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迅先生 |
胡风
|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54
|
|
2
|
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
汪晖
|
《文学评论》
|
1988 |
42
|
|
3
|
谁是复仇者?——《铸剑》解读 |
莫言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1
|
|
4
|
当代文学与鲁迅传统──作于鲁迅逝世六十周年 |
孙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0
|
|
5
|
论鲁迅在南洋的文统 |
朱崇科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6
|
读一读《社戏》全文 |
钱理群
|
《语文学习》
|
1994 |
12
|
|
7
|
“竹内鲁迅”论 |
刘国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6
|
|
8
|
试论莫言《酒国》对鲁迅精神的继承——鲁迅传统在1990年代研究系列之一 |
罗兴萍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6
|
|
9
|
鲁迅精神资源的确认 |
朱寿桐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10
|
我这十年研究——《精神的炼狱》序 |
钱理群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8
|
|
11
|
鲁迅对我国萌芽期木刻的评议 |
李允经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2
|
近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新趋向 |
钱理群
王得后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6
|
|
13
|
关于鲁迅传记编写的几个问题——兼评国内已出版的鲁迅传记 |
朱文华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3
|
|
14
|
播撒鲁迅精神的种子——关于教材中的鲁迅 |
陈漱渝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5
|
鬼气·血气·正气 |
孙郁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16
|
日本的阿Q与其革命乌托邦——新岛淳良的鲁迅阐释与社会实践 |
董炳月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7
|
《文艺春秋》对鲁迅的纪念与研究 |
钦鸿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0 |
2
|
|
18
|
抗战期间解放区纪念鲁迅的活动 |
葛涛
|
《中共党史资料》
|
2007 |
3
|
|
19
|
究竟要塑造什么样的鲁迅形象?——评汪晖的《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
辛平山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20
|
论鲁迅的“韧”性人格精神 |
雷世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