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脱有机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翠卿 许平 俞坚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2000年第3期55-59,共5页
高硫化石燃料必须预先经过脱硫处理才能进一步使用。化石燃料中含有的有机硫化合物成分复杂 ,大部分是杂环化合物 ,其中的C S化学共价键十分牢固。物理的和化学的脱有机硫方法成本大 ,而微生物脱硫工艺由于操作压力、温度低 ,运转成本... 高硫化石燃料必须预先经过脱硫处理才能进一步使用。化石燃料中含有的有机硫化合物成分复杂 ,大部分是杂环化合物 ,其中的C S化学共价键十分牢固。物理的和化学的脱有机硫方法成本大 ,而微生物脱硫工艺由于操作压力、温度低 ,运转成本少 ,具有广阔的前景。将二苯并噻吩(DBT)作为模式反应物的微生物脱有机硫专一途径 (“4S”途径 )由于仅打开C S键 ,而不打开C—C键 ,以特有的酶系统仅将硫从杂环中脱下来 ,不损失燃料热值的途径引起广泛的关注。微生物硫专一途径 (“4S”途径 )在专一性脱化石燃料有机硫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脱有机硫 二苯并噻吩 化石燃料
下载PDF
微生物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明燕 邹长军 刘宇程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29-31,共3页
介绍了生物脱硫技术的应用进展,包括“4S”脱硫途径、生物催化剂性能及其生化反应器的改善等。分析了生物脱硫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脱硫技术 生化反应器 改善 生物催化剂 应用进展 应用前景 性能
下载PDF
“4S”途径生物脱硫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万涛 辛星 闻建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7,共4页
与传统的加氢脱硫方法相比,采用"4S"专一途径微生物脱除油品中的硫具有成本和操作费用低、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无需加氢、低碳排放等优势。文章综述了常见生物脱硫菌、近年来生物脱硫微生物的代谢工程研究情况,并对"4... 与传统的加氢脱硫方法相比,采用"4S"专一途径微生物脱除油品中的硫具有成本和操作费用低、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无需加氢、低碳排放等优势。文章综述了常见生物脱硫菌、近年来生物脱硫微生物的代谢工程研究情况,并对"4S"专一途径脱硫菌的研究方向,即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S”途径 生物脱硫菌 系统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
下载PDF
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LR4/TRIF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玲 黄艳 +8 位作者 黄任佳 马晓芃 马喆 刘雅楠 郑寒丹 朱毅 刘慧荣 王照钦 吴璐一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8期819-826,共8页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TLR4/TRI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防治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和温和灸预处理组.采用4%葡聚糖硫酸...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TLR4/TRI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防治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和温和灸预处理组.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连续饮用7 d制备UC模型.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先干预7 d后,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再制备UC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记技术检测大鼠结肠TLR4、TRIF、TRAF6、IRF3、IKK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损伤较正常组明显加重;隔药灸预处理组和温和灸预处理组,结肠黏膜结构损伤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TLR4、TRIF、TRAF6、IRF3、IKK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结肠TLR4、TRIF、TRAF6、IRF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隔药灸预处理组结肠IK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预处理天枢穴能下调UC大鼠结肠TLR4、TRIF、TRAF6、IRF3蛋白表达;下调TLR4/TRIF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可能是艾灸预处理防治UC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药饼灸疗法 艾条灸 天枢 艾灸预处理 结肠炎 溃疡性 TLR4/TRIF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加味升降散调控HIF-1α/NOX4信号通路对膜性肾病大鼠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绍慧 高飞 +4 位作者 郝文霞 檀淼 杨凤文 陈素枝 檀金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6-72,共7页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MN)大鼠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研究其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和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尾静脉注...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MN)大鼠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研究其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和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尾静脉注射方法复制MN模型,将成功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加味升降散组和贝那普利组。各组根据相应的药物剂量灌胃(ig),每日1次。在给药的第4周末检测相关指标,检测24 h尿蛋白(UTP),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肾脏中HIF-1α,NOX4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HIF-1α,NOX4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大鼠肾脏相关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xl(Bcl-xl),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细胞死亡调节子抗体(Bim)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TP明显上升(P<0.05),SOD水平明显减少,MDA,ROS明显增多(P<0.05),HIF-1α,NOX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Bax,Bim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xl,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肾组织细胞凋亡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UT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SOD水平明显上调,MDA,ROS含量显著下降(P<0.05),HIF-1α,NOX4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Bax,Bim蛋白表达水平下降,Bcl-xl,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肾组织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加味升降散的保肾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抑制HIF-1α/NOX4通路,缓解MN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信号通路 加味升降散
