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骨器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9
1
作者 马萧林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骨器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金属技术出现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骨制装饰品、工具和器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仍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骨器研究概况、骨骼特性、骨器生产特征,以及制骨作坊的概念... 骨器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金属技术出现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骨制装饰品、工具和器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仍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骨器研究概况、骨骼特性、骨器生产特征,以及制骨作坊的概念和分类、分析方法和存疑问题等进行了扼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器研究 制骨作坊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试论作为长城“原型”的北方早期石城带 被引量:28
2
作者 韩建业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3,59,共7页
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长城沿线的内蒙古中南部、陕北、内蒙古东南部、辽西等地分布有若干石城带,这些石城带基本上都位于当时农业、半农业文化区的北缘,受到气候环境变迁的影响而南北略有移动,其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 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长城沿线的内蒙古中南部、陕北、内蒙古东南部、辽西等地分布有若干石城带,这些石城带基本上都位于当时农业、半农业文化区的北缘,受到气候环境变迁的影响而南北略有移动,其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南侵。由于这些特点与长城有可比之处,故可称其为长城的"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石城 原型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部青铜时代中晚期人类对不同海拔环境的适应策略探讨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山佳 董广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6-708,共13页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人类在青铜时代中晚期(距今3600~2300年前)已永久定居至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000m以上地区,但不同海拔高度区域分布三支不同的文化,其先民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及影响因素...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人类在青铜时代中晚期(距今3600~2300年前)已永久定居至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000m以上地区,但不同海拔高度区域分布三支不同的文化,其先民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及影响因素尚不清晰。本文总结分析了青铜时代中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组合,发现该时期不同海拔区域人类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存在明显差异。辛店文化先民主要生活在海拔2500m以下地区,从事以粟、黍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生产为辅助方式;卡约文化先民主要生活在海拔2500~3000m地区,从事以牧羊为主的畜牧业,兼营大麦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诺木洪文化先民生活在海拔2800m以上地区,从事放牧羊和牦牛及大麦种植为主的农牧并重的生产方式。青藏高原东北部青铜时代中晚期不同文化人群通过选择不同的动植物资源利用策略,适应了不同海拔高度的环境,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以及青铜时代早期气候变冷的趋势是其重要的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青铜时代 生业模式 气候变化 农业传播
原文传递
瓦窑沟青铜时代墓地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43,共12页
本文对陕西省铜川市瓦窑沟青铜时代墓葬出土的 1 3例颅骨进行了系统的人类学分析。结果表明 ,这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 ,同时也显示出某种程度南亚类型的影响。在近代对比组中 ,瓦窑沟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华北近... 本文对陕西省铜川市瓦窑沟青铜时代墓葬出土的 1 3例颅骨进行了系统的人类学分析。结果表明 ,这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 ,同时也显示出某种程度南亚类型的影响。在近代对比组中 ,瓦窑沟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华北近代组、华南近代组关系最近 ;在古代对比组中 ,它与火烧沟组和殷墟中小墓 2组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青铜时代 瓦窑沟
下载PDF
阿敦乔鲁: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存新类型 被引量:21
5
作者 丛德新 贾伟明 +2 位作者 艾莉森.贝茨 贾笑冰 葆拉.都曼尼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7,共13页
欧亚草原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联系是近年来欧亚考古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关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或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的讨论是其中主要议题。新疆阿敦乔鲁等遗存的发掘证实,中国在西天山地区存在一个与欧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相关联... 欧亚草原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联系是近年来欧亚考古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关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或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的讨论是其中主要议题。新疆阿敦乔鲁等遗存的发掘证实,中国在西天山地区存在一个与欧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相关联的文化类型的集中区域。该遗址保存完好,对于深入研究和辨析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内涵,尤其是探讨西天山地区复杂社会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阿敦乔鲁遗址的出土材料和一系列新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对目前学界认识的安德罗诺沃文化东进模式提出了挑战,需要研究者重新考虑旧有的年代序列和迁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敦乔鲁 青铜时代 文化类型 年代序列 人群迁徙 安德罗诺沃文化 文化共同体
原文传递
略论中国的“青铜时代革命” 被引量:18
6
作者 韩建业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70,139,共5页
