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个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懿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2,共7页
对于多民族国家中国的稳定和发展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现状来看,推动研究进一步发展,最先要解决的是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认同”的形成作深入地历史解读... 对于多民族国家中国的稳定和发展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现状来看,推动研究进一步发展,最先要解决的是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认同”的形成作深入地历史解读。通过这一解读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建构既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更离不开正确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历史解读
下载PDF
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丁龙召 李丽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2,182,共11页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战略举措。这项源于群众的实践活动经过70年的发展,其积极效果已充分显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政治...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战略举措。这项源于群众的实践活动经过70年的发展,其积极效果已充分显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基础。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更好地发展各民族合法权益,在创建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工作 “五个认同”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的精神动力研究
3
作者 刘烨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的跌宕浮沉中生生不息、在时代的波澜起伏中不断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所凝结成的命运共同体,尤其是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推动着我们整个民族国家的赓续前行,其中,身份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的跌宕浮沉中生生不息、在时代的波澜起伏中不断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所凝结成的命运共同体,尤其是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推动着我们整个民族国家的赓续前行,其中,身份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与魂不断巩固着当代中国人民的团结感、认同感与归属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出发,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融入其中,梳理、探讨新时代人民主体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五重精神动力,充分领会其必然发展过程、当代内涵及重大意义,必将对增强民族认同力、凝聚力、向心力、创新力和行动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身份认同 精神动力 五个认同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新疆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
4
作者 赵莉娜 《新疆社科论坛》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新疆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新疆解放、发展和建设,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形成的不朽史实,革命精神,留下的遗迹遗址、建设成就以及建成的纪念地(场馆)... 新疆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新疆解放、发展和建设,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形成的不朽史实,革命精神,留下的遗迹遗址、建设成就以及建成的纪念地(场馆)、标志物,也包括民间自建的红色纪念场馆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的重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新疆各族人民共建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离不开正确的政治方向,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新疆红色文化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又是进一步强化新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精神纽带。因此,必须加强对新疆红色文化的研究阐释,运用好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色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下载PDF
统编教材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分析
5
作者 程伟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依托。通过构建涵盖5个主类目、16个次类目的分析框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教材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丰富、载体多元、功能齐全。教材注重文化认...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依托。通过构建涵盖5个主类目、16个次类目的分析框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教材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丰富、载体多元、功能齐全。教材注重文化认同,紧紧把握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为了充分发挥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教师应基于课标和学情提升教学精度,丰富教育内容以拓展教学广度,深化内容理解以提升教学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 “五个认同” 课程标准
下载PDF
责任意识在增强当代大学生五个认同中的作用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力 王立胜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5期223-224,共2页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对当代大学生教育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对于五个认同的教育进行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需要改...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对当代大学生教育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对于五个认同的教育进行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说关键是心理的认同,那么责任意识是不可缺少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三大意识即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也是责任意识的体现。文章将和大家一起探讨责任意识与五个认同之间的关系,努力说明责任意识应该成为五个认同教育的一条红线,并贯穿于该项工作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 五个认同 关系
下载PDF
“五个认同”视域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特征与教学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卜爱丽 王迎春 +1 位作者 刘强勋 刘宇杰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统编语文教材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是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包含5个类目(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和13个次类目的教材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版小学语... 统编语文教材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是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包含5个类目(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和13个次类目的教材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五个认同”的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伟大祖国认同侧重对祖国领土意识的呈现,中华民族认同突出民族团结精神,中华文化认同偏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共产党认同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注重党史的学习;教科书中尤为重视中华文化认同且教育内容随年级增长而增多,且“五个认同”教育内容依托课文和栏目系统的相互协调,从而提高教育实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升相关素养,关注教科书隐含的“五个认同”教育内容,关注课文及栏目系统功能,并结合“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板块拓展课程资源,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全面促进学生的“五个认同”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认同” 统编教材 小学语文教科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增进西藏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苑 《西藏发展论坛》 2020年第4期36-40,共5页
