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子曰”生成及文体意义
1
作者 夏德靠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7-97,共11页
“子曰”是《论语》具有标志性的文本符号,它的形成既与“王若曰”“君子曰”有关,又与“乞言”传统有关。“若”最初是探听神意的祈祷活动,“王若曰”源于对上天意志的转达,通常出现在神圣的场合。“君子曰”是史官对某事某人所做的论... “子曰”是《论语》具有标志性的文本符号,它的形成既与“王若曰”“君子曰”有关,又与“乞言”传统有关。“若”最初是探听神意的祈祷活动,“王若曰”源于对上天意志的转达,通常出现在神圣的场合。“君子曰”是史官对某事某人所做的论断,是一种权威话语。“乞言”是养老仪式上向德高望重的老人求乞善言,以便为实际的政治生活提供指导。《论语》编纂者承继上述传统,将孔子话语改造为“子曰”,赋予孔子话语神圣性、权威性的特质。不仅如此,在上述传统影响下,不仅“子曰”文本大都呈现格言形态,而且也促成《论语》言行两录之“语录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曰 王若曰 君子曰 乞言
下载PDF
从“子曰”说开去——俄汉学家有关《郭店竹简·缁衣》的思想体系解构
2
作者 王祎杉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4-100,共7页
《郭店竹简·缁衣》作为中国先秦竹帛哲学“郭店竹简”的重点篇目,在海内外汉学界占有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俄罗斯科学院著名汉学家卢基扬诺夫院士带领其学生布拉日金娜,以“子曰”为中心说开去,共同为该篇做出解析:首先以传世作者... 《郭店竹简·缁衣》作为中国先秦竹帛哲学“郭店竹简”的重点篇目,在海内外汉学界占有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俄罗斯科学院著名汉学家卢基扬诺夫院士带领其学生布拉日金娜,以“子曰”为中心说开去,共同为该篇做出解析:首先以传世作者“子思”的代表作《中庸》入手,站在宇宙生成高度实现了“子曰之‘子’”范畴解读的深入浅出;之后溯源同名诗歌《诗经·缁衣》,借助大哲学分科点明了“子曰之‘言’”源自反思、贯穿美学、归于历史的发展定位;最后对比同名简文《礼记·缁衣》内容和思想,整合出一个从“言”之流变入手探索“君子”层面“子”之异化的独特方法。师生二人的观点于俄罗斯汉学界可谓开创先河,于中国国内古文献研究亦有另辟蹊径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竹简·缁衣》 “子曰” 先秦儒学 俄罗斯汉学
下载PDF
马王堆帛书《缪和》《昭力》文本体例探析——兼论《易传》类文献的说《易》特色
3
作者 蔡卓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35,共10页
《缪和》二十五个章节按照体例特点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师生问答体,而这一部分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问一答”“一问多答”和“多问多答”三种体例,其分章标准和次序编排是根据同一位学生提问的每一则卦爻辞,每一章围绕一则卦... 《缪和》二十五个章节按照体例特点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师生问答体,而这一部分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问一答”“一问多答”和“多问多答”三种体例,其分章标准和次序编排是根据同一位学生提问的每一则卦爻辞,每一章围绕一则卦爻辞展开问答,“一问多答”的章节则并非都是问答时的内容,其中存在后续补充的内容。第二部分专门记载“子曰”之语,其内部体例也有差别,有在一章中兼引《易》证言和解释爻辞的体例,也有在一章中引经和解经之前分别强调“子曰”的体例。第三部分的体例十分整齐划一,都是文末引用卦爻辞阐述历史故事的大义。第四部分的体例类似《小象》,重点讨论一则爻辞中的部分文辞,然后用下定义的方式进行解释。《缪和》《昭力》都以问答体为主,《昭力》篇首也没有标示区分不同文献的长形墨条,更重要的是《缪和》《昭力》的“子”所反映出来的思想特点是一致的,这无疑说明二者是同一种文献中各自独立命名的不同篇目。对比其他《易传》文献,《缪和》《昭力》的传《易》体例十分独特,其整饬程度也是其他帛书《易传》所不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 缪和 昭力 易传 子曰
原文传递
《荀子》中的“故曰”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小方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7-80,共4页
对《荀子》中的45个"故曰",前人或不加训释,或一概译为"所以说"。其实这45个"故曰"的使用情况可分为:①先议论后总结的,这种"故曰"确可译为"所以说",其后为荀子语言,共有17例,占37&#... 对《荀子》中的45个"故曰",前人或不加训释,或一概译为"所以说"。其实这45个"故曰"的使用情况可分为:①先议论后总结的,这种"故曰"确可译为"所以说",其后为荀子语言,共有17例,占37·8%;②先引述后申说的,这种"故曰"则当译为"老话说"(或译作"旧书上说",个别的则要译作"所以前人说"等),其后乃属引语性质,共有28例,占62·2%。分辨这些情况,不但有助于准确地解读,而且对剖析《荀子》内部的语料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故曰” 语料学
下载PDF
溻渍疗法及其在慢性湿疹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章斌 李萍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89-293,共5页
