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翼飞机稳定性与操纵性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马松辉 吴成富 陈怀民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1,共5页
以某飞翼飞机为例,讨论了典型飞翼飞机的基本操稳特性和动态特性。并对飞翼布局飞机和常规布局飞机的主要气动导数作了对比研究,简要说明了二者在操稳特性上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为控制增稳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飞翼 无尾飞机 操稳特性
下载PDF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飞翼外形参数化建模 被引量:32
2
作者 胡添元 余雄庆 《飞机设计》 2007年第6期10-13,27,共5页
如何快速地生成飞机三维外形模型是飞机总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飞翼布局飞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飞翼外形参数化数学模型,包括总体轮廓参数化模型、剖面形状参数化模型和过渡面参数化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CATIA二次开发... 如何快速地生成飞机三维外形模型是飞机总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飞翼布局飞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飞翼外形参数化数学模型,包括总体轮廓参数化模型、剖面形状参数化模型和过渡面参数化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编制了能自动生成飞翼三维外形的CAD模型程序。应用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参数化数学模型和所开发的程序能快速生成各种不同的飞翼三维外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 外形设计 参数化建模 飞机设计
下载PDF
水下滑翔机水动力外形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志伟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9-837,共9页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将传统的浮标技术与水下机器人技术相结合而研制成的新型自治水下机器人,具有作业时间长、航行距离大、建造和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水下滑翔机主要用于海洋环境长时间、大范围的实时监测,因此要求其具有优良的水动力性能...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将传统的浮标技术与水下机器人技术相结合而研制成的新型自治水下机器人,具有作业时间长、航行距离大、建造和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水下滑翔机主要用于海洋环境长时间、大范围的实时监测,因此要求其具有优良的水动力性能。文章简要回顾了水下滑翔机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其水动力外形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混合驱动和飞翼等概念在水下滑翔机上的应用研究,最后对水下滑翔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滑翔机 发展历程 水动力外形 混合驱动 飞翼
下载PDF
小展弦比飞翼布局飞机稳定特性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林 马超 王立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2-1317,共6页
飞翼布局飞机为改善隐身特性,取消了平尾和垂尾,构型的改变导致其稳定特性与常规飞机有很多不同。针对小展弦比飞翼布局飞机,分别研究其在几种典型飞行状态下的纵向和横航向的静、动稳定特性,通过与常规布局飞机进行对比,着重揭示了飞... 飞翼布局飞机为改善隐身特性,取消了平尾和垂尾,构型的改变导致其稳定特性与常规飞机有很多不同。针对小展弦比飞翼布局飞机,分别研究其在几种典型飞行状态下的纵向和横航向的静、动稳定特性,通过与常规布局飞机进行对比,着重揭示了飞翼构型参数、飞行状态与其稳定性间的量化规律,并详细分析了这一布局纵向短周期模态及横航向荷兰滚模态发散的具体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展弦比 飞翼 稳定性 短周期模态 荷兰滚模态
下载PDF
一种新的动网格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学强 李青 +1 位作者 柴建忠 N.Qin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7-822,共6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动网格方法。该方法以Delauney图为基础进行整个网格的移动变形:首先是生成满足Delauney特性的Delauney图;然后把对网格移动的特性映射到Delauney图的移动上;最后把网格点在Delauney图以映射的方式进行重新定位而得到...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动网格方法。该方法以Delauney图为基础进行整个网格的移动变形:首先是生成满足Delauney特性的Delauney图;然后把对网格移动的特性映射到Delauney图的移动上;最后把网格点在Delauney图以映射的方式进行重新定位而得到新的网格点坐标,从而得到移动后的网格。该方法不需要迭代,因而效率高,并且能适用于任意拓扑结构的网格。以翼身组合体的机翼颤振、翼身融合体的变体过程的非定常流动等为例来说明该方法的高效性及适用面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非定常流动 计算流体力学 飞翼 Delauney图
