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质低渗透气藏储层动用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卫红 沈平平 +1 位作者 马新华 何东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3-97,共5页
在我国已发现的低渗透气藏中, 类储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苏里格气藏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亿m3储量的特大型气藏, 类储层的储量在总储量中占到40%以上,这部分储量在气田开发中能否动用,动用的程度有多大,对气井产能的贡献有多少,是气田开... 在我国已发现的低渗透气藏中, 类储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苏里格气藏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亿m3储量的特大型气藏, 类储层的储量在总储量中占到40%以上,这部分储量在气田开发中能否动用,动用的程度有多大,对气井产能的贡献有多少,是气田开发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对气田的产能规划和投资决策影响巨大。利用苏里格气田某气井实际资料,建立了单井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低渗透气藏 类储层的动用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模拟研究,详细分析了不同开采阶段 类储层的动用能力及对产能的贡献。研究表明:低渗气藏 类储层的动用能力与其自身渗透率和含气饱和度以及储层应力敏感性、井附近渗透率、气井初期配产、是否间隙开井等多种因素有关。提出了提高储层储量动用程度的有效措施和相应的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储层 数值模拟 动用能力 储量 影响因素 采出程度
下载PDF
孤东油田开发后期聚驱转后续水驱最佳时机分析
2
作者 张冠宇 李林祥 +3 位作者 杨帅 官敬涛 秦婷婷 宋宏斌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76-79,共4页
孤东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上段Ⅰ、Ⅱ类整装油藏普遍转入后续水驱开发阶段,而Ⅲ类储层大部分处于聚合物后期,尚未转入后续水驱开发。为进一步提高孤东油田馆陶组上段开发区块的采收率,需确定Ⅲ类油藏转入后续水驱的合理注入时机,因此,在不... 孤东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上段Ⅰ、Ⅱ类整装油藏普遍转入后续水驱开发阶段,而Ⅲ类储层大部分处于聚合物后期,尚未转入后续水驱开发。为进一步提高孤东油田馆陶组上段开发区块的采收率,需确定Ⅲ类油藏转入后续水驱的合理注入时机,因此,在不同含水阶段应用聚合物溶剂驱油的注入参数和数值模拟技术,对Ⅲ类油藏注聚后期合理转入后续水驱的时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水率约95%时,为转入后续水驱的最佳时机。该结论为孤东油田馆陶组上段Ⅲ类油藏注聚后期合理转入后续水驱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新近系馆陶组上段 储层油藏 后续水驱
下载PDF
复合压裂技术在大庆油田Ⅱ、Ⅲ类致密储层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克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1-167,共7页
针对常规缝网压裂措施无法有效动用大庆油田Ⅱ、Ⅲ类致密储层的问题,借鉴长庆油田成功试验经验,开展复合压裂技术攻关与试验。通过深化地质特征认识,以储层分类、复合压裂层段组合设计、缝网与井网匹配设计、复合压裂工艺设计形成适合... 针对常规缝网压裂措施无法有效动用大庆油田Ⅱ、Ⅲ类致密储层的问题,借鉴长庆油田成功试验经验,开展复合压裂技术攻关与试验。通过深化地质特征认识,以储层分类、复合压裂层段组合设计、缝网与井网匹配设计、复合压裂工艺设计形成适合大庆外围油田F油层Ⅱ、Ⅲ类致密储层的复合压裂技术,实现储量控制最大化、储层改造最大化。结果表明:大庆油田X13试验区17口复合压裂措施井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4.1 t,是试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油的1.63倍,措施井采油强度为0.56 t/(d·m),是试油井采油强度的1.44倍;应用复合压裂技术的试验区阶段累计产油6 305 t,预计单井增加可采储量1 500 t以上,是常规缝网压裂措施的2.5倍以上。研究成果为大庆油田F油层致密油Ⅱ、Ⅲ类储层的有效动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压裂 储层 Ⅱ、致密储层 层段组合 裂缝与井网匹配性 储量控制 储层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