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朝鲜韵书《三韵声汇》及其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承子
《东疆学刊》
2005年第4期57-60,共4页
18世纪的朝鲜韵书《三韵声汇》在并记中、韩两种汉字音体系的一系列并记韵书中,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朝鲜韵书的特征。它真正考虑到韵书在朝鲜朝时期的字典功能,以与以往不同的方法,重新整理和编排汉字音。因种种原因,在效用上...
18世纪的朝鲜韵书《三韵声汇》在并记中、韩两种汉字音体系的一系列并记韵书中,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朝鲜韵书的特征。它真正考虑到韵书在朝鲜朝时期的字典功能,以与以往不同的方法,重新整理和编排汉字音。因种种原因,在效用上,它当时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但在今天,该书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韵
书
《
三
韵
声
汇
》
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韵书在朝鲜王朝的传承与演变
被引量:
3
2
作者
蔡梦麒
皮华林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中国韵书随着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被引进到了朝鲜,用于朝鲜士人学习之用。但是,李氏王朝立国之后,随着中朝两国之间交流加深,朝鲜学者发现原样引进的中国韵书不适合本国语言实际,于是在《训民正音》创制之后,对中国韵书加以谚...
中国韵书随着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被引进到了朝鲜,用于朝鲜士人学习之用。但是,李氏王朝立国之后,随着中朝两国之间交流加深,朝鲜学者发现原样引进的中国韵书不适合本国语言实际,于是在《训民正音》创制之后,对中国韵书加以谚解和改编。改编后的韵书在体例上有所革新,收字上有所增益,注音上兼顾东音、华音,但是整体上依然没有摆脱中国传统韵书范式的束缚,表现出了与后者“若即若离”关系的特点。总而言之,朝鲜王朝改编的韵书,是中国传统韵书在朝鲜王朝传承演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韵
书
朝鲜王朝
《古今
韵
会举要》
《四
声
通解》
《
三
韵
声
汇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汉对音材料中的转写规则——兼论借助韩汉对音材料研究汉语音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
1
3
作者
皮华林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7,127,共12页
韩国朝鲜时代学者以谚文转写汉语音有一定规则:以基本符号转写全清、次清、次浊音和单韵母,以组合符号转写全浊音与复韵母。谚文创制初,转写符号与所转写的语音之间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语音变化后,在原有规则指导下,有些转写符...
韩国朝鲜时代学者以谚文转写汉语音有一定规则:以基本符号转写全清、次清、次浊音和单韵母,以组合符号转写全浊音与复韵母。谚文创制初,转写符号与所转写的语音之间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语音变化后,在原有规则指导下,有些转写符号所代表的语音内容发生变化,导致部分转写符号与所转写语音之间变为一对多的关系。那么研究对音材料中的汉语音时,要注意区别转写符号系统与所转写对象的关系,不能单纯地将转写符号体系与汉语音系统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韵
书
转写规则
《洪武正
韵
译训》
《四
声
通解》
《
三
韵
声
汇
》
原文传递
《三韵声汇》东音系统端、知组声母的历史演变问题
4
作者
罗健京
皮华林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77-83,共7页
《三韵声汇》东音系统声母共14个,谚文标注为■、■、■、■、■、■、ロ、■、■、■、■、■、■、,与现代韩语的松音系统吻合。其中端组声母中的一、四等字总体上符合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读舌头音■(t)、■(t■)。但是部分一、四等...
