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康有为的“大中国观”与革命派放弃“驱除鞑虏”口号
被引量:9
- 1
-
-
作者
何志虎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9,共6页
-
文摘
190 2年 ,康有为深情表白 :“以我之愚 ,窃爱大中国 ,爱一统 ,若其为印度焉 ,分为众小以待灭 ,此则我之愚 ,所不敢知不敢从也。”他以“大中国观”反对喧嚣一时的狭隘民族主义 ,导发了一场思想大论战。通过论战 ,革命派接受了“大中国观”,清算了“民族复仇”、“满汉分治”、“特法治满”等错误主张 ,放弃了有严重负作用的“驱除鞑虏”口号 ,形成了巩固中国统一、体现民族平等的“五族共和”
-
关键词
“大中国观”
“驱除鞑虏”
五族共和
-
Keywords
the grand concept of whole China
expelling the ruling Manchus
republicanism of the five nationalities
-
分类号
K825.1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与民族认同的社会轨迹
- 2
-
-
作者
曹海霞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7期296-297,共2页
-
文摘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了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使中国在积贫积弱、饱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的困境中,迈进了现代国家的门槛,走上国家民族的整合之路。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孙中山的民族观经历了从建立单一民族国家到多民族国家的转变,这个过程曲折而艰辛。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者如何从"驱除鞑虏"和"仇满"的狭隘的种族主义逐渐演变成为倡导民族平等的"五族共和"的民族主义思想,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阐述其思想变化的历史渊源。
-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五族共和
-
分类号
D693.0
[政治法律—政治学]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辛亥时期革命派民族主义的内在转换
- 3
-
-
作者
彭南生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3-180,共8页
-
基金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近代演进"资助
-
文摘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辛亥革命志士的民族主义完成了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内在转换。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转换,是由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在"反满"与"反清"、"反专制"上的内在一致性,"驱除鞑虏"的短期目标是"反满",也有反清、反专制和追求民族平等的政治意义。之所以必须完成这种转换,是由于其内在张力,反满、反清不等于政治民主的实现,相反,可能造成新的民族不平等。因此,武昌首义成功后,当革命者的角色由造反者转变为执政者、建设者的时候,以民族平等和政治民主为诉求的"五族共和"也就必然成为革命者的价值理性。此后,民族平等成为国内民族关系建构的主流,民族共融成为国内族际意识的主调,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空前强化。"五族共和"奠定了多民族平等共融关系的思想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纪元。
-
关键词
民族主义
辛亥革命
驱除鞑虏
五族共和
-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鲁迅三过香港
- 4
-
-
作者
林文
-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1997年第11期35-36,共2页
-
文摘
鲁迅三过香港林文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曾三次到过香港,在香港讲演过两次。(一)1927年1月17日,鲁迅由厦门赴广州途中路过香港。他住的是两人的船舱,船到香港,照例停泊一宵,跟他同舱的一位台湾丝绸商上岸去了,使他暂时得到了“独霸一...
-
关键词
鲁迅
香港
检查员
基督教青年会
许广平
“驱除鞑虏”
讲演词
港英当局
《文选》
文艺界人士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百年回眸
- 5
-
-
作者
丁启文
-
出处
《前线》
2001年第1期59-59,共1页
-
-
关键词
“三个代表”
“驱除鞑虏”
二十世纪
中外比较
以人为本
发展生产力
新文明
五十年
生产关系
再造共和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