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魏五言的“古意” 被引量:22
1
作者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共11页
所谓汉魏五言的"古意",主要以汉诗的特征为标准。就内涵而言,"古意"指汉诗所表现的人心之至情,世态之常理,即抒情言志具有普世性和公理性的特质。就艺术而言,汉诗的"古意"指其意象浑融、深厚温婉,而这种... 所谓汉魏五言的"古意",主要以汉诗的特征为标准。就内涵而言,"古意"指汉诗所表现的人心之至情,世态之常理,即抒情言志具有普世性和公理性的特质。就艺术而言,汉诗的"古意"指其意象浑融、深厚温婉,而这种魅力又源自汉诗的三种基本表现方式:即场景片断的单一性和叙述的连贯性;比兴和场景的互补性和互相转化;以及对面倾诉的抒情方式。魏诗中有相当多的作品继承了汉诗内涵的特质和基本表现方式,因而使汉诗的古意在魏诗中得到延续。这是汉魏并称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五言 古意内涵 场景 比兴 抒情方式
原文传递
隐喻与比兴——以《诗经》为中心的探寻 被引量:6
2
作者 刁生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6-99,144,共5页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这一点在比兴传统中表现十分明显。无论是“比”还是“兴”,都与隐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大量《诗经》作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隐喻 比兴 《诗经》
下载PDF
汉代以来比兴艺术思维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怀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28-34,50,共8页
赋、比、兴经过汉以前三个发展阶段 ,至汉代终于从感性的巫术、宗教仪式中分化、独立出来 ,开始了其作为艺术思维方式的发展历程 ,但汉人从修辞手法或诗歌表现手法着眼 ,混同比、兴 ,其所谓兴 ,实即是比 ;唐人合比、兴为一词 ,重视的是... 赋、比、兴经过汉以前三个发展阶段 ,至汉代终于从感性的巫术、宗教仪式中分化、独立出来 ,开始了其作为艺术思维方式的发展历程 ,但汉人从修辞手法或诗歌表现手法着眼 ,混同比、兴 ,其所谓兴 ,实即是比 ;唐人合比、兴为一词 ,重视的是诗歌讽谕性的内容。因而 ,他们对比兴思维的艺术审美特征 ,都还缺少明确的认识。明、清以降 ,比兴艺术思维的自觉和深化呈现为三个明显的演进阶段 ,即陈沆、张惠言等人以比为重心、重情意与形象相融的比兴观 ,周济、谭献和陈廷焯等比兴兼重的比兴观 ,及况周颐为代表的以兴为重心的比兴观。从中可以看出 ,越到后来 ,比兴艺术思维的艺术美学特征越得到了完美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兴、比混同 比兴体诗 常州派 比兴艺术思维
下载PDF
陈廷焯的破体辨体论与“沉郁”说
4
作者 赵建章 陈晓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陈廷焯继承了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理论要旨,但又在三个方面丰富、发展、升华了这一理论主张。一是破体尊词,通过比附诗骚、以诗衡词的方式来观照词体,提升词体的地位和品格。这种观照涉及到词之起源、题材立意、语言、风格等方面。二是... 陈廷焯继承了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理论要旨,但又在三个方面丰富、发展、升华了这一理论主张。一是破体尊词,通过比附诗骚、以诗衡词的方式来观照词体,提升词体的地位和品格。这种观照涉及到词之起源、题材立意、语言、风格等方面。二是辨体言词,指出词在外在特征、体性特质、审美追求等方面的特殊之处在于沉郁婉曲,在辨体自尊一路上确认了词体独特的审美价值。三是沟通“比兴”和“沉郁”。作为创作手法,比兴是实现沉郁的手段。作为审美特征,比兴和沉郁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蕴含状态。比兴和沉郁互释,体现了陈廷焯对古典诗词审美本质的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廷焯 破体 辨体 沉郁 比兴
下载PDF
东坡咏物词的开创之功及其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5,共7页
东坡在文学的许多方面都有开创 ,这种革新的精神同样体现在他对于咏物词的创作上。除去一般性的继承传统之外 ,他还将自己的身世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注入其中 ,使咏物词在艺术上不仅丰富多样 ,其中比兴寄托一体还对后世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 东坡在文学的许多方面都有开创 ,这种革新的精神同样体现在他对于咏物词的创作上。除去一般性的继承传统之外 ,他还将自己的身世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注入其中 ,使咏物词在艺术上不仅丰富多样 ,其中比兴寄托一体还对后世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 咏物词 比兴手法 兴寄
原文传递
“兴”与“隐喻”:中西方诗学思维方式的比较探究
6
