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不同转移模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绮丹 黄鹤 刘继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21-92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模式的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型及个体化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91例曾接受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模式的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型及个体化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91例曾接受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转移部位分为腹腔转移组(22例)、淋巴结转移组(12例)和混合型组(57例)。分析各组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及其与转移类型的关系。结果:①3种转移类型间年龄、腹水细胞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15),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多为50岁以下,存在腹膜转移的患者腹水细胞学阳性率高,未发现各种转移类型之间存在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②3种转移类型中5年生存率、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等指标均提示淋巴结转移型预后好于其余2组,但仅无进展生存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3种不同转移类型的FIGO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有一定的异质性(年龄及腹水细胞学),淋巴结转移型的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预后好于腹腔转移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上皮性 c 腹腔转移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FIGO2018ⅢC期宫颈癌的预后及治疗策略
2
作者 马杏 刘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3-1260,共8页
肿瘤分期和淋巴结受累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于宫颈癌,妇科肿瘤医师普遍应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然而目前FIGO 2018分期标准中,ⅢC期仅基于转移淋巴结的... 肿瘤分期和淋巴结受累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于宫颈癌,妇科肿瘤医师普遍应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然而目前FIGO 2018分期标准中,ⅢC期仅基于转移淋巴结的解剖位置,并未考虑局部肿瘤因素及其他淋巴状态参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预后意义。本文旨在总结ⅢC期宫颈癌局部肿瘤因素及不同淋巴状态参数对预后的影响以及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国际妇产科联盟 c 肿瘤异质性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和后装治疗Ⅲ_(C)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陈敏 周航 +4 位作者 刘霄 杨姝 张小林 彭睿 黄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3275-3280,共6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和后装治疗Ⅲ_(C)期宫颈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0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Ⅲ_(C)期宫颈癌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和后装治疗Ⅲ_(C)期宫颈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0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Ⅲ_(C)期宫颈癌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和后装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后装治疗。比较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两种方案治疗Ⅲ_(C)期宫颈癌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级为1-2级,均未影响相关治疗。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和后装治疗Ⅲ_(C)期宫颈癌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近期和远期效果,降低远处转移风险,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_(c)期 新辅助化疗 同步放化疗 后装治疗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雪娟 汪静 李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总结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并发症,并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的98例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 目的总结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并发症,并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的98例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同侧上肢迟发型肿胀的发生率为20.4%(20/98),同侧上臂内侧感觉减退和肩关节外展不能完全恢复至术前状态的发生率均为4.1%(4/98),无肩关节外形改变及上臂外展不能情况发生,无头面部水肿、头颈部活动障碍、胸腔积液或乳糜胸发生。78例患者的腋窝及胸壁引流管拔管时间在术后1个月内,18例在术后1—2个月期间,2例在术后2—3个月期间。拔管后有14例(14.3%)再次出现同侧腋窝或胸壁积液。锁骨上引流管拔管时间均在术后3.7d,中位数为4.5d,其中3例(3.1%)术后出现乳糜样引流液。结论对于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不会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且无明显影响治疗安全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 c期乳腺癌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同期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ⅢC1~ⅣA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一鸣 张明川 +4 位作者 武豪 陈慧敏 王丹丹 许园园 程淑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513-518,共6页
目的 观察ⅢC1~ⅣA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同期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2019年10月—2022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盆腔淋巴结短径≥1.5 cm或阳性淋巴结数≥4个或有腹主动脉旁淋巴... 目的 观察ⅢC1~ⅣA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同期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2019年10月—2022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盆腔淋巴结短径≥1.5 cm或阳性淋巴结数≥4个或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ⅢC1~ⅣA期宫颈癌患者70例,其中35例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者为同步放化疗组,35例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同期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者为联合免疫治疗组。同步放化疗组放疗采用体外适形放疗并腔内照射,放疗第1周给予顺铂增敏化疗,连续5周。