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特征及对鸽的致病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少华
崔宁
+3 位作者
张琳
黄庆华
黄艳艳
许传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5,共6页
2011―2013年在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SDS,SD01和SD02),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规律,对3株病毒进行了测序和生物活性分析,并对分离株SDS对鸽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毒株SDS基因组全长为151...
2011―2013年在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SDS,SD01和SD02),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规律,对3株病毒进行了测序和生物活性分析,并对分离株SDS对鸽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毒株SDS基因组全长为15192 bp,基因排列方式为3′-NP-P-M-F-HN-L-5′,3个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新城疫强毒的分子特征。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3个毒株与基因Ⅵ型NDV毒株聚于一簇,属于ClassⅡ系Ⅵb基因型。3个分离株F蛋白的融合肽和七肽重复区,HN蛋白的抗原中和表位存在多处突变,与单克隆抗体1E5、2F10的反应性也发生改变,表明3个分离株与疫苗株LaSota有明显的抗原差异。SDS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鸽自攻毒后5 d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滴鼻组和肌肉注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60%和70%;病死鸽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腺胃乳头、腺胃肌胃交界及肠道出血,肝脏肿大,脾有淤血斑。滴鼻组在攻毒后5~14 d于喉头和泄殖腔检出排毒,而肌肉注射组在攻毒后3~14 d于喉头和泄殖腔有排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源新城疫病毒
鸽Ⅰ
型
副黏病毒
F
基因
HN
基因
ⅵ
b
基因型
致病性
原文传递
一株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祥
孙静
+6 位作者
智敏
杨晓宇
付恬
吕欣孺
马沛然
杨思远
柴洪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0-444,共5页
东北某动物园鸽群发生异常死亡,采集病死鸽脏器,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尿囊液呈Ⅰ型副粘病毒核酸阳性。通过对F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BS0904裂解位点基序为112RRQKRF117...
东北某动物园鸽群发生异常死亡,采集病死鸽脏器,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尿囊液呈Ⅰ型副粘病毒核酸阳性。通过对F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BS0904裂解位点基序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的典型分子特征;分离株F基因与疫苗株LaS ota、B1、Clone 30、VG/GA、V-4、Mukteswar及经典强毒株F48E9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仅为84. 2%—85. 8%;而与2011—2013年在中国多个地区鸽中所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则高达98. 8%—99. 9%,并且在遗传进化树上位于同一分支,属于ClassⅡ,基因型为Ⅵb-EU/re。该基因型毒株在中国鸽群中有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流行传播,且与疫苗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远,说明疫苗株不能对鸽群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因此为了更好地对鸽群进行Ⅰ型副粘病毒的有效防控,需要针对Ⅵb基因型研发新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Ⅰ
型
副粘病毒
F
基因
ⅵ
b
基因型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特征及对鸽的致病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少华
崔宁
张琳
黄庆华
黄艳艳
许传田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5,共6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助项目(CARS-41-Z10)。
文摘
2011―2013年在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SDS,SD01和SD02),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规律,对3株病毒进行了测序和生物活性分析,并对分离株SDS对鸽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毒株SDS基因组全长为15192 bp,基因排列方式为3′-NP-P-M-F-HN-L-5′,3个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新城疫强毒的分子特征。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3个毒株与基因Ⅵ型NDV毒株聚于一簇,属于ClassⅡ系Ⅵb基因型。3个分离株F蛋白的融合肽和七肽重复区,HN蛋白的抗原中和表位存在多处突变,与单克隆抗体1E5、2F10的反应性也发生改变,表明3个分离株与疫苗株LaSota有明显的抗原差异。SDS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鸽自攻毒后5 d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滴鼻组和肌肉注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60%和70%;病死鸽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腺胃乳头、腺胃肌胃交界及肠道出血,肝脏肿大,脾有淤血斑。滴鼻组在攻毒后5~14 d于喉头和泄殖腔检出排毒,而肌肉注射组在攻毒后3~14 d于喉头和泄殖腔有排毒。
关键词
鸽源新城疫病毒
鸽Ⅰ
型
副黏病毒
F
基因
HN
基因
ⅵ
b
基因型
致病性
Keywords
pigeon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PPMV-1
F gene
HN gene
su
b
-genotype VI
b
pathogenicity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株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祥
孙静
智敏
杨晓宇
付恬
吕欣孺
马沛然
杨思远
柴洪亮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0-44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1873)
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迁徙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2016YFC12016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572017CA19)
文摘
东北某动物园鸽群发生异常死亡,采集病死鸽脏器,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尿囊液呈Ⅰ型副粘病毒核酸阳性。通过对F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BS0904裂解位点基序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的典型分子特征;分离株F基因与疫苗株LaS ota、B1、Clone 30、VG/GA、V-4、Mukteswar及经典强毒株F48E9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仅为84. 2%—85. 8%;而与2011—2013年在中国多个地区鸽中所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则高达98. 8%—99. 9%,并且在遗传进化树上位于同一分支,属于ClassⅡ,基因型为Ⅵb-EU/re。该基因型毒株在中国鸽群中有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流行传播,且与疫苗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远,说明疫苗株不能对鸽群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因此为了更好地对鸽群进行Ⅰ型副粘病毒的有效防控,需要针对Ⅵb基因型研发新疫苗。
关键词
鸽Ⅰ
型
副粘病毒
F
基因
ⅵ
b
基因型
遗传进化分析
Keywords
Pigeon paramyxovirus serotypeⅠ
F gene
Genotype
ⅵ
b
Phylogenetic analysis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特征及对鸽的致病性
杨少华
崔宁
张琳
黄庆华
黄艳艳
许传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原文传递
2
一株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李祥
孙静
智敏
杨晓宇
付恬
吕欣孺
马沛然
杨思远
柴洪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