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蔡永生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7,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60年发生指导作用的一个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辩证统一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是在整体性推进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一体化研究
原文传递
人本法律观: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龙 魏腊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7,共5页
人本法律观揭示了一条规律,即法律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论证了一条原理,即“人是法律之本”;解决了一个困惑,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解读;回答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即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本法律观既是对人类法律文化... 人本法律观揭示了一条规律,即法律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论证了一条原理,即“人是法律之本”;解决了一个困惑,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解读;回答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即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本法律观既是对人类法律文化遗产的科学总结,也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法律领域的具体运用,人本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中国化
下载PDF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伟光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艾思奇的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条件"相结合的过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它... 艾思奇的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条件"相结合的过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大众化
下载PDF
城市收缩研究进展及其中国本土化思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菊 孙平军 +1 位作者 罗宁 彭雅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60,共6页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对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进展及其中国本土化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1)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的演进脉络具有高度趋同性,但形成背景和作用机理存在区域异质性,导致现有研究成果缺乏普适性,基于...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对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进展及其中国本土化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1)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的演进脉络具有高度趋同性,但形成背景和作用机理存在区域异质性,导致现有研究成果缺乏普适性,基于各国经验开展城市收缩的共性规律研究成为共识。(2)在时序上,研究呈现出以2010年为界点的阶段性特征,即2010年及以前的平稳起步阶段和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空间上,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德国、美国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发文量增幅大且关注度高;在内容上,国外研究视域更为深入细化,国内尚处于国外经验的引鉴阶段。(3)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收缩城市内涵及其识别体系缺乏统一标准,混淆城市收缩与收缩城市内涵,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从而将城市收缩看成是单纯的人口流失现象,局限于收缩城市本身而“就收缩城市论城市收缩”等。(4)从构建中国语境理论体系、加强不同发展语境比较研究、利用新技术挖掘多源数据支撑收缩城市多指标识别等方面,加强城市收缩研究的中国本土化思考,为中国城市收缩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提供依据,为世界城市收缩研究提供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收缩城市 中国本土化 CITESPACE VOSviewer
下载PDF
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 被引量:9
5
作者 曾艳兵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70,共6页
英国文学经典并不等同于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那些成为了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必然经过了文化的过滤和转换。英国文学经典的中国化与中国译介者的眼光和视野是分不开的,并与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主流文学传统紧密相关。英国文学经典中国化... 英国文学经典并不等同于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那些成为了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必然经过了文化的过滤和转换。英国文学经典的中国化与中国译介者的眼光和视野是分不开的,并与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主流文学传统紧密相关。英国文学经典中国化后,对中国文学和读者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基本精神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经典 中国化 鲁迅 布鲁姆
下载PDF
苏联化、西马化与中国化——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30年的简要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怀玉 马振江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12,共8页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创立至今已有30年。该学科始终是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改革开放这个伟大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的,始终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充分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它经历了苏联化、西马...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创立至今已有30年。该学科始终是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改革开放这个伟大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的,始终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充分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它经历了苏联化、西马化、中国化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我国学界通过对苏联研究模式的反思,最终领悟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以及后来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启示,逐渐关注方法论的研究和重视文本的解读。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不是简单地回顾历史,而是要重视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的研究,形成中国理论主体意识,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积累雄厚的学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历史回顾 中国化
原文传递
艾思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系统构想” 被引量:7
7
作者 罗永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7,共6页
论文全面整理和挖掘了艾思奇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的思想,认为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方面有着一个"系统构想",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和深刻,既有宏观的方向性的总体思路,又有具体的操作路径,这些思想,对于我... 论文全面整理和挖掘了艾思奇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的思想,认为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方面有着一个"系统构想",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和深刻,既有宏观的方向性的总体思路,又有具体的操作路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如何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系统构想
原文传递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论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5
8
作者 包心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60,共8页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科学发展观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状态和目标,生动体...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科学发展观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状态和目标,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新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正确指导,具体表现为:依据彻底的唯物主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基础;遵循理论源于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正确指导,具体表现为:依据彻底的唯物主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基础;遵循理论源于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路径;贯彻为人民谋利益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哲学方法 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今天,我们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镇西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今天我们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使其成为学校包装或炒作的工具,而是切实在理论和实践中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我们应深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独立思考、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品格;以... 今天我们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使其成为学校包装或炒作的工具,而是切实在理论和实践中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我们应深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独立思考、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品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而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他自始至终对教育的纯净、朴素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思想 中国化
原文传递
建设中国化传播学体系的几个根本性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81-85,共5页
