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一个多相带高铷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成岩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顾连兴 苟晓琴 +5 位作者 张遵忠 吴昌志 廖静娟 杨浩 尹琳 闵茂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5-600,共16页
东天山星星峡白石头泉合黄玉花岗岩岩体在露头上显示很好的岩性分带,从下至上依次为: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以及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在岩体中存在众多的天河石伟晶岩脉和透... 东天山星星峡白石头泉合黄玉花岗岩岩体在露头上显示很好的岩性分带,从下至上依次为: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以及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在岩体中存在众多的天河石伟晶岩脉和透镜体,在岩体围岩中还可见到黄玉钠长石脉。岩体的结晶和固结是由下往上进行的。石英和黄玉是最早从熔体中晶出的矿物相,而天河石是由富含流体的残余熔体填隙结晶或与先存矿物反应而成。从a带到e带总的趋势是:(1)随着石英斑晶粒径渐大和晶形渐好,岩石结构从等粒状变为似斑状;(2)天河石和黄玉富集于最上部的三个带;(3)随着Li和(Al+Ti)含量的增加,白色云母成份从a,b,c带的铁叶云母演化到d带的铁锂云母;(4)F、H_2O、Al_2O_3和Na_2O含量增加,而SiO_2、FeO、K_2O含量和Fe^(2+)/Fe^(3+)比值降低,且在标准矿物Qz-Ab-Or图解上,成分投影向Ab顶角移动;(5)Co、Ni、Cr、W、Nb、Zr、U、Th、Y、含量和K/Rb、Zr/Hf比值降低,而F、Li、Rb、Ga、V、Sn含量和Rb/Cs、Ga/Al、La_(CN)/Lu_(CN)比值加大;(6)δ^(18)O从9.25‰~9.75‰下降到7.32‰;(7)石英熔体包裹体均一法温度从860℃~810℃下降到680℃~660℃。上述岩性和地球化学分带是由于岩浆中较高的F和H_2O含量,促进了分离结晶和流体搬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黄玉 天河石 天山 新疆
下载PDF
黄玉云英岩成因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熊小林 朱金初 饶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917-919,共3页
传统观念认为,黄玉是典型的气成热液矿物,黄玉云英岩则是典型的交代蚀变岩.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表明,产于Ta,Nb矿化富F钠长花岗岩顶部的似层状黄玉云英岩具有岩浆成因特征.本文将通过100MPa,6%F含量条件下钠长花岗岩-... 传统观念认为,黄玉是典型的气成热液矿物,黄玉云英岩则是典型的交代蚀变岩.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表明,产于Ta,Nb矿化富F钠长花岗岩顶部的似层状黄玉云英岩具有岩浆成因特征.本文将通过100MPa,6%F含量条件下钠长花岗岩-H_2O-HF体系熔化结晶实验来论证黄玉云英岩岩浆成因的可能性.1 实验方法实验在RQV-快速淬火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上完成,实验压力为100MPa,温度为840~500℃,温压的测量误差分别为±3℃和±3MPa.实验试样为湖南香花铺钠长花岗岩,化学组成见表1.根据黄玉云英岩含F4%~7%,选择体系F含量6%和固液比(即试样粉末:HF溶液)=4:1(重量比)进行实验,实验初始物按上述比例装入黄金管,焊前焊后,实验前后均通过称量法检查焊封质量.所有实验均在液相线之上840℃恒温24h,产生均一含F和H_2O的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玉 云英岩 岩浆成因 气成热液岩
原文传递
尖峰岭似伟晶岩内黄玉中的熔流包裹体 被引量:13
3
作者 常海亮 黄惠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6,T001,共7页
详细叙述了熔流包裹体以及与之密切共生的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在分布关系、组成相态及其比例、流体成分、硅酸盐熔体分子网络聚合结构以及各种包裹体在加热—淬火—冷冻过程中的热变化行为和均一化温度及其途径等各方面的特征和异同... 详细叙述了熔流包裹体以及与之密切共生的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在分布关系、组成相态及其比例、流体成分、硅酸盐熔体分子网络聚合结构以及各种包裹体在加热—淬火—冷冻过程中的热变化行为和均一化温度及其途径等各方面的特征和异同点。认为这种熔流包裹体是在岩浆演化末期从岩浆(熔融体)与水(流体)的不混溶体系中以任意比例同时将其捕获所至,因而,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流包裹体 液包体 黄玉 似伟晶岩 湖南 尖峰岭
全文增补中
