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0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 被引量:689
1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共15页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进而零排放,成为雄心勃勃的“中国方案”与路线图。在阐释中国减排承诺及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挑战,也是实...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进而零排放,成为雄心勃勃的“中国方案”与路线图。在阐释中国减排承诺及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挑战,也是实现绿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大机遇;中国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核心目标,须建立倒逼机制,分为四个十年阶段、八个五年规划,逐步推动绿色改革绿色创新;进而明确提出了20个方面的主要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即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及增速约束性目标、大幅度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大幅度消减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等等,以形成“政策合力”“协同效应”,在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有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质量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 减排承诺 倒逼机制 碳达峰 碳中和 绿色工业革命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551
2
作者 张智刚 康重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06-2818,共13页
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电力系统从化石能源主导转变为清洁能源主导,面临新型平衡体系、复杂安全机理、成本疏导机制等多重挑战与变革。该文从结构、形态、技术、机制4... 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电力系统从化石能源主导转变为清洁能源主导,面临新型平衡体系、复杂安全机理、成本疏导机制等多重挑战与变革。该文从结构、形态、技术、机制4个方面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研判新型电力系统演化路径;最后,针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出发展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碳达峰 碳中和 新能源 低碳转型
下载PDF
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路径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64
3
作者 吕指臣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3,共9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到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阐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内涵,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现状与现实意义,指出在产业体系、分配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到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阐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内涵,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现状与现实意义,指出在产业体系、分配体系、区域发展、技术创新、政策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迫在眉睫,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路径的相关建议,即完善顶层设计,筑牢保障支撑,从经济体系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着手,强化运行环节,以助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体体现为:(1)在生产环节,从源头和全过程降低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2)在分配环节,坚持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市场来左右交换与分配;(3)在交换环节,加快谋划构建“通道+枢纽+网络”流通格局,促进资源交换的绿色低碳循环高效;(4)在消费环节,多渠道、多种形式宣传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下中国旅游业“双碳”目标:评估预测、主要挑战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8
4
作者 唐承财 查建平 +4 位作者 章杰宽 陶玉国 王立国 王露 韩莹 《中国生态旅游》 2021年第4期471-497,共27页
积极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和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是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在评估1990—2020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状况基础上,预测2021—2060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分析中国旅游业实现&... 积极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和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是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在评估1990—2020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状况基础上,预测2021—2060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分析中国旅游业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挑战、任务与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可分为4个阶段;碳排放结构特征显著,旅游交通及休闲度假是碳排放主体;旅游消费需求增长趋势下唯有以低碳情景推进,方能在2030—2035年间实现旅游业碳达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减缓阻力。(2)中国旅游业实现"双碳"目标面临旅游碳排增速快、全球气候变化威胁、碳排放边界模糊、品质化旅游需求旺盛、减碳技术不足5大挑战;必须从宏观-产业、中观-目的地与企业、微观-游客3个维度确定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任务;坚守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尊重规律、推广科技、差异化实现5大发展原则。(3)高质量发展下中国旅游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应从供给侧、消费端、政策支撑3方面突破,在供给侧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减碳技术投入、增强碳汇能力,在消费端促进旅游消费主体、消费场所、服务组织的减碳全面响应,在政策支撑加快完善低碳政策、鼓励低碳政策创新。本文立足中国旅游业实现"双碳"目标的研究前沿,初步建立了旅游"双碳"理论,丰富了低碳旅游理论,可为高质量发展下中国旅游业"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碳排放预测 碳达峰 碳中和 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2021年中国抽水蓄能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8
5
作者 韩冬 赵增海 +2 位作者 严秉忠 崔正辉 任艳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5期1-4,104,共5页
