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8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 被引量:53
1
作者 储泽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本文试图揭示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首先看什么 NP 的后边方位词可能隐去,其次看起什么作用的方位词可能隐去,再次看参照物与目的物是什么空间关系时方位词可能隐去,然后看位置的具体与维向的确定对方位词隐... 本文试图揭示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首先看什么 NP 的后边方位词可能隐去,其次看起什么作用的方位词可能隐去,再次看参照物与目的物是什么空间关系时方位词可能隐去,然后看位置的具体与维向的确定对方位词隐现的影响情况。文章认为:"形体即空间"是贯穿汉语方所始终的内在脉络;连绵性、常规空间关系的激活会对句法的强制性造成影响;语用的影响不是随意的,而是有限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在+方位短语”结构 方位词 隐现机制 语法
原文传递
冗余信息与增译和省译 被引量:56
2
作者 田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32,共3页
本文阐明了语言中冗余信息的类型,着重探讨了语义性冗余信息的各种表现形式,说明如何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利用冗余信息进行增译和省译。
关键词 冗余信息 增译 省译
原文传递
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红孝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72,共7页
本文回顾了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并对其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改进。本文强调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似概念提取的重要性,及隐喻和转喻形成后所提取概念缺省的必要性。同时我们认为,转喻不是简单的替代... 本文回顾了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并对其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改进。本文强调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似概念提取的重要性,及隐喻和转喻形成后所提取概念缺省的必要性。同时我们认为,转喻不是简单的替代,也不是简单的概念之间的相互激活,而是遵循空间映射论,包含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从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和转喻的常规和非常规含意划分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映射 概念整合 主观能动性 概念提取 概念缺省
原文传递
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的移植与变异 被引量:43
4
作者 朱冬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40-1356,共17页
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的基础为帮助侵权已成为通识.但是现行规则在主客观要件方面均与帮助侵权原理存在龃龉.这表明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在移植美国模式过程中出现了变异.这些变异主要是由于在移植过程中将责任排除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的基础为帮助侵权已成为通识.但是现行规则在主客观要件方面均与帮助侵权原理存在龃龉.这表明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在移植美国模式过程中出现了变异.这些变异主要是由于在移植过程中将责任排除条款转换为责任构成条款并将“有理由知道”替换为“应当知道”造成的.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法院更加强调注意义务和必要措施两个要件,这种做法脱离了帮助侵权的基本框架,逐渐向不作为侵权模式靠拢.与帮助侵权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淡化了避风港的责任限制效果,为适当加重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提供了空间.需要警惕过分扩张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的趋势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帮助侵权 注意义务 不作为侵权
原文传递
汉语词类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被引量:40
5
作者 陆俭明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95,共6页
文章扼要评述了汉语学界高名凯、吕叔湘、朱德熙、沈家煊等四位学者有代表性的关于汉语词类特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以汉语事实分析说明了汉语词类的真正特点,明确指出:汉语词类与句法成分一对多对应,动词、形容词能做主宾语,这都不是汉... 文章扼要评述了汉语学界高名凯、吕叔湘、朱德熙、沈家煊等四位学者有代表性的关于汉语词类特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以汉语事实分析说明了汉语词类的真正特点,明确指出:汉语词类与句法成分一对多对应,动词、形容词能做主宾语,这都不是汉语词类的特点,而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汉语词类的特点不表现在动词、形容词能做主宾语这一点上,而是表现在:(一)大量的零派生;(二)由于可以大量省略,造成动词、形容词可以在主宾语位置上落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词类 零派生 省略