下载PDF
多学科设计优化在非常规布局飞机总体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胡添元 余雄庆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以飞翼布局飞机总体设计为例,展示如何将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有效地应用于非常规布局飞机总体设计。基于二级优化方法,提出一种飞机总体MDO实施流程。该流程包括系统级优化、子系统级优化(或评估)和多学科模型生成器3个部分。系统... 以飞翼布局飞机总体设计为例,展示如何将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有效地应用于非常规布局飞机总体设计。基于二级优化方法,提出一种飞机总体MDO实施流程。该流程包括系统级优化、子系统级优化(或评估)和多学科模型生成器3个部分。系统级优化的任务是优化全局设计变量,使系统目标最优。子系统级优化涉及的学科包括气动、隐身、结构、总体布置、重量和性能,其任务是调整局部设计变量,满足本学科的设计要求,并使本学科目标最优,或对给定方案进行评估。多学科模型生成器的功能是根据飞机外形几何模型自动生成各学科分析模型,它是实现MDO流程自动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飞机MDO实施流程,集成各学科的分析模型和优化模型,建立了飞机总体MDO计算环境。应用算例表明:所提出的MDO实施流程能成功解决非常规布局飞机总体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总体设计 多学科设计优化 非常规布局 飞翼 气动 隐身 雷达散射截面 结构 性能
原文传递
多操纵面飞翼布局作战飞机的控制分配方法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磊 王立新 贾重任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1-579,共9页
飞翼布局作战飞机取消了升降舵和常规方向舵,采用冗余的新型多操纵面配置新方案,并使用大偏角的阻力方向舵来实现其偏航操纵。阻力方向舵的偏转会同时引起3个轴向的附加力和力矩,且具有单侧偏转为偏航操纵、双侧偏转为增阻减速的功能特... 飞翼布局作战飞机取消了升降舵和常规方向舵,采用冗余的新型多操纵面配置新方案,并使用大偏角的阻力方向舵来实现其偏航操纵。阻力方向舵的偏转会同时引起3个轴向的附加力和力矩,且具有单侧偏转为偏航操纵、双侧偏转为增阻减速的功能特点。为了解决这类新布局飞机操纵面多于控制指令的冗余设计和操纵面无明确功能轴向的新问题,在其飞行控制系统中引入了控制分配环节。通过数学仿真和计算,进行了广义逆方法、直接分配方法和基于非线性规划的优化方法在飞翼布局作战飞机控制分配上的应用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规划的优化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操纵面模型非线性、阻力方向舵的双侧偏转和阻力控制等问题,更适用于飞翼布局作战飞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 多操纵面 阻力方向舵 控制分配 优化 非线性规划 飞行控制
原文传递
飞翼布局飞机开裂式方向舵的作用特性和使用特点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磊 王立新 贾重任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92-1399,共8页
大展弦比飞翼布局飞机取消了垂尾和常规方向舵,通常采用大偏角的开裂式方向舵作为偏航操纵面。基于风洞试验数据,研究了开裂式方向舵的偏航操纵非线性、小偏角偏航舵效低、附加力效应显著和3轴操纵耦合等特性,并分析了其偏转对飞机气动... 大展弦比飞翼布局飞机取消了垂尾和常规方向舵,通常采用大偏角的开裂式方向舵作为偏航操纵面。基于风洞试验数据,研究了开裂式方向舵的偏航操纵非线性、小偏角偏航舵效低、附加力效应显著和3轴操纵耦合等特性,并分析了其偏转对飞机气动特性和稳定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开裂式方向舵在各飞行任务阶段下的使用特点,如针对其小偏角偏航舵效低的特性,在对飞机隐身性能要求不高的飞行阶段,为保证能够迅速地产生足够的操纵效能,双侧均必须保持小偏角张开。最后从飞行控制设计控制分配应用的角度出发,为获得足够的操纵效能和充分发挥附加阻力的作用,得出了开裂式方向舵适合采用双侧独立偏转的方式和阻力优化控制分配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 开裂式方向舵 偏航操纵 飞行阶段 飞行控制 控制分配 优化
原文传递