2021年中国抽水蓄能电站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一年来,新增投产了丰宁、长龙山等抽水蓄能电站的部分机组,投产容量490万kW,新核准了尚志、鲁山等抽水蓄能电站,新增核准开工规模1370万kW,是历年之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发布了... 2021年中国抽水蓄能电站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一年来,新增投产了丰宁、长龙山等抽水蓄能电站的部分机组,投产容量490万kW,新核准了尚志、鲁山等抽水蓄能电站,新增核准开工规模1370万kW,是历年之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抽水蓄能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了抽水蓄能资源概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制约抽水蓄能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展望未来,抽水蓄能建设即将进入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新型电力系统 中长期规划 碳达峰 碳中和 发展现状 中国
下载PDF
适度能动司法推进双碳达标——基于实然与应然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周珂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2,共10页
气候变化事实与法治之间普遍存在着严重不对称的现象,无论是司法对立法和行政的能动纠偏,还是在宏大的国家战略目标下对司法予以必要的指引,都从不同角度对能动司法提出实然与应然需求。能动司法更符合我国气候变化应对的现实,正确理解... 气候变化事实与法治之间普遍存在着严重不对称的现象,无论是司法对立法和行政的能动纠偏,还是在宏大的国家战略目标下对司法予以必要的指引,都从不同角度对能动司法提出实然与应然需求。能动司法更符合我国气候变化应对的现实,正确理解和把握司法能动性实然与应然的辩证关系,对于气候变化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至关重要。气候变化能动司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适度能动司法为尺度。我国气候变化治理实现双碳达标要发挥比较优势,减排增汇并进,特别是要发掘与拓展碳汇资源,在特定领域创新引领,有所作为,并通过能动司法予以保障。以谦抑性为标志的司法克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既有关联又相互制约,司法实践中要处理好二者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达峰与碳中和 司法能动性 实然与应然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张金平 周强 +4 位作者 王定美 李津 刘丽娟 张彦琪 王晟 《华电技术》 CAS 2021年第12期46-51,共6页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爆发式增长、规模化并网已是大势所趋,基于传统化石能源电力系统正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转变。结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构建以...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爆发式增长、规模化并网已是大势所趋,基于传统化石能源电力系统正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转变。结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安全稳定、优化调度、送出消纳等多重挑战,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以促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应用,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清洁低碳 发展路径 能源转型 “双高”电力系统 负荷聚合商模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愿景下我国能源战略形势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45
8
作者 武强 涂坤 曾一凡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84-1898,共15页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宣布我国“二氧化碳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并将“双碳”目标纳入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这是我国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宣布我国“二氧化碳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并将“双碳”目标纳入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这是我国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就此开启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达沃斯议程等多个重要国际多边场合,一再宣示或强调我国宏伟的“双碳”目标,不仅表明了我国全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推进绿色低碳新发展理念的决心,更彰显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达沃斯 我国能源战略 碳中和 生态文明建设 新发展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大会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1
9
作者 肖佳 梅琦 +2 位作者 黄晓琪 蒋龙 张建平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年第5期64-69,共6页
太阳能具有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等显著优点,在我国新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为了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对光伏发电行业进行了... 太阳能具有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等显著优点,在我国新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为了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对光伏发电行业进行了系统调研,分析了光伏发电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绿色环保、安全可持续的光伏发电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发电的主要选择,是我国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2)光伏电池组件产业化量产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光伏发电系统成套技术不断优化,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3)发展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光伏电池,开发高可靠性、电网适应性强的光伏发电系统,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创新,构建国产化、智能化光伏生产制造体系,提升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是推动我国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碳达峰 碳中和 新能源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火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赵国涛 钱国明 +2 位作者 王盛 丁泉 朱海东 《华电技术》 CAS 2021年第10期11-21,共11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促进发电侧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在对“双碳”目标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供给、能源消纳、能源信息化、新兴能源技术等视角,分析该目标为能源行...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促进发电侧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在对“双碳”目标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供给、能源消纳、能源信息化、新兴能源技术等视角,分析该目标为能源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根据目前火电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问题,从企业定位、可再生能源消纳、节能、成本管控、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应对绿色转型的策略与方法,为未来火电企业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绿色低碳 碳减排 火电企业 储能 制氢 可再生能源消纳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地热能供热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7