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大部地区在技术经济、文化格局、社会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革现象,堪称一次"青铜时代革命"。这次重大文化变革当与西方青铜文化的影响和刺激密切相关,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气... 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大部地区在技术经济、文化格局、社会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革现象,堪称一次"青铜时代革命"。这次重大文化变革当与西方青铜文化的影响和刺激密切相关,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气候向干冷转化这个大的环境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齐家文化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革命 四坝文化 青铜合金技术
原文传递
再论“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卫荣 董亚巍 +1 位作者 万全文 王昌燧 《南方文物》 2007年第2期41-48,132,共9页
本文从技术史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No need,no invention)”、“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等技术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中国古代(青铜时代)在发达而成体系的青铜范铸技术环境里是不可能孕育发展出“熔模铸造体系”的,... 本文从技术史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No need,no invention)”、“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等技术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中国古代(青铜时代)在发达而成体系的青铜范铸技术环境里是不可能孕育发展出“熔模铸造体系”的,并以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及相关的模拟实验结果作进一步的论证;同时,对中国古代“失蜡工艺”起源于商周青铜器“焚失法”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指出,“失蜡工艺”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铸造“西洋风格”的佛像传入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史理论 青铜时代 失蜡工艺 曾侯乙尊盘 焚失法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骨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萧林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6,共6页
骨器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关注的课题。本文梳理近十年以来中国骨器研究的新成果,并着重对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骨器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在新石器时代,无论是地域还是年代上,骨器制作的程序和方法均比较相似,片切割和磨制为主要... 骨器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关注的课题。本文梳理近十年以来中国骨器研究的新成果,并着重对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骨器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在新石器时代,无论是地域还是年代上,骨器制作的程序和方法均比较相似,片切割和磨制为主要加工手段,"因材作器"是这个时期骨器生产的显著特征。青铜锯的应用是青铜时代制骨手工业的技术性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骨器制作的效率,并对当时的生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二里头遗址制骨所使用的铜质工具很可能是铜刀,而非铜锯。中国最早使用青铜锯的年代很可能不在夏代,而在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锯的使用和城市化的发展,为青铜时代制骨作坊的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市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器研究 制骨作坊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青铜锯
原文传递
甘肃酒泉青铜时代人类头骨种系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郑晓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本文对甘肃酒泉干骨崖墓地人头骨的种系类型特征进行了多元分析,全部头骨接近蒙古人种东亚类型,未发现具有西方人种特征的头骨。
关键词 头骨 种系类型 青铜时代 干骨崖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市葫芦山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付琳 黄运明 +11 位作者 杨颢 王新天 林繁德 赵福凤 魏超 张涛 方方 陈震 林叶辉 南新荣 葛威 董诗华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6,共18页
2014年对葫芦山遗址的再次发掘,初步揭露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聚落址。第一期遗存的陶窑(Y1)形制保存较为完整,年代距今约5000年,是我国东南地区大致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罕见的完整陶窑。第二期遗存发现了大量的灰坑、灰... 2014年对葫芦山遗址的再次发掘,初步揭露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聚落址。第一期遗存的陶窑(Y1)形制保存较为完整,年代距今约5000年,是我国东南地区大致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罕见的完整陶窑。第二期遗存发现了大量的灰坑、灰沟与柱洞,存在较为复杂的打破关系,还发现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本次发掘为研究闽北地区崇阳溪流域古代文化与古代生业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武夷山 葫芦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学正 孙峰(绘图) +6 位作者 孙明霞(绘图) 景小庆(绘图) 赵吴城(绘图) 王辉 温成浩 艾婉乔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1,F0002,共20页
1976年6~11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清理,发掘总面积252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312座,出土陶、玉/石、金属、骨、木质文物近两千件(套)。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四坝文化最大的... 1976年6~11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清理,发掘总面积252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312座,出土陶、玉/石、金属、骨、木质文物近两千件(套)。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四坝文化最大的一处墓地。该墓地的发掘为深入研究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门 火烧沟墓地 四坝文化 青铜时代
下载PDF
云南考古述略 被引量:12
12
作者 肖明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15,共13页