赤霉素对甜樱桃黄玉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许晖 胡铭铎 刘晓第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3-34,共2页
对甜樱桃黄玉于盛花后7d采用40、60、80mg·l^(-1)的赤霉素(GA)涂抹幼果,结果表明,上述GA各浓度处理使黄玉果实成熟期依次提早3、5、9d,其中以60mg·l^(-1)GA的处理效果较好。在一定浓度范围... 对甜樱桃黄玉于盛花后7d采用40、60、80mg·l^(-1)的赤霉素(GA)涂抹幼果,结果表明,上述GA各浓度处理使黄玉果实成熟期依次提早3、5、9d,其中以60mg·l^(-1)GA的处理效果较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GA浓度提高有使果形指数增大、果肉硬度减小的趋势。GA处理对增大果实、果重的效果不明显,而且80mg·l^(-1)GA处理的单果重还明显减小,仅为对照的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品种 甜樱桃 黄玉 果实 生长发育 品质
下载PDF
东疆白石头泉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分带和岩浆演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顾连兴 吴昌志 +4 位作者 张遵忠 苟晓琴 刘四海 郑远川 张光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23,共17页
白石头泉含黄玉的天河石花岗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209.6±9.6Ma,从下至上可分为5个连续过渡的岩相带,即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以及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岩体的岩石地球化... 白石头泉含黄玉的天河石花岗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209.6±9.6Ma,从下至上可分为5个连续过渡的岩相带,即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以及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高F(>2%)、高Rb(500×10-6~1087×10-6),低P2O5(≤0.06%),Na2O>K2O,弱过铝(A/NKC=1.00~1.11)、翼型稀土元素配分曲线(ΣREE=28.6×10-6~231.9×10-6)、低(La/Lu)N值(0.11~0.68)、强烈Eu负异常(Eu/Eu*=0.0005~0.0110)、Nd同位素富集(εNd(t)=-4.4~-4.9)。该岩体的岩浆是中地壳云母片麻岩部分熔融的产物。从a带到e带的地球化学变化是:(1)F,A2O3和Na2O含量逐渐增加,而SiO2,(Fe2O3+FeO+MgO+MnO)、FeO和K2O含量逐渐减少,在标准矿物的Qz-Ab-Or图上总体向Ab角顶移动;(2)总体而言,Cr,Ni,Co,V,W,Nb,Zr,U,Th和Y含量逐渐减少,而F,Li,Rb,Hf,Ta,Sn,Sc,Ga和Zn含量逐渐增加,但d带到e带间存在Li,Rb,Sn,Sc和Zn含量的突降;(3)K/Rb,Al/Ga,Nb/Ta和Zr/Hf值下降,但K/Cs,Th/U,(La/Lu)N值上升;(4)全岩的δ18O值从a带的9.25‰~9.75‰降低到e带的7.32‰,d带与e带间存在2.1‰的δ18O值突降。岩浆从a带到e带的垂向分带是分离结晶和流体输运的共同结果。岩体的d带与e带存在明显的成分间断。在矿物成分上表现为黄玉、钠长石和白云母的剧增,钾长石和天河石的剧减。在主量元素上表现为Na2O和CaO含量的剧增,SiO2和K2O含量的剧减。在微量元素上表现为F,Ga,Sr和Ba含量的剧增,Li,Rb,Sc,Zn和Sn含量的剧减。在稀土元素上,Eu/Eu*和(La/Lu)N值增加,而ΣREE值降低。在氧同位素特征上,δ18O值显著降低。这种间断不仅受分离结晶和流体输运的制约,也与天水加入、围岩混染和亚固相线淋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花岗岩 萤石 黄玉 天河石 分带 分离结晶 东疆
下载PDF
新疆白石头泉高铷氟花岗岩不同相带云母成分及其演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遵忠 顾连兴 +2 位作者 王硕 郗爱华 吴昌志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3-441,共9页