11
作者 王贵玲 杨轩 +3 位作者 马凌 周佳琦 沈国华 王婉丽 《华电技术》 CAS 2021年第11期15-24,共10页
目前建筑行业能耗居高不下,2019年全球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到了总CO2排放的28%。如今,建筑节能降耗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能源格局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探究地热资源供热潜力及其在"双碳"目标中的价值体现,简述了我国地热资源禀赋... 目前建筑行业能耗居高不下,2019年全球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到了总CO2排放的28%。如今,建筑节能降耗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能源格局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探究地热资源供热潜力及其在"双碳"目标中的价值体现,简述了我国地热资源禀赋及分布特点,给出了不同地区适用的地热供能模式。聚焦节能高效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得出了浅层和中深层的不同供能特点。根据近5年发展推测,到2030年地源热泵将覆盖我国19.25%的城市供暖面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方面,从探热-采热-用热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新型地埋管换热器和直膨式地源热泵系统及跨季蓄能、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利用模式,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建筑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地源热泵 建筑供能 工程应用 碳排放 “双碳”目标 多能互补 供暖
下载PDF
面向2035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36
12
作者 谢克昌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2035年前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应立足基本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本文从能源总量、能源结构、综合能效、能源科... 2035年前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应立足基本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本文从能源总量、能源结构、综合能效、能源科技、体制机制、能源安全六方面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未来一段时期内能源发展的关键问题,涵盖煤炭兜底保障作用、能源消费增量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油气供给安全、核电发展立足自主、氢能和储能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等。着眼2035年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4个阶段的战略目标。研究建议,各环节全面落实节能优先方针,继续实施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站位全局谋划和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加快低碳转型并统筹构建多能互补能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革命 能源安全 低碳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35
13
作者 吴何来 李汪繁 丁先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7,共10页
聚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新兴低碳技术,介绍了近年来国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发展情况,另外着重从国家、地方政府层面入手对我国相关政策或规划进行了整理分析。过去10余年间,系列政策的... 聚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新兴低碳技术,介绍了近年来国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发展情况,另外着重从国家、地方政府层面入手对我国相关政策或规划进行了整理分析。过去10余年间,系列政策的适时发布有力促进了我国CCUS的布局与发展,技术目前总体处于工业示范阶段。然而,相较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我国CCUS技术能力与项目规模仍有一定差距,并存在财税激励或补贴政策尚未出台、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缓慢、产业链布局不完善和国际合作话语权不强等主要不足。建议立足我国实际国情,在总结借鉴国外CCUS良好政策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动低成本、低能耗、安全可靠的CCUS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集群建设,深化国际合作,逐步建立产业发展主导优势,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碳达峰碳中和 政策分析 产业集群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川渝地区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森圣 何润民 +2 位作者 王富平 敬兴胜 梅琦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年第1期60-66,72,共8页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我国新能源发展迈入快车道。川渝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践行“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国家战略,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川渝地区是全国重要的...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我国新能源发展迈入快车道。川渝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践行“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国家战略,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川渝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水能及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推动川渝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尽快实现,以川渝地区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资源基础进行潜力分析,结合天然气的技术特性及其在“双碳”目标下的定位和作用,提出川渝地区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横向融合发展模式,指的是天然气与其他不同品类能源的融合,突出不同能源之间的互补性、耦合性,主要包括天然气与水电、风电、光电及氢能的多能融合发展模式;②天然气纵向融合发展模式,指的是天然气与产业链延伸资源的融合,突出天然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资源的回收利用,主要包括天然气与余压资源、伴生资源及CCS/CCUS的融合发展模式;③从政策支持、试点示范、战略联盟、联合技术攻关等4个方面发力,可以推动川渝地区清洁能源产业壮大发展,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碳达峰 碳中和 双碳 天然气 新能源 成渝经济圈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产业“十三五”以来发展成效与建议 被引量:33
15
作者 门相勇 娄钰 +2 位作者 王一兵 王永臻 王陆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3-178,共6页
