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视角观察高管团队行为整合 被引量:12
1
作者 成瑾 白海青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高管团队有效的行为整合对提高团队决策质量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本文从文化视角观察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过程,通过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三种类型企业三对极端案例的研究,以扎根理论方法得出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文化因素模型,最... 高管团队有效的行为整合对提高团队决策质量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本文从文化视角观察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过程,通过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三种类型企业三对极端案例的研究,以扎根理论方法得出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文化因素模型,最终提炼出影响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两个文化因素:智识导向、和而不同。智识导向是团队价值判断的准则,包括尊重才识、重视思考和重视学习三个维度。和而不同是团队成员的沟通准则,包括开放沟通、理性讨论、批判坚持三个维度。高管团队有效的行为整合是在"智识导向"与"和而不同"互动作用下形成的。"智识导向"价值观驱动"和而不同","和而不同"能达到团队正确认知,成就团队智慧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 行为整合 智识导向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蔡拓 孙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85,共7页
对于文化全球化产生的影响,全球化的怀疑论者和一部分文化全球化支持者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运用建构主义关于规则二元性的观点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见,怀疑论者和部分文化全球化支持者在看待文化全球化时... 对于文化全球化产生的影响,全球化的怀疑论者和一部分文化全球化支持者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运用建构主义关于规则二元性的观点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见,怀疑论者和部分文化全球化支持者在看待文化全球化时都存在片面性。面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间的冲突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文化的建构作用,成为在新的全球治理规则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文化全球化 文化二元性 中国传统文化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和而不同:人类共同价值重构的路径 被引量:6
3
作者 姚新中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智慧,其内涵不仅仅是指一种伦理德性、一种存在状态或一种包容能力,而且是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方法论。和而不同既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万事万物的儒学视角,为我们处理各种复杂境况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也为我们在各种各样...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智慧,其内涵不仅仅是指一种伦理德性、一种存在状态或一种包容能力,而且是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方法论。和而不同既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万事万物的儒学视角,为我们处理各种复杂境况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也为我们在各种各样境遇中进行道德选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和而不同中蕴含着人类共同价值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文化基因密码,是共同价值之所以可能实现的重要原因。和而不同承认万千世界具有内在的差异,文化形态具有多样的诉求,个体群体在观念与实践中具有不同的样式。然而,承认差异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和而不同绝不仅限于承认“差异”“不同”,还要进而通过协调、协商、协作来实现求同存异、共生共长、美美与共,从而为新时代人类共同价值重构提供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共同价值 特殊性与普遍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浅论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昌善 《东疆学刊》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建构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是非常必要的,但也是非常艰难的。中朝(韩)日在历史上虽说都属儒家文化圈,但是各国还存在着不同文化特殊性。只有坚持“和而不同”,反对霸权主义文化,走文化多元一体化道路,才有可能实现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目的。
关键词 东北亚文化 共同体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协作反制与和而不同:中俄应对美国网络霸权“双遏制”的策略研究
5
作者 赵秀赞 王高阳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9,共15页
虚拟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场域。美国网络霸权以技术、制度和文化为三大支柱,同时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大战略竞争对手进行“双遏制”,给两国带来持续性战略压力。为此,搭建以技术、制度和文化为基本参考系的解释框架,分析中俄两国... 虚拟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场域。美国网络霸权以技术、制度和文化为三大支柱,同时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大战略竞争对手进行“双遏制”,给两国带来持续性战略压力。为此,搭建以技术、制度和文化为基本参考系的解释框架,分析中俄两国应对美国网络霸权策略的异同之处,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就同质性而言,面对美国网络霸权这一共同的外部性压力,中国与俄罗斯协作反制,政策目标基本一致。两国均强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缩小对美技术差距;加强国际治理合作,重视国际机制;积极倡导网络主权,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另一方面,就异质性而言,基于各自有别的物质力量、自我定位以及对外理念等内部性因素,中俄两国“和而不同”,在应对美国网络霸权的政策工具选择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中国更加强调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设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新兴机制,倡导并推动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俄罗斯则通过进行断网实验发展非对称网络攻防能力,对自身所参与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进行强硬改革,并将更多注意力集中于国内。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中国与俄罗斯采取“和而不同”的协作反制模式,为共同应对美国网络霸权、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更加公平正义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俄三边关系 网络霸权 协作反制 和而不同 “双遏制”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哲学“贵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艳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以和为贵"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贵和"思想的精髓与特色,"和而不同"是传统"以和为贵"处世观的深化,"动态平衡"... "以和为贵"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贵和"思想的精髓与特色,"和而不同"是传统"以和为贵"处世观的深化,"动态平衡"是人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果。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贵和"思想,无论对中国人的人格塑造,还是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价值理念在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方面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和为贵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和而不同 动态平衡
