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先生 被引量:54
1
作者 胡风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36,共33页
1925年秋,我进了北京大学预科。当时,我也考取了清华大学英文系文科一年级。但为了向往北大才是以鲁迅为中心的新文化圣地,我宁愿损失两年而进了它的预科。我是1921年开始接受新文学的影响的,其中以鲁迅给我的影响最大。在《晨报》副镌... 1925年秋,我进了北京大学预科。当时,我也考取了清华大学英文系文科一年级。但为了向往北大才是以鲁迅为中心的新文化圣地,我宁愿损失两年而进了它的预科。我是1921年开始接受新文学的影响的,其中以鲁迅给我的影响最大。在《晨报》副镌上读到了他的《呐喊》自序,受到了震动。那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呐喊》 周扬 大学预科 《文学》 英文系 许广平 告诉我 小说史 范爱农
原文传递
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被引量:42
2
作者 汪晖 《文学评论》 1988年第6期4-17,172,共15页
本期“行进中的沉思”栏发表了两篇文章。《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是就鲁迅研究范围内的历和现状进行反思,这一工作自然离不开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估价,但并非全面总结,所以并着重谈成绩,而是着重谈不足和局限。文中对过去以及目前研... 本期“行进中的沉思”栏发表了两篇文章。《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是就鲁迅研究范围内的历和现状进行反思,这一工作自然离不开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估价,但并非全面总结,所以并着重谈成绩,而是着重谈不足和局限。文中对过去以及目前研究中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大胆的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鲁迅形象 政治意识形态 新时期 思维模式 鲁迅精神 研究者 思想革命 革命民主主义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谁是复仇者?——《铸剑》解读 被引量:31
3
作者 莫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鲁迅先生在《铸剑》里塑造了两位有英雄主义气质的人物,黑色人宴之敖者与眉间尺。眉间尺为报父仇,割下了自己的头颅,交给了一言相交的黑色人。黑色人为了代他报仇,在紧要关头,面不改色地割下了自己的头颅。
关键词 铸剑 眉间尺 宴之敖 鲁迅精神 复仇者 《故事新编》 稚气未脱 艺术力量 给你 我自己
下载PDF
当代文学与鲁迅传统──作于鲁迅逝世六十周年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4-32,共9页
当代文学与鲁迅传统──作于鲁迅逝世六十周年孙郁这是个很不好写的题目,但又是不能回避的话题。时逢鲁迅逝世六十周年,我把零碎的想法写出,算是对先生的感怀,以及对当代文学一个侧面。的提纲式的扫瞄。因为是“提纲式”的,所以便... 当代文学与鲁迅传统──作于鲁迅逝世六十周年孙郁这是个很不好写的题目,但又是不能回避的话题。时逢鲁迅逝世六十周年,我把零碎的想法写出,算是对先生的感怀,以及对当代文学一个侧面。的提纲式的扫瞄。因为是“提纲式”的,所以便显得空泛,我希望今后会有人,在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当代文学 鲁迅传统 张承志 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八十年代 贾平凹 邵燕祥 新时期文学
下载PDF
论鲁迅在南洋的文统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崇科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74,共7页
鲁迅传统的接受、传播和发展在新马文学史上已经形成绵长而多元的传统,其中包含对鲁迅精神的学习和近乎亦步亦趋的模拟,但更有价值的却是新马作家经由鲁迅逐步创设自己的文学传统。整体而言,鲁迅文统往往与新马现实紧密结合,但不同时代... 鲁迅传统的接受、传播和发展在新马文学史上已经形成绵长而多元的传统,其中包含对鲁迅精神的学习和近乎亦步亦趋的模拟,但更有价值的却是新马作家经由鲁迅逐步创设自己的文学传统。整体而言,鲁迅文统往往与新马现实紧密结合,但不同时代各有差异。20世纪50—70年代的关键词是左翼与本土,既指向殖民地的黑暗现实,又攻击林语堂,甚至包含对底层的关注;80—90年代则转向语言政治及其文化弊端;90年代以来,南洋文学的叙事风格不断增强,并多元反思新马社会的生活、文化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20世纪50-70年代 文统 南洋 90年代以来 文学传统 叙事风格 文学史
原文传递
读一读《社戏》全文 被引量:12
6
作者 钱理群 《语文学习》 1994年第9期10-13,共4页
像鲁迅《社戏》这样的经典教材,差不多每一个字、词、句,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千百人的反复咀嚼;现在要"重读",而且要读出新意,确实不易。那么,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读法,换一个角度,又如何呢?
