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记忆视域下“非遗”传承的媒介革新与空间重塑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蜜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1期209-211,共3页
城镇化、市场化挤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存空间,与此同时,技术发展带来的电子媒介革新,也对“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文化生态失衡、文化失忆现象愈演愈烈,民族的精神内核因此受到挑战。文章在文化记忆理论... 城镇化、市场化挤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存空间,与此同时,技术发展带来的电子媒介革新,也对“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文化生态失衡、文化失忆现象愈演愈烈,民族的精神内核因此受到挑战。文章在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将研究对象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论证文化记忆与“非遗”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二者在实践范畴与理论范畴上具有同构性,从传播媒介革新更新文化记忆的记忆方式和存储方式角度,梳理文化传播媒介演变历程,分别是口头媒介阶段、文字媒介阶段、印刷媒介阶段以及电子媒介阶段。通过阐释文化记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探寻“非遗”传承与传播的现代化路径,旨在保护“非遗”的传承机制,丰富“非遗”的传播路径,维系支撑民族生存的精神内核。文章提出,在媒介革新的现代化体系背景下,应借助电子媒介对于社会框架的建构作用,通过重构文化形态,强化“非遗”文化传播力以及重塑文化空间,激活文化记忆生命力等对策,重塑文化空间,在网络空间重新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与传播场域,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与传播。但是,经由网络塑造的文化空间存在传播信息体量庞杂、有效信息筛选机制缺失、产权体系尚未完善等问题,仍须持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传承 传播 媒介变革 空间重塑
下载PDF
新媒体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策略研究——以大足石雕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敏 彭城银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7期61-63,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如何应用新的技术、平台和手段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业内亟须重视的课题。大足石雕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如何应用新的技术、平台和手段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业内亟须重视的课题。大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极具研究价值。文章以大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立足新媒体时代背景,分析大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现状,发现当前大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销售方式单一,缺乏新媒体技术助力;销售资源分布不均,小作坊难以为继;传承人青黄不接,年轻力量短缺;石雕石刻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低;原材料紫袍玉短缺,石雕作品产出受限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新媒体助力大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策略:结合新媒体技术,建立大足石雕非遗传播矩阵;利用新媒体平台,销售大足石雕非遗文创产品;运用新媒体平台,助力大足石雕石刻招生宣传;借助新媒体,提升传承人的传播能力;立足新媒体优势,推动大足非遗与旅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新媒体 大足石雕 文化传承 传播
下载PDF
人民日报融媒体矩阵对西藏“非遗”的报道研究
3
作者 李娜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23期38-41,共4页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工作。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关乎西藏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藏族人民文化自信的建立,是时代赋予媒体的重要使命。文章在探讨主流媒体传播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人民日...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工作。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关乎西藏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藏族人民文化自信的建立,是时代赋予媒体的重要使命。文章在探讨主流媒体传播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人民日报融媒体矩阵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人民日报系纸质媒体、网站、新媒体平台账户等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实践,总结出中央主流媒体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具有党性原则强、报道形式丰富多样、聚焦国家级“非遗”项目等特点,指出存在总体报道数量不多、讲故事能力不强等问题,并提出要主动策划新闻事件、利用好短视频平台、注意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构建西藏“非遗”立体传播体系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人民日报 短视频 传播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天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
4
作者 侯文韬 刘欣 《体育科学进展》 2019年第3期63-68,共6页
天津市拥有丰富多彩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我们必须竭力提高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天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既具有优势条件,也存在瓶颈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提升传播效果,达到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 体育物质文化 ”保护 传播
下载PDF
媒体报道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应注意的伦理规范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喆 《中国广播》 2017年第9期63-66,共4页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欠缺以及行为的不当,导致文化传播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错误,甚至造成对文化遗产的伤害。本文探...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欠缺以及行为的不当,导致文化传播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错误,甚至造成对文化遗产的伤害。本文探讨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伦理问题,希望为改进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伦理 保护 规范
下载PDF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民族院校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0-183,共4页