原文传递
Wnt/β-catenin、BMP-2/Runx2/Osterix、OPG/RANKL、LGR4/RANKL通路的相关因子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斌 麦彩园 +4 位作者 谢胜德 曹燕明 汪志中 李新旭 徐茂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77-1583,1658,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PMOPF组)和对照组中血清、骨组织中因子LRP5、β-catenin、Runx2、C-myc、Osterix、OPG、RANKL、LGR4水平的表达,分析相关的通路与PMOP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PMOPF组。RNAi... 目的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PMOPF组)和对照组中血清、骨组织中因子LRP5、β-catenin、Runx2、C-myc、Osterix、OPG、RANKL、LGR4水平的表达,分析相关的通路与PMOP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PMOPF组。RNAiso Plus法提取骨组织总RNA,RT-qPCR法检测各因子表达。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检测血清各因子水平;PMOPF组按采血时段分A^F组,ELISA检测各因子水平。比较对照组与PMOPF组、PMOPF组中各邻组之间的变化。结果(1)RT-qPCR法检测PMOPF组骨组织LRP5、β-catenin、Runx2、C-myc、Osterix、OPG、LGR4水平明显下降(P<0.05),RANKL水平明显上升(P<0.05)。(2)ELISA法检测PMOPF组中A^F组各因子血清水平LRP5、β-catenin、Runx2、C-myc、Osterix、OPG、LGR4水平明显下降(P<0.05),RANKL水平明显上升(P<0.05)。LRP5、Runx2在B组最低,β-catenin、C-myc在C组最低,RANKL在C组最高,Osterix在D组最低,OPG、LGR4在E组最低。结论Wnt/β-catenin、BMP-2/Runx2/Osterix、OPG/RANKL、LGR4/RANKL通路的相关因子与PMOPF发生关系密切。LRP5、Runx2在骨折3 d内水平降至最低,β-catenin、C-myc在骨折7 d内水平降至最低,反映了其在成骨阶段中的变化一致;Osterix在骨折14 d内水平降至最低,OPG、LGR4在骨折28 d内水平降至最低,可能与PMOPF短期内较难愈合有关;RANKL在骨折7 d内水平升至最高,可能与PMOPF后成骨有所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OPF Wnt/β-catenin通路 BMP-2/Runx2/Osterix通路 OPG/RANKL通路 LGR4/RANKL通路
下载PDF
独活续断汤口服和离子导入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对膝关节液SDF-1/CXCR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胜 刘玲 +1 位作者 房纬 海兴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74,共6页
目的:观察独活续断汤口服和离子导入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肝肾亏虚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 目的:观察独活续断汤口服和离子导入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肝肾亏虚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口服组和中药离子导入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0.5 g/次,2次/d口服,中药口服组给予独活续断汤150 m L/次,2次/d口服,中药离子导入组给予独活续断汤,于髋骨穴、膝关穴、膝眼穴及犊鼻穴进行离子导入,30 min/次,1次/d,三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酶联免疫夹心吸附测定检测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液中SDF-1,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MMP-13含量。结果:中药口服组疗效优于中药离子导入组和对照组,且复发率最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药口服组治疗后压痛值升高(P<0.05),中药口服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肿胀评分、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膝关节液SDF-1,CXCR4,MMP-3及MMP^-13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且优于中药离子导入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续断汤口服及离子导入治疗肝肾亏虚型KOA均有明显疗效,但口服疗效最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DF^-1/CXCR4炎症信号通路及软骨细胞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续断生汤 膝骨关节炎 疼痛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信号通路 软骨细胞降解
原文传递
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信号通路参与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损伤 被引量:11
8
作者 史为博 易善勇 +4 位作者 王贺 牛世霸 王松军 李英敏 丛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程应激过程中,下丘脑神经细胞是否启动内质网应激,并通过影响HPA轴,引发神经细胞病理性改变,为应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机制提供依据。建立每日束缚固定8 h加冰水游泳5 min的应激大鼠模型,分为1、3、7、14、21 d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程应激过程中,下丘脑神经细胞是否启动内质网应激,并通过影响HPA轴,引发神经细胞病理性改变,为应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机制提供依据。建立每日束缚固定8 h加冰水游泳5 min的应激大鼠模型,分为1、3、7、14、21 d组及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ELISA检测血清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硫堇染色观察下丘脑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下丘脑神经细胞中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ATF4和CHOP的表达变化以及采用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系统(MMTC),进行蛋白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糖皮质激素从应激第3天开始显著升高,7 d达到高峰,21 d时又显著性降低;硫堇染色显示随应激时间的延长,下丘脑神经细胞发生水肿,尼氏体消失,细胞固缩浓染的病理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及MMTC法分析显示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的表达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趋势,ATF4和CHOP的表达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增加。应激导致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改变,同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提示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糖皮质激素 应激 PERK-ATF4-CHOP通路