加大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是推进中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总体规模仍偏小,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仍然值得期待。为此,总结了中国煤层气产业“十三五”以... 加大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是推进中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总体规模仍偏小,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仍然值得期待。为此,总结了中国煤层气产业“十三五”以来的6个方面的主要发展成效:①储、产量保持增长,近两年重新进入快速发展期;②两大煤层气产业基地地位进一步夯实,形成了两个千亿立方米级大型煤层气田;③中深层煤层气实现重大突破;④已开发的主力煤层气田实现了长期稳产增产,保障我国煤层气产量稳中有升;⑤四川省、贵州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有望建成一批新的产业基地;⑥国家煤层气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效果初显。同时,针对煤层气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赋存条件日趋复杂、矿权相对较少、开发企业效益总体较差、优惠政策和改革措施有待加强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大勘探力度、加强技术攻关、增加区块供给、体现多元价值等方面的4条建议,为中国煤层气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产业 “十三五” 发展成效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 被引量:32
16
作者 施仲衡 丁树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共5页
城轨交通是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引导承载低碳出行的骨干交通方式,当前,我国城轨交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能源消耗和碳减排压力仍将与日俱增。在对我国城轨交通发展机遇、发展现状、工作基础和面临问... 城轨交通是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引导承载低碳出行的骨干交通方式,当前,我国城轨交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能源消耗和碳减排压力仍将与日俱增。在对我国城轨交通发展机遇、发展现状、工作基础和面临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策略,为城轨交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提高能效水平、推进城轨行业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城轨交通 低碳出行 发展机遇 发展现状 发展目标 重点任务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洁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93,共13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要想保证国内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态势,就必须调整国民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要想保证国内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态势,就必须调整国民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柱,目前相关政策已逐步完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绿色金融制度、绿色金融评估、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本文从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系统、拓宽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有助于金融机构精准识“绿”、用心助“绿”、耐心护“绿”,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 碳交易市场 低碳经济 ESG
下载PDF
中国造纸工业碳排放特征与“双碳”目标路径探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程言君 张亮 +2 位作者 王焕松 贾学桦 董妍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共5页
造纸工业既具有天然绿色属性,也是典型的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推动造纸工业稳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国家“双碳”目标总体要求,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行业能源资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特征、生产工艺水平与节能低碳技... 造纸工业既具有天然绿色属性,也是典型的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推动造纸工业稳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国家“双碳”目标总体要求,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行业能源资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特征、生产工艺水平与节能低碳技术,介绍了造纸工业碳排放主要来源及控制节点和近年来碳排放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造纸工业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以产业和原料结构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结构调整和燃料替代为核心,以加强废弃物利用、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为重点,以寻求工艺设备和节能低碳技术突破为关键,以探索研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为补充,以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为保障等多项举措,全面推进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造纸工业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造纸工业 节能低碳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明确太阳能热发电战略定位促进技术发展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志峰 何雅玲 +2 位作者 康重庆 王伟胜 杜凤丽 《华电技术》 CAS 2021年第11期1-4,共4页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电力品质高、储能规模大、可双向连接电网的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将发挥中坚作用。通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电力品质高、储能规模大、可双向连接电网的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将发挥中坚作用。通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成熟度高,产业链完整,国内已投运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具备大规模应用发展的条件。对太阳能热发电科技引领突破,产业规模发展大幅度降低成本,与光伏风电打捆参与电力市场促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碳达峰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市场 战略定位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碳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夏凡 王欢 王之扬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5,共13页
实现减碳、低碳、零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下简称“碳市场”)与碳税成为当前各国借助市场机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碳税,我国碳市场较早开始建设,但就国内实际情况来看,仅靠单一的碳减排机制难以实现气... 实现减碳、低碳、零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下简称“碳市场”)与碳税成为当前各国借助市场机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碳税,我国碳市场较早开始建设,但就国内实际情况来看,仅靠单一的碳减排机制难以实现气候雄心。因此,本文首先对碳市场和碳税的理论机制、实施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政策各具优势,且两者互补性和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其次结合碳定价的国际实践进一步研究,发现碳市场和碳税政策混合使用是更高减排效率、更低减排成本、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减排模式;最后基于覆盖范围联动、价格机制联动、监管机制联动,并借鉴国际碳市场和碳税协调联动经验,提出我国碳市场和碳税协调发展的设计思路和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权交易 碳市场 碳税 碳减排 碳金融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