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雪峰:左手执笔右手执剑的傲骨文人
1
作者 余倩雯 《高中生之友》 2024年第18期50-53,共4页
1941年2月,冯雪峰正准备离开老家浙江义乌的时候,不幸被国民党宪兵发现。千钧一发之际,冯雪峰对夫人喊道:“爱玉,谷柜盖盖好来,别让老鼠咬坏了。”这明显是将某件物品托付给夫人了。之后,冯雪峰被关押进江西上饶集中营。同年8月,毛泽东... 1941年2月,冯雪峰正准备离开老家浙江义乌的时候,不幸被国民党宪兵发现。千钧一发之际,冯雪峰对夫人喊道:“爱玉,谷柜盖盖好来,别让老鼠咬坏了。”这明显是将某件物品托付给夫人了。之后,冯雪峰被关押进江西上饶集中营。同年8月,毛泽东在与萧军、艾青等人谈话的过程中得知此事,当即指示陈云道:“赶快了解一下情况,如还没有营救,一定要尽快营救冯雪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 艾青 浙江义乌 营救
原文传递
隐秘的战场:上饶集中营茅家岭暴动始末研究
2
作者 徐冯媛 《苏区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65-79,共15页
茅家岭暴动是上饶集中营内发生的一起重大武装越狱事件。该集中营实乃伪装成“训练班”的政治迫害场所,皖南事变后,众多新四军战士被俘并囚禁于此,遭受非人待遇。为挣脱枷锁、寻求自由,志士们精心策划了多次越狱与暴动行动。其中,茅家... 茅家岭暴动是上饶集中营内发生的一起重大武装越狱事件。该集中营实乃伪装成“训练班”的政治迫害场所,皖南事变后,众多新四军战士被俘并囚禁于此,遭受非人待遇。为挣脱枷锁、寻求自由,志士们精心策划了多次越狱与暴动行动。其中,茅家岭暴动尤为瞩目,它是一场由被俘新四军战士主导的,规模较大、组织严密、计划周详的典型性暴动。1942年日军对浙赣地区的突然袭击为暴动提供了契机,暴动者迅速成立党组织。在茅家岭暴动中,党组织统一被关押人员思想,细化暴动人员任务分配,提供物资准备和心理建设,策划逃亡路线,在巧妙降低看守警惕后,最终暴动成功,人员顺利越狱。此事件不仅为上饶集中营内的其他被关押者带来希望与勇气,亦揭示了集中营的残酷真相,彰显了新四军志士坚定的革命意志与不屈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上饶集中营 茅家岭暴动 契机 过程 意义
下载PDF
读冯达飞家书
3
作者 黄志超 《侨园》 2024年第10期46-48,共3页
红色家书,是革命者在革命战争期间写给家人的信。这些家书,传递了革命者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或对妻子的嘱托、对孩子的希望,用情至深,感人肺腑。冯达飞是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国共... 红色家书,是革命者在革命战争期间写给家人的信。这些家书,传递了革命者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或对妻子的嘱托、对孩子的希望,用情至深,感人肺腑。冯达飞是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批学习飞行的共产党员,我军早期著名的军事教育家,被誉为人民军队的航空先驱。冯达飞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受伤被俘,坚贞不屈,1942年6月8日夜,被害于上饶集中营茅家岭雷公山麓,年仅4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上饶集中营 家书 革命者 连州市 皖南事变 黄埔军校 革命战争
原文传递
周楚钦鲜血酒闽北
4
作者 张其梅 《大江南北》 2024年第5期23-24,共2页
周楚钦,又名周长禄,福建省浦城县城关镇人,1940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他历任中共浙赣铁路玉山党支部组织委员、机务党小组组长等职,1940年6月被捕,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1942年6月19日牺牲于赤石暴动,时年24岁。
关键词 上饶集中营 党小组 福建省浦城 周楚 党支部组织委员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的浙江木刻运动 被引量:2
5
作者 金逢孙 夏子颐 《美术》 1980年第2期38-41,共4页
抗日战争爆发及上海沦陷后,许多木刻工作者与其他爱国知识分子离开大城市,到各个角落去进行唤起民族觉醒的宣传。一批有共产党员在内的进步青年参加了浙江的救亡运动和文化工作,举办木刻漫画流动展览、出版画报、发行共产党的书报,在各... 抗日战争爆发及上海沦陷后,许多木刻工作者与其他爱国知识分子离开大城市,到各个角落去进行唤起民族觉醒的宣传。一批有共产党员在内的进步青年参加了浙江的救亡运动和文化工作,举办木刻漫画流动展览、出版画报、发行共产党的书报,在各县组织了“抗日救国后援会”,并以丽水为基地分赴全省组织“政工队”,进行宣传,动员群众抗日。经金逢孙、郑野夫邀请,党员木刻家林夫来丽水浙江省合作事业管理处工作,组织了“七·七版画研究会”,出版过《五月纪念木刻集》。1938年夏,林夫离开丽水回平阳老家,遭国民党逮捕囚于上饶集中营。1942年夏浙赣战役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赣战役 后援会 抗日救国 上饶集中营 金逢孙 木刻漫画 动员群众 流动展览 合作事业 文化工作
原文传递
上饶集中营红色研学旅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万田户 祝霞 +1 位作者 邓根飞 陈佳辉 《江西科学》 2022年第4期734-740,757,共8页
红色研学旅行是推动红色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抓手,利于促进红色基因传承与青少年成长。上饶集中营依托深厚而独特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发展红色研学旅行优势显著,但效果差强人意。通过调研,全面梳理了上饶集中营红色研学旅行品牌、接待... 红色研学旅行是推动红色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抓手,利于促进红色基因传承与青少年成长。上饶集中营依托深厚而独特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发展红色研学旅行优势显著,但效果差强人意。通过调研,全面梳理了上饶集中营红色研学旅行品牌、接待、活动、导师和渠道发展现状及其基础设施、课程方案、资源联动、导师队伍、营销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上饶集中营红色研学旅行优化发展的系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集中营 红色旅游 研学旅行 红色研学