下载PDF
大柴胡汤加减对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FXR/FGF15/FGFR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素英 谢玉春 闵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4,共10页
目的:基于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通路观察大柴胡汤加减对胆囊胆固醇结石(CS)湿热证模型小鼠的影响,以从方证对应的角度,探讨CS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8只6周龄... 目的:基于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通路观察大柴胡汤加减对胆囊胆固醇结石(CS)湿热证模型小鼠的影响,以从方证对应的角度,探讨CS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8只6周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柴胡汤加减组(23.4 g·kg^(-1))和熊去氧胆酸组(0.12 g·kg^(-1)),每组12只;空白组作为对照,其他3组采用“内湿+外湿+高胆固醇致石饲料”的模式造模12周建立CS湿热证小鼠模型,大柴胡汤加减组和熊去氧胆酸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4周。造模前后每组小鼠均要进行旷场行为学实验判断其活动度和精神状态,每周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饮食量、皮毛、二便等一般情况变化以评判其湿热证候表现;干预结束后,取各组小鼠肝脏、胆囊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血清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指标进行生化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胆汁中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回肠FXR,FGF15,以及肝脏FGFR4,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胆囊增大,胆汁呈褐色浑浊状态,肉眼可见絮状沉淀;湿热证候表现明显;肝脏组织有明显的脂肪样变性,胆囊壁毛糙、增厚;血清肝功能指标ALP,GGT,TBI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胆汁内TC含量显著增多(P<0.01),TBA含量显著减少(P<0.01);回肠组织的FXR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FGF15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肝脏FGFR4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多(P<0.05),CYP7A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蛋白表达量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两用药组小鼠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胆固醇结石 湿热证 大柴胡汤加减 胆固醇-胆汁酸代谢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通路
原文传递
重组人内皮抑素通过激活Dll4/Notch通路抑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宏文 朱敏 +3 位作者 周鑫斌 缪静 邱原刚 毛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rh ES)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探讨Dll4/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AS组和AS+rh ES组,每组10只。N组始终喂基础饲料,其余2组采...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rh ES)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探讨Dll4/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AS组和AS+rh ES组,每组10只。N组始终喂基础饲料,其余2组采用高脂喂养、维生素D3负荷及球囊损伤动脉内膜建立大鼠AS模型。AS+rh ES组以10 mg·kg^(-1)·d^(-1)的rh ES腹腔注射4周,另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血检测各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肌钙蛋白I(Tn I)等;免疫组化CD31染色观察新生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内Dll4、Notch1蛋白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AS组和AS+rh ES组的TC、TG、LDL-C、CRP和L-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上述指标在AS组和AS+rh E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CD31染色结果显示,AS组的新生血管表达最丰富;与AS组比较,AS+rh ES组的新生血管密度显著下降(P<0.05)。AS组的Dll4和Notch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N组(P<0.05);相比AS组,AS+rh ES组的Dll4和Notch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rh ES能够抑制大鼠AS斑块内血管新生,Dll4/Notch通路的激活可能是rh ES抑制斑块内的血管新生的信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内皮抑素 动脉粥样硬化 Dll4/Notch通路 新生血管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ERK-ATF4-CHOP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炎 沈斌 +4 位作者 戴莉莉 秦斌斌 金烨 胡婧玮 郑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159-1162,1168,共5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中PERK-ATF4-CHOP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中PERK-ATF4-CHOP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治疗14 d。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及动脉血气分析[p(O_2)、p(CO_2)、血液酸碱度(pH)]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GRP78 mRNA、PERK mRNA、ATF4 mRNA、CHOP 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FEV_1、FVC、FEV_1/FVC、FEV_1%、p(O_2)、血p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均<0.05),p(CO_2)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改变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GRP78、PERK、ATF4、CHOP水平和GRP78 mRNA、PERK mRNA、ATF4 mRNA、CHOP 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AECOPD患者,可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存在的内质网应激状态,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内质网应激 PERK-ATF4-CHOP通路