白石头泉含黄玉花岗岩体在露头上显示很好的岩性分带,从下至上依次为: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和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岩体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部分富铷的为天河石... 白石头泉含黄玉花岗岩体在露头上显示很好的岩性分带,从下至上依次为: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和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岩体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部分富铷的为天河石)、钠长石、黄玉和云母,副矿物为锰铝榴石和萤石。总体说来,从a带到c带,云母的Al、Mn、F和Rb含量递增,Fe、Mg和Ti含量递减;Li含量从a带到b带和c带递增,但b带和c带之间变化不明显。从c带到e带,随着Fe、Mg和Ti的减少,总体上表现为Al、Li递增,F、Mn和Rb递减的演化方向,但Li、F、Mn和Rb在c带和d带之间变化不明显,d带和e带之间却表现出急剧的变化。e带中的次生云母与原生云母相比,前者F、Li高而Al低,从a带到e带,Na+K变化不明显。云母成分的这些变化特征与岩体的演化趋势相一致。白石头泉岩体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类似花岗岩相比,没有出现锂云母这种高度富锂矿物,这可能与岩体中锂含量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 黄玉 花岗岩 岩相分带 新疆
下载PDF
低品位纳长石化花岗岩型钽铌矿全矿石综合利用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国伟 叶志平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8-101,共4页
对江西某大型低品位纳长石化花岗岩型钽铌矿石进行了全矿石综合回收工艺研究,采用分级-重选-磁选-浮选-水冶联合工艺进行全流程试验,获得钽铌精矿、锡精矿、铁锂云母、石英、长石和黄玉等产品,矿石综合利用率96.5%。
关键词 选矿工程 钽铌矿 石英和长石 铁锂云母 黄玉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对“英红9号”及其黄化突变种“黄玉”的红茶生产适制性比较分析
8
作者 张晓菊 杜悦阳 张凌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276-287,共12页
目的 探究“英红9号”黄化突变种“黄玉”的生产适制性。方法 通过广泛靶向的代谢组学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了“英红9号”和“黄玉”鲜叶和发酵叶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差异,并测定二者间表观... 目的 探究“英红9号”黄化突变种“黄玉”的生产适制性。方法 通过广泛靶向的代谢组学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了“英红9号”和“黄玉”鲜叶和发酵叶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差异,并测定二者间表观物质生化含量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综合代谢物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黄玉”鲜叶中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差值小于“英红9号”。“英红9号”中山奈酚-3-糖苷的含量更高,而“黄玉”中山奈酚-3-葡萄糖苷与山奈酚-3-O-半乳糖苷的比值更高。与“英红9号”鲜叶相比,“黄玉”中作为β-胡萝卜素必要前体物质的玉米黄质和棕榈酸玉米黄质的含量显著较高。“黄玉”发酵叶中由于类胡萝卜素降解能够产生花果风味的物质如:α-法内烯、β-环柠檬醛、橙花叔醇和反式香叶基丙酮的含量均高于“英红9号”。结论 “黄玉”鲜叶中β-葡萄糖苷酶和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的活性较高。这些代谢特征说明“黄玉”适合生产绿茶、白茶等发酵程度较低的茶。其高活性的酶有助于绿茶的香气和口感形成。相比之下,“英红9号”中的代谢物使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香气成分,如橙油醇和香叶酰丙酮的增加,表明它适合生产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适制性 英红9号 黄玉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安徽宿松高压变质带中天蓝石黄玉柯石英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荆延仁 汤家富 +4 位作者 高天山 侯明金 周存亭 梁万通 康维国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349-350,共2页
安徽宿松高压变质带中天蓝石黄玉柯石英的发现及其意义荆延仁,汤家富,高天山,侯明金,周存亭,梁万通,康维国(安徽地矿局区调所合肥230011)(长春地质学院)笔者等自80年代参加《全国变质地质图编制与研究》项目以来,相... 安徽宿松高压变质带中天蓝石黄玉柯石英的发现及其意义荆延仁,汤家富,高天山,侯明金,周存亭,梁万通,康维国(安徽地矿局区调所合肥230011)(长春地质学院)笔者等自80年代参加《全国变质地质图编制与研究》项目以来,相继在皖中张八岭、岳西、太湖、宿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带 天蓝石 黄玉 柯石英
下载PDF
中国茶在世界传播的历史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勤晋 《中国茶叶》 2012年第8期30-33,共4页