慢性湿疹是由各种内外因素所引起,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一种瘙痒性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溻渍法大体可概括为溻法和渍法。溻是用热水或冷水浸湿毛巾,或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花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予药液当中,这种用溻敷... 慢性湿疹是由各种内外因素所引起,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一种瘙痒性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溻渍法大体可概括为溻法和渍法。溻是用热水或冷水浸湿毛巾,或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花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予药液当中,这种用溻敷或浸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溻渍疗法。对近20年来溻渍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进行研究,认为溻渍疗法历史悠久,初始于先秦,发展于唐汉,充实于宋元,成熟于明清。清代医家吴尚先撰写的《理瀹骈文》在溻渍疗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奠定了溻渍外治疗法的理论基础,扩大了溻渍疗法的治疗范围,为日后溻渍疗法运用在皮肤科治疗慢性湿疹等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溻渍疗法对慢性湿疹的理论研究多从药物的透皮吸收、溻渍疗法的热效应、蒸汽的蒸腾作用等方面入手,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溻渍浴洗可以改善局部血流和血管通透性,麻痹神经末稍,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可见,溻渍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溻渍疗法 溻法 渍法 理瀹骈文 五十二病方
下载PDF
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目的、原型等考论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79,共8页
白居易对自己作《新乐府》的动机有一个明确的表述,即"难于指言者,辄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为朝廷乐府机构进献歌词,从而发扬古人以歌言政的传统,不同于其他讽谕诗创作;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借鉴原型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毛诗》... 白居易对自己作《新乐府》的动机有一个明确的表述,即"难于指言者,辄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为朝廷乐府机构进献歌词,从而发扬古人以歌言政的传统,不同于其他讽谕诗创作;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借鉴原型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毛诗》,而是取自《尚书.五子之歌》;新乐府创作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很可能被朝廷的乐府机构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元九书》 《五子之歌》 新乐府 白居易
原文传递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功能语言学者新解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旸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8-33,43,共7页
《论语》"雍也篇第六·子见南子"一直以来颇受学界争议,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得出非常丰富和有趣的相关研究成果。近几年,功能语言学对《论语》及其英译研究的指导作用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本文继续以功... 《论语》"雍也篇第六·子见南子"一直以来颇受学界争议,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得出非常丰富和有趣的相关研究成果。近几年,功能语言学对《论语》及其英译研究的指导作用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本文继续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采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重点从小句复合体的逻辑语义关系入手,探讨"子见南子/子路不悦"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在原文(源语)以及不同今译、英译文(目的语)中的体现情况;考察其不同语言形式传递的意义内涵;探索功能语言学"形式是意义的体现"的思想对评价《论语》及其今译、英译文质量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论语》 子见南子 今译 英译