下载PDF
持有型犯罪争点探微 被引量:29
6
作者 石英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9,共6页
持有型犯罪中争论较大的两个问题就是持有的构成与持有的性质。持有是主客观的统一 ,只要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所持物的存在、客观上控制特定物品就可构成持有 ,无需认识所持物品的性质 ,控制并不受时空限制。刑法中的行为不同于自然意义... 持有型犯罪中争论较大的两个问题就是持有的构成与持有的性质。持有是主客观的统一 ,只要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所持物的存在、客观上控制特定物品就可构成持有 ,无需认识所持物品的性质 ,控制并不受时空限制。刑法中的行为不同于自然意义的行为 ,它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的举止 ,因此否认持有的行为性是没有根据的。作为与不作为的界限在于所违反规范的类型 ,持有作为第三种行为类型无论在形式逻辑上还是事实上都不能成立。持有的性质只能视具体情况而定 ,通常情形是不作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有型犯罪 持有构成 持有性质 规范说 作为 不作为
原文传递
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晓龙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3-53,共11页
不纯正不作为犯可罚性的关键在于等价性问题 ,也即不阻止构成要件结果的发生与由于积极作为引起结果在何等条件下等价值决定着能否对不纯正不作为犯进行处罚以及如何处罚。等价性的目的和实质就在于通过对客观上的作为行为和不作为行为... 不纯正不作为犯可罚性的关键在于等价性问题 ,也即不阻止构成要件结果的发生与由于积极作为引起结果在何等条件下等价值决定着能否对不纯正不作为犯进行处罚以及如何处罚。等价性的目的和实质就在于通过对客观上的作为行为和不作为行为在规范上的等价值来限制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处罚范围。等价性的媒介是作为义务 ,所以等价性要求就是通过对作为义务层级程度和违反程度的限定来实现作为和不作为的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纯正不作为犯 作为义务 不作为行为 处罚范围 可罚性 构成要件 限制 价值决定 规范 条件
下载PDF
汉语介词的隐现与论元标识功能的转换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4期27-32,共6页
本文借鉴格语法、配价语法以及论元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或方法,探讨汉语中介词的隐现及介词省略时的功能替换手段问题.研究发现:标识主体论元和客体论元的介词一般不能省略.状况论元在句中处于状语或补语位置上时,介词一般不能省略.... 本文借鉴格语法、配价语法以及论元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或方法,探讨汉语中介词的隐现及介词省略时的功能替换手段问题.研究发现:标识主体论元和客体论元的介词一般不能省略.状况论元在句中处于状语或补语位置上时,介词一般不能省略.可以省略介词的情况有:标识客事论元的介词"对、对于"可以省略;状况论元通过话题化或述题化等手段变换话题或宾语的位置上时,介词一般要省略;数量论元一般不用介词标识;标识时间论元的介词往往可以省略;框式介词的前项一般可以省略.介词省略后,论元角色仍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原因在于采用了其他的手段,以补偿介词的标识功能:表示时间和数量的词语本身含有较为固定的论元角色,因此时间论元和数量论元一般不用介词标识.标识处所、源点、终点、时间、原因/目的等论元的框式介词中的前项省略后,框式介词的标识功能就全部转移到了后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现代汉语 格语法 配价语法 论元理论 标识功能
下载PDF
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侯国云 梁志敏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是指存在于不作为与它所引起的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这种因果关系可分为起因性因果关系和防果破坏性因果关系两种。对于具有起因性因果关系的不作为犯罪 ,不能把因... 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是指存在于不作为与它所引起的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这种因果关系可分为起因性因果关系和防果破坏性因果关系两种。对于具有起因性因果关系的不作为犯罪 ,不能把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 ;对于具有防果破坏性因果关系的不作为犯罪 ,应把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作为从轻处罚的一个酌定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作为 犯罪 因果关系
下载PDF
论旁观者的不作为侵权行为——以民事救助义务的确立为视角 被引量:21
10
作者 蔡唱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对于没有特殊身份和关系的旁观者见危不救的行为能否构成不作为侵权的问题,有否定论和肯定论之争。本文从比较法角度、我国古代法律规定以及民商法内部海商法领域考察,我国应该在侵权行为法中确立一定范围内的一般民事救助义务,保护受... 对于没有特殊身份和关系的旁观者见危不救的行为能否构成不作为侵权的问题,有否定论和肯定论之争。本文从比较法角度、我国古代法律规定以及民商法内部海商法领域考察,我国应该在侵权行为法中确立一定范围内的一般民事救助义务,保护受害者。在确立该义务时应考虑最低限度的道德并注意社会秩序与个人自由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观者 不作为侵权行为 民事救助义务
