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班课+腾讯课堂”的在线教学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宇 《内江科技》 2020年第6期151-152,共2页
为认真落实"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本文首先以《机械设计基础》"云班课轻直播"线上教学为例,介绍了从"预学"到"导学"到"悟学"的全过程,并根据教学反馈,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 为认真落实"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本文首先以《机械设计基础》"云班课轻直播"线上教学为例,介绍了从"预学"到"导学"到"悟学"的全过程,并根据教学反馈,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即以"云班课轻直播"平台为主要教学平台,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融入直播环节,经过多次教学实施之后,发现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接着分析了线上教学相比线下教学的优缺点,最后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心得体会,为打造"金课"做出了有效尝试,对改善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学水平具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 反馈 有效尝试 线下教 实施 平台 混合式教模式
下载PDF
试论中小学英语翻转课堂的预学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姚生军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预学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作为特定学科的一项教学活动,预学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国外的翻转课堂根据特定的学情需要,从预学与有关因素,尤其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面上寻找创新突破口,推出了令人瞩目的预学范式。我国中小学... 预学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作为特定学科的一项教学活动,预学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国外的翻转课堂根据特定的学情需要,从预学与有关因素,尤其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面上寻找创新突破口,推出了令人瞩目的预学范式。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也应根据本土、本学科的特点,借鉴外来经验与继承传统精华并举,通过创造性地打造预学案来优化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课
原文传递
新课标背景下的“四学”课堂模式研究
3
作者 孙丹 余燕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新课标提出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三会”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统领性目标,与“四基”“四能”等具体目标一起,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体系。为达成“三会”目标,设置通往“三会”或者为“三会”... 新课标提出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三会”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统领性目标,与“四基”“四能”等具体目标一起,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体系。为达成“三会”目标,设置通往“三会”或者为“三会”提供支撑的中间目标或过渡性脚手架,再通过“预学”“合学”“展学”“延学”的“四学”课堂模式,共同支撑起一条教学实施路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下载PDF
依托“学习任务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
4
作者 尤佳 《小学教学设计》 2024年第24期56-58,共3页
小学英语KWKL学习任务单尝试将英语核心素养要求融入KW(课前预学)、K(课中导学)、L(课后思学)三个环节,以预学任务关联旧知、启动思维,以导学任务实现问题驱动、发展思维,以思学任务实现基础迁移、归纳反思(李英,2024),引导学生在自主... 小学英语KWKL学习任务单尝试将英语核心素养要求融入KW(课前预学)、K(课中导学)、L(课后思学)三个环节,以预学任务关联旧知、启动思维,以导学任务实现问题驱动、发展思维,以思学任务实现基础迁移、归纳反思(李英,2024),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语篇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任务单 英语 合作探究 英语核心素养 问题驱动 旧知
原文传递
以“学生提问”撬动真实的语文学习——《桂花雨》(五上)教学设计
5
作者 施煜华 《小学语文教学》 2024年第19期130-132,共3页
教学目标:1.通过基于学习单的课前独立预学,认识“、航”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和“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3.通过组内共学、探究深化等语文学习活动,体会作... 教学目标:1.通过基于学习单的课前独立预学,认识“、航”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和“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3.通过组内共学、探究深化等语文学习活动,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提问 设计 探究深化 目标 语文 有感情地朗读 《桂花雨》
原文传递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学历案设计
6
作者 蔡欢欢 《天津教育》 2024年第17期138-140,共3页
深度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应力图通过学生深度学习而确保其能够深层次理解语文知识点,继而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学历案设计的现实价值,其次讨论了深度学习与学历案的设计依据,最后从... 深度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应力图通过学生深度学习而确保其能够深层次理解语文知识点,继而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学历案设计的现实价值,其次讨论了深度学习与学历案的设计依据,最后从预学系统、资源整合、进阶任务、教学场域、评价体系五个角度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学历案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 语文课程 历案 应力图 语文单元 场域 资源整合
下载PDF
基于“儿童的问题”重构数学学习历程
7
作者 张静 《小学数学教育》 2024年第2期28-29,共2页
