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人民的两个身体”——近代英美宪制理论对“人民”话语的塑造
1
作者 于明 《开放时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44,M0007,共18页
“人民的两个身体”是理解近代以来“人民”话语变迁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现代宪制理论中的“人民”由两种不同的“身体/形态”构成,既包括作为“政治身体”的“抽象人民”,也包括作为“自然身体”的“具体人民”。这一理论的建构,最初... “人民的两个身体”是理解近代以来“人民”话语变迁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现代宪制理论中的“人民”由两种不同的“身体/形态”构成,既包括作为“政治身体”的“抽象人民”,也包括作为“自然身体”的“具体人民”。这一理论的建构,最初发端于近代的英美,围绕着如何建构“抽象人民”与如何对待“具体人民”这两条主线展开。“抽象人民”的建构在近代英国完成了从有机论到契约论的转型,并在美国成文宪法中获得了日常“在场”的可能。“具体人民”(“民众”)在近代英美宪制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并通过多元的代表制获得不同程度的政治参与,但真正的民主权利依然受到严格限制。近代英美“人民”理论诞生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之上,其内在理论困境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的两个身体” 抽象人民 具体人民 议会主权 人民主权
原文传递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2
作者 边飞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角,从人类社会的理论视域、“现实的人”的生存关切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关联,以此彰显其蕴含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社会 “现实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宪法宣誓、人民主权与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国旺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5,共13页
已有对宪法宣誓的研究,要么从比较法视角入手,侧重其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要么从具体的宣誓程序着眼,侧重其制度设计的完善。若将宪法宣誓看作普法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探讨它与人民主权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激活和更新执政党之政治伦理的意义... 已有对宪法宣誓的研究,要么从比较法视角入手,侧重其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要么从具体的宣誓程序着眼,侧重其制度设计的完善。若将宪法宣誓看作普法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探讨它与人民主权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激活和更新执政党之政治伦理的意义,则会得出下述认识:第一,宪法宣誓制度包含着政治过程、法律过程和社会动员过程三个维度,政治过程是动因,法律过程是形式,社会动员过程是本质;因而它不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而是示范某种特定情感的社会仪式。第二,宪法宣誓既包含"向宪法宣誓",也包含"通过宪法来宣誓",宪法宣誓的聆听者不再只是宪法,而更多的是借由宪法而在场的"人民";宣誓者既是向结构化的人民宣誓,也是通过已结构化的人民向"人民本身"宣誓。第三,宪法宣誓的主体不仅代表其个人,而且也代表执政党向人民重申自身的政治伦理。第四,执政党政治伦理的激活必须直面宪法、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在的多重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宣誓 宪法实施 社会动员性 人民 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原文传递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从实践活动的方法论角度进行的考察
4
作者 崔昕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既强调了经济运动中的历史总体,也凸显了社会实践活动中具体的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试图通过“前进-逆退”等方法批判欧洲历史上教条论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而得出实践活动中具体的人的实在性和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既强调了经济运动中的历史总体,也凸显了社会实践活动中具体的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试图通过“前进-逆退”等方法批判欧洲历史上教条论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而得出实践活动中具体的人的实在性和特殊性,借此回到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角,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萨特的方法虽然在实践活动中面临一些困难,但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具有一定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 实践活动中具体的人 “前进-逆退” 异化的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