'东坡豆腐'等多种菜肴,他的'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用火经,仍然是我们今天烧炖猪肉的要诀。苏轼爱吃,自称为馋嘴的'老饕',曾为《老饕赋》,中云:'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他生长在天府之国的四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饕 东坡豆腐 东坡 中国烹饪 子瞻 山家清供 东坡 二红饭 肉蒸 烹调方法
原文传递
“客”从何处来?——读苏札记之一
18
作者 陈礼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38-41,共4页
苏东坡写于黄州的一篇文章,内容无异,在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先生点校)《苏轼文集》卷十二中题为《雪堂记》。而在一九八一年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注释的《东坡志林》中和中华书局出版的(王松龄生先点校)《东坡志林》... 苏东坡写于黄州的一篇文章,内容无异,在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先生点校)《苏轼文集》卷十二中题为《雪堂记》。而在一九八一年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注释的《东坡志林》中和中华书局出版的(王松龄生先点校)《东坡志林》中竟题为《雪堂问潘邻老》。孰是孰非?不能不辨.一苏东坡的这篇文章,公认现存最早的“东坡七集”不载。但是,同书所附宋人王宗稷撰《东坡先生年谱》“(元丰)五年壬戌”条下曾提到过它:“《雪堂问》云:……”.这个《雪堂问》到了明朝人赵开美的手里.就改为《雪堂问潘邠老》,出现在他刊刻的五卷本《东坡志林》卷四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先生年谱 东坡七集 东坡 邠老 孔凡礼 中华书局出版 点校 人王 古籍研究所 江西诗派
下载PDF
《东坡志林》《仇池笔记》异同考
19
作者 修世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42,共3页
本文提出了《四库》子部、杂家类收入苏武之《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两书的异同及与其他刊本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了产生异同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东坡 仇池笔记 考证 古籍研究
下载PDF
说姜盐芝麻豆子茶 被引量:1
20
作者 文素纯 《云梦学刊》 1998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芝麻 重配料 李时珍《本草纲目》 蒙古族 “煮” 东坡 文化内涵 酥油茶 民族传统文化 民间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