我国古代巴蜀先民,早在公元前1066年之前就发现了茶的用途,并实现了茶的人工栽培。但茶从何时何地开始向外传播?却鲜为人知。传说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前,东汉使臣张骞便在中亚发现了邛杖、蜀锦和茶叶等来自巴蜀的特产。韩国史书也记载... 我国古代巴蜀先民,早在公元前1066年之前就发现了茶的用途,并实现了茶的人工栽培。但茶从何时何地开始向外传播?却鲜为人知。传说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前,东汉使臣张骞便在中亚发现了邛杖、蜀锦和茶叶等来自巴蜀的特产。韩国史书也记载,早在公元五世纪便有驾洛国王妃许黄玉从四川安岳带回了茶的种子,并在全罗南道开始种植,许黄玉陵墓至今仍完好保留在韩国釜山金海市供人瞻仰。总之,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通过使臣来访、人员交流、礼尚往来等非贸易渠道把茶叶带往国外已有近2000多年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 历史 传播 世界 人工栽培 茶叶 韩国 黄玉
下载PDF
黄玉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树根 李植清 《珠宝科技》 1996年第2期18-21,共4页
黄玉优化的实验研究王树根,李植清众所周知,多数无色透明黄玉经高能射线辐照和热处理后呈美丽的天蓝色,因酷似海蓝宝石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许多消费者由于对黄玉优化的过程和机理了解不够,往往有很多疑虑,尤其对改色黄玉的色彩稳... 黄玉优化的实验研究王树根,李植清众所周知,多数无色透明黄玉经高能射线辐照和热处理后呈美丽的天蓝色,因酷似海蓝宝石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许多消费者由于对黄玉优化的过程和机理了解不够,往往有很多疑虑,尤其对改色黄玉的色彩稳定性和残余放射性忧心忡忡。本文拟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玉 改色 优化 实验
下载PDF
黄玉与红柱石、白云母、碱性长石之间的矿物平衡及其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金初 熊小林 饶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7-108,共12页
黄玉的形成条件是阐明含黄玉岩石成因的关键。为定量解释黄玉的岩石学成因意义,本文利用黄玉和与其共存的矿物及流体组分的热力学性质,计算了花岗岩-H_2O-HF体系中有关反应的logaHF-IogaKF,IogaHF-lo... 黄玉的形成条件是阐明含黄玉岩石成因的关键。为定量解释黄玉的岩石学成因意义,本文利用黄玉和与其共存的矿物及流体组分的热力学性质,计算了花岗岩-H_2O-HF体系中有关反应的logaHF-IogaKF,IogaHF-logAAn,logaHF-T图及T-P图。利用上述计算结果,本文解释了含黄玉花岗质岩石及其极端分异产物的形成条件和斑岩Mo、Sn矿床蚀变分带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玉 红柱石 白云母 碱性长石 矿物平衡 岩石学
下载PDF
安徽宿松超高压变质矿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荆延仁 汤加富 +1 位作者 高天山 侯明金 《安徽地质》 1995年第3期66-69,共4页
本文首次报导了在宿松地区经多种测试查证,有经受高压变质作用的黄玉、天蓝石,及石榴子石、角闪石、蓝晶石中柯石英的存在,并将以黄玉为标志的富铝泥质岩(Schreyer称其为广义白片岩),参照蓝片岩、绿片岩的命名原则,易名... 本文首次报导了在宿松地区经多种测试查证,有经受高压变质作用的黄玉、天蓝石,及石榴子石、角闪石、蓝晶石中柯石英的存在,并将以黄玉为标志的富铝泥质岩(Schreyer称其为广义白片岩),参照蓝片岩、绿片岩的命名原则,易名为黄片岩。深入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本区是一条有充分矿物学依据的超高压变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天蓝石 黄玉 柯石英 黄片岩
下载PDF
水稻黄叶标记不育系黄玉A的选育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圣泉 周祥胜 +3 位作者 吴殿星 舒小丽 陈善福 舒庆尧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2,共3页
黄玉A是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用γ射线诱变Ⅱ-32B干种子,经筛选和回交转育而成的黄叶标记籼型不育系。黄玉A自出苗后第1片叶起,叶片就显示黄化特征,黄叶性状在整个生育期间表达稳定。与Ⅱ-32A相比,黄玉A的不育度、抗病性和开花... 黄玉A是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用γ射线诱变Ⅱ-32B干种子,经筛选和回交转育而成的黄叶标记籼型不育系。黄玉A自出苗后第1片叶起,叶片就显示黄化特征,黄叶性状在整个生育期间表达稳定。与Ⅱ-32A相比,黄玉A的不育度、抗病性和开花习性较为接近,但柱头总外露率和双外露率明显较低,植株生长势较弱,然而,用黄玉A所配组合不仅优势明显,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早熟效用。该不育系于2005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成果鉴定,所配组合黄优C23等在区试中表现出色,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 黄叶标记 辐射诱变 黄玉A 选育