Before 1949,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aeological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carried out some excavations and surveys in Yunnan, and discovered several Paleolithic sites and animal fossils, as well as a few Neolithic sit... Before 1949,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aeological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carried out some excavations and surveys in Yunnan, and discovered several Paleolithic sites and animal fossils, as well as a few Neolithic sites and late Neolithic tombs. Since 1949, archaeological and antiquarian affairs in Yunnan Province have made rapid progress, which is distinctly marked by the discovery of Yuanmou man's fossils and stone tools, and the excavation and study of Neolithic and Bronze Age cultural remains across the province. The accomplishments in Iron Age archaeology are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Ⅰ ) cliff-side tombs with temporal and regional features; ( Ⅱ ) barrows from the Eastern Han to the Wei-and-Jin period; ( Ⅲ ) tombs of cremation from the Tang to the early Ming period; (Ⅳ) archaeology of Buddhism in the Tang-and-Song period. In the future, Yunnan archaeology sh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by means of strengthening monographic researches, pushing forward innovation and advance of archaeology, introducing foreign funds and techniques, launching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intensifying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mproving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promoting Sino-foreign joint studies and academic ex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考古工作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历史遗址
原文传递
陕西近年出土的水牛遗存及中国本土水牛的进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松梅 刘莉 +1 位作者 尹申平 陈星灿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7-145,I0015,I0016,共11页
本文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新出土的更新世杨氏水牛和全新世的圣水牛头骨和颅后骨,并对比了其他地区出土的水牛标本。作者根据新的资料讨论了水牛种属的分类、进化及驯化问题。渭河流域在更新世时期至少有圣水牛,它很可能是更新世短角水牛... 本文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新出土的更新世杨氏水牛和全新世的圣水牛头骨和颅后骨,并对比了其他地区出土的水牛标本。作者根据新的资料讨论了水牛种属的分类、进化及驯化问题。渭河流域在更新世时期至少有圣水牛,它很可能是更新世短角水牛的后代。它在进入全新世之前形体也许有所减小;但全新世早、中期(距今8000-3000年),没有迹象表明它的形体有所缩小,圣水牛的这一变化应该不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如驯化)的结果,但是否为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生还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进化 陕西 更新世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青铜时代颅骨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山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31,共11页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研究。 1 1例男性颅骨和 3例女性颅骨的种族特征基本相似 ,均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 ,某些特征则显示出北亚人种的影响。在若干古代和...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研究。 1 1例男性颅骨和 3例女性颅骨的种族特征基本相似 ,均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 ,某些特征则显示出北亚人种的影响。在若干古代和近代对比组中 ,龙头山青铜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分别与顺山屯青铜时代居民和近代华北居民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东亚蒙古人种 龙头山同 青铜时代
下载PDF
青铜时代中晚期辽西地区农业活动特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克良 李小强 +2 位作者 尚雪 周新郢 孙楠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8-724,共7页
辽西地区城子山遗址和夏家店遗址农作物种子遗存研究显示,城子山地区青铜时代中期以旱作农业种植为主,粟的栽培比例要明显高于黍。青铜时代晚期的夏家店地区属半农半牧区,存在黍与粟为主的旱作农业种植,但黍的栽培比例要远高于青铜时代... 辽西地区城子山遗址和夏家店遗址农作物种子遗存研究显示,城子山地区青铜时代中期以旱作农业种植为主,粟的栽培比例要明显高于黍。青铜时代晚期的夏家店地区属半农半牧区,存在黍与粟为主的旱作农业种植,但黍的栽培比例要远高于青铜时代中期的城子山地区。干旱化可能是导致夏家店地区青铜时代晚期黍栽培比例升高的主要原因。城子山和夏家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在青铜时代晚期可能已有所不同,但这2个地区农业种植的差异究竟从何时开始,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活动 青铜时代 气候变化 辽西地区
下载PDF
青海民和官亭盆地青铜时代遗址木炭遗存指示的生态环境与木材利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崔红庆 王树芝 +3 位作者 张小虎 金和天 焦延静 夏正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71,共14页