“儿童的问题”是学生在充分“预学”的前提下,独立、自主、自由地提出的指向研究对象的问题。“儿童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的真实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中确实需要解决或者探究的问题。基于“儿童的问题”开展教学,不仅能... “儿童的问题”是学生在充分“预学”的前提下,独立、自主、自由地提出的指向研究对象的问题。“儿童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的真实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中确实需要解决或者探究的问题。基于“儿童的问题”开展教学,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儿童的问题”为载体,重构小学数学学习历程,有利于深度践行“真实学习”,让学生“创造”着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儿童的问题”重构数学学习历程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实践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历程 习活动 开展教 习动机 真实 激发生的习兴趣
原文传递
在三重对话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杨树丰《好的故事》教学实录与研习
8
作者 汲安庆 夏熙文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3期75-79,共5页
教学实录(执教:杨树丰)。一、揭题,展示预学。师:课前我们谈了“雅”字,“雅”有高尚的意思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就要读好书,读经典。这本书就是一部经典作品,书名叫——。生:《野草》师:作者是——。生:鲁迅。
关键词 读好书 《野草》 实录 揭题 生的思维 经典作品 读经典
下载PDF
依托作业设计 助力课堂变革——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为例
9
作者 任益民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4年第7期116-118,共3页
本案例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六年级上册新授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为例。就这节课的内容而言,学生对存在倍数关系的问题已有比较充分的认知,知道如何将一个未知量转化为另一个未知量,但对变化的多个未知量假设成相同未知量的问题... 本案例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六年级上册新授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为例。就这节课的内容而言,学生对存在倍数关系的问题已有比较充分的认知,知道如何将一个未知量转化为另一个未知量,但对变化的多个未知量假设成相同未知量的问题接触较少、缺乏认知。基于此,笔者分预学、检学、延学几方面进行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从学生已知水平出发,通过模型的架构,小组的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凸显作业减负增质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数关系 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业设计 实践 助力课堂 新授课 减负增质
原文传递
阅读《九章算术》 玩转“刘徽原理”——《刘徽教我们学数学》课堂实录
10
作者 陈军 《小学教学设计》 2024年第35期50-53,共4页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阅读课《刘徽教我们学数学》。【教学过程】一、预学反馈(一)交流反馈师: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立方体,你能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吗?生1: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什么图形?
关键词 《九章算术》 六年级数 交流反馈 课堂实录 刘徽 内容 阅读课
原文传递
以绘本故事悦心 以时代故事育人——“年、月、日”教学设计与说明
11
作者 顾宁燕 《小学数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4~46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预学与共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等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使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4~46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预学与共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等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在探索年、月、日排列规律的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时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生活 排列规律 绘本故事 思考与合作 设计 合情推理 义务教育
原文传递
小学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鸿 《新教师》 2022年第8期83-84,共2页
“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政治教学亟待探索出一种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所提升的新模式。但是,当前教师队伍紧缺,教学途径老旧,学生家长忽视等诸多因素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笔者尝试融小组合作学习、前置预... “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政治教学亟待探索出一种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所提升的新模式。但是,当前教师队伍紧缺,教学途径老旧,学生家长忽视等诸多因素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笔者尝试融小组合作学习、前置预学、提炼关键词、结构化表达、课后音(视)频作业等多模式为一体进行思政课教学,收到良好效果。一、现状分析1.教师的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 习负担 小组合作 效果 道德与政治 途径 教师队伍
下载PDF
任务驱动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线上教学实践与研究——以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劝谏类古文教学与复习”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凯鹏 《福建教育》 2020年第23期40-43,共4页
一、线上教学,呼唤任务驱动式语文智慧课堂笔者在线上教学实践中,以"任务"驱动教与学全过程,课前发起"任务情境",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任务预学,并实现记忆性、理解性等知识积累和低阶思维的发展。在线上课堂中,引导学... 一、线上教学,呼唤任务驱动式语文智慧课堂笔者在线上教学实践中,以"任务"驱动教与学全过程,课前发起"任务情境",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任务预学,并实现记忆性、理解性等知识积累和低阶思维的发展。在线上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对"问题"与"任务"的研讨,并适时答疑解惑,通过系列活动,实现学生对"问题"与"任务"的解决与收获。劝谏类文言文是一类有特色的古文,既散发着高超的劝谏理趣,也闪耀着人物的思想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线上教 任务驱动式 初中语文 统编教材 任务情境 记忆性
下载PDF
基于学情的“以学定教”
14