下载PDF
黄玉改色试验及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季金华 蔡述伟 《江苏地质》 CAS 2000年第3期153-156,共4页
采用高能射线辐照无色黄玉使其改色 ,并对呈色机理作了探讨。无色黄玉改色为天蓝—海蓝色后 ,颜色稳定 ,改为棕黄色的则在强阳光下易退色。
关键词 黄玉 改色 辐照 试验
下载PDF
天然黄玉与辐照改色黄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侠 李景芝 王安建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8-410,共3页
利用中子辐照改色法把天然无色黄玉改成蓝色黄玉,对天然黄玉和改色后的蓝黄玉分别进行了常规检测、X-荧光测试、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改色前后黄玉的比重、折射率、成分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其紫外-可见... 利用中子辐照改色法把天然无色黄玉改成蓝色黄玉,对天然黄玉和改色后的蓝黄玉分别进行了常规检测、X-荧光测试、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改色前后黄玉的比重、折射率、成分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其紫外-可见光光谱、红外光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为鉴别天然黄玉与辐照改色黄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玉 辐照 改色 光谱测试 天然黄玉
下载PDF
Geochemistry of the Baishitouquan Amazonite-and Topaz-bearing Granite in the Mid-Tianshan Belt, Xinjiang, China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连兴 杨浩 +2 位作者 苟晓琴 郭继春 王金珠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4年第4期289-304,共16页
The Baishitouopan amaznito and topazbearing granite is one of the typical high-rubidium andhigh-fluorine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paft of the Mid-Tianshan belt. This intrusion is in sharp contactwith Mid-Proterozoic sc... The Baishitouopan amaznito and topazbearing granite is one of the typical high-rubidium andhigh-fluorine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paft of the Mid-Tianshan belt. This intrusion is in sharp contactwith Mid-Proterozoic schists, gneisses and marbles, and is compond of four zones transihonal fromthe bottom upwards: leucogranite, amazonite granite, topaz-bearing amazonite granite and topazquartz albitite.The Baishitouquan granite contains highly ordered K-feldspar, Li-rich mica, Mn-rich gamet,a-quartz and low-temerature rircon and is chemically high in Si, K, Na, Al, Li, Rb, Cs and F,and low in Ti, Fe, Ch, Mg, P, Ch, Ni, Cr, V, Sr and Ba, with Na2O>K2O. Amazonite fromthe amazonite granite zone contains 1867 ppm Rb. The F contents of bulk rocks are 3040 and4597 for the amazonite granite and topazbearing amazonite granite zones, respectivel. These twozones have δ18O values of 8.97 - 9.85%, (SMOW) and show flat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withstrong Eu depletion. KAr and Rb-Sr ages of this intrusion are 226. 