联合免疫治疗组在同步放化疗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信迪利单抗,治疗6个疗程。2组治疗结束后每4~6周行盆腔平扫和动态增强MRI,颈部、胸部和腹部增强CT检查评估疗效,随访1年,记录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及3级以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1)2组年龄、组织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合并症、ECOG评分、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短径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表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至2023年5月,2组均无死亡病例,联合免疫治疗组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4例;同步放化疗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12例。联合免疫治疗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88.6%)及客观缓解率(74.3%)均高于同步放化疗组(65.7%、51.4%)(χ^(2)=6.293,P=0.012;χ^(2)=3.916,P=0.048)。(3)肿瘤最大径≥4 cm(HR=3.442,95%CI:1.310~9.039,P=0.0121)、未应用信迪利单抗(HR=2.511,95%CI:1.006~6.266,P=0.049)是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4)联合免疫治疗组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45.7%)、血小板减少(17.1%)、乏力(2.9%)、恶心呕吐(2.9%)、腹泻(2.9%)发生率与同步放化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1~ⅣA期 信迪利单抗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 疗效
原文传递
淋巴结比率对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ⅢC1p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价值
6
作者 杨波 张庆松 +3 位作者 王蓓蓓 倪芳芳 张颖 韩淑琪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6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比率(LNR)对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ⅢC1p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收治的89例淋巴结阳性宫颈癌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以及系统性盆腔联合或不联... 目的探讨淋巴结比率(LNR)对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ⅢC1p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收治的89例淋巴结阳性宫颈癌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以及系统性盆腔联合或不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同步放化疗。LNR定义为阳性淋巴结与移除的淋巴结总数的比率。根据LNR将患者分为2组:LNR<0.06(42例)和LNR≥0.06(47例)。LNR的预后价值通过log-rank检验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进行评估。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4.6个月(范围为6~115个月),整个队列的5年无病生存(DFS)率为61.6%,5年总生存(OS)率为69.7%。LNR<0.06和LNR≥0.06的5年DFS率分别为65.4%和54.2%(P=0.027)。此外,LNR<0.06和LNR≥0.06的5年OS率分别为82.8%和59.6%(P=0.003)。在多变量分析中,LNR≥0.06与较差的DFS(HR=2.040,95%CI:1.130~3.870,P=0.013)和OS(HR=1.940,95%CI:1.020~3.780,P=0.038)有相关性。结论LNR≥0.06可能是ⅢC1p期宫颈癌患者DFS和OS下降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淋巴结比率 c1p期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2018版国际妇产科联盟宫颈癌分期系统ⅢC1期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钟美玲 杨剑桐 +1 位作者 王亚男 曾四元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3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探讨2018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宫颈癌分期系统ⅢC1期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版FIGO宫颈癌分期的2199例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2018版FIGO宫颈癌分期重新分期,比较ⅢB期、ⅢC1期、ⅢC2期及ⅣB期患者的无进展... 目的探讨2018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宫颈癌分期系统ⅢC1期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版FIGO宫颈癌分期的2199例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2018版FIGO宫颈癌分期重新分期,比较ⅢB期、ⅢC1期、ⅢC2期及ⅣB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及总生存率(OS),并对ⅢC1期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ⅢC1期与ⅢB期、ⅢC2期与ⅣB期患者5年PFS、5年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C2期患者5年PFS、5年OS均明显低于ⅢC1期与ⅢB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大小、转移淋巴结数目、宫旁浸润情况、阴道受累情况ⅢC1期患者5年PFS及5年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宫旁浸润及转移淋巴结数目均是ⅢC1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8版FIGO宫颈癌分期ⅢC1期与ⅢB期、ⅢC2期与ⅣB期判断预后能力无明显差异;ⅢC1期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其生存结局受肿瘤大小、宫旁浸润情况、阴道受累情况、转移淋巴结大小及数目等因素影响,而有无宫旁浸润及转移淋巴结数目均是ⅢC1期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2018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c1期 预后
下载PDF
ⅢC1期宫颈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威 刘丽雅 +2 位作者 冯文龙 蔡明博 韩丽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ⅢC1期宫颈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7例ⅢC1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直径、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是否浸润、分化程... 目的:探讨ⅢC1期宫颈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7例ⅢC1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直径、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是否浸润、分化程度、阴道壁上2/3是否侵犯、淋巴结比率(LNR)、辅助治疗类型等。针对不同临床特征患者Kaplan-Meier法绘制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无病生存和总生存影响因素。结果:Cox回归结果显示,LNR>0.1、肿瘤直径>4 cm、术后无放疗及阴道壁上2/3侵犯是ⅢC1期宫颈癌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5.211(2.502~10.851)、2.762(1.431~5.333)、3.004(1.471~6.314)、2.151(1.115~4.149);也是总生存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4.846(2.165~10.846)、2.303(1.103~4.809)、3.975(1.873~8.436)、2.606(1.241~5.471)。