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神通络针刺法通过Nrf2/ROS通路对脑卒中后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肌张力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滢 朱嘉民 +1 位作者 王鹏博 迟庆滨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1-549,共9页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刺法通过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活性氧(ROS)通路对脑卒中后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肌张力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非穴位针刺组、调神通络针刺组、调神通络...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刺法通过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活性氧(ROS)通路对脑卒中后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肌张力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非穴位针刺组、调神通络针刺组、调神通络针刺+ML385组,每组1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卒中后痉挛大鼠模型。造模后,西药组大鼠给予巴氯芬灌胃(0.4mg/kg);非穴位针刺组选择大鼠患侧肋下髂嵴上10mm的固定点进行针刺;调神通络针刺组于顶中线、右侧顶旁线给予调神通络法针刺;调神通络针刺+ML385组大鼠在行调神通络针刺前30min按30mg/kg剂量给予腹腔注射Nrf2抑制剂ML385。针刺干预均每次10min,每日1次,各组均干预7d。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痉挛程度;电生理记录仪检测大鼠肌张力和H反射;用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区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大脑皮层梗死区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二氢乙锭染色检测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区组织ROS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区组织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AS评分、Hmax/Mmax比值、脑梗死体积百分比、Glu含量、Asp含量、ROS水平均升高(P<0.001),肌肉反应对张力传感器的作用力、诱发H反射的刺激阈值,GABA、Gly、5-HT、DA、NE含量及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非穴位针刺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非穴位针刺组比较,西药组、调神通络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AS评分、Hmax/Mmax比值、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痉挛 调神通络针刺法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活性氧通路 神经功能 肌张力 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超声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结构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龚乃鹃 李青 《四川中医》 2012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应用颈动脉超声指标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结构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治疗28天,对治疗前... 目的:应用颈动脉超声指标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结构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治疗28天,对治疗前后硬化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调神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恢复(P<0.05)。(2)"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超声指标短期没有改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调神通络”针法 超声指标
下载PDF
调神通络针刺法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BDNF、VEGF、MMP-9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贾东佩 李春雷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调神通络针刺法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对... 目的:研究调神通络针刺法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法,观察组使用调神通络针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精神状况及血清BDNF、VEGF、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BDNF、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MP-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通络针刺法能有效升高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BDNF、VEGF水平,降低MMP-9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精神状况,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神通络针刺法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青 张朝辉 顾琛琛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应用颈动脉结构与功能超声指标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治疗28... [目的]应用颈动脉结构与功能超声指标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治疗28 d,对治疗前后硬化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调神通络"针法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特别是对于改善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总胆固醇(TC)具有明显的作用。(P<0.05或P<0.01)。(2)短期应用"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超声指标没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的干预短期内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结构与功能 “调神通络”针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