下载PDF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法责任——刑法总论中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19
11
作者 乌尔里希·齐白 王华伟 《刑法论丛》 CSSCI 2016年第4期313-348,共36页
德国《电信媒体法》(TMG)第7-10条具体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围绕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法责任,首先。本文探讨了德国刑法总则与《电信媒体法》二者之间的适用关系。其次,本文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积极作为与不作为行为的区分做出... 德国《电信媒体法》(TMG)第7-10条具体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围绕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法责任,首先。本文探讨了德国刑法总则与《电信媒体法》二者之间的适用关系。其次,本文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积极作为与不作为行为的区分做出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介绍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法保证人义务.对保证人义务的不同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进一步剖析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尤其是不作为)的结果归责、行为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电信媒体法 不作为 保证人义务 果归责
原文传递
论持有型犯罪的主客观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郝守才 张亚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23-26,共4页
持有型犯罪是新修订的《刑法》规定的一类犯罪。目前 ,在刑法理论上对这一类犯罪的行为方式到底应归于作为还是不作为 ,抑或是第三行为方式以及这一类犯罪在主观上是否具有罪过性争议较大。本文着重探讨了持有型犯罪的行为方式归属以及... 持有型犯罪是新修订的《刑法》规定的一类犯罪。目前 ,在刑法理论上对这一类犯罪的行为方式到底应归于作为还是不作为 ,抑或是第三行为方式以及这一类犯罪在主观上是否具有罪过性争议较大。本文着重探讨了持有型犯罪的行为方式归属以及其所具有的客观行为性和主观罪过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持有型犯罪 作为 不作为 刑法 严格责任 客观行为性 主观罪过性 社会行为
下载PDF
试论“简直+……”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丁险峰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4-89,共6页
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 ,把“简直 +是”结构在共时平面上假设为“简直句”系统的典型形式 ,把其他结构的“简直句”看作是这一结构分化出来的变体形式。通过大量实际语料的统计分析 ,逐一考察典型形式与变体形式的句法语义关系并试图... 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 ,把“简直 +是”结构在共时平面上假设为“简直句”系统的典型形式 ,把其他结构的“简直句”看作是这一结构分化出来的变体形式。通过大量实际语料的统计分析 ,逐一考察典型形式与变体形式的句法语义关系并试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在此基础上 ,对“简直句”的语义、语用进行深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直 转换 省略 感情色彩
下载PDF
省略对同声传译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凌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8,共6页
本文试图探讨省略在同声传译中的情况,在同声传译质量评估中,省略常常划定为错误。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在由译员起桥梁作用的双语交流中,"完全转述("saying it all")"的策略并不成功,甚至是不实际的。这一论... 本文试图探讨省略在同声传译中的情况,在同声传译质量评估中,省略常常划定为错误。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在由译员起桥梁作用的双语交流中,"完全转述("saying it all")"的策略并不成功,甚至是不实际的。这一论点引起了本文作者极大的兴趣。作者已在同声侍译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切身体会到在传译中百分之百的复述是不可能的,也无此必要。因此,作者拟在本论文中探讨省略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通过介绍"认识负荷模型"作者对为什么要在同传译中进行省略做出解释,通过一个观察性研究归纳出在哪些具体情况下译员会进行省略,并通过讨论研究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做出解答。通过此研究,作者希望能够证明省略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应在翻译实践及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声传译 质量 省略
原文传递
论不作为正犯与共犯的区分 被引量:15
15
作者 欧阳本祺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738,共22页