建设真正的中国化传播学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特别注意解决几个根本性问题:其一是从基本用语和学术概念到总体理论框架的独立创造;其二是要全面吸收本土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其三是传播学理论的哲学... 建设真正的中国化传播学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特别注意解决几个根本性问题:其一是从基本用语和学术概念到总体理论框架的独立创造;其二是要全面吸收本土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其三是传播学理论的哲学化提升;其四是注意传播学的学派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理论体系 中国化 学科建设 本土文化 传统文化 学派建设 哲学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与当代的规范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奎良 《嘉兴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10,30,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其中国化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重中之重,而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主要就体现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中国化上。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以其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其中国化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重中之重,而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主要就体现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中国化上。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以其实事求是和对矛盾的全面解说开唯物论与辩证法中国化的先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对对立面和谐合作关系的阐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阶段。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制高点。伴随着时代和任务的转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被表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是主题或称一体,其内涵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在其结合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时代化和大众化,这是两翼。一体两翼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规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历史轨迹 规范表达
下载PDF
课程研究的范式:本土化与中国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天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7-61,共5页
从一般意义上讲,课程研究范式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部分。对某种研究范式盲目地推崇与应用并不是理性的选择。课程理论作为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过程中需要确立共同的“研究范式”,以保持课程理论基础和... 从一般意义上讲,课程研究范式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部分。对某种研究范式盲目地推崇与应用并不是理性的选择。课程理论作为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过程中需要确立共同的“研究范式”,以保持课程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的统一。在研究课程范式问题时,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本土化”课程研究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地位与使命。所谓“课程研究中国化”是指外来课程的合理因素与中国教育的实际相结合,提倡课程研究在中国教育中的具体范式与具体运用,确立中国课程研究的主体性。为了推动课程研究中国化的进程,强化课程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课程研究的流派意识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范式 中国化
下载PDF
IMO示范课程及其国内化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成春祥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根据IMO示范课程的作用、组成和特点分析示范课程国内化的现状及IMO示范课程与我国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课程的差异,提出轮机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改进建议,强调示范课程国内化要结合我国航海教育的实际情况,使中国航海教育切实... 根据IMO示范课程的作用、组成和特点分析示范课程国内化的现状及IMO示范课程与我国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课程的差异,提出轮机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改进建议,强调示范课程国内化要结合我国航海教育的实际情况,使中国航海教育切实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W公约 IMO示范课程 国内化 船员培训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核电设备国产化中的标准体系建设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敬才 周跃民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9-292,296,共5页
法国核电标准体系包括法令法规、基本安全导则(RFS)、RCC系列技术标准及技术文件。RCC标准覆盖了整个核电厂的设计和建造。基本上是一个封闭式标准体系。秦山核电二期工程采用的设计和建造标准是RCC系列标准,其核岛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建... 法国核电标准体系包括法令法规、基本安全导则(RFS)、RCC系列技术标准及技术文件。RCC标准覆盖了整个核电厂的设计和建造。基本上是一个封闭式标准体系。秦山核电二期工程采用的设计和建造标准是RCC系列标准,其核岛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建造规则是RCC-M。我国核电主管部门应该深入研究核电国产化过程中核电标准的相关问题,清楚地了解我国核电标准体系现状;根据ASMEB&PVC和RCC系列标准及我国核电建设的实践,开展编制严谨好操作的国际先进的我国核电技术系列标准工作;根据经验反馈、技术进步、法规修改、安全部门要求等适时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设备 国产化 标准体系 建议
下载PDF
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与和谐发展论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英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7,共6页
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再次重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与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关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再次重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与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关系发展的"蓝图",表明该理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较强的实践特性。和睦相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再发展,是各民族以平等、宽容、尊重为前提的交流交往要求。和衷共济属于行动理论范畴,表征了团结、共生的民族特征,蕴含建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互助、合作、共享的国家理念。"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与和谐发展"从三个层面实现了中华"和"文化在民族理论上的应用,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和”文化 中国化 凝聚力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机理——基于诠释学视角分析
17
作者 程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问题。文章从诠释学的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探讨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以不同视域之间的融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内在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问题。文章从诠释学的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探讨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以不同视域之间的融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内在机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不断丰富其意义域,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结合机理 诠释学
下载PDF
现代“民族”概念的中国本土化及其“多元一体”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兆义 曾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7,共10页
现代“民族”概念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民族国家而产生,与现代国家紧密结合,用于指民族国家的国民共同体,并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播和使用,逐渐演变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概念,呈现显著的“多元一体... 现代“民族”概念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民族国家而产生,与现代国家紧密结合,用于指民族国家的国民共同体,并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播和使用,逐渐演变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概念,呈现显著的“多元一体”特征。国家形式的民族是现代“民族”概念的本源性所指,中华民族是中国的国族,巩固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多元一体 中国本土化
下载PDF
斯大林民族定义在中国的九十年(1929-2019)--兼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中国化
19
作者 周传斌 张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0,183,共10页
民族定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斯大林的“民族”(нация/nation)定义对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通过回顾斯大林民族定义自1929年传入中国之后,... 民族定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斯大林的“民族”(нация/nation)定义对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通过回顾斯大林民族定义自1929年传入中国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不同影响,以及我国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在不同时期展开的争论,从而展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中国化的历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启,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取得了创新性发展,对民族定义的理解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民族定义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下载PDF
钩纽式袈裟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疏证
20
作者 齐庆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5,共7页
钩纽式袈裟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一种袈裟样式,至今仍在沿用,是佛教服饰中国化的生动体现。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聚焦佛教经典相关记载,对钩纽式袈裟的来源、名称、材质、形制与位置进行了分析。探索过程中,注意文献之间的... 钩纽式袈裟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一种袈裟样式,至今仍在沿用,是佛教服饰中国化的生动体现。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聚焦佛教经典相关记载,对钩纽式袈裟的来源、名称、材质、形制与位置进行了分析。探索过程中,注意文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客观揭示钩纽式袈裟的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纽式袈裟 研究现状 佛教经典 中国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