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变化临床价值研究
1
作者 温春光 罗绍凯 +4 位作者 李娟 彭爱华 刘敏 刘莉莉 何晓顺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9期12-14,共3页
目的为了解肝移植患者移植前后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观察肝移植患者41例,在移植前后及排斥后和冲击治疗后,均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目的为了解肝移植患者移植前后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观察肝移植患者41例,在移植前后及排斥后和冲击治疗后,均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IB)、Ⅶ(FⅦ)、Ⅷ(FⅧ)和 D-二聚体(D-D)含量。结果①41例肝移植患者其中有排斥者16例(急性排斥12例、慢性排斥4例);②所有移植者在移植前 PT、AFTT 时间延长(分别为21.4±1.68,43.5±2.0s)和FIB 减少(282.2±19.3mg/dl)、FⅦ活性减少(77.1±5.4%);③移植后有排斥者血浆 FⅦ活性进一步减少(73.3±7.9%)、FⅧ活性减低(75.7±9.1%),而 D-D 含量则升高(5.5.±0.65mg/L);④冲击治疗无效者 FIB 明显减少(132.0±36.5mg/dl),而D-D 则进一步升高(8.32±0.99mg/dl);⑤移植后排斥死亡者 D-D 明显升高(7.98±1.19mg/dl)。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①移植患者在移植前已有凝血指标 PT、APTT 延长,凝血因子 FIB、FⅦ减少,而 D-D 变化不大;②肝移植后有排斥者 FⅦ、FⅧ活性明显减低,而 D-D 含量则明显升高,提示 D-D 可作为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而 FⅦ、FⅧ则有助于排斥反应的监测;③D-D 可作为监测排斥反应冲击治疗后有效与无效的指标;且还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 肝移植 患者 升高 fIB 冲击治疗 排斥反应 活性 含量 延长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与血液粘滞度变化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达春 张爱华 +1 位作者 李小亮 何志国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0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 :研究凝血因子 (F )和血液粘滞度对恶性肿瘤的影响。方法 :检测肿瘤患者 F 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其中 F :Ag采用 EL ISA法 ,F :c采用经典一期法 ,F a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 (r STF)一期法测定。结果 :肿瘤组 F :Ag、F a、血浆粘度 ... 目的 :研究凝血因子 (F )和血液粘滞度对恶性肿瘤的影响。方法 :检测肿瘤患者 F 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其中 F :Ag采用 EL ISA法 ,F :c采用经典一期法 ,F a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 (r STF)一期法测定。结果 :肿瘤组 F :Ag、F a、血浆粘度 (η p)、ESR、Fi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复发转移组 F a全血低切粘度 (ηL )、η p、ESR、Fib较未复发转移组显著升高。结论 :恶性肿瘤血液呈高粘滞型高凝状态 ,F a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血液粘滞度
原文传递
不同放置时间对融化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会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1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融化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血站经ACD-B抗凝全血分离制备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30份,37℃水浴融化,于融化后0、6、12、2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融化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血站经ACD-B抗凝全血分离制备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30份,37℃水浴融化,于融化后0、6、12、2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FⅦ、FⅧ、FⅨ活性水平。结果新鲜冷冻血浆融化后,PT、APTT、FIB、TT在24h内不同时间点测定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因子FⅦ及FⅧ随时间的改变而有明显的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衰减,与抽血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Ⅸ仅在12h的时候有一过性的下降,24h后又恢复。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在融化后应该立即输注,以保证凝血因子生物学活性,进一步保证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时间 凝血因子 生物学活性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 凝血因子f
下载PDF
血浆凝血因子Ⅶ和uPA系统对恶性肿瘤影响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爱华 李小亮 孙达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浆凝血因子 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u PA)及其特异性受体 ( u PA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 ( PAI- 1 )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F a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 r STF)一期法 ,F ∶ C采用经典一期法 ... 目的 研究血浆凝血因子 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u PA)及其特异性受体 ( u PA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 ( PAI- 1 )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F a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 r STF)一期法 ,F ∶ C采用经典一期法 ,F ∶ Ag,u PA和 PAI- 1采用 ELISA法测定。