小展弦比飞翼亚、跨、超声速支撑干扰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苏继川 黄勇 +2 位作者 李永红 钟世东 单继祥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5,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在0.6、0.9、1.5三个典型马赫数下的支撑干扰特性,分别考虑了近场尾部外形局部畸变和尾支杆干扰及远场风洞中部支架干扰,并基于表面压力系数差异为准则尝试对近场干扰量进行分解。研究得到如下结...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在0.6、0.9、1.5三个典型马赫数下的支撑干扰特性,分别考虑了近场尾部外形局部畸变和尾支杆干扰及远场风洞中部支架干扰,并基于表面压力系数差异为准则尝试对近场干扰量进行分解。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马赫数0.6时,远场支撑阻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的干扰量约占总支撑干扰量的30%,升力系数约占20%;马赫数0.9、迎角2°时,阻力系数远场支撑干扰量占总支撑干扰量的40%,迎角18°时,远场支撑干扰使得涡破裂位置提前;马赫数1.5时,远场支撑干扰可以忽略;基于表面压力系数差异将支撑干扰量分解的方法在亚声速支撑干扰前传明显时不适用,在马赫数0.9、迎角2°时求得近场支撑干扰使得马赫数减小约0.02,迎角减小约0.1°,马赫数1.5时用此法求得马赫数和迎角的干扰量均约等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 数值模拟 支撑干扰
下载PDF
小展弦比飞翼跨声速典型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苏继川 黄勇 +1 位作者 钟世东 李永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7-312 318,318,共7页
小展弦比飞翼标模为国内自主设计的融合体飞翼通用研究模型,前缘后掠角为65°,展弦比为1.54。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在跨声速迎角4°开始出现非线性升力,在迎角12°至16°范围内会出现升力突然下降、俯仰力... 小展弦比飞翼标模为国内自主设计的融合体飞翼通用研究模型,前缘后掠角为65°,展弦比为1.54。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在跨声速迎角4°开始出现非线性升力,在迎角12°至16°范围内会出现升力突然下降、俯仰力矩突然上扬的现象。为了分析该现象的机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在马赫0.9时的流动特性,分析了前缘涡的产生、发展直至破裂的整个过程,结果表明: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在迎角4°开始出现涡升力;随着迎角增加,前缘涡逐渐向内侧移动,涡强和背风面激波的强度也逐渐增加,前缘涡与激波发生交叉干扰并达到一个平衡流态;当前缘涡与激波无法维持既有平衡时则会发生涡破裂,流场急剧变化以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导致升力突然下降并产生抬头力矩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 小展弦比 流动特性 涡破裂
下载PDF
多操纵面飞翼构型飞机舵面故障在线诊断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成涛 王立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6,共9页
舵面故障会影响飞机的操纵性,为实现飞机的控制重构需在线诊断出舵面的故障信息。针对多操纵面飞翼构型飞机,提出了一种在线诊断其舵面故障的方法。飞翼构型飞机舵面故障在线诊断需辨识的操纵导数个数较多,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难以精确... 舵面故障会影响飞机的操纵性,为实现飞机的控制重构需在线诊断出舵面的故障信息。针对多操纵面飞翼构型飞机,提出了一种在线诊断其舵面故障的方法。飞翼构型飞机舵面故障在线诊断需辨识的操纵导数个数较多,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难以精确辨识得到各操纵导数。基于限定记忆最小二乘法,采用分组辨识法对飞机的操纵导数进行辨识,减少了每次辨识操纵导数的个数,使得各操纵导数可精确辨识得到。针对舵面卡死故障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假定卡死故障情形法,使得被卡死舵面及其卡死偏角均可得到精确诊断,进而可诊断出各舵面各种类型故障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飞翼 舵面 故障诊断 参数估计 操纵导数
原文传递
飞翼气动优化中参数化和网格变形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静 邓有奇 +1 位作者 马明生 李彬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0-1490,共11页
几何参数化和网格变形是飞行器气动外形数值优化迭代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技术。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的自由型面变形(NFFD)技术对几何表示形式具有普适性,距离权函数(DWF)网格变形技术具有计算快速和网格拓扑无关性,两者广泛应用于... 几何参数化和网格变形是飞行器气动外形数值优化迭代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技术。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的自由型面变形(NFFD)技术对几何表示形式具有普适性,距离权函数(DWF)网格变形技术具有计算快速和网格拓扑无关性,两者广泛应用于曲面优化。基于NFFD技术改进了反求参数的Newton迭代算法,并通过提高物面附近网格刚度改进的距离权函数(IDWF)技术使其适用于更大程度的网格变形。还提出了改进后的参数化和网格变形两种技术并行计算的具体实现算法。结合离散伴随方法,使用参数化和网格变形技术,实现了由NACA0012初始翼型到飞翼标准翼型EH1590的反设计;针对某飞翼标模完成了单点全机升阻比优化,升阻比提高约18%。数值结果表明,建立的NFFD和IDWF动网格技术可满足飞翼气动外形优化参数化和快速网格变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形参数化 自由型面变形 距离权函数 动网格 飞翼 外形优化