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人地关系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官亭盆地(35°49′~35°54′N,102°36′~102°56′E)不仅是东西方交流的关键节点地区,还是探究气候变化与生业经济、古文化兴衰关系的重点区域。然而,已经开展的... 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人地关系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官亭盆地(35°49′~35°54′N,102°36′~102°56′E)不仅是东西方交流的关键节点地区,还是探究气候变化与生业经济、古文化兴衰关系的重点区域。然而,已经开展的木炭分析工作主要集中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北部、陇东和陇西等地区,官亭盆地的木炭分析工作则为空白。齐家文化时期(2200~1600 BC)至辛店文化时期(1400~700 B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环境背景以及先民为适应环境变化所采取的策略尚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利用剖面采样法在青海民和官亭盆地的鄂家、辛家、清泉旱台等8个考古遗址中采集了12份齐家文化时期和8份辛店文化时期的木炭样品,对其中大于4 mm的1544块木炭进行了鉴定。木炭样品中包括松属(Pinus L.)、云杉属(Picea Dietr.)、冷杉属(Abies Mill.)、杨属(Populus L.)、柳属(Salix L.)、桦属(Betula L.)、榆属(Ulmus L.)等37种木本植物,以及1种疑似竹科(Bambusoideae)的炭化植物遗存。研究表明官亭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分布着杏、桃、梨等果树,河岸阔叶落叶林,栎属(Quercas L.)、榆属(Ulmus L.)等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松属、鹅耳枥属(Carpinus L.)和桤木属(Alnus Mill.)等组成的温性针阔混交林,云杉属、冷杉属、松属等寒温性针叶林,灌木林;辛店文化时期,灌木类树种所占比重增加明显,增加至39.25%,针叶树种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下降至21.30%。利用共存生态因子法进行气候重建的结果表明,齐家文化时期年均温为2.2~12.3℃,年降水量为502~1023 mm,湿润指数为-13.0~101.4;辛店文化时期年均温为2.5~9.1℃,年降水量为502~678 mm,湿润指数为-13.0~61.8。显示了齐家文化时期的气候条件要优于辛店文化时期。研究还表明,官亭盆地先民对林木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薪柴、食用方面。官亭盆地先民通过引入更加耐旱耐寒的麦类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亭盆地 青铜时代 木炭分析 气候重建 木材利用
原文传递
中国甘肃酒泉青铜时代人类股骨化学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晓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1-250,共10页
本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中国青铜时代人类股骨远端的铁(Fe)、锌(Zn)、铜(Cu)、氟(F)、硒(Se)、钙(Ca)、磷(P)、镍(Ni)、铍(Be)、锰(Mn)、镁(Mg)、锶(Sr)、钼(Mo)、钇(Y)、铬(Cr)、钴(Co)、钛(Ti)、铝(A1)、钡(Ba)、钾... 本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中国青铜时代人类股骨远端的铁(Fe)、锌(Zn)、铜(Cu)、氟(F)、硒(Se)、钙(Ca)、磷(P)、镍(Ni)、铍(Be)、锰(Mn)、镁(Mg)、锶(Sr)、钼(Mo)、钇(Y)、铬(Cr)、钴(Co)、钛(Ti)、铝(A1)、钡(Ba)、钾(K)、钪(Sc)、钒(V)等22个化学元素参照系数据。经研究表明,22种化学元素中几乎无性别差异,食物相关元素与年龄及时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元素 青铜时代 股骨 人类学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地区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储粮坑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志坤 刘舒 +4 位作者 任萌 郇秀佳 习通源 王建新 马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新疆地区一直是东西方人群迁徙与融合、农牧互动的活跃地带,是文化传播和交汇的重要通道。地处东天山地区的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是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在遗址中心的大型房址内发掘出一处距今约3000年的存有大量炭... 新疆地区一直是东西方人群迁徙与融合、农牧互动的活跃地带,是文化传播和交汇的重要通道。地处东天山地区的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是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在遗址中心的大型房址内发掘出一处距今约3000年的存有大量炭化种子的储粮坑。这一发现为新疆地区早期先民生业经济模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然而,目前关于该储粮坑储藏粮食的种类、重量和构建方式尚不清楚。本研究对石人子沟遗址储粮坑内炭化种子及坑底土壤结块进行了植物遗存分析和土壤微形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储粮坑主要用于储藏农作物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nudum);储粮坑在储满状态时,青稞重量约在2000 kg至5500 kg之间;夯筑和草拌泥等建筑、防潮技术很可能被用于储粮坑建造过程。对比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储粮坑的考古遗存和典籍资料,发现新疆石人子沟遗址储粮坑存粮种类单一,存粮最大容纳量偏轻,且建造方式也较为简单。该研究结果为新疆东天山地区古代人类利用的农作物种类及储藏方式提供了参考资料,对解析新疆地区早期生业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人子沟遗址 青铜时代 生业经济 储粮坑 植物遗存分析 土壤微形态
原文传递
6000~2000a B.P.丝绸之路国内段人类活动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广辉 芦永秀 +1 位作者 刘培伦 李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共16页
丝绸之路国内段主要包括丝路东段(西安至敦煌)和丝路中段(新疆地区),是丝路文明演化的主体地段,也是古丝绸之路开通之前跨大陆交流的关键地段。丝路东段和中段降水的时空格局存在显著差异,人类活动历史也有明显区别。然而,6000 a B.P.(&... 丝绸之路国内段主要包括丝路东段(西安至敦煌)和丝路中段(新疆地区),是丝路文明演化的主体地段,也是古丝绸之路开通之前跨大陆交流的关键地段。丝路东段和中段降水的时空格局存在显著差异,人类活动历史也有明显区别。然而,6000 a B.P.("B.P."为"距今(1950 A.D.)年")左右丝路东段农业强化之后,至古丝绸之路开通(约2000 a B.P.)该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时空过程和动力尚不清晰。文章通过总结丝绸之路国内段沿线地区已发表的碳十四测年与植物考古资料,结合丝路东段和中段古气候记录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该地区6000~2000 a B.P.人类活动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丝路东段6000~4000 a B.P.的粟黍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人群的广泛扩张,人类活动强度还受到降水变化的影响;4000~2000 a B.P.该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跨大陆交流带来的生业模式多样化、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地缘政治形势变化,而不是气候变化。丝路中段6000~4000 a B.P.人类活动强度很低,4000~2000 a B.P.人类活动强度显著提升,与降水变化呈现较为一致的特征,青铜时代的降温则可能导致人类定居空间的南向移动。本研究显示丝绸之路国内段不同时间与空间人地关系演变过程和主导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有助于理解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其核心区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变化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核心区 新石器晚期 青铜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 生业模式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龋病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2-378,共7页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在以畜牧业为生的游牧人群中患病率最低。龋病是反映内蒙古地区该时段古代居民经济模式的一个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龋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