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思”“气韵”“风骨”与六朝诗画会通考辨
1
作者 赵志恒 王聪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包含大量艺术范畴,为洞察刘勰的知识谱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纵观全书,可以发现这些范畴,许多化用自绘画领域,如“神思”“气韵”“风骨”等。探寻这些具体的艺术范畴在诗论与画论之间的流转,并结合魏晋时期世情时序,... 刘勰的《文心雕龙》包含大量艺术范畴,为洞察刘勰的知识谱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纵观全书,可以发现这些范畴,许多化用自绘画领域,如“神思”“气韵”“风骨”等。探寻这些具体的艺术范畴在诗论与画论之间的流转,并结合魏晋时期世情时序,可以对六朝时期诗画相互影响、诗论画论相互交融的情况加以考辨,亦可探赜魏晋六朝诗论画论之间的融会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画论 会通 魏晋六朝 “神思” “气韵” “风骨”
下载PDF
近体诗的成熟与新美学原则的崛起——王昌龄诗学理论与创作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文爽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27-33,共7页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歌理论著作《诗格》,在继承前人以"风骨"为核心的古体诗审美原则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境"为中心的若干近体诗诗学观念。在从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的过程当中,确立了新的美学...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歌理论著作《诗格》,在继承前人以"风骨"为核心的古体诗审美原则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境"为中心的若干近体诗诗学观念。在从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的过程当中,确立了新的美学原则——追求诗境,并且他还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践行着他的诗歌理论,标志着近体诗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龄 古体诗 近体诗 风骨 诗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