面对当前增进西藏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所遇到的一系列挑战,应该通过综合途径发力,化解这些阻碍西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的难题,更好地促进西藏民族团结事业的健康发展.深入分析现阶段存在的矛盾,找准突破点,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面对当前增进西藏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所遇到的一系列挑战,应该通过综合途径发力,化解这些阻碍西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的难题,更好地促进西藏民族团结事业的健康发展.深入分析现阶段存在的矛盾,找准突破点,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筑牢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的思想根基;切实有效地推动西藏经济发展,夯实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的经济基础;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牢固树立“五个认同”的青年群体.通过多方途径的持续努力,确保西藏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五个认同 民族团结 路径
下载PDF
以“五个认同”为载体推进高校思政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康玉环 李官云 《成才之路》 2023年第3期37-40,共4页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高校以“五个认同”为载体推进思政与民族团结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具有民族团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从“五个...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高校以“五个认同”为载体推进思政与民族团结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具有民族团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从“五个认同”的内容、高校思政与民族团结教育这两项工作的关系、高校思政教学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措施三方面,对以“五个认同”为载体推进高校思政与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四个维度
10
作者 何学培 鲁俣亨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第2期61-66,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民族工作的主线任务,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的关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一项涵盖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高校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必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民族工作的主线任务,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的关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一项涵盖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高校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必须从经济维度、政治维度、文化维度、社会维度四个方面协同发力,不断拓宽铸牢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五个认同 民族团结
原文传递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略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天博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7-34,共8页
冷战时期许多民族问题超越了传统安全视野中的国家边界而带有跨国性,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领域里最鲜明的变化,是非传统安全逐渐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并日显其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以及人类安全具有的巨大威胁。总体国家安全中非传统安全因素... 冷战时期许多民族问题超越了传统安全视野中的国家边界而带有跨国性,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领域里最鲜明的变化,是非传统安全逐渐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并日显其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以及人类安全具有的巨大威胁。总体国家安全中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从观念上筑牢中华民族总体国家安全意识、培育中华民族集体尊严、深化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不二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 中华民族共同体 集体尊严 五个认同
下载PDF
“五个认同”教育融入预科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英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2期42-46,共5页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五个认同”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而且关乎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及国家安定统一。文章在概述民族预科“五个认同”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思政实践,探讨“五个认同”教育融入预科英语教...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五个认同”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而且关乎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及国家安定统一。文章在概述民族预科“五个认同”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思政实践,探讨“五个认同”教育融入预科英语教学何以必要、何以实现,以期为民族预科切实提高“五个认同”教育实效提供有益启发,拓宽预科英语课程思政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认同” 预科英语 实践研究
下载PDF
基于“五辨”思维探讨乳腺癌的诊治思路
13
作者 易曼婷 黎月恒 李东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892-1897,共6页
“五辨”是一种基于整体观念的新理论,是辨病、辨症、辨证、辨机与辨人的有机结合,是运用于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思维过程,是认识疾病、探求病因、明确病机、拟定治法和方药的基本思路。从“五辨”思维角度出发,通过辨病以掌握乳腺癌的... “五辨”是一种基于整体观念的新理论,是辨病、辨症、辨证、辨机与辨人的有机结合,是运用于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思维过程,是认识疾病、探求病因、明确病机、拟定治法和方药的基本思路。从“五辨”思维角度出发,通过辨病以掌握乳腺癌的整体情况,辨症以了解乳腺癌的临床特征,辨证以明确乳腺癌的所处阶段,辨机以洞察乳腺癌的内在本质,辨人以分析乳腺癌的发病特征。临床灵活运用“五辨”思维,综合分析乳腺癌的基本表现、发病机制、病变规律和治法方药,以期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五辨”思维 个体化诊疗 动态评估 病证结合
下载PDF
喀什地区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路径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5期92-94,73,共4页
在喀什,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一场关乎争夺民心、凝聚民心,守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打牢社会稳定思想基础的保卫战,是针对否定“五个认同”的各种错误思想而开展的政治斗争,是彻底清除意识形态领域错误认同的过程,更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 在喀什,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一场关乎争夺民心、凝聚民心,守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打牢社会稳定思想基础的保卫战,是针对否定“五个认同”的各种错误思想而开展的政治斗争,是彻底清除意识形态领域错误认同的过程,更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认同”教育 重要性 融入效应 落地生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