下载PDF
基于TLR4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干预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佐媚 王宇青 +5 位作者 陈南 韩冰洁 黎丽群 刘礼剑 陈广文 杨成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271,共9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致死率高等特点。疾病早期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后期可向重症急性胰腺炎发展,损害长期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该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致死率高等特点。疾病早期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后期可向重症急性胰腺炎发展,损害长期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该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被完全阐述清楚。AP的产生和发展与多种信号通路的共同参与密不可分。其中,Toll样受体4(TLR4)作为一种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在AP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医药可以多靶点,多效应,多给药方式等特点调控TLR4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而有效干预AP的进展,已逐渐成为防治AP的新热潮。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防治AP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可通过调控TLR4信号通路,加强免疫抵抗和防御,抑制炎症反应而有效治疗AP,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对中医药调控TLR4信号通路治疗AP的全面综述。故文章就近年来关于中医药调控TLR4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阐述,以期为AP的治疗及进一步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医药 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汤通过调节Nrf2/PPARγ/GPX4通路抑制铁死亡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甲状腺损伤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子玉 赵卓 +5 位作者 陈怡然 曹慧敏 陈丝 王智民 高天舒 杨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18,共9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通路探讨补中益气汤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小鼠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PF级8周龄NOD.H-2h4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通路探讨补中益气汤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小鼠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PF级8周龄NOD.H-2h4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各20只,除空白组外,采用经典的高碘水(0.05%碘化钠)喂养,8周后制成AIT模型。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4.78、9.56、19.12 g·kg^(-1)补中益气汤灌胃,西药组给予3.033×10^(-5) g·kg^(-1)硒酵母片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8周后实施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含量;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甲状腺组织中GPX4定位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检测甲状腺组织Nrf2、PPARγ、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3(LPCAT3)、GPX4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组织Nrf2、PPARγ、SLC7A11、SLC3A2、LPCAT3、GPX4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光镜下可见甲状腺组织内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现象,血清中TGAb、TPOAb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甲状腺组织中Nrf2、PPARγ、SLC7A11、SLC3A2、GPX4表达显著降低(P<0.01),LPCAT3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小鼠光镜下甲状腺组织内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血清中TPOAb、TGAb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甲状腺组织中Nrf2、PPARγ、SLC7A11、SLC3A2、GPX4表达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药用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及其活性产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秋军 张犇 王剑文 《植物学研究》 2012年第2期23-29,共7页
植物类异戊二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其生物合成主要通过甲羟戊酸途径与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对这两条途径的调控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活性... 植物类异戊二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其生物合成主要通过甲羟戊酸途径与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对这两条途径的调控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调控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异戊二烯化合物 生物合成 甲羟戊酸途径 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
下载PDF