不作为的正犯共犯区分应当与作为的正犯共犯区分适用同一标准,多元区分标准说过于重视不作为与作为之间在存在论上的差异。我国刑法学不宜采用管辖理论。结果原因支配说在形式的机能二分说基础上增加了实质的考察,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可... 不作为的正犯共犯区分应当与作为的正犯共犯区分适用同一标准,多元区分标准说过于重视不作为与作为之间在存在论上的差异。我国刑法学不宜采用管辖理论。结果原因支配说在形式的机能二分说基础上增加了实质的考察,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可以合理区分不作为的单独正犯与共犯,以及不作为的共同正犯与共犯。自杀不救助的行为性质应当放在共犯论的延长线上来分析。据此,自杀不救助既不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正犯,也不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自杀帮助犯)。刑法学中有关共谋共同正犯的肯定说与否定说都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司法实践把大量的不作为的共谋共犯转化为作为的共谋共同正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作为 正犯 共犯 自杀不救助 共谋
原文传递
“但是”与“却”的转折强度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健军 吴长安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3,共7页
"但是"与"却"是现代汉语转折复句中常见的关系标记,可根据用法的不同将"但是"分化为"但是1"和"但是2"。"但是1"、"但是2"和"却"的转折属性分别为[+... "但是"与"却"是现代汉语转折复句中常见的关系标记,可根据用法的不同将"但是"分化为"但是1"和"但是2"。"但是1"、"但是2"和"却"的转折属性分别为[+强调性]、[+标记性]和[+对比性],根据三者转折属性上的差异以及"但是1"和"却"的隐现关系可以得出"但是"与"却"转折强度的等级序列。转折强度的层级性通过历时考察也获得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是 转折强度 转折属性 隐现
原文传递
口译认知加工分析:认知记忆在同声传译实践中的作用——以口译省略现象为例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报告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3-60,74,共9页
认知记忆是口译认知加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口译实践效果有重大影响。通过对口译实践中省略现象的实际观察与分析,本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认知记忆与其他口译专项技能的关系,澄清了认知记忆在口译实践中的具体作用与特征。
关键词 口译 同声传译 认知记忆 省略
下载PDF
从序列事件语篇看“了_1”的隐现规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庆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4-148,192,共15页
本文基于序列事件语篇来分析"了1"的隐现规律,序列事件语篇要求完整体小句倾向传达[+完结有界]特征,在该语篇功能制约的前提下,在序列事件完整体小句中,如果可以出现在"了1"前的补语类型出现,小句倾向于不出现体标... 本文基于序列事件语篇来分析"了1"的隐现规律,序列事件语篇要求完整体小句倾向传达[+完结有界]特征,在该语篇功能制约的前提下,在序列事件完整体小句中,如果可以出现在"了1"前的补语类型出现,小句倾向于不出现体标记"了1",这是优先考虑条件;如果只能位于"了1"后的补语或宾语出现,小句倾向于要带体标记"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事件 “了1” 完结有界 隐现
原文传递
先行行为导致的不作为侵权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蔡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先行行为介入他人生活资源之变动,根据团体主义和公序良俗等原则,承担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具有合理性。先行行为导致的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构成,不要求先行为违法和有责,但对先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有要求。具体而言,是要求存在先行行为,使他人... 先行行为介入他人生活资源之变动,根据团体主义和公序良俗等原则,承担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具有合理性。先行行为导致的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构成,不要求先行为违法和有责,但对先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有要求。具体而言,是要求存在先行行为,使他人处于危险之中或升高了危险,行为人因而负有作为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行为 不作为 侵权行为
下载PDF
前、后置“因为”的隐现及功能差异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再兰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65,96,共9页
前、后置"因为"具有不同的隐现规律。前置"因为"可以出现也可以省略,其隐现受时间顺序原则的制约。后置"因为"中有一类可以省略,有一类不能省略。根据后置"因为"在隐现上表现出的不同特点,本... 前、后置"因为"具有不同的隐现规律。前置"因为"可以出现也可以省略,其隐现受时间顺序原则的制约。后置"因为"中有一类可以省略,有一类不能省略。根据后置"因为"在隐现上表现出的不同特点,本文把后置"因为"分为两个,一个表因果逻辑关系,一个表"表态-说明"关系。表因果逻辑关系的后置"因为"与前置"因为"等同。因此,"因为"实际上已经分化为两个。本文进一步论述了表"表态-说明"关系的"因为"的特点,最后指出已有研究认为汉语因果复句的优势语序是前果后因,这一结论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为”小句标记 前置 后置 隐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