关键词 《社戏》 鲁迅精神 中学语文课本 经典教材 少年时代 生命形态 藤野先生 向往之情 心向往之 目连
原文传递
“竹内鲁迅”论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国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10期53-63,共11页
“竹内鲁迅”论刘国平从广义上讲,“竹内鲁迅”①这一称谓涵盖了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相关的方面:一,作家论意义上的竹内好(1910—1977)的鲁迅研究;二,由此研究的方法原则生发出的、以鲁迅为媒介的竹内好的中国观、中国... “竹内鲁迅”论刘国平从广义上讲,“竹内鲁迅”①这一称谓涵盖了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相关的方面:一,作家论意义上的竹内好(1910—1977)的鲁迅研究;二,由此研究的方法原则生发出的、以鲁迅为媒介的竹内好的中国观、中国文化观和以此为参照体系的日本民族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竹内好 鲁迅精神 日本 鲁迅小说 《狂人日记》 中国文学 知识分子 学者鲁迅 鲁迅作品
下载PDF
试论莫言《酒国》对鲁迅精神的继承——鲁迅传统在1990年代研究系列之一 被引量:6
8
作者 罗兴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62-666,共5页
五四时期鲁迅在《狂人日记》里用“吃人”的文学意象展示了多种含义的思想批判与文化批判。上世纪 90年代 ,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里再次出现了这一文学意象 ,作家站在民间的立场上 ,不仅自觉继承鲁迅的批判精神 ,同时通过对启蒙者 (... 五四时期鲁迅在《狂人日记》里用“吃人”的文学意象展示了多种含义的思想批判与文化批判。上世纪 90年代 ,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里再次出现了这一文学意象 ,作家站在民间的立场上 ,不仅自觉继承鲁迅的批判精神 ,同时通过对启蒙者 (改造者 )形象的解构 ,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改造的艰难性的深刻认识。通过对两个作家笔下的文学意象的比较研究 ,阐明鲁迅精神在当代文学中不仅没有消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鲁迅精神 莫言 国民性批判
下载PDF
鲁迅精神资源的确认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寿桐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共5页
关键词 鲁迅精神 为文 中隐 文学成就 人格风范 文学家 学术 思想家 艺术 确认
下载PDF
我这十年研究——《精神的炼狱》序 被引量:8
10
作者 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6-249,共24页
一说“十年”自然是一个概数:如果从1981年9月硕士研究生毕业,走上独立的科研之路算起,至今(1993年1月)已有十一年半的光景;但1981年毕业后,一直为获得最起码的生活条件奔波,直到1985年才安居下来专心写作,第一部与同学吴福辉、温儒敏... 一说“十年”自然是一个概数:如果从1981年9月硕士研究生毕业,走上独立的科研之路算起,至今(1993年1月)已有十一年半的光景;但1981年毕业后,一直为获得最起码的生活条件奔波,直到1985年才安居下来专心写作,第一部与同学吴福辉、温儒敏等合作写成的学术著作《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迟至1987年8月才正式出版,到现在第十部著作《精神的炼狱》最后定稿,前后共五年半(或八年)时间。再过一个多月,我就要步入人生第五十四个年头,这就是说,我是用四十多年的充满艰辛曲折的人生拼搏,换得了这十年左右平静的学术生涯,耗尽心血而凝成了这220多万个生命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福辉 十年 鲁迅精神 曹禺戏剧 温儒敏 生存境遇 王瑶先生 起码的生活 硕士研究生 历史细节
下载PDF
鲁迅对我国萌芽期木刻的评议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允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9-48,共10页
关键词 批评家 鲁迅精神 真善美 文艺批评 真实 文艺评论 木刻 许寿裳 美学标准 境界
下载PDF
近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新趋向 被引量:6
12
作者 钱理群 王得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36,共20页
将鲁迅小说全部汇编为一册,并非只是为了给读者的阅读提供方便,也还包含着一种阅读方法上的更新的奢望:希望读者将鲁迅小说推到一定距离之外,从“整体”上去把握它。
关键词 鲁迅小说研究 鲁迅精神 《狂人日记》 头发的故事 小说情节 涓生 《祝福》 《伤逝》 在酒楼上 《故事新编》
下载PDF