结论:LNR>0.1、肿瘤直径>4 cm、术后无放疗及阴道壁上2/3侵犯是ⅢC1期宫颈癌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1期 预后影响因素 无病生存期 总生存期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在ⅢC~Ⅳ 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瞿思昱 诸充 +1 位作者 郭耀省 李书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NACT)在ⅢC~Ⅳ期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对2013~2018年诊断和治疗的ⅢC~Ⅳ期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筛选标准遵循FIGO分期。满足研究条件的卵巢癌患者240例,NACT组患者58例先接受NACT...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NACT)在ⅢC~Ⅳ期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对2013~2018年诊断和治疗的ⅢC~Ⅳ期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筛选标准遵循FIGO分期。满足研究条件的卵巢癌患者240例,NACT组患者58例先接受NACT治疗再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术后完成余下化疗;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组患者182例接受PDS治疗,术后行辅助化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最大原发肿瘤直径、残病灶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恶性胸水发生率(24.14%)高于PDS组(12.64%),NACT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PDS组(P<0.05)。PDS组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12.64%)高于NACT组(3.45%)(P<0.05)。NAT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均低于PDS组(P<0.05)。NACT组患者术中需扩大手术范围率(如上腹部手术及肠切除术)低于PDS组(P<0.05)。NACT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少于PDS组(P<0.05)。PDS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NACT组(P<0.05),而NACT组的总生存期(OS)优于PDS组(P<0.05)。NACT R0组的PFS优于PDS R0和R1组(P<0.05);NACT R0组的OS短于PDS R0组(P<0.05),而NACT R0组的OS长于PDS R1组(P<0.05)。结论:NACT可提高ⅢC~Ⅳ期卵巢癌手术的缩瘤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接受PDS的患者相比,NACT延长了患者的PFS,而与接受PDS未完全清除的患者相比,接受NACT的患者OS能够有所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c~Ⅳ期卵巢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FIGO分期
下载PDF
食道通结颗粒联合化疗对Ⅱb-Ⅲc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霄月 张铭 +6 位作者 金长娟 李蕾 崔清 郭毅峻 董昀 周亚宁 张洲姬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食道通结颗粒联合化疗对Ⅱb-Ⅲc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6例Ⅱb-Ⅲc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中药联合化疗组(51例)和单纯化疗组(55例)... 目的研究食道通结颗粒联合化疗对Ⅱb-Ⅲc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6例Ⅱb-Ⅲc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中药联合化疗组(51例)和单纯化疗组(55例),应用Kaplan-Meier法估算两组患者的DFS及1年、2年、3年的无病生存率,并对可能影响患者DFS的因素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DFS相关的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中药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34.6个月、23.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药联合化疗组1年、2年、3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5%、58.0%、42.2%,单纯化疗组1年、2年、3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2.7%、45.4%、32.4%。③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的侵犯范围、TNM分期、有无脉管癌栓以及是否联合中药治疗是影响患者DFS的预后因素。④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脉管癌栓以及是否联合中药治疗是影响Ⅱb-Ⅲc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食道通结颗粒联合化疗能延长Ⅱb-Ⅲc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DFS,有无脉管癌栓以及是否联合中药治疗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Ⅱb-c 术后 食道通结颗粒 化疗 无病生存期 预后
下载PDF
ⅢC(pN3a)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数目或转移率对判断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建国 袁媛 张应天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507-509,共3页
目的研究ⅢC(pN3a)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数目或转移率的细分对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39例ⅢC(pN3a)期乳腺癌,均行全乳切除术加I、Ⅱ平面腋淋巴结解剖术,手术标本采用淋巴结溶脂显示技术提取淋巴结,每枚淋巴结做6张切片,病检肿块病... 目的研究ⅢC(pN3a)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数目或转移率的细分对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39例ⅢC(pN3a)期乳腺癌,均行全乳切除术加I、Ⅱ平面腋淋巴结解剖术,手术标本采用淋巴结溶脂显示技术提取淋巴结,每枚淋巴结做6张切片,病检肿块病理类型及最大径,免疫组化法检查激素受体状况,规范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随访7年观查无瘤生存期。结果HIC(pN3a)期乳腺癌病例39例,获取腋淋巴结数11~49枚,中位数35枚。全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47个月。阳性淋巴结数25枚以上者12例,中位无瘤生存时间35.5个月;阳性淋巴结数10—25枚者27例,中位无瘤生存时间55个月(P〈0.001)。21例淋巴结转移率〉50%,中位无瘤生存时间33个月;18例淋巴结转移率≤50%,中位无瘤生存时间72个月(P〈0.001)。结论ⅢC(pN3a)期乳腺癌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高,无瘤生存时间短,尤其淋巴结转移数〉25枚或淋巴结转移率〉50%病例,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N3a)期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数目 淋巴结转移率
下载PDF