下载PDF
“墨学”中衰原因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剑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86-88,共3页
“墨学”中衰原因历来受学界重视 ,然至今仍众说纷纭。本文从文化史角度 ,以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此加以分析 ,认为墨学的中衰在于其理论与中国礼乐文明相对立 ,在于其学派本身的变化 ,在于封建统治者的打击和排斥。
关键词 发展 墨学 礼乐文明 文化要素 等级社会 墨家 政治思想
下载PDF
古今字“兑”“说”“悦”“敚”历时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牛慧芳 《汉字汉语研究》 2018年第3期79-88,共10页
"兑""说""悦""敚"为记录同一词位{悦}的古今字。本文以汉字职用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利用书写时代明确的文本来考察词位{悦}的历时用字情况,说明不同用字的字际关系,并说明用字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古今字
下载PDF
荀子《乐论》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婠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总结了研究者对《荀子.乐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荀子与墨子对待“乐”的态度,以及荀子《乐论》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作用。虽然荀子并没有直接论述文学的作用,但是他论乐的方式和思路都启发并影响了汉代学者们的思考和评价。
关键词 荀子 《乐记》 《乐论》
下载PDF
吴、越文化融汇的古代例证──伍子胥文化的层累透视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恩培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6-23,共8页
春秋时期与楚文化、吴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伍子胥,后世成为越地的钱江涛神,从而成为吴、越文化交相融汇的古代例证。本文分析了伍子胥文化的层累现象后,指出今日长三角地区的主体文化就是吴、越文化。
关键词 伍子胥文化 层累 吴越文化 融汇 例证
下载PDF
分散叙事:试论《资治通鉴》中的传记技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林 《现代传记研究》 2015年第2期29-38,239-240,共11页
《资治通鉴》有关人物的叙事都服从于编年的体例,人物活动被严格限制在明确的时间格栅之中,这与纪传体史书形成鲜明对照。分散叙事有助于更大范围地揭示人物的历史背景,将人物安置在复杂的历史经纬中进行塑造,还可以补足传主的一些边缘... 《资治通鉴》有关人物的叙事都服从于编年的体例,人物活动被严格限制在明确的时间格栅之中,这与纪传体史书形成鲜明对照。分散叙事有助于更大范围地揭示人物的历史背景,将人物安置在复杂的历史经纬中进行塑造,还可以补足传主的一些边缘性活动,进而丰富传主的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分散叙事 乐毅 刘聪 安禄山
原文传递
论陈烺戏曲评点中的编剧技巧
13
作者 郑政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16,共5页
陈烺是清朝中叶福建地区一位较为活跃的戏曲家,他不仅创作了《紫霞巾传奇》《花月痕传奇》2部戏曲作品,而且通过对二剧的评点,展现出对编剧技巧的深入实践和思考。他提出的“对锁章法齐中求变和善用线索”的结构布局技巧和“神龙掉尾法... 陈烺是清朝中叶福建地区一位较为活跃的戏曲家,他不仅创作了《紫霞巾传奇》《花月痕传奇》2部戏曲作品,而且通过对二剧的评点,展现出对编剧技巧的深入实践和思考。他提出的“对锁章法齐中求变和善用线索”的结构布局技巧和“神龙掉尾法、鹅笼书生法、横风吹断法、颠倒入妙法、着意生波、顿折、转折等”制造戏剧效果技巧以及关目设计以“脱窠臼”为原则力求创新的做法,对现代戏剧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烺 戏曲评点 编剧技巧 《紫霞巾传奇》 《花月痕传奇》
下载PDF
金文补释两则
14
作者 唐焘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04-109,共6页
小子网簋铭文"在十月■"旧多释为"在十月肜"或"在十月肜日",通过分析"肜"字字形、甲骨金文中的月份时间形式以及商代历法规则,释为"在十月四"更加合理。鄬子受钟、镈中的纪时铭文&qu... 小子网簋铭文"在十月■"旧多释为"在十月肜"或"在十月肜日",通过分析"肜"字字形、甲骨金文中的月份时间形式以及商代历法规则,释为"在十月四"更加合理。鄬子受钟、镈中的纪时铭文"月=戊申"格式特殊,通过分析两周金文中使用合文符号的合文形式和甲骨金文的纪月和纪日形式,"="当为重文符号,"月唯戊申"不是纪月时间而是纪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子网簋 在十月四 鄬子受钟、镈 纪日时间
下载PDF
《唐统纪》史学价值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展钊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2-27,共6页