原文传递
阻力方向舵在飞翼式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睿 祝小平 +1 位作者 周洲 王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3-677,共5页
根据飞翼式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风洞实验结果,分析了全机尤其是阻力方向舵的气动和操稳特性,据此采用经典方法设计了阻力方向舵的控制律,提出用阻力方向舵进行航向控制和速度控制的方案,并指出由于存在操纵耦合,有必要进行阻力方向舵和... 根据飞翼式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风洞实验结果,分析了全机尤其是阻力方向舵的气动和操稳特性,据此采用经典方法设计了阻力方向舵的控制律,提出用阻力方向舵进行航向控制和速度控制的方案,并指出由于存在操纵耦合,有必要进行阻力方向舵和升降舵交联控制。非线性飞行仿真结果表明,阻力方向舵具有满意的航向和速度操纵能力,采用交联控制后速度响应更平稳,并可减小33的高度偏差和56的俯仰角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稳定性 控制 阻力方向舵 交联控制 飞翼
下载PDF
飞翼结构构型气动弹性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佑绪 吴志刚 杨超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48-2756,共9页
针对飞翼布局的早期构型设计,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一种气动弹性综合优化设计方法。采用等效板多板模型计算翼面结构动力学特性,利用面元法计算气动力。在考虑颤振速度、静气动弹性变形约束的情况下,以飞翼结构质量最小为目标开展优化设计... 针对飞翼布局的早期构型设计,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一种气动弹性综合优化设计方法。采用等效板多板模型计算翼面结构动力学特性,利用面元法计算气动力。在考虑颤振速度、静气动弹性变形约束的情况下,以飞翼结构质量最小为目标开展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形状参数优化设计对于飞翼的减重更为直接。当涉及构型尺寸参数设计时,同时进行两种参数的综合优化可以得到较轻的机翼结构,但计算成本较大。采用先进行构型优化,再进行尺寸优化的分级优化方法能快速获得最优的参数组合和满意的减重效果。为飞翼式飞行器的结构总体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气动弹性综合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 飞翼 优化设计 构型设计 初步设计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大展弦比飞翼作战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特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林 王立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1-664,713,共5页
基于MIL-STD-1797A飞行品质规范,开展了针对大展弦比飞翼作战飞机滚转轴和偏航轴飞行品质特性的研究.随着控制系统对系统动态特性调节作用的日益增强,由飞机构型所引起的动态响应特性差异已变得越来越小,飞翼飞机的闭环滚转模态、螺旋... 基于MIL-STD-1797A飞行品质规范,开展了针对大展弦比飞翼作战飞机滚转轴和偏航轴飞行品质特性的研究.随着控制系统对系统动态特性调节作用的日益增强,由飞机构型所引起的动态响应特性差异已变得越来越小,飞翼飞机的闭环滚转模态、螺旋模态、滚转-螺旋耦合振荡、荷兰滚模态、驾驶员座位处的侧向加速度等均可达到较好的飞行品质,但稳态配平特性主要受构型的影响,不能完全满足飞行品质的要求;分析了大展弦比飞翼作战飞机在快速滚转、侧风起降和非对称推力情形下的对滚转轴和偏航轴操纵效能的要求,由于气动构型和操纵面配置等差异,大展弦比飞翼作战飞机在完成某些飞行任务时对操纵效能的需求与常规构型的飞机存在着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展弦比 飞翼 飞行品质 操纵效能
下载PDF
飞翼布局气动外形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余永刚 黄勇 +1 位作者 周铸 黄江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2-836,878,共6页
双后掠前缘飞翼布局具有较好的气动隐身特性,是近年的一项研究热点。其纵向气动特性设计的主要难点是如何在小俯仰力矩的约束下实现高升阻比设计。本文从平面形状选择、重心位置选择、翼型选择/优化与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计思路,设... 双后掠前缘飞翼布局具有较好的气动隐身特性,是近年的一项研究热点。其纵向气动特性设计的主要难点是如何在小俯仰力矩的约束下实现高升阻比设计。本文从平面形状选择、重心位置选择、翼型选择/优化与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双后掠前缘飞翼布局,并通过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两种手段,验证了设计思路的合理性。CFD计算表明该布局在亚声速设计点具有较高升阻比和较小的俯仰力矩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 升阻比 翼型 俯仰力矩
下载PDF
小展弦比飞翼布局作战飞机可控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超 李林 王立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794,共7页