《三韵声汇》东音系统声母共14个,谚文标注为■、■、■、■、■、■、ロ、■、■、■、■、■、■、,与现代韩语的松音系统吻合。其中端组声母中的一、四等字总体上符合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读舌头音■(t)、■(t■)。但是部分一、四等字和二、三等字的知组表现出与汉语端组字不同的发展趋势,存在与精组开、合口字合流的现象,读作齿头音■(ts)、■(ts■)。其原因在于端组字受到韩语腭化音的影响,而知组受到了韩语中■/ts、■/ts■、■/s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三
韵
声
汇
》
端组
知组
东音
腭化
母语干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鲜韵书《三韵声汇》及其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承子
机构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
出处
《东疆学刊》
2005年第4期57-60,共4页
文摘
18世纪的朝鲜韵书《三韵声汇》在并记中、韩两种汉字音体系的一系列并记韵书中,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朝鲜韵书的特征。它真正考虑到韵书在朝鲜朝时期的字典功能,以与以往不同的方法,重新整理和编排汉字音。因种种原因,在效用上,它当时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但在今天,该书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朝鲜
韵
书
《
三
韵
声
汇
》
特征
Keywords
a Korean book of rhymes, "Samwoonseunghoi", feature
分类号
H219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韵书在朝鲜王朝的传承与演变
被引量:
3
2
作者
蔡梦麒
皮华林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基金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韩国传世汉字字典文献集成”(项目号:14ZDB108)成果
文摘
中国韵书随着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被引进到了朝鲜,用于朝鲜士人学习之用。但是,李氏王朝立国之后,随着中朝两国之间交流加深,朝鲜学者发现原样引进的中国韵书不适合本国语言实际,于是在《训民正音》创制之后,对中国韵书加以谚解和改编。改编后的韵书在体例上有所革新,收字上有所增益,注音上兼顾东音、华音,但是整体上依然没有摆脱中国传统韵书范式的束缚,表现出了与后者“若即若离”关系的特点。总而言之,朝鲜王朝改编的韵书,是中国传统韵书在朝鲜王朝传承演变的结果。
关键词
中国
韵
书
朝鲜王朝
《古今
韵
会举要》
《四
声
通解》
《
三
韵
声
汇
》
Keywords
Chinese rhyme dictionaries
the ancient Korean
Gu Jin Yun Hui Ju Yao
Si Sheng Tong Jie
San Yun Sheng Hui
分类号
H11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汉对音材料中的转写规则——兼论借助韩汉对音材料研究汉语音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
1
3
作者
皮华林
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7,127,共12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四声通解》音系研究”(19C1752)。
文摘
韩国朝鲜时代学者以谚文转写汉语音有一定规则:以基本符号转写全清、次清、次浊音和单韵母,以组合符号转写全浊音与复韵母。谚文创制初,转写符号与所转写的语音之间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语音变化后,在原有规则指导下,有些转写符号所代表的语音内容发生变化,导致部分转写符号与所转写语音之间变为一对多的关系。那么研究对音材料中的汉语音时,要注意区别转写符号系统与所转写对象的关系,不能单纯地将转写符号体系与汉语音系统对等。
关键词
朝鲜
韵
书
转写规则
《洪武正
韵
译训》
《四
声
通解》
《
三
韵
声
汇
》
Keywords
Korean dictionary
transfer nules
Hongwu Zhengyun Yixun(洪武正
韵
译训》)
Sisheng Tongie(K四
声
通解》
Sanyun Shenghui(《
三
韵
声
汇
》)
分类号
H11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三韵声汇》东音系统端、知组声母的历史演变问题
4
作者
罗健京
皮华林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77-83,共7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韵声汇》研究”资助(编号:21YBQ045)
湘潭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教学语境的创设与音韵学教学改革研究”资助(编号:20XTJ023)。
文摘
《三韵声汇》东音系统声母共14个,谚文标注为■、■、■、■、■、■、ロ、■、■、■、■、■、■、,与现代韩语的松音系统吻合。其中端组声母中的一、四等字总体上符合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读舌头音■(t)、■(t■)。但是部分一、四等字和二、三等字的知组表现出与汉语端组字不同的发展趋势,存在与精组开、合口字合流的现象,读作齿头音■(ts)、■(ts■)。其原因在于端组字受到韩语腭化音的影响,而知组受到了韩语中■/ts、■/ts■、■/s的干扰。
关键词
《
三
韵
声
汇
》
端组
知组
东音
腭化
母语干扰
Keywords
“SanYun ShengHui”
Duan group
Zhi group
Dongyin
velarization
mother tongue interference
分类号
H11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朝鲜韵书《三韵声汇》及其特征
李承子
《东疆学刊》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韵书在朝鲜王朝的传承与演变
蔡梦麒
皮华林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韩汉对音材料中的转写规则——兼论借助韩汉对音材料研究汉语音的注意事项
皮华林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4
《三韵声汇》东音系统端、知组声母的历史演变问题
罗健京
皮华林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