《唐统纪》是晚唐时期杰出的编年史书,为《通鉴》成书做出了贡献。《唐统纪》的史料来源丰富,撰者陈岳不为曲笔,所记之事真实可信,是有唐一代的可靠信史,《资治通鉴》的重要史源。《唐统纪》是对长时段、全方面编年体史书的有益尝试,并... 《唐统纪》是晚唐时期杰出的编年史书,为《通鉴》成书做出了贡献。《唐统纪》的史料来源丰富,撰者陈岳不为曲笔,所记之事真实可信,是有唐一代的可靠信史,《资治通鉴》的重要史源。《唐统纪》是对长时段、全方面编年体史书的有益尝试,并纠正了唐人修史的弊端,为《通鉴》成书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统纪》 《资治通鉴》 编年体史书 陈岳
下载PDF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七)》释读拾遗
16
作者 罗涛 《汉字汉语研究》 2019年第4期78-87,126,127,共12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七)》自公布以来,引起多方讨论,但不少简文的释读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就其中某些简文提出新的释读意见,如《子犯子余》简3应点断为“主如曰疾利,焉不足?诚我主故弗秉”。同简“以即中于天”中的“即”可读为“...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七)》自公布以来,引起多方讨论,但不少简文的释读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就其中某些简文提出新的释读意见,如《子犯子余》简3应点断为“主如曰疾利,焉不足?诚我主故弗秉”。同简“以即中于天”中的“即”可读为“冀”,希冀之义。简5“■■于志”可读为“瘅劳于志”。“瘅劳于志”,为志向而劳苦。简12中的“就”当依沈培的意见理解为“及”。简13“若大岸将具崩”中的“具”可读为“遽”,突然、猝然。《赵简子》简7“车外”中的“外”字当是“”字之省,应读为“坚”,坚固。《越公其事》简6“继”可读为“继祧”,继续宗庙之义。简14“笃”应理解为病,指军队疲敝。简32“堇(勤)𡐰”应读为“勤励”,勤劳勉励。简34“■■■■”可读为“䅘稑陵稼”,在丘陵之地种稑和小麦。简58“询命若命”中的“询”可读为“循”,顺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七 子犯子余 赵简子 越公其事
下载PDF
论孔子诗学的文化转向
17
作者 陈绪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孔子开启了"以义言诗"的时代。自孔子起,诗的性质、传承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后世诗学的发展。孔子实现了《诗》到《诗经》的转变,早期文献中的"子曰诗云"便揭示了孔子诗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关键词 孔子 诗学 文化转向 “子曰诗云”
下载PDF
论刘熙语言观及其与荀子“约定俗成”论的关系
18
作者 朱栋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99-101,共3页
在探究刘熙《释名》中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刘熙的语言观予以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刘熙的"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的学术观点与荀子的"约定俗成"论并无本质上的对立,只是对语词的不同发展阶段所作出的客观认识。
关键词 刘熙 释名 荀子 约定俗成
下载PDF
《周易》考证二题
19
作者 洪迪 《台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在上题中,提出在《系辞传》和《文言传》中可辑出《易传子曰》独立成篇,并多方证明篇中所有"子曰"确系一"子"所"曰",且此"子"确为颜回之师孔子。又提出可从此篇中再辑出《孔子周易通论》精萃... 在上题中,提出在《系辞传》和《文言传》中可辑出《易传子曰》独立成篇,并多方证明篇中所有"子曰"确系一"子"所"曰",且此"子"确为颜回之师孔子。又提出可从此篇中再辑出《孔子周易通论》精萃短文。从而为孔子与《周易》的关系至要至深提供崭新的有力证据。在下题中,从《杂卦传》列出一表,表明在56讼以上的14行皆能"二二相偶,非覆即变",而在57大过之下的后2行则成无序,显系错简。于是将其更改排列成新表,即使全文完整而顺畅,末段文字也据此作了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辑出 《易传子曰》 孔子 《杂卦传》 错简 改正
下载PDF
《说文解字约注》成就述略
20
作者 陶生魁 《殷都学刊》 2010年第2期85-88,102,共5页
本文主要从校勘与注释两方面论述了张舜徽先生的《说文解字约注》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文章认为《约注》校勘精审、无征不信,是文献校勘的典范之作;在注释方面《约注》恪守传统训诂学的训释原则,从本字着手,阐发引申义,推求语源,自成一家... 本文主要从校勘与注释两方面论述了张舜徽先生的《说文解字约注》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文章认为《约注》校勘精审、无征不信,是文献校勘的典范之作;在注释方面《约注》恪守传统训诂学的训释原则,从本字着手,阐发引申义,推求语源,自成一家之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舜徽 《说文解字约注》 校勘 注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