民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民族院校开设的民间文学专业课是其基本理论知识与"非遗"应用实践实现互通的重要桥梁。基于种种原因,民间文学的学科特色并没有得到应有... 民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民族院校开设的民间文学专业课是其基本理论知识与"非遗"应用实践实现互通的重要桥梁。基于种种原因,民间文学的学科特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凸显,未能有效承担"非遗"传承功能。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充分发挥民间文学学科优势,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和民族院校的教学资源,积极有效地传播民间文化[1],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民间文学 传播
下载PDF
“世界方法”与“中国表达”:数智时代非遗国际传播之道——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苏畅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9-102,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推广。随着大数据与可视化、信息智能搜索、识别与反馈、虚拟仿真、媒介交互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借助数智技术创新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推广。随着大数据与可视化、信息智能搜索、识别与反馈、虚拟仿真、媒介交互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借助数智技术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样态,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成都 数智时代 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毛国强 孔令彬 《新闻战线》 2021年第1期64-67,共4页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过程中,面临公众认知度不高、传承人青黄不接、传播手段单一等问题。助推文化强国,媒体要站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制定差异化传播策略,推进...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过程中,面临公众认知度不高、传承人青黄不接、传播手段单一等问题。助推文化强国,媒体要站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制定差异化传播策略,推进中医药非遗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立体化传播,助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大众传播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后非遗时代下研学旅行中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基于身体传播的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凯 阴乐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2期81-84,共4页
文章通过梳理非遗文化的相关研究及结论,发现当前非遗文化的保护呈现由“重申报”向“重保护”转变的鲜明特征。同时,文章从身体传播的视角梳理媒介发展的历史可知,“身体”作为媒介的观念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逐渐被重视,并体现... 文章通过梳理非遗文化的相关研究及结论,发现当前非遗文化的保护呈现由“重申报”向“重保护”转变的鲜明特征。同时,文章从身体传播的视角梳理媒介发展的历史可知,“身体”作为媒介的观念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逐渐被重视,并体现“具离”相融的文化传播现状。由此,文章得到结论,即当非遗文化传受双方的身体踏入具体的非遗研学情境中时,非遗文化便能通过两者身体间的深入互动在时空纬度上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文化传播 身体传播 研学旅行
下载PDF
非遗文化传播下赣南采茶戏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硕 樊凤龙 《当代音乐》 2019年第3期53-54,共2页
民间文化组成了我国深厚的优秀文化,大部分地方曲艺带有当地的特色,具备浓郁的乡土气息,赣南采茶戏是当地人们所青睐的剧种,其是戏曲和茶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本文分析了基于非遗文化传播下的赣南采茶戏现状与发展,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 民间文化组成了我国深厚的优秀文化,大部分地方曲艺带有当地的特色,具备浓郁的乡土气息,赣南采茶戏是当地人们所青睐的剧种,其是戏曲和茶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本文分析了基于非遗文化传播下的赣南采茶戏现状与发展,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赣南 采茶戏 传承发展
下载PDF
短视频传播: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群 《城市党报研究》 2022年第11期89-91,共3页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短视频的诞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乘着融媒体的“春风”,重新活跃在大众视野下,在短视频“红利”的刺激下,孵化出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带来了新希望。
关键词 文化传播 短视频 活化作用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非遗对外传播多模态语料库平台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佳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39,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对外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非遗对外传播和多模态语料库的前期研究成果,对多模态语料库和非遗对外传播的多模态共性进行分析,探索数字化时代下适合非遗对外传播的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对外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非遗对外传播和多模态语料库的前期研究成果,对多模态语料库和非遗对外传播的多模态共性进行分析,探索数字化时代下适合非遗对外传播的语料库平台的构架和应用。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多模态语料数据进行多形态、立体化重构,构建可用于多语种的非遗数据存储、检索、VR互动体验和教学的多模态对外传播平台模式,促进数字化与非遗对外传播的深度融合和体验,尝试用新的模式增强非遗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对外传播 多模态语料库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以宁夏麻编文化传播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世举 马凡丁 《传媒论坛》 2024年第7期92-94,共3页
在不断迭代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优化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凸显非遗文化的赋能作用是当前传承非遗文化亟待思考的问题。基于我国非遗文化传播现状,以宁夏麻编文化的传播作为分析案例,试图在对其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寻非遗文化传播的经... 在不断迭代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优化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凸显非遗文化的赋能作用是当前传承非遗文化亟待思考的问题。基于我国非遗文化传播现状,以宁夏麻编文化的传播作为分析案例,试图在对其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寻非遗文化传播的经验规律,以期为我国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思路借鉴。研究认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应兼顾大战略与小故事,多层次丰富非遗故事;借力各种媒体,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覆盖;秉持守正创新理念,打造特色非遗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文化传播 宁夏麻编
下载PDF
扩维与失焦:传播仪式观视域下非遗短视频数字化互动效果研究
14