下载PDF
杰出的电影摄影大师朱今明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晨声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83,共7页
朱今明是新中国电影摄影的一代大师,是中国电影摄影行业中泰斗式的人物,是中国电影摄影学派的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60年代,他都有重要的建树。他所拍摄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上饶集... 朱今明是新中国电影摄影的一代大师,是中国电影摄影行业中泰斗式的人物,是中国电影摄影学派的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60年代,他都有重要的建树。他所拍摄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上饶集中营》、《南征北战》、《风暴》、《烈火中永生》,都堪称彪炳中国电影史册的经典。此文叙述了他的生平,更对他在摄影艺术上的创造做了透辟的介绍。作者是我国著名电影摄影师,保证了文章具有外行所不能及的深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摄影 《三毛流浪记》 中国电影史 《万家灯火》 上饶集中营 摄影行业 40年代 50年代
原文传递
红色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探析——以上饶集中营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盛文言 《党史文苑》 2021年第11期63-64,共2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西作为革命老区迎来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广大民众在接受红色洗礼后对于红色旅游景点更加青睐。上饶作为土地革命时期赣东北和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这片土地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西作为革命老区迎来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广大民众在接受红色洗礼后对于红色旅游景点更加青睐。上饶作为土地革命时期赣东北和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这片土地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色旅游潜力巨大。本文以上饶集中营名胜区为例,探讨其员工管理的相关措施及改进建议,以期改善红色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景区 人力资源管理 上饶集中营 红色旅游发展 土地革命时期 赣东北 红色旅游景点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
下载PDF
上饶集中营是否等于“东方的奥斯威辛”——关于上饶集中营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与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志荣 周晓雷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6,共5页
旅游主题形象是对一个地区主要旅游产品的高度概括、提炼和抽象。上饶集中营与奥斯威辛集中营虽然都是法西斯式监狱,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者体现的矛盾性质、设立的目的性、显现的残酷性、最后结局与纪念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将上... 旅游主题形象是对一个地区主要旅游产品的高度概括、提炼和抽象。上饶集中营与奥斯威辛集中营虽然都是法西斯式监狱,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者体现的矛盾性质、设立的目的性、显现的残酷性、最后结局与纪念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将上饶集中营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于"东方的奥斯威辛"并加以宣传,实在是有些牵强。上饶集中营的红色旅游应突出"血染的丰碑"这一鲜明的旅游主题,着重从加大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文献和资料力度并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逐步改善和提高革命圣地和纪念地展馆档次、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等方面加以创新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集中营 奥斯威辛 红色旅游 主题形象
下载PDF
浅析赣东北地区革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特点——以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馆藏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伟 《美术大观》 2016年第11期68-69,共2页
