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文慧 闫一鸣 +2 位作者 于震寰 颜华 许瀛海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55-658,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 2 0 0 2年 4月~ 2 0 0 2年 9月在我院接受滤过性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 5 0例 ( 64眼 )。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2 7例 ( 3 5眼 ) ,采用小切口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 2 3例 ( ... 目的 探讨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 2 0 0 2年 4月~ 2 0 0 2年 9月在我院接受滤过性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 5 0例 ( 64眼 )。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2 7例 ( 3 5眼 ) ,采用小切口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 2 3例 ( 2 9眼 )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分析两组术后 6月内的眼压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术后第 1周内眼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观察组眼压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尔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后早期滤过泡渗漏和前房积血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 ,住院时间等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手术方法简单 ,术后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小梁切除术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并发症
下载PDF
灯盏细辛对青光眼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叶长华 蒋幼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 评价灯盏细辛对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眼压已控制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共 45例 ( 4 5眼 ) ,分层随机分为年龄匹配的灯盏细辛治疗组 ( 2 3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 ... 目的 评价灯盏细辛对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眼压已控制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共 45例 ( 4 5眼 ) ,分层随机分为年龄匹配的灯盏细辛治疗组 ( 2 3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 2 2例 )。治疗组口服灯盏细辛 (EBHM) 2片 ,3次 /d ,对照组口服安慰剂 ,连续 6个月 ,每月复诊 1次。治疗前及每月复诊均检查矫正视力、眼压、视乳头杯盘比 (C/D)、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血压和脉搏。结果 EBHM组与对照组在 6个月中平均眼压分别为 14 17mmHg± 2 5 0mmHg( 8~ 2 1mmHg)和 14 5 2mmHg± 1 94mmHg( 8~ 19mmHg) (P =0 5 98)。治疗 6个月后EBHM组平均敏感度 (MS)增加 1 42dB ,对照组MS下降 0 95dB(P =0 0 0 0 )。EBHM组和对照组视野进步率分别为 5 6 5 2 %和 4 5 5 % (P =0 0 0 1)。结论 灯盏细辛为一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 ,具有提高青光眼患者MS和部分改善原有视野缺损的作用 ,可作为视神经保护剂应用于治疗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神经保护 眼压 灯盏细辛
下载PDF
两类青光眼眼前节结构在超声生物显微镜下的表现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堃 严正 +1 位作者 杨桦 张皙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8期501-502,共2页
目的 :比较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前节各项指标的差异 ,探讨 UBM在鉴别此两种类型青光眼的作用。方法 :应用 UBM测量已确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3例 2 5眼 ,原发... 目的 :比较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前节各项指标的差异 ,探讨 UBM在鉴别此两种类型青光眼的作用。方法 :应用 UBM测量已确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3例 2 5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1例 2 2眼的眼前节各参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前房深度 ,房角开放距离 ,巩膜睫状体夹角 ,小梁睫状体距离 ,小梁虹膜夹角上均明显小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前节结构有明显差异 ,UBM是鉴别上述两种类型青光眼的有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闭角型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术对小梁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洪颖 张纯 +2 位作者 李学民 王欣 王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对小梁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长期影响。方法研究为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选取已接受小梁切除术具有功能性滤过泡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需行超声乳化术的患者19例,每例随机选择1眼进入研究...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对小梁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长期影响。方法研究为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选取已接受小梁切除术具有功能性滤过泡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需行超声乳化术的患者19例,每例随机选择1眼进入研究。记录患者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3、6个月,1年、2年的眼压和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情况。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年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滤过泡和前房的生物测量值。结果共15例患者完成2年的随访,纳入的患者中2例因死亡、另2例因依从性差而失访。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眼压为(13.5±2.9)、(12.8±2.9)、(12.9±2.7)、(13.0±3.5)、(13.4±3.6)、(12.7±2.9)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3,P=0.817)。超声乳化术后2年滤过泡的累积成功率为100%,绝对成功率为87%。UBM测量结果显示,术后前房深度加深,房角进一步开放的象限数量增加,滤过泡的高度下降,三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11,P=0.001;χ2=8.775,P=0.006;Z=-2.927,P=0.003),但滤过泡的反射率及滤过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术后2年的形态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随访显示,小梁切除术后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眼压控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滤过泡 眼压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曲伏前列素对大部分房角关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云福 孙红 袁志兰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在其他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不佳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部分开放但小于1/2)患者中评价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单种或多种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不佳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有部分开放但小于1/2)患者26例,加用曲... 