结果  1肿瘤组较对照组 F a,F Ag,F a/F Ag,u PA,u PAR和 PAI- 1升高 ( P<0 .0 5~ 0 .0 1 )。 2组间比较 :合并感染 F ∶ Ag升高 ( P<0 .0 5 ) ;已转移 F a,F Ag,u PA,u PAR和 PAI- 1升高 ( P<0 .0 5~ 0 .0 1 ) ;手术后F a,F ∶ Ag,u PA和 PAI- 1降低 ( P<0 .0 5~ 0 .0 1 ) ;二周内死亡者全部指标升高 ( P<0 .0 5~ 0 .0 1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和纤溶过度激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冠心病血瘀证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献平 袁肇凯 +6 位作者 毛以林 谭光波 卢芳国 胡志希 田松 李杰 孙贵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候及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的相关性。方法对CHD心血瘀阻证组112例、非心血瘀阻证组108例、非CHD心血瘀阻证组110例和健康对照组100名检测分析FⅦ基因型(M1M1、M1M2、M2M2)和...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候及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的相关性。方法对CHD心血瘀阻证组112例、非心血瘀阻证组108例、非CHD心血瘀阻证组110例和健康对照组100名检测分析FⅦ基因型(M1M1、M1M2、M2M2)和等位基因(M1、M2)及FⅦc。结果CHD心血瘀阻证组在基因型M1M1和等位基因M1频率分布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Ⅶ-M1M1基因型的各组受检者FⅦc值的变化呈CHD心血瘀阻证组>非CHD血瘀证组>CHD非血瘀证组>健康对照组递减趋势;而FⅦ-M1M2基因型各组受检者FⅦc值的变化相反,呈现健康对照组<CHD非血瘀证组<非CHD心血瘀阻证组<CHD心血瘀证组的趋势;在三个病变组内,FⅦ基因M1M1型的FⅦc检测值均较M1M2型显著增高。结论FⅦ基因M1M1多态性和M1等位基因与CHD心血瘀阻证相关;FⅦ基因多态性与血浆Ⅶc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瘀证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活性
下载PDF
脑梗死病人血浆凝血因子Ⅶ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康文英 王鸿利 +8 位作者 王学锋 储海燕 璩斌 刘湘帆 尹俊 段宝华 王振义 熊立凡 于金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病人血浆FⅦ水平及FⅦ基因多态性。方法:测定62例脑梗死病人和149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活化因子Ⅶ(FⅦa)、因子Ⅶ活性(FⅦc)及因子Ⅶ抗原(FⅦ Ag)。应用聚合酶链-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目的:研究脑梗死病人血浆FⅦ水平及FⅦ基因多态性。方法:测定62例脑梗死病人和149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活化因子Ⅶ(FⅦa)、因子Ⅶ活性(FⅦc)及因子Ⅶ抗原(FⅦ Ag)。应用聚合酶链-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鉴定FⅦ基因中5个可能与血栓有关的多态位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的FⅦa、FⅦc和FⅦ Ag水平均显著增高,P值分别<0.05、<0.01和w<0.05;两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血浆中FⅦc水平升高,尤其是FⅦa和FⅦc水平升高可能促进血栓形成而导致发生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血浆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Ⅶ在CHO/DG44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登佼 陈金武 吴传芳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3-676,共4页
PCR法扩增F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FⅦ-pOptiVEC,酶切、测序鉴定.脂质体法将FⅦ-pOptiVEC质粒转入CHO/DG44细胞,并用氨甲喋呤(MTX)进行分级加压筛选,获得高表达重组FⅦ蛋白的阳性细胞克隆.亲和层析法纯化FⅦ,并通过Western-blot检测蛋... PCR法扩增F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FⅦ-pOptiVEC,酶切、测序鉴定.脂质体法将FⅦ-pOptiVEC质粒转入CHO/DG44细胞,并用氨甲喋呤(MTX)进行分级加压筛选,获得高表达重组FⅦ蛋白的阳性细胞克隆.亲和层析法纯化FⅦ,并通过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采用FⅦ促凝活性检测试剂盒(凝固法)检测FⅦ的凝血活性.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细胞克隆能稳定表达目的蛋白,MTX加压使其表达量明显升高.促凝活性检测结果证明获得的FⅦ蛋白具有凝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 真核表达 CHO/DG44细胞 凝血活性
原文传递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基因型与表型分析
8
作者 金莱 黄河 +1 位作者 胡慧仙 王香梅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901-902,934,共3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家系成员的因子Ⅶ(FⅦ)和其他凝血因子活性进行检测,用PCR及DNA序列检测因子Ⅶ基因缺陷,并分析临床出血状况。结果家系中先证者FⅦ基因中位于第8... 目的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家系成员的因子Ⅶ(FⅦ)和其他凝血因子活性进行检测,用PCR及DNA序列检测因子Ⅶ基因缺陷,并分析临床出血状况。结果家系中先证者FⅦ基因中位于第8号外显子上发现一个纯合的碱基突变:10827C→T,导致Arg(CGG)304Trp(TGG)氨基酸替换。其弟弟妹妹均有此纯合的碱基突变,且均伴有因子Ⅹ活性(FⅩ:C)升高。先证者和其弟弟妹妹临床均无出血症状。结论先天性因子Ⅶ缺乏是否发生临床出血可能与FX:C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缺陷症 血液凝固 临床表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