作者 聂书勤 《湖北教育》 2023年第17期60-61,共2页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基于真实学情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学思想,“先学后教”指的是依据学生的预学反馈实施课堂教学,“以学定教”指的是依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等。二者虽有区别,但都强调“学”在“教”前,“学”为前提...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基于真实学情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学思想,“先学后教”指的是依据学生的预学反馈实施课堂教学,“以学定教”指的是依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等。二者虽有区别,但都强调“学”在“教”前,“学”为前提,“教”为手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中的“教”就是教学,而“学”则有多重含义。一般情况下,“学”包括学生的课前预学、课堂之学、课外延学等。笔者认为,“学”应该概指学情,还应该包括时代特征、学生的认知实际和生活体验,以及学生既有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教 后教 课堂教 生活体验 流程 思想
下载PDF
让深度融合成为“深度学习”的加速器--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学”与“教”的全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清萍 林素珠 《四川教育》 2022年第11期39-40,共2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迫在眉睫。小学语文教学应将信息技术融入“学”与“教”的全程,促进课前深度预学、课中深度辅学、课后深度延学,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深度学习,扎实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
下载PDF
走向“真”预学 追求“真”效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彩萍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第12期43-46,共4页
“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的起点是“以学定教”,而预学是定教的重要依据。但在日常的教学中,预学容易“名存实亡”,为此应从“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三个方面出发,厘清相关概念。预学在内容上要从学段目标出发,侧重点明确;在操作上... “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的起点是“以学定教”,而预学是定教的重要依据。但在日常的教学中,预学容易“名存实亡”,为此应从“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三个方面出发,厘清相关概念。预学在内容上要从学段目标出发,侧重点明确;在操作上应精心设计,注重方法,形式多样;在效果检测上要注重检查与评价结合、整合与运用相融。这样才能实现“真”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中心 段目标
下载PDF
基于学科素养的“先学后教、以考促学”教学策略探析——课程视阈下的教学方式转换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喜如 《文教资料》 2016年第6期187-188,194,共3页
长期以来,知识导向的"先教后学"养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弱化了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此教学方式极不适应当今以素养为核心的能力立意高考。因此,面向高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必须促进教学方式变为能力导向的... 长期以来,知识导向的"先教后学"养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弱化了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此教学方式极不适应当今以素养为核心的能力立意高考。因此,面向高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必须促进教学方式变为能力导向的"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性基础上的,因此,落实"先学后教"的基本策略是促进学生独立、自主"预学"。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预学",必须坚持"学""考"一致,"以考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教后 后教 以考促
下载PDF
预学·导学·善学——“三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菲菲 陈志良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4年第6期67-69,共3页
"预学·导学·善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良好的效果。预学是在新授课之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预习;导学是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善学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方法、领... "预学·导学·善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良好的效果。预学是在新授课之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预习;导学是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善学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方法、领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技能,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模式
下载PDF
052510课堂——三段式复习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玲芳 《名师在线》 2017年第19期21-22,共2页
为减轻九年级学生学业负担,更好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复习效率,本文立足课堂教学,初步形成了'052510'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本模式提倡将课堂分成'05分钟预学、25分钟导学、10分钟验学'三个时段,突出一个理念:&#... 为减轻九年级学生学业负担,更好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复习效率,本文立足课堂教学,初步形成了'052510'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本模式提倡将课堂分成'05分钟预学、25分钟导学、10分钟验学'三个时段,突出一个理念:'以生为本';追求一个境界:'精讲、引思、互动';实现一个目标:'夯实基础、彰显思维';体现一个策略:'自主、合作、探究';达成一个目标:'让复习课成为集自主、活动、快乐于一身的高效复习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52510
下载PDF
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从“预学”走向“会学”
20
作者 卢红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3年第8期109-111,共3页
教学经验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预学”,课堂教学会变得比较轻松。但这必须建筑在理想的“预学”上,只有理想的“预学”,学生才可获取阅读感悟,也才能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 ”之角度 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