关于鲁迅传记编写的几个问题——兼评国内已出版的鲁迅传记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文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2-28,共7页
编写鲁迅传记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建立在对鲁迅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传记的质量高低实际上反映了传记作者本人乃至整个鲁迅研究的水平。自鲁迅逝世以来,国內学者已经编写出版了十余种鲁迅传记,分析一下它... 编写鲁迅传记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建立在对鲁迅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传记的质量高低实际上反映了传记作者本人乃至整个鲁迅研究的水平。自鲁迅逝世以来,国內学者已经编写出版了十余种鲁迅传记,分析一下它们的得失,由此总结若干带普遍性的问题,无疑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传记文学 关于鲁迅 鲁迅研究 鲁迅逝世 鲁迅年谱 许广平 鲁迅著作 藤野先生 许寿裳
下载PDF
播撒鲁迅精神的种子——关于教材中的鲁迅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漱渝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30,共9页
传播鲁迅作品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在鲁迅作品的受众中,中学生应该是一个最主要的群体。他们中的有些人正是因为在中学接受了鲁迅作品的陶冶,对其以后人格的生成和学养的提高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教材是传播经典的有效途径,鲁迅作品不... 传播鲁迅作品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在鲁迅作品的受众中,中学生应该是一个最主要的群体。他们中的有些人正是因为在中学接受了鲁迅作品的陶冶,对其以后人格的生成和学养的提高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教材是传播经典的有效途径,鲁迅作品不仅教人如何作文,提高读者的文化素质,而且教人如何做人,提高读者的道德情操;单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鲁迅作品也堪称范本。所以,鲁迅作品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被选入语文教材不仅是出于编者的慧眼,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民国时期,鲁迅作品被选入教材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新中国成立后,而且在解放区也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文革"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收的鲁迅作品,约占全册课文的1/30至1/16,大多为全文,也有节选。"文革"期间,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仍占据了显赫的位置,不过,在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很多作品遭到了实用主义的解读。进入新时期以后,在多元化语境中,鲁迅作品中表达的一些信念和原则经常受到质疑,甚至出现了鲁迅作品是否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大撤退"的讨论,反映了不同意见双方对当今时代的不同认识和对当今需求的不同理解。由于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复指性,意义具有的不确定性;又由于讲授这些作品历史情境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不同,因而对同一文本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不过,新时期的鲁迅作品教学无论在观点和方法上都有很多新的突破。鲁迅作品在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也不同程度地被选入了教材,尤其在日本和朝鲜的影响比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 鲁迅精神
下载PDF
鬼气·血气·正气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47,共3页
鬼气·血气·正气●孙郁看了裘沙夫妇的《鲁迅之世界》画展后,几位朋友,曾开过一个小型座谈会。钱理群先生说:这些作品,充满了血气。这话,我是同意的,好像也说出我内心的感受。读解《鲁迅之世界》,不仅又体味到了鲁迅的... 鬼气·血气·正气●孙郁看了裘沙夫妇的《鲁迅之世界》画展后,几位朋友,曾开过一个小型座谈会。钱理群先生说:这些作品,充满了血气。这话,我是同意的,好像也说出我内心的感受。读解《鲁迅之世界》,不仅又体味到了鲁迅的悲愤、痛楚的灵魂,更主要的,是在其中,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血气 《野草》 画家 知识分子 鲁迅精神 《为了忘却的记念》 祥林嫂 生命之流 人的个性