作者 高宇宣 孙盛涛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兴”与“隐喻”作为中西方诗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诗学思维。从文学层面看,中国诗学中的“兴”所阐发的是一种“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西方诗学中的“隐喻”则通过“异质远距”的原则给人带来一种新奇陌生... “兴”与“隐喻”作为中西方诗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诗学思维。从文学层面看,中国诗学中的“兴”所阐发的是一种“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西方诗学中的“隐喻”则通过“异质远距”的原则给人带来一种新奇陌生的审美效果。从心理层面而言,“兴”是触物起情,强调内心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触发;“隐喻”更重视理性的作用以及客观事物的具体对应。中国诗学中特有的“意境”“意象”等概念,多强调心与物之间的相互感应,追求一种“神与物游”的诗学境界,是由外在走向内在的哲学体现;而西方“绝对隐喻”的出现,使得“隐喻”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更是用已知呈现未知,以有限指向无限,从内在走向外在的思维方式与哲学命题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隐喻 诗学思维
下载PDF
陆游“南郑词”艺术手法探赜
7
作者 裴佳敏 张华丽 李一涵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8-41,共4页
陆游现存“南郑词”共12首,这些词作将其政治上的失意落寞与军旅中的壮志豪情通过艺术予以展现。这种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借物言情,比兴感怀;对比鲜明,情感真挚;用典明志,寄托遥深。这些词成就了一位坚贞的爱国主义者,也成为中... 陆游现存“南郑词”共12首,这些词作将其政治上的失意落寞与军旅中的壮志豪情通过艺术予以展现。这种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借物言情,比兴感怀;对比鲜明,情感真挚;用典明志,寄托遥深。这些词成就了一位坚贞的爱国主义者,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南郑词 艺术手法 比兴 对比 用典
下载PDF
“易象通于比兴”:章学诚比兴诠释的学术史意义
8
作者 厉运伟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0-56,共7页
章学诚的比兴诠释植根于特定的时代与学术背景,针对比兴之公共性及其象喻传统的失落而发。“易象通于比兴”命题的标举,正在于揭示比兴在官师合一、文道合一的时代作为公共符号的深层文化原型,以及作为兴情传统与象喻传统的历史根源。... 章学诚的比兴诠释植根于特定的时代与学术背景,针对比兴之公共性及其象喻传统的失落而发。“易象通于比兴”命题的标举,正在于揭示比兴在官师合一、文道合一的时代作为公共符号的深层文化原型,以及作为兴情传统与象喻传统的历史根源。章氏一方面积极肯定比兴的兴情传统及其价值,另一方面又力图重振比兴即象取义、联类比推的象喻传统,其目的并非求证比兴作为文学特质的审美自律属性,而在于重建比兴的公共符号性质,回归文道合一的理想之境。此一主张,内在地寄寓着学问之道指向当前治道人心、关怀社会、介入现实的精神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象 比兴 章学诚 兴情传统 象喻传统
下载PDF
抒情、政教与“现代生活”——从“诗言志辨”到“抒情传统”
9
作者 孙慈姗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76,F0004,180,共15页
长期以来,学界对《诗言志辨》的探讨基本围绕朱自清在古典学领域的治学方法展开。而在朱自清的思想意识中,古典学术与“现代生活”始终存在密切关联,“现代”立场本身决定着国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核心样貌,这一点在他围绕“诗言志”等话... 长期以来,学界对《诗言志辨》的探讨基本围绕朱自清在古典学领域的治学方法展开。而在朱自清的思想意识中,古典学术与“现代生活”始终存在密切关联,“现代”立场本身决定着国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核心样貌,这一点在他围绕“诗言志”等话题的诸般论述中得到体现。考虑到诗言志说与近几十年来“抒情传统”论述的内在联系,或许《诗言志辨》及各相关文本还应被放置在更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其特征与意义。分析《诗言志辨》各篇所提出的核心问题,可以发现朱自清“言志”观中“政教”与“抒情”因素的交错颉颃及其与朱自清文学史观念、解诗手法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以此为“前史”通向海内外学界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与“抒情之现代性”的讨论,探究两种学术脉络的呼应与分歧,对不同文化环境中文学研究方式的延续和嬗变过程做出某一维度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诗言志辨》 言志 正变 比兴 抒情传统
原文传递
宓妃考索——兼论《离骚》中“求女”的比兴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令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85-90,共6页
关于《离骚》中的宓妃,旧说一般以为是宓羲氏之女,清屈复和近代游国恩先生认为应该是宓羲氏之妃,由于只是提出一些观点,未能进一步考证论述,所以在学术界没能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从《离骚》作品和先秦两汉的文献典籍及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关于《离骚》中的宓妃,旧说一般以为是宓羲氏之女,清屈复和近代游国恩先生认为应该是宓羲氏之妃,由于只是提出一些观点,未能进一步考证论述,所以在学术界没能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从《离骚》作品和先秦两汉的文献典籍及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来看,屈、游二氏的意见是可以成立的。又由于宓妃这一问题的解决,长期纠缠不清的《离骚》中求女的比兴内涵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求女即诗人寻找志同道合,实现美政的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宓妃 求女 比兴