飞翼布局飞机取消了常规布局飞机采用的安定面和操纵面,由此引起其可控性设计的诸多新问题。以某小展弦比飞翼布局作战飞机为例,利用风洞试验结果研究了几种典型新型操纵面的操纵新机理及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操纵效能等。基于可控性设计的... 飞翼布局飞机取消了常规布局飞机采用的安定面和操纵面,由此引起其可控性设计的诸多新问题。以某小展弦比飞翼布局作战飞机为例,利用风洞试验结果研究了几种典型新型操纵面的操纵新机理及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操纵效能等。基于可控性设计的要求,估算了该飞翼构型作战使用所需的三轴最大控制力矩系数。通过引进舵容量的概念提出了新型操纵面的参数化设计方法,最后对这一新布局方案进行了可控性评估,为飞翼布局飞机概念设计阶段的新型操纵面布置和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性设计 风洞试验 飞翼 新型操纵面 小展弦比
下载PDF
飞翼式飞行器结构布局与构件尺寸的两级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仲桢 余雄庆 胡添元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为优化飞翼式飞行器的结构,提出同时考虑结构布局优化和构件尺寸优化的两级优化方法.第1级优化将翼梁数量范围和位置范围作为约束,以重量最轻为优化目标,采用iSIGHT的多岛遗传算法优化结构布局;第2级优化给予第1级给定的结构布局方案,... 为优化飞翼式飞行器的结构,提出同时考虑结构布局优化和构件尺寸优化的两级优化方法.第1级优化将翼梁数量范围和位置范围作为约束,以重量最轻为优化目标,采用iSIGHT的多岛遗传算法优化结构布局;第2级优化给予第1级给定的结构布局方案,在满足应力约束和位移约束的前提下,确定各构件最佳尺寸,使该结构布局方案的结构重量最轻.在第2级优化中,根据CAD外形模型和固定的结构布局参数,采用MSC Patran的PCL语言自动生成飞机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MSC Nastran优化全机结构,并将优化结果返回给第1级.再通过两级之间的迭代获得结构布局和构件尺寸的最优设计方案.整个两级优化过程用iSIGHT集成.实例表明该方法为飞翼式飞行器结构布局和构件尺寸协同优化问题提供1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 结构布局 结构尺寸 两级优化 MSC PATRAN MSC NASTRAN ISIGHT
下载PDF
飞翼布局飞行器电磁散射特性计算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战合 王菁 +2 位作者 石金祥 王晓璐 姬金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34-140,共7页
飞翼布局是飞行器的重要形式,为研究飞翼布局的电磁散射特性,以美军典型飞翼飞行器B-2、、X-45C、X-47B、X-45A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四种不同外形布局特点的电磁分析模型A、B、C、D。基于物理光学法,数值模拟了不同威胁状态的RCS计算曲线,... 飞翼布局是飞行器的重要形式,为研究飞翼布局的电磁散射特性,以美军典型飞翼飞行器B-2、、X-45C、X-47B、X-45A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四种不同外形布局特点的电磁分析模型A、B、C、D。基于物理光学法,数值模拟了不同威胁状态的RCS计算曲线,研究了各布局RCS曲线分布特点及其俯仰角、频率响应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沿周向RCS分布与布局结构相关,俯仰角的较小变化对曲线分布形式和幅值影响不大;频率增加时RCS幅值减小,曲线向内收敛,震荡性增加;布局B隐身性能较好,头向30°角域RCS均值在15 GHz为-46.754 d Bsm;由于结构区别,布局C、D、A隐身性能依次降低;总体来看,飞翼布局有较好的隐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 电磁散射 隐身 RCS 飞行器
下载PDF
气动推力矢量无舵面飞翼的飞行实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泳辰 徐惊雷 +2 位作者 韩杰星 黄帅 汪阳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1-707,共7页
为实现对无舵面飞翼姿态的控制,针对基本型旁路式双喉道气动推力矢量喷管提出了"单发倒Ⅴ双喷管"布局。随后对该布局的喷管进行测力实验,并且最终将其安装在飞行器上进行了成功试飞,并对采集到的飞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实现对无舵面飞翼姿态的控制,针对基本型旁路式双喉道气动推力矢量喷管提出了"单发倒Ⅴ双喷管"布局。随后对该布局的喷管进行测力实验,并且最终将其安装在飞行器上进行了成功试飞,并对采集到的飞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喷管矢量角随喷管阀门开度基本呈线性变化,且无滞回性;安装该布局喷管的飞行器可以不通过舵面控制,仅仅依靠旁路式双喉道气动推力矢量喷管即可有效地控制飞行器姿态;对于所研究的飞行器,在滚转机动性方面,矢量控制与舵面控制效果相近,而对于俯仰机动性,矢量控制效果较弱;后续如果使用该布局喷管控制飞行器姿态时,应当增大两个喷管之间的夹角,将更适用于飞翼布局飞行器的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路式双喉道气动推力矢量喷管 无舵面飞行 喷管测力实验 飞行实验 飞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