6 Ma and 209. 6 Marespectively, with an initial 87Sr/86Sr ratio of 0.987±0.213.The Baishitouquan granite is the product of crystallization of a lowtemperature, and wther,rubidium. and fluorine-rich magma , which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muscoviterich crustal rocks. Consolidation of this granite involved two contrasting and successivestagst melt crystallization and hydrothermal metasomasm and pforitation. Various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is granite were formed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agmatic to the hydrothermal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长石 黄玉 花岗岩 新疆 天山地区 地球化学 氧同位素 锶同位素
下载PDF
黄玉的辐照改色及赋色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惠春 唐雪莲 向长金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12,共5页
通过辐照处理可以改变黄玉的颜色。系统地阐述了天然黄玉的颜色 ,综述了国内外在黄玉辐照改色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对黄玉及辐照处理黄玉颜色的赋色机制进行了探讨 ,初步认为黄玉的颜色是由杂质元素、杂质离子心、电子
关键词 黄玉 辐照改色 色心 赋色机制
下载PDF
黄玉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柏松 屠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及镜面反射附件 ,对天然宝石材料———黄玉在反应堆辐照致色 (成为蓝色 )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近、中红外区的光谱分析 ,并使用FT Raman光谱进行补充。对黄玉结构中 SiO 基团的振动谱图结合群论分析结... 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及镜面反射附件 ,对天然宝石材料———黄玉在反应堆辐照致色 (成为蓝色 )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近、中红外区的光谱分析 ,并使用FT Raman光谱进行补充。对黄玉结构中 SiO 基团的振动谱图结合群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归属 ,对不同颜色的样品谱图进行了对比 ,发现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并分析了原因 ,部分变化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用紫外 /可见光谱初步分析了辐照致色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玉 辐照改色 镜面反射 天然宝石 红外光谱
下载PDF
扩散处理黄玉振动谱学特征及呈色机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亓利剑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6,共6页
一种扩散处理黄玉近期在珠宝市场上面市。它表现出的特征是内部无色 ,蓝绿色调仅限于表层 (厚度<5μm) ,表面不均匀地聚集有褐黄绿色斑点。研究表明 ,这种扩散处理黄玉由 Co2 +离子渗透致色 ,且渗色层内普遍发育由晶格缺陷致交错叠... 一种扩散处理黄玉近期在珠宝市场上面市。它表现出的特征是内部无色 ,蓝绿色调仅限于表层 (厚度<5μm) ,表面不均匀地聚集有褐黄绿色斑点。研究表明 ,这种扩散处理黄玉由 Co2 +离子渗透致色 ,且渗色层内普遍发育由晶格缺陷致交错叠片状结构。可见光区域内 ,由 Co2 + 离子 (八面体配位 )的4 T1g( 4F)→4 T1g( 4P)、4 T1g→4 A2 g及 4 T1g→2 T1g跃迁 ,而产生 597,63 2 ,4 61 nm的吸收。研究结果证实 ,扩散温度条件、表层晶格缺陷及 Co2 + 离子浓度梯度是导致扩散处理黄玉呈色的主要缘由。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处理 黄玉 振动光谱 呈色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