汉黄芩素减轻LPS诱导BV-2细胞炎症并保护SH-SY5Y细胞的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梦菲 欧阳竞锋 +1 位作者 吴春阳 程娇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2-69,共8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SH-SY5Y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BV-2细胞分为空白组、LPS组、汉黄芩素低、中、高浓度组(4、8、16μmol·L^(-1)),其中LPS组给予1 mg·L^(-1)的LPS,汉黄芩素...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SH-SY5Y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BV-2细胞分为空白组、LPS组、汉黄芩素低、中、高浓度组(4、8、16μmol·L^(-1)),其中LPS组给予1 mg·L^(-1)的LPS,汉黄芩素组分别用相应浓度的汉黄芩素预处理4 h后,给予1 mg·L^(-1)的LPS并使用以上各组的条件培养基培养SH-SY5Y细胞。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试剂盒检测以上各组BV-2细胞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BV-2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SH-SY5Y细胞的酪氨酸羟化酶(TH)、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IF)检测SH-SY5Y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核转移和荧光表达强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H-SY5Y细胞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组BV-2细胞上清IL-6、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汉黄芩素低浓度组BV-2细胞上清IL-6含量降低(P<0.05),汉黄芩素中高浓度组IL-6和TNF-α含量均降低(P<0.05,P<0.01),其中汉黄芩素高浓度组IL-6和TNF-α含量降低最显著(P<0.01),干预效果最佳。与空白组比较,LPS组条件培养基培养的SH-SY5Y细胞α-Sy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TH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LPS组比较,汉黄芩素中高浓度组α-Sy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汉黄芩素低、中、高浓度组TH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LPS组NF-κB p65蛋白逐渐向核内聚集、荧光表达强度显著增强(P<0.01);与LPS组比较,汉黄芩素各浓度组NF-κB p65蛋白逐渐向核外分散、荧光表达强度逐渐减弱,汉黄芩素高浓度组荧光强度显著减弱(P<0.01)。与空白组比较,LPS组TLR4、磷酸化(p)-NF-κB p65、MyD8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LPS组比较,汉黄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汉黄芩素 脂多糖(LPS) 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大黄素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对SDF1/CXCR4轴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剑 童希文 《解剖学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系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SDF1/CXCR4轴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大黄素对肺癌A549细胞系的抑制率。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大黄素对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系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SDF1/CXCR4轴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大黄素对肺癌A549细胞系的抑制率。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大黄素对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SDF1和CXCR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细胞内SDF1/CXCR4轴信号通路中SDF1和CXCR4等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大黄素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大黄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大黄素处理A549细胞中SDF1和CXCR4基因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大黄素可抑制SDF1/CXCR4轴信号通路的SDF1和CXCR4蛋白的表达。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大黄素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下调分泌蛋白SDF1和CXCR4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DF1/CXCR4轴信号通路中的SDF1和CXCR4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肺癌 A549细胞 迁移 侵袭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DF1/CXCR4轴信号通路
下载PDF
芒果苷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广平 宁磊 方晓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5-393,共9页
为探讨芒果苷改善大鼠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将T2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及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组;灌胃给药,... 为探讨芒果苷改善大鼠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将T2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及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组;灌胃给药,1次/d,持续8周。评价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等指标,并检测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信号通路相关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发现,芒果苷可以改善T2DM大鼠毛色、活动及精神等一般状态,减缓体重下降趋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经芒果苷治疗8周后,各治疗组大鼠FBG、FINS、HOMA-IR及血清FFA、TG、TC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各治疗组大鼠肝组织GSH-Px、CAT、SOD活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而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IRS-1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Akt、Glut4 mRNA及p-IRS-1(Tyr)、Akt、Glut4蛋白表达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而p-IRS-1(Ser)蛋白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上述结果表明,芒果苷具有改善T2DM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该作用与抗氧化应激及调节IRS-1/Akt/Glut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氧化应激 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激酶B/葡萄糖转运蛋白4信号通路本