作者 时璇 《东南传播》 2024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非遗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是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网络新媒体时代,基于短视频赋能的非遗传播数字化转型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带来跨越式改变。本研究聚焦非遗文化的短视频化传播现状及困境。通过python收集其在典型短视频平台抖... 非遗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是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网络新媒体时代,基于短视频赋能的非遗传播数字化转型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带来跨越式改变。本研究聚焦非遗文化的短视频化传播现状及困境。通过python收集其在典型短视频平台抖音中的视频数据,结合BERTopic模型以及Gooseeker数据分析工具从用户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视频传播效果。以期从传播仪式观的角度入手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提供更为精细化的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仪式观 文化传播 数字化 互动效果
下载PDF
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
15
作者 钱旭 李戈 《工业设计》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与时俱进。文章通过对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字化传播存在受众局限、信息碎片化和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中提出了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与时俱进。文章通过对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字化传播存在受众局限、信息碎片化和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中提出了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即利用数字平台搭建、动画制作和IP塑造,结合元宇宙概念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数字化技术与点茶文化相结合的多种可能性,从而为非遗点茶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宋代点茶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互联网+”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关于铅山县连四纸保护与传承研究
16
作者 何佳雯 《造纸信息》 2024年第8期137-138,共2页
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文章以铅山县连四纸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遗留问题、新的发展趋势、“互联... 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文章以铅山县连四纸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遗留问题、新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非遗文化智慧供应链构建,以及“互联网+”非遗文化效益5方面人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视域下的活态传承展开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铅山县连四纸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AIGC动画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17
作者 王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2期244-247,共4页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GC动画正在掀开一页又一页的非遗文化,这一新的科技手段,不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而且也使非遗文化以一种创造性的形式获得了新的生命。AIGC动画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将会以一种逼真的...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GC动画正在掀开一页又一页的非遗文化,这一新的科技手段,不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而且也使非遗文化以一种创造性的形式获得了新的生命。AIGC动画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将会以一种逼真的视觉效果、交互式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这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非遗文化保护中所遇到的问题。AIGC动画就是这样一种融合的结果,以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生命力。AIGC动画采用先进的算法、人工智能等手段,把传统的美术元素融入到现代动画中,创作出了一种兼具古典魅力和当代美学特征的动画片,不但可以准确地重现传统的艺术细节,而且可以将传统的文化以一种动感的方式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动画 文化传播 创新应用
下载PDF
基于“人、物、场”的乡村AR剧本游体验设计——以余杭纸伞AR剧本游为例
18
作者 刘耘彤 郝诺瑶 张姮 《设计》 2024年第9期140-142,共3页
本文从“人、物、场”的关系构建出发,针对乡村AR剧本游所涉及的人、物、场要素进行解构、重构、创构,以余杭纸伞非遗AR剧本游体验设计为例,探索面向Z世代的乡村文化旅游数字化可持续设计路径。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虚实融合的沉浸式... 本文从“人、物、场”的关系构建出发,针对乡村AR剧本游所涉及的人、物、场要素进行解构、重构、创构,以余杭纸伞非遗AR剧本游体验设计为例,探索面向Z世代的乡村文化旅游数字化可持续设计路径。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与乡村特色文化剧本内容创意结合形成AR剧本游设计对乡村文旅体验提升,AR虚实场景叠加带来的多元创新游戏化体验可激活年轻群体对乡村文化的好奇与深度体验互动,助力乡村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发展,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旅 Z世代 AR剧本游 体验设计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后殖民视域下非遗海外传播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非遗海外传播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话语权,加速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流通具有重要意义。在后殖民语境下,非遗海外传播者需要书写本土文化身份和异域文化身份混杂的离散者身份,以离散者的视角构建媒介反话语、语言民族主义、杂合等模拟... 非遗海外传播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话语权,加速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流通具有重要意义。在后殖民语境下,非遗海外传播者需要书写本土文化身份和异域文化身份混杂的离散者身份,以离散者的视角构建媒介反话语、语言民族主义、杂合等模拟策略以解构媒介帝国主义和语言帝国主义,建设跨文化非遗文本,促进中国非遗打破疆域限制,用中华文化符号诠释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海外传播 流散者身份 模拟
下载PDF
多维度体验非遗工坊对非遗现代传播意义的研究——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紫薇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0年第11期52-54,共3页
在新社会环境下建立非遗工坊,以文创为传播核心,以工坊作为传播途径,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维度,探究南通蓝印花布等非遗文化现代传播的新思路。基于此,文章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研究了多维度体验非遗工坊对非遗现代传播的意义,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多维度体验 工坊 现代传播 南通蓝印花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