多种方式联合治疗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曙荣 黄俊文 +2 位作者 潘月帆 黄安劲 谢健雄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8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究多种方式联合治疗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创... 目的:探究多种方式联合治疗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创面处理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内固定及组织瓣移植分期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人均清创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人均清创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感染坏死、骨不连、气性坏疽、创面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内固定及组织瓣移植分期联合治疗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创面处理联合内固定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内固定 组织瓣移植分期 Gustiloc型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子宫颈癌开腹术后诊断为ⅢC1p期患者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刘萍 潘九林 +2 位作者 王志学 徐建波 卢丹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2年第6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与子宫颈癌开腹术后诊断为ⅢC1p期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50例行子宫颈癌开腹根治性手术+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术前2018版国际妇产科联盟分...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与子宫颈癌开腹术后诊断为ⅢC1p期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50例行子宫颈癌开腹根治性手术+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术前2018版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均为ⅠB~ⅡA期, 其中术后诊断为ⅢC1p期81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因素分层患者生存情况, 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81例子宫颈癌开腹术后诊断为ⅢC1p期患者中, 成功随访79例。Kaplan-Meier分析显示, 子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数>2个、淋巴结转移率>20%、髂总淋巴结转移患者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均较差(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淋巴结转移数>2个(HR=5.38, 95%CI 1.30~22.20, P=0.020)是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淋巴结转移数>2个(HR=5.99, 95%CI 1.45~24.77, P=0.013)、髂总淋巴结转移(HR=4.91, 95%CI 1.17~20.55, P=0.029)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可能与子宫颈癌开腹术后诊断为ⅢC1p期患者预后相关, 淋巴结转移数>2个是患者OS和DFS的不良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转移 c1p期 预后
原文传递
Ⅲc期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孙墨红 苑中甫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5期22-22,24,共2页
目的:探讨Ⅲc期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Ⅲc期卵巢癌患者40例,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疾病进展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10例中,3年生存率90.0%,5年生存率80.0%;30例腹膜转移中,3年生存率56.70%,5年生存率36... 目的:探讨Ⅲc期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Ⅲc期卵巢癌患者40例,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疾病进展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10例中,3年生存率90.0%,5年生存率80.0%;30例腹膜转移中,3年生存率56.70%,5年生存率36.7%。残留病灶<1 cm 24例中,3年生存率79.2%,5年生存率54.2%;残留病灶>1 cm 16例中,3年生存率43.8%,5年生存率18.8%。腹膜转移生存率明显低于盆腔淋巴结转移(P<0.05),残留病灶>1 cm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残留病灶<1 cm患者(P<0.05)。结论:腹膜转移生存率明显低于盆腔淋巴结转移,残留病灶>1 cm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残留病灶<1 cm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期卵巢癌 淋巴结转移 腹膜转移 生存率
下载PDF
Ⅲc及Ⅳ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及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预后分析
15
作者 骆岚 杜雪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5期36-37,39,共3页
目的:分析Ⅲc及Ⅳ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及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预后。方法:研究组给予新辅助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辅助化疗(无NA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NACT组发生术... 目的:分析Ⅲc及Ⅳ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及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预后。方法:研究组给予新辅助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辅助化疗(无NA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NACT组发生术后残留少(P<0.05),NACT组再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概率降低。结论:新辅助化疗未明显改善Ⅲc及Ⅳ期的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NACT组术后残留减少,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满意切除率增高,再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概率降低,从而有利于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c及Ⅳ期卵巢上皮性癌 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 预后
下载PDF
新型半导体激光联合康复新液辅助治疗Ⅲ期/C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静雅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881-884,共4页
目的 分析新型半导体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口腔颌面科牙周组就诊且诊断为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60例,常规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即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 目的 分析新型半导体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口腔颌面科牙周组就诊且诊断为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60例,常规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即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后采用自体比对,根据牙列的左右相对应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进行康复新液袋内冲洗含漱;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新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变化,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两组牙周临床指数均较前有所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的牙槽骨高度明显增高,对照组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半导体激光联合康复新液辅助治疗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半导体激光 康复新液 期/c级牙周病 临床有效率 牙周临床指数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