下载PDF
中药调控TLR4信号通路干预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静 谢胜 +7 位作者 葛来安 王光耀 刘柱 韩冰洁 曾耀萱 彭金婵 钱锦程 黎丽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2-291,共10页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所致的常见重症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一直是急危重症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抗感染、液体复苏、机械辅助通气等方案治疗脓毒症,但预后疗效差和费...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所致的常见重症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一直是急危重症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抗感染、液体复苏、机械辅助通气等方案治疗脓毒症,但预后疗效差和费用高昂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现阶段有必要探寻一种新型、高效、安全、廉价的药物和治疗模式。中医药治病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本,能够有效调控脓毒症的进展,维持机体稳态,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致死率。然而,目前仍缺乏对中药调控TLR4信号通路治疗脓毒症的系统阐述。故该文通过检索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TLR4信号通路与脓毒症的关系及中药在该病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发现,一些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和中药制剂通过抑制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有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修复各脏器损伤,改善脓毒症预后。但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部分研究直接聚焦TLR4这一分子的差异表达和功能,忽视了TLR4的下游分子表达及表型作用,对通路间的交替机制、关系及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存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不明、促炎-抗炎平衡机制模糊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期为脓毒症的潜在治疗及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 中药 综述
原文传递
枸杞多糖通过TLR4/Src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悦 姜孟伶 +3 位作者 曹金丹 彭忠禄 刘科峰 樊竑冶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466-7473,共8页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BP对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BP对巨噬细胞丝裂原...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BP对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BP对巨噬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Src激酶家族成员(Src family kinases,SFKs)中的Src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运用庆大霉素保护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BP对巨噬细胞吞噬S.aureus的影响,同时使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MAPK、NF-κB和Src的抑制剂初步判断LBP的作用机制。结果100~600μg/mL的LBP对巨噬细胞无毒性,但能有效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P<0.01、0.001),并且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对S.aureus的吞噬作用。虽然LBP可促进巨噬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以及Src的磷酸化水平(P<0.01、0.001),但LBP诱导巨噬细胞吞噬S.aureus能力仅被TLR4抑制剂TAK242和Src激酶家族抑制剂AZD0530显著抑制(P<0.001),而不受NF-κB、MAPK抑制剂的影响。结论LBP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并通过TLR4/Src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对S.aureus的吞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巨噬细胞 金黄色葡萄球菌 吞噬功能 TLR4/Src通路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TLR2/TLR4炎症信号通路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文 刘恩楠 +2 位作者 王品 蔡科娟 向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Toll样受体(TLR)2/TLR4炎症信号通路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33)和非感染组(n=1...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Toll样受体(TLR)2/TLR4炎症信号通路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33)和非感染组(n=135);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归纳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2、TLR4表达情况.结果33例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9株占60.42%,革兰阳性菌14株占29.17%,真菌5株占10.42%,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型糖尿病病程、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是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非感染组PBMC中TLR2 mRNA、TLR4 mRNA水平均低于感染组(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型糖尿病病程、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是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PBMC中TLR2、TLR4呈高表达,临床可据此予以早期针对性防治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肺部感染 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炎症信号通路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