下载PDF
日本的阿Q与其革命乌托邦——新岛淳良的鲁迅阐释与社会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炳月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7,共24页
鲁迅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模仿鲁迅此言,可以说,如果不让那种只要日本不发生革命即不会被革命所改变的异常人物登上舞台,就不能说《阿Q正传》被译成了日语。
关键词 鲁迅精神 乌托邦思想 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 村上春树 鲁迅研究 小说叙事 竹内好 鲁迅思想 人物原型
下载PDF
《文艺春秋》对鲁迅的纪念与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钦鸿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6期43-47,共5页
一鲁迅先生1936年与世长辞,在进步文化界引起长时间的深切的哀痛。当时及尔后,几乎没有一种进步的报纸刊物不曾刊登过有关悼念鲁迅的文章。在这庞大的纪念鲁迅的刊物群中,范泉四十年在上海主编的《文艺春秋》月刊(前5期以丛刊形式出版)... 一鲁迅先生1936年与世长辞,在进步文化界引起长时间的深切的哀痛。当时及尔后,几乎没有一种进步的报纸刊物不曾刊登过有关悼念鲁迅的文章。在这庞大的纪念鲁迅的刊物群中,范泉四十年在上海主编的《文艺春秋》月刊(前5期以丛刊形式出版)是较为突出的。《文艺春秋》从1944年10月创刊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范泉 文化界 丛刊 鲁迅研究 鲁迅小说 鲁迅书简 周作人 鲁迅精神 许广平
下载PDF
抗战期间解放区纪念鲁迅的活动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涛 《中共党史资料》 2007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掀起了纪念鲁迅的高潮,采取多种形式学习鲁迅的著作和思想。这对于抗战宣传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抗战期间 鲁迅精神 最后胜利 延安鲁迅研究会 晋察冀边区 鲁迅著作 文艺工作者 鲁迅艺术学院 鲁迅
下载PDF
究竟要塑造什么样的鲁迅形象?——评汪晖的《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被引量:4
19
作者 辛平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16-125,115,共11页
一九八八年第六期的《文学评论》上以头篇的地位发表了汪晖的《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一文。光看当时的编者给予这样的地位,就知道这篇文章的重要。这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高潮中,打着“独立思考”“思想自由”的旗号,以急进的... 一九八八年第六期的《文学评论》上以头篇的地位发表了汪晖的《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一文。光看当时的编者给予这样的地位,就知道这篇文章的重要。这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高潮中,打着“独立思考”“思想自由”的旗号,以急进的先锋者的姿态,热烈呼喊“反叛”“旧的意识形态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马克思主义者 鲁迅研究 政治意识形态 鲁迅形象 毛泽东 批判性 研究者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中国革命
原文传递
论鲁迅的“韧”性人格精神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世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3-18,共6页
1鲁迅的著作中多处述及“韧”。从会见友人、教育青年、阐发人生经验到思考对敌斗争的战术战略,鲁迅极其重视的一个原则便是“韧”。柔石曾记录鲁迅对于他进行的做人与战斗的训诲,柔石写道:“鲁迅先生说:人应该学一只象。第一,皮... 1鲁迅的著作中多处述及“韧”。从会见友人、教育青年、阐发人生经验到思考对敌斗争的战术战略,鲁迅极其重视的一个原则便是“韧”。柔石曾记录鲁迅对于他进行的做人与战斗的训诲,柔石写道:“鲁迅先生说:人应该学一只象。第一,皮要厚,流点血,刺激一下子,也不要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人格精神 鲁迅精神 克尔凯郭尔 人格意志 韧性 性格气质 鲁迅先生 民族精神 生命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