下载PDF
比兴与晚清词学思想的构建
11
作者 杨柏岭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7-93,共7页
"比兴"的多层级人文关怀、审美和实用的价值取向,是被历代诗家及晚清词家接受的一个内在前提。"比兴"追寻传统诗学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风骚之义",与狭义诗学比较,词家不仅削弱了传统的"宗经辨骚... "比兴"的多层级人文关怀、审美和实用的价值取向,是被历代诗家及晚清词家接受的一个内在前提。"比兴"追寻传统诗学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风骚之义",与狭义诗学比较,词家不仅削弱了传统的"宗经辨骚"意识,而且强化了楚骚的寄托精神。"寄托"是审视晚清词学思想的一种独特话语,晚清词家不离比兴之义,既丰富了词体体性观念,也充实了比兴思想。晚清词家浓郁的比兴寄托思想及其解词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皆催化了"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观念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晚清词学 寄托 风骚之义 读者用心
下载PDF
论王逸《楚辞章句》经学阐释方式及其超越 被引量:2
12
作者 柳宏亚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67-73,共7页
王逸《楚辞章句》的阐释原则总体上是经学的阐释方式,包括"以诗释骚""依诗取兴"。但是王逸在承袭传统经学文艺思想的同时,对"知人论世"的方法的重视,对《楚辞》的想象、铺陈等艺术手法的肯定,对文学本质... 王逸《楚辞章句》的阐释原则总体上是经学的阐释方式,包括"以诗释骚""依诗取兴"。但是王逸在承袭传统经学文艺思想的同时,对"知人论世"的方法的重视,对《楚辞》的想象、铺陈等艺术手法的肯定,对文学本质、发生、功能等论题的涉及,又体现出了某些文学批评的特征。王逸还在对《楚辞》进行阐释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经学文艺观的束缚,实现了自我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经学 阐释 比兴 文学批评
下载PDF
传统诗学范畴的重要发展:从“兴”到“兴寄”
13
作者 蔡彦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兴"是《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也是传统诗歌"兴寄"艺术的渊源。"兴"由《诗经》的艺术手法发展为具有诗歌美学意义的"兴寄",这作为诗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发展值得深入分析。儒家解《诗》在这一发... "兴"是《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也是传统诗歌"兴寄"艺术的渊源。"兴"由《诗经》的艺术手法发展为具有诗歌美学意义的"兴寄",这作为诗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发展值得深入分析。儒家解《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诗》受春秋赋诗言志的影响,将"兴"发展为引譬连类的解诗之法,并进一步与"比"结合,从而确立了"比兴"的诗歌创作原则。儒家的"比兴"观要求诗歌有所寄托,促进了"兴寄"艺术的发展,在传统诗学范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兴寄
下载PDF
唐代省试诗中的“比兴”手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群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受"赋题"写作模式的限制,唐代省试诗的比兴手法在写作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却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兴沦为在诗歌末尾表达仕途热望的固定套式,比兴的使用中伴随着叙述主体、叙述视角的转换;比兴模式具有不同于《诗经》的时代特色;... 受"赋题"写作模式的限制,唐代省试诗的比兴手法在写作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却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兴沦为在诗歌末尾表达仕途热望的固定套式,比兴的使用中伴随着叙述主体、叙述视角的转换;比兴模式具有不同于《诗经》的时代特色;比兴的难点在于恰当处理诗歌题目与比兴内容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省试诗 比兴 写作手法
下载PDF
比兴的原始思维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圣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6-68,共3页
本文从现代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诗经》、楚辞中比兴的原始互渗思维特征背景。并且认为从原始思维发展的阶段来讲,楚辞比《诗经》更加古老和接近原始思维。
关键词 比兴 《诗经》 楚辞 原始互渗思维
下载PDF
论刘勰比兴观及其理论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3,共4页
"比兴"是中国文学及文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概念,刘勰的《文心雕龙》更以其体大思精的系统性、深刻性对"比兴"问题进行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思考。本文立足于《文心雕龙.比兴》,一方面就"拟容取心"说深入理解刘... "比兴"是中国文学及文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概念,刘勰的《文心雕龙》更以其体大思精的系统性、深刻性对"比兴"问题进行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思考。本文立足于《文心雕龙.比兴》,一方面就"拟容取心"说深入理解刘勰的比兴观,另一方面尝试对将"比兴"作为一个整体引入文学视野的《比兴》篇之理论意义做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下载PDF