赣东北地区的革命题材美术创作,是源自于本地区的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其中以上饶集中营革命英烈的革命事迹为主。赣东北地区革命现实主义油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是由它独有的地理形态、人文历史、经济结构等决定的。
关键词 上饶集中营 赣东北地区 革命现实主义 油画创作
下载PDF
李胜与茅家岭暴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超 《世纪风采》 2023年第10期43-44,共2页
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被俘的部分新四军官兵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监狱,被施以惨无人道的折磨和屠杀。狱中官兵与国民党宪兵、特务进行了艰苦卓绝、至死不屈的顽强斗争,并于1942年5月25日... 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被俘的部分新四军官兵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监狱,被施以惨无人道的折磨和屠杀。狱中官兵与国民党宪兵、特务进行了艰苦卓绝、至死不屈的顽强斗争,并于1942年5月25日成功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连云港赣榆区籍李胜就是这场英雄暴动的总指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集中营 茅家岭暴动 监狱 新四军 赣榆区 连云港
原文传递
论赤石暴动的组织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复龙 《福建党史月刊》 1992年第6期13-14,21,共3页
1942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迁移福建途中,狱中第六中队秘密党支部成功地领导了著名的赤石暴动。本文着重探讨这次暴动的组织特点。一、单线联系暴动是监狱斗争的最高形式,而领导暴动斗争的组织工作则是维系暴动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在上... 1942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迁移福建途中,狱中第六中队秘密党支部成功地领导了著名的赤石暴动。本文着重探讨这次暴动的组织特点。一、单线联系暴动是监狱斗争的最高形式,而领导暴动斗争的组织工作则是维系暴动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在上饶集中营,敌人守备兵力雄厚,看押训练有素,监规严厉苛刻,人犯调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集中营 赤石 茅家岭暴动 组织特点 组织工作 国民党顽固派 抗日御侮 抗日救国 抗日战场 党支部领导
原文传递
江西的渣滓洞——马家洲集中营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泽娟 杨泽中 《党史文苑》 2002年第6期43-46,共4页
抗日战争中后期,国民党顽固派为了贯彻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在全国开办了许多集中营,用于秘密囚禁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一在江西,除了恶名远扬的上饶集中营外,还有一个设在战时江西省会泰和附近的集中营,即马家洲集中营... 抗日战争中后期,国民党顽固派为了贯彻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在全国开办了许多集中营,用于秘密囚禁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一在江西,除了恶名远扬的上饶集中营外,还有一个设在战时江西省会泰和附近的集中营,即马家洲集中营因其极为秘密,以至建国后很长时间还鲜为人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集中营 共产党人 方针 建国后 国民党 消极 蒋介石 顽固派 抗日战争 渣滓洞
下载PDF
新中国红色电影海报的艺术与收藏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易臣 《艺术市场》 2021年第7期36-39,共4页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第一部电影是由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的谭鑫培戏剧《定军山》片段。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电影在艰难困苦中缓慢发展。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新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了新的发...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第一部电影是由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的谭鑫培戏剧《定军山》片段。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电影在艰难困苦中缓慢发展。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新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很短的时间内,拍摄了《白毛女》《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女》 新中国电影 翠岗红旗 谭鑫培 《定军山》 上饶集中营 电影海报 创办人
原文传递
红色教育滋养绿色生命——上饶市茅家岭中心小学红色教育发展之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伟华 潘金玲 《江西教育》 2022年第25期19-20,共2页
