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象山县“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2014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国聪 金涛 +20 位作者 王光远 周春水 梁国庆 赵哲昊 罗鹏 许超 雷少 李泽琛 贺俊彦 史伟 任记国 黎飞艳 韩飞 张勇 刘春健 司久玉 孙兆锋 赵鹏 禾多米 顿贺 刘晓红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70,121,共22页
2014年,"小白礁Ⅰ号"沉船进行了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船体残存龙骨、肋骨、船壳板、隔舱板、铺舱板等构件。出水遗物有青花瓷、五彩瓷、陶器、金属制品等。"小白礁Ⅰ号"沉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从事海运贸易,具有远岸... 2014年,"小白礁Ⅰ号"沉船进行了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船体残存龙骨、肋骨、船壳板、隔舱板、铺舱板等构件。出水遗物有青花瓷、五彩瓷、陶器、金属制品等。"小白礁Ⅰ号"沉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从事海运贸易,具有远岸航行能力的木质帆船,是研究清代贸易史、造船史、航路航线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象山县 “小白礁号”沉船 道光年间
原文传递
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法评估三种加固剂对“小白礁Ⅰ号”考古木材微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刘杨 韩向娜 +3 位作者 田兴玲 周海宾 殷亚方 郭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9-1534,共6页
随着社会对木质文物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现代考古技术的进步,饱水木质文物得到不断发掘和保护。饱水木质文物木材的细胞形态和化学结构普遍发生非均匀降解或变化,成为了不同于健康木材的“新材料”。PEG法和糖法作为国际通用的脱水加固方... 随着社会对木质文物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现代考古技术的进步,饱水木质文物得到不断发掘和保护。饱水木质文物木材的细胞形态和化学结构普遍发生非均匀降解或变化,成为了不同于健康木材的“新材料”。PEG法和糖法作为国际通用的脱水加固方法可避免饱水木质文物干燥过程中收缩变形。本研究选用“小白礁Ⅰ号”沉船主要用材树种柚木(Tectonasp.)为试验对象,分别使用PEG、三氯蔗糖和海藻糖加固,并在开发的适用于脆弱木质文物的非包埋式纳米压痕样品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纳米压痕力学技术(NI)评估了三种饱水木质文物常用加固处理方法对考古木材微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红外光谱法(FTIR)和热重分析(TGA)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加固剂种类影响考古木材微力学性能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非包埋法制备的纳米压痕样品,可准确获取加固处理后考古木材细胞壁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PEG法、三氯蔗糖法和海藻糖法均可显著提高考古木材木纤维细胞壁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三种方法加固处理后的木材的弹性模量比未处理样品分别增加了6.9%,25.4%和29.1%,硬度比未处理样品分别增加了9.3%,25.9%和13.6%。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PEG、三氯蔗糖和海藻糖均进入了考古木材细胞腔等内部组织结构,热重分析结果证实部分加固剂进入了木材细胞壁,是细胞壁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总之,三氯蔗糖和海藻糖较适用于饱水考古木材的脱水加固,加固效果优于PEG,其中三氯蔗糖的加固效果最佳。研究结果为饱水木质文物加固性能的准确评估提供了方法参考,为沉船等饱水木质文物的加固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考古木材 微力学 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 “小白礁号”沉船
下载PDF
宁波“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部分构件木材树种的补充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欣欣 高梦鸽 +2 位作者 金涛 林国聪 徐润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7,共6页
为丰富和完善浙江宁波出水的清代"小白礁Ⅰ号"沉船船体所用木材的资料,通过与国内外类似案例的比较,分析"小白礁Ⅰ号"沉船的用材特点,利用植物解剖和光学显微技术,对后续出水的"小白礁Ⅰ号"沉船木材种类... 为丰富和完善浙江宁波出水的清代"小白礁Ⅰ号"沉船船体所用木材的资料,通过与国内外类似案例的比较,分析"小白礁Ⅰ号"沉船的用材特点,利用植物解剖和光学显微技术,对后续出水的"小白礁Ⅰ号"沉船木材种类进行了补充鉴定。结果显示,除了前期调查发现的木材种类外,该船的构件中还有榄仁(Terminalia sp.)和五瓣子楝树(Decaspermum parviflorum)两种木材。这两种木材在国内同类文物的鉴定中尚未发现过,因此对这两种树木的分布和种属问题做了简要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礁号”沉船 木材种类 榄仁 五瓣子楝树 用材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