“隐秀”与《文心雕龙》的文学形象特征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少良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29-35,共7页
"隐秀"是《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其哲学根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爻象的形象包孕性特点。道家哲学及魏晋玄学的"有无"和"言意"之辩也涵盖了艺术的隐秀特质。"隐秀"作为艺术形象的特... "隐秀"是《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其哲学根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爻象的形象包孕性特点。道家哲学及魏晋玄学的"有无"和"言意"之辩也涵盖了艺术的隐秀特质。"隐秀"作为艺术形象的特点,是经过"神思"活动创造的必然结果。隐秀论的提出与刘勰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独特理解分不开,从文学的形象特征上说,"隐秀"是意境理论的核心,处理好隐、秀的关系,即能达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隐秀 比兴 意境
下载PDF
从“美刺”到“情理”——论《文心雕龙·比兴》的思想矛盾与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庆财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4-119,共6页
"比兴"是我国古代诗学批评中一个重要而多歧的范畴。汉代经学家论"比兴"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在郑玄那里,譬喻而兼美刺乃是"比兴"的意义所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一方面受毛、郑的影响... "比兴"是我国古代诗学批评中一个重要而多歧的范畴。汉代经学家论"比兴"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在郑玄那里,譬喻而兼美刺乃是"比兴"的意义所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一方面受毛、郑的影响,肯定了"兴"负载的"刺过讥失"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更从情理之异、隐显之别来区分"比"、"兴",从而凸显了"比"、"兴"本身的美学意味。这两种观念的夹杂和歧出,实际反映出毛、郑诗说的深广影响与南朝文学摆脱政教约束而独立的倾向之间的冲突。由此,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强调教化功能的"比兴"说与强调美感意义和艺术效果的"比兴说"乃呈现出双水分流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美刺 隐显 情理
全文增补中
《庄子》之想象与《诗经》之“比兴”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梦婕 《理论界》 2018年第12期88-96,共9页
"比"与"兴"是《诗经》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方法。庄子不仅继承了"比兴"的形象艺术思维,在《庄子》一书中系统地、集中地、大篇幅地使用形象艺术思维,并且推陈出新,在"比兴"基础上创造出独具特色... "比"与"兴"是《诗经》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方法。庄子不仅继承了"比兴"的形象艺术思维,在《庄子》一书中系统地、集中地、大篇幅地使用形象艺术思维,并且推陈出新,在"比兴"基础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寓言体象征文学,展现出超越《诗经》的一面,形成想象奇特、超凡入化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比兴 形象思维 寓言体 象征型文学
原文传递
詹锳对“意象”和“比兴”的心理学解释略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海 王子珺 《语文学刊》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学界通常认为意象是思想感情与形象的结合;王元化认为“比”附理、“兴”起情,“比兴”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近于“艺术形象”。詹锳释“意象”为“意想中之形象”“心意中的形象”,表明形象可能但不一定与思想、概念、情感、意志结合;并... 学界通常认为意象是思想感情与形象的结合;王元化认为“比”附理、“兴”起情,“比兴”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近于“艺术形象”。詹锳释“意象”为“意想中之形象”“心意中的形象”,表明形象可能但不一定与思想、概念、情感、意志结合;并指出比、兴相当于心理学上的类比联想和接近联想。本文以詹锳的心理学解释分析比、兴概念及二者与意象的关系,认为:比喻是人的某个表象记忆联系着某种情意或感觉,一个相同或类似的表象能够唤起这种情意或感觉;兴是变形、综合的表象唤起复合的情意或感觉,此即象征、暗喻。前者可谓单一意象,后者可谓复合意象。二者只有寄意显隐之别,没有附理还是起情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意象 詹锳 心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