下载PDF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以中华传统“和”文化为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鑫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33-138,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国内外局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思想。该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根植于悠久的中华传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国内外局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思想。该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根植于悠久的中华传统——"和"文化之中,鲜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以及"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有力地彰显了"天下大同"的价值旨归,实现了对中华传统"和"文化的继承运用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天人合一 协和万邦 和而不同 人心和善
下载PDF
现代艺术思潮背景下中国艺术发展流变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和平 罗丹丹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4期16-20,共5页
风靡于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对同时代的东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艺术发展呈现既非固守传统抑非迷恋现代的格局,明显地表现出三个阶段:1898年到1949年表现为从"西学东渐"到"民族风格;"1949年到1978年表现为从"... 风靡于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对同时代的东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艺术发展呈现既非固守传统抑非迷恋现代的格局,明显地表现出三个阶段:1898年到1949年表现为从"西学东渐"到"民族风格;"1949年到1978年表现为从"百家争鸣"到"万马齐喑;"1978年到2010年表现为从"革故鼎新"到"和而不同",对百余年中国艺术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可以厘清艺术前进方向和繁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思潮 西学东渐 民族风格 百家争鸣 革故鼎新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尚和去同”“和而不同”的思想传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文化根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学荣 《领导之友》 2016年第19期13-17,共5页
西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另作"史墨")最早对"和""同"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主张,标志着"尚和去同"思想的滥觞。春秋末年齐国政治家晏婴对"和""... 西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另作"史墨")最早对"和""同"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主张,标志着"尚和去同"思想的滥觞。春秋末年齐国政治家晏婴对"和""同"关系作了进一步阐发。在史伯和晏婴思想的基础之上,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张。"尚和"的思想传统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生长与繁茂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反过来讲,协商民主在中国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态势,亦在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优秀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和去同” “和而不同” 思想传统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文化根基
下载PDF
走向世界的比较艺术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倍雷 赫云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在世界文化多元共存语境中的不同国别或民族的艺术,面临着需要交流、沟通、理解和相互阐释谋求共同发展的艺术文化问题。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它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观念都是构成世界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呈开放性的语境中,国别... 在世界文化多元共存语境中的不同国别或民族的艺术,面临着需要交流、沟通、理解和相互阐释谋求共同发展的艺术文化问题。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它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观念都是构成世界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呈开放性的语境中,国别或民族艺术要发展自身的艺术文化形态和艺术观念,都离不开他者艺术形态和艺术观念而孤立地发展,只能在彼此的相互关系中谋求自身的发展。比较艺术学的目的 ,就是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双向理解、阐释和沟通世界艺术文化形态,促进世界艺术和而不同地共存发展。因此,比较艺术学必然是世界性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艺术学 the World Art 艺术文化 艺术观念 艺术形态 文化形态 世界文化 文化多元共存 民族艺术 语境 相互关系 文化问题 和而不同 国别 对话机制 阐释 世界性 开放性 学科
下载PDF
月印万川、理一分殊和分映万灯背后的共同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践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共8页
"和而不同"是儒家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儒家政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应当允许不同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的合法存在;二是不同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应当求同存异,相向而行,... "和而不同"是儒家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儒家政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应当允许不同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的合法存在;二是不同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应当求同存异,相向而行,和谐相处。在其影响下,佛教提出"月印万川"来隐喻其内部诸派及外部与儒家、道教"圆融无碍"的关系。与此相应,宋明理学也提出"理一分殊"来描述"太极"与"万物"、"一理"与"万理"的关系,以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与多元性。伊斯兰教还提出"分映万灯"来隐喻自身与其他宗教、文化的关系。这几种不同隐喻的背后都反映了"和而不同"的共同价值观,在历史上发挥了促进外来宗教中国化、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积极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儒学 佛教 伊斯兰教 月印万川 理一分殊 分映万灯
原文传递
中日“和”文化的差异探析
12
作者 赵晓杰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从文化对比的角度,通过查阅历史书籍中对"和"的解释,来分析中日两国"和"文化的异同,由于地理、气候、历史、民族、文化,社会结构的不同,对"和"理解的差异也会体现在行为模式上,为了更好的促进中日文... 本文从文化对比的角度,通过查阅历史书籍中对"和"的解释,来分析中日两国"和"文化的异同,由于地理、气候、历史、民族、文化,社会结构的不同,对"和"理解的差异也会体现在行为模式上,为了更好的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中日关系和谐发展,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有必要弄清中日两国文化对"和"文化差异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对比 "和"文化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以和为贵