目的在其他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不佳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部分开放但小于1/2)患者中评价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单种或多种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不佳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有部分开放但小于1/2)患者26例,加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每晚点药1次,每次1滴。将连续点药后1、4、12周的眼压与基线眼压进行比较研究。根据房角情况分为A组(房角开放程度在1/4到1/2之间)和B组(房角部分开放但小于1/4),比较两组间的降眼压效果。同时观察血压、心率等全身及局部副作用及其患者的依从性。结果使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后眼压明显下降。连续点药1、4、12周眼压下降幅度分别为:A组(7.38±3.12)mm Hg、(8.92±5.21)mm Hg、(8.74±4.12)mm Hg(P<0.05);B组(8.25±5.22)mm Hg、(7.15±3.78)mmHg、(7.71±3.56)mm Hg(P=0.000)。两组间用药后相同时间点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视力、视野、视乳头杯盘比、血压均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均为轻度,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结膜充血,但不妨碍继续用药。患者依从性好。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治疗其他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不佳、大部分房角关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伏前列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内压
下载PDF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608-610,共3页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滤过泡情况,随访6...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滤过泡情况,随访6月。结果15例18眼术前眼压23.3-48.7mmHg,平均(36.8±11.6)mmHg(1kPa=7.5mmHg)。术后1d(6、2±2.6)mmHg(4、2~8.3mmHg),术后1周(7.3±3、5)mmHg(4、6~10、8mmHg),术后2周(9.6±4、2)mmHg(8.2~14、0mmHg),术后1月(12.7±4.7)mmHg(8、5~15、6mmHg),术后2月(11.5±4.2)mmHg(8.0-14.8mmHg),术后3月(12、2±4.4)mmHg(8.0~16.2mmHg),术后4月(11、9±4.6)mmHg(8.0~15.8mmHg),术后5月(12.3±5.4)mmHg(8.2~17.7mmHg),术后6月(14.6±6.1)mmHg(8.5~20.7mmHg)。术后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水平。18眼均有功能型滤泡。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及前房炎症反应。1例术中少量前房出血,于术后第1d全部吸收。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非穿透小梁手术 周边虹膜切除术
下载PDF
前房角镜检查在慢性闭角性青光眼诊断分期中的价值
7
作者 张国慧 吴世信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265-267,共3页
通过对22例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慢闭)动态房角检查,倒像记录,反复对比高低眼压变动下房角接触(T),粘连(A)的高度、范围及移行带等的细微变化,说明此检查在慢闭早期诊断及病程分期上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慢闭发病机理及临床演... 通过对22例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慢闭)动态房角检查,倒像记录,反复对比高低眼压变动下房角接触(T),粘连(A)的高度、范围及移行带等的细微变化,说明此检查在慢闭早期诊断及病程分期上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慢闭发病机理及临床演进。提出其治疗原则是力争早期行虹膜周边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 角镜检查 粘连 闭角性 青光眼 诊断
下载PDF
闭角型青光眼局部使用匹罗卡品对球结膜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金英 李学勤 +3 位作者 胡岚君 王 悦 谢鸿旗 林锦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 观察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滴用1%匹罗卡品不同时间对球结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使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88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球结膜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定量分析。根据患者术前曾局部用药的不同时... 目的 观察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滴用1%匹罗卡品不同时间对球结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使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88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球结膜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定量分析。根据患者术前曾局部用药的不同时间分为1年以内(Ⅰ组,40例)、1-3年(Ⅱ组,23例)和3年以上(Ⅲ组,25例)共3组。结果Ⅰ组对球结膜组织无明显影响;Ⅱ组显示球结膜下纤维母细胞和炎性细胞的数量轻度增多和淋巴细胞活化;Ⅲ组显示球结膜下纤维母细胞和炎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有些病例显示球结膜上皮增生,球结膜下纤维化或亚临床性炎症改变。结论长期滴用1%匹罗卡品可对球结膜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炎性反应和纤维增生,尤其用药3年以上组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匹罗卡品 不良反应 球结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滴用匹罗卡品对小梁切除术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金英 李学勤 +3 位作者 胡岚君 王 悦 谢鸿旗 林锦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术前长期滴用 1%匹罗卡品与小梁切除术效果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8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按局部滴用1%匹罗卡品滴眼液累计时间不同分为3组,均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对眼压、视野、滤过泡、滤过瘘口及虹膜粘连...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术前长期滴用 1%匹罗卡品与小梁切除术效果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8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按局部滴用1%匹罗卡品滴眼液累计时间不同分为3组,均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对眼压、视野、滤过泡、滤过瘘口及虹膜粘连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术后3组间统计比较,眼压(P<0.05)、视野(P<0.01)、滤过泡(P<0.05)、滤过瘘口(P<0.01)、虹膜粘连(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用药3年以上对小梁切除术效果有明显影响。结论术前长期滴用1%匹罗卡品与小梁切除术效果密切相关。闭角型青光眼应缩短术前用药时间,早期手术,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匹罗卡品 不良作用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