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周铭文与中国古代文体发源 |
连秀丽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
|
《西狭颂》碑额“惠安西表”之讹混明晰 |
姚怡欣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2 |
0 |
|
3
|
仪式的“绾合”与“漂荡”——《诗经》农祭诗文本结构溯源蠡测 |
吕树明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4
|
东汉前期赋颂二体的互渗与散体大赋的走向 |
王德华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5
|
屈原《橘颂》对颂体文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丁静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儒家教化思想与颂体的社会功用 |
杨化坤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儒家“天命”思想与颂体的政治诉求 |
杨化坤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8
|
西周颂赞性铭文的结构及生成 |
徐正英
陈芳兵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9
|
汉代“颂体”的经学化——从《山川颂》作为“文颂”说起 |
段立超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刘勰颂体观及其颂作批评之得失 |
郭洪涛
|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1
|
|
11
|
刘歆《列女颂》与颂体风貌转变 |
陈丽平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颂”体论 |
葛刚岩
|
《华中学术》
|
2022 |
0 |
|
13
|
刘伶《酒德颂》的文体学意义 |
赵俊玲
|
《天中学刊》
|
2019 |
1
|
|
14
|
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所存两汉文考论 |
林家骊
汪妍青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
2017 |
1
|
|
15
|
先唐颂体“用瑞”考 |
龚世学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6
|
论颂体的功能转型与魏晋颂体的叙事模式 |
汪妍青
林家骊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
2020 |
0 |
|
17
|
规范体式 由诗入文——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的文体学意义 |
杨化坤
|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
2018 |
0 |
|
18
|
《诗经》“三颂”与颂体的起源 |
杨化坤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19
|
《文心雕龙》与《文选》颂体观辨析 |
赵俊玲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19 |
0 |
|
20
|
论先唐颂体的正体与变体 |
胡吉星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