下载PDF
中国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意义
13
作者 罗仲祥 卢玲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3期57-60,共4页
中国哲学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化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对于保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文明的特色具有建设性意义。从人类社会意识、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儒家大同世界的思... 中国哲学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化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对于保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文明的特色具有建设性意义。从人类社会意识、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儒家大同世界的思想虽然已过去两千多年了,但其先进的思想光辉至今仍然明亮闪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 人与自然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终极走向
下载PDF
“和而不同”的哲学原理——以面食传播为例看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14
作者 阎瑜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6-48,共3页
"和而不同"作为中国哲学思想核心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国面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也蕴含着民族间的认同与冲突。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认为只有在文化差异和冲突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整合,才能使文... "和而不同"作为中国哲学思想核心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国面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也蕴含着民族间的认同与冲突。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认为只有在文化差异和冲突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整合,才能使文化有可能打破原有的范式,实现创新。以小麦为代表的中国面食文化从古埃及向全球传播并发展的哲学基础正是文化的认同与和谐。保持民族的文化特性,坚守本土的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争取到话语权,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食文化 和而不同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江泽民“和而不同”思想诠释
15
作者 何懿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和而不同"在江泽民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对"和而不同"的内容、适用领域进行了完善和拓展,阐述了"和而不同"的实现路径,并把"和而不同"思想融汇贯... "和而不同"在江泽民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对"和而不同"的内容、适用领域进行了完善和拓展,阐述了"和而不同"的实现路径,并把"和而不同"思想融汇贯通于执政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思想体系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
16
作者 李想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21-23,共3页
“和”与“同”的争辩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儒家思想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算是对“和”与“同”的争辩做出了一个完美的解释。两千余年前的“和同”之争时至今日仍有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价值,对于当代思政... “和”与“同”的争辩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儒家思想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算是对“和”与“同”的争辩做出了一个完美的解释。两千余年前的“和同”之争时至今日仍有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价值,对于当代思政教育克服教育偏差和推动自身创新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儒家思想 “和而不同” 价值启示
下载PDF
政治环境中的多数原则与儒家的“和而不同”
17
作者 陈川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15-122,共8页
多数原则作为民主政治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原则,多数原则不仅尊重政治环境中观点的分歧,也尊重决策过程中的每个个体。在多数原则的适用上,为防止其成为像民粹主义那样用假意的"多数"代替真正人民,从而谋取特定政治利益的... 多数原则作为民主政治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原则,多数原则不仅尊重政治环境中观点的分歧,也尊重决策过程中的每个个体。在多数原则的适用上,为防止其成为像民粹主义那样用假意的"多数"代替真正人民,从而谋取特定政治利益的工具,我们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先决准则:非对立准则、身份未知准则、同等决定力准则。然而,即使遵循上诉准则,多数原则也有着难以避免的缺陷。为此,将我国儒家思想"和而不同"作为检验多数原则的标准有利于优化多数原则,保障多数和少数的和谐共存,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原则 政治环境 民粹主义 和而不同
下载PDF
论时尚广告的美学理想——以《时尚·COSMO》广告的美学呈现为例
18
作者 沈丽琴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8-84,共7页
当代时尚广告的美学理想主要体现为国际标准的凸显、东方之美的打造,本质遵循销售传播和服务受众的经济逻辑,集中反映现代生活方式推广和崇拜的社会逻辑,深层承载全球化扩张和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逻辑。以《时尚·COSMO》广告为代表... 当代时尚广告的美学理想主要体现为国际标准的凸显、东方之美的打造,本质遵循销售传播和服务受众的经济逻辑,集中反映现代生活方式推广和崇拜的社会逻辑,深层承载全球化扩张和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逻辑。以《时尚·COSMO》广告为代表,其美学理想降格和沦落为营销策略,缺少纯粹美学精神和传统审美文化的自足性、独立性,应该反思其空心化、虚无化和唯"物"化等不足,要更多使用中华美学元素,以"和而不同"理念看待国际标准与地域特色的相对关系和转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广告 美学理想 国际标准 东方之美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和而不同”之小区域协调发展——以温州市岩头、枫林两镇联合规划为例
19
作者 刘峥 施维克 《江西科学》 2012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区域协调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小区域作为区域内的组成单元,其协调与否更能为区域提供实际经验,通过分析"和而不同"这一中国古老思想在温州市岩头、枫林两镇联合规划中的运用,探索小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小区域 协调 温州市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清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3-151,共9页
人是文化的创造物,无论他身处何境都难以摆脱化育己身的文化规制。携带异质文化的人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容易以文化中心主义、民族优越论之姿态彼此"矮化"、"妖魔化"对方。欲从"非我族类,即为异端"思维定... 人是文化的创造物,无论他身处何境都难以摆脱化育己身的文化规制。携带异质文化的人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容易以文化中心主义、民族优越论之姿态彼此"矮化"、"妖魔化"对方。欲从"非我族类,即为异端"思维定式中尽快解脱出来,现代人应该学会总结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持中守庸、和而不同、随乡入俗等交际思想与智慧,将其运用到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去,如此,人类生活的世界就会越来越具有包容性,越来越变得友善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持中守庸 和而不同 随乡入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