上饶是一座历史古城,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是方志敏精神的发源地,"爱国、创造、清贫、奉献"成为上饶这片红土地上不朽的精神丰碑.这里有举世闻名的上饶集中营旧址,留下了叶挺将军"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的铮... 上饶是一座历史古城,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是方志敏精神的发源地,"爱国、创造、清贫、奉献"成为上饶这片红土地上不朽的精神丰碑.这里有举世闻名的上饶集中营旧址,留下了叶挺将军"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的铮铮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铮铮誓言 上饶集中营 中心小学 绿色生命 历史古城 红土地 方志敏精神 叶挺
原文传递
回忆父亲邵宇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东安 《中国美术》 1997年第4期35-37,共3页
回忆父亲邵宇邵东安人物速写之一邵宇炸不断的桥(朝鲜速写)邵宇今年是父亲去世整整5周年的日子,5年的时光转瞬即逝,父亲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他在上苍用我最熟悉的目光关注着我,我无时无刻不感到他在我心中的分量,那是任何人... 回忆父亲邵宇邵东安人物速写之一邵宇炸不断的桥(朝鲜速写)邵宇今年是父亲去世整整5周年的日子,5年的时光转瞬即逝,父亲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他在上苍用我最熟悉的目光关注着我,我无时无刻不感到他在我心中的分量,那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挚爱亲情。细细地品味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速写 美术出版 新中国美术 邵东 美术事业 上饶集中营 美术创作 赖少其 出版工作者 美术文化
下载PDF
革命旧址—上饶集中营的环境整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舒芊 《才智》 2013年第8期337-338,共2页
革命旧址是革命活动的遗存,重要的革命活动地区,保存着较多的革命旧址,形成旧址群,它不仅有周围的环境,还有周边的环境,都应当得到保护。革命旧址多处在建筑环境之中,要保护原有建筑形成的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关键在于控制建设,不仅要... 革命旧址是革命活动的遗存,重要的革命活动地区,保存着较多的革命旧址,形成旧址群,它不仅有周围的环境,还有周边的环境,都应当得到保护。革命旧址多处在建筑环境之中,要保护原有建筑形成的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关键在于控制建设,不仅要控制其他建设工程,也要控制相关的建设工程。与旧址相关的设施建设,应避开革命旧址群,尽量少建设,多利用现有的建筑物。革命旧址展示以旧址复原陈列位主,辅助性陈列,可视条件而定,最好利用暂不开放的旧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旧址 上饶集中营 自然环境
原文传递
无畏的共产党员王传馥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维贤 《中华魂》 2000年第7期8-11,共4页
这是一个青年共产党员可歌可泣的壮烈人生,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灵震撼。本文作者是烈士的战友,共同亲历了血与火的岁月,写下了这篇"心里滴血"的记录。
关键词 共产党员 王传馥 茅家岭 禁闭室 上饶集中营 王锡恩 新四军
原文传递
一座不屈的山——论雪峰《真实之歌》的人格构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玉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4期8-32,共25页
《真实之歌》中的三十八首抒情诗和一篇已经佚失的长诗《彗星》,是雪峰被囚禁于上饶集中营时的作品。这是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先于一九四三年在重庆出版。一九四六年,其中一部分作品又抽编为《灵山歌》由上海作家书屋出版。
关键词 真实之歌 人格美 上饶集中营 九四 智性 个性主义 情感内涵 自我解剖 断章 精神人格
下载PDF
难忘的烽火岁月--访新四军老战士、著名作家邓友梅
20
作者 刘跃清 《铁军》 2023年第2期42-44,共3页
记得那是近20年前,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和中国诗刊社联合组织一次军地作家艺术家,寻访新四军战斗足迹的采风活动。一行中有新四军老战士、著名作家、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的邓友梅先生,从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到代阳方志敏烈士纪念馆,再到上... 记得那是近20年前,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和中国诗刊社联合组织一次军地作家艺术家,寻访新四军战斗足迹的采风活动。一行中有新四军老战士、著名作家、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的邓友梅先生,从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到代阳方志敏烈士纪念馆,再到上饶集中营旧址等,睹物思情,情景交融,一路上,邓老向我们娓道起他在新四军中战斗的岁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协副主席 上饶集中营 邓友梅 采风活动 新四军 方志敏 老战士 南京军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