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Q:多元基因的艺术结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中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0-118,共9页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认为“防御机制”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硬核 ;从美学的视角认为阿Q是美与丑的奇妙组合。阿Q是一个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负面典型。阿Q以丑的极至与酷似转化为美。并从艺术变形、悲喜剧的结合和反讽、调侃等话语方式 。
关键词 q精神 艺术变形 反讽 悲喜剧 调侃 典型 审美形式 人心 心理学 美学
原文传递
雄踞的斯芬克斯:论“我的阿Q”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九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4,共18页
《阿Q正传》是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斯芬克斯式的谜,是鲁迅“反省”文学的巅峰之作。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既非人类普遍弱点之一种,更非剥削阶级统治者腐朽没落的精神状态,而系以传统农民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的整个不健全心理状态或习惯,... 《阿Q正传》是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斯芬克斯式的谜,是鲁迅“反省”文学的巅峰之作。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既非人类普遍弱点之一种,更非剥削阶级统治者腐朽没落的精神状态,而系以传统农民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的整个不健全心理状态或习惯,根源就存在于我们历史悠久、传统强大的小生产汪洋大海之中。鲁迅冲破古往今来一切传统思想传统手法传统审美观念,创造出“我的阿Q”,“本意”在教人“反省”,催人自新,让精神获得解放,思想冲破牢笼,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革除贫穷、愚昧、落后、野蛮、禁锢,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q正传》 q精神 国民性
下载PDF
阿Q精神与人类的精神自慰本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廖国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5期35-40,共6页
阿Q精神与人类的精神自慰本能廖国伟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里的阿Q形象,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于作为精神胜利法象征的阿Q精神,人们常常抱着嘲笑和鄙夷的态度。然而,这种出自人类精神自慰本能的阿Q精神有其存在... 阿Q精神与人类的精神自慰本能廖国伟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里的阿Q形象,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于作为精神胜利法象征的阿Q精神,人们常常抱着嘲笑和鄙夷的态度。然而,这种出自人类精神自慰本能的阿Q精神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及深刻的心理根源,却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胜利法 精神自慰 西西弗 q精神 q 天道自然 心理超越 《史记·项羽本纪》 文化心理 司马迁
下载PDF
谈脏话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彪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8-81,31,共5页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脏话 作品集 叙述语言 粗俗语 新华文摘 短篇小说 q精神 人物对话 1989年
下载PDF
当代文学对国民性的新认识 被引量:3
5
作者 樊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5-41,共7页
当代文学中涌动着一股思潮:不同于"五四"先驱们"改造国民性"的精英呐喊,立足于重新认识、理解国民性的复杂。于是有了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对小康心态的理解与讴歌,以及对"匪性"中浪漫因子的... 当代文学中涌动着一股思潮:不同于"五四"先驱们"改造国民性"的精英呐喊,立足于重新认识、理解国民性的复杂。于是有了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对小康心态的理解与讴歌,以及对"匪性"中浪漫因子的深入发掘。这一切丰富了我们对国民性问题复杂性的认识,也体现了当代作家的民本主义情怀,折射出当代生活的世俗化进程。从此,我们或许可以对"改造国民性"传统乃至"五四"文学的精神作出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国民性” 当代文学 q精神 “五四”文学 重新认识 民本主义 当代作家 复杂性
原文传递
新阿Q精神:屌丝逆袭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和祥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0,共4页
屌丝逆袭是指原先的"矮穷丑"经过奋斗、涅槃,最终完成翻盘,成功获得高富帅资源的行为。然而,现实中屌丝自身面临诸多困境,在与高富帅的对决中,仅仅只有极少数屌丝能逆袭成功。广大屌丝要改善自身的生存现状,不仅需要提升个人... 屌丝逆袭是指原先的"矮穷丑"经过奋斗、涅槃,最终完成翻盘,成功获得高富帅资源的行为。然而,现实中屌丝自身面临诸多困境,在与高富帅的对决中,仅仅只有极少数屌丝能逆袭成功。广大屌丝要改善自身的生存现状,不仅需要提升个人素质和充分利用社会支撑,更需要政府构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屌丝逆袭 q精神 困境 历史审视 社会公平
下载PDF
“游心于淡”与“游刃有余”──庄子人生价值观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远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人生价值观 庄子 悲观主义 精神自由 q精神 自由境界 现实人生 精神胜利法 现实生活 庄子哲学
下载PDF
阿Q精神与家族主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林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3期25-30,共6页
鲁迅笔下的阿Q是千古不朽的人物。鲁迅之伟大在于阿Q之不朽。鲁迅创造出阿Q这样的人物。是为了刻画“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的典型,是中国国民性的化身,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从表面的层次来看。
关键词 q精神 家族主义 精神胜利法 鲁迅 中国国民性 中华民族 喜剧性 结晶 家庭 q正传》
下载PDF
阿Q精神·国民性·人性的异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川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1-8,共8页
阿Q精神是否暴露了国民性的、甚至人类的普遍弱点,国民性的提法是否科学,历来的看法,持否定态度的比较多。本文打算就这几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求教于鲁迅研究者和对这几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志。 一 阿Q精神确实暴露了我国辛亥革命前... 阿Q精神是否暴露了国民性的、甚至人类的普遍弱点,国民性的提法是否科学,历来的看法,持否定态度的比较多。本文打算就这几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求教于鲁迅研究者和对这几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志。 一 阿Q精神确实暴露了我国辛亥革命前后国民性的弱点。 要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必须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分析作品所取得的客观的社会效果。阿Q精神是否暴露了国民性的弱点,首先必须研究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同时,正视和分析《阿Q正传》发表后所引起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精神 国民性弱点 鲁迅 q主义 q正传》 人性异化 精神胜利法 统治阶级 杂文 辛亥革命前后
下载PDF
简论阿Q性格的成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殿臣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3,2,共4页
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之一,是小说创作。其中《阿Q正传》以惊人的艺术力量,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内涵极为丰富、驰名中外的艺术典型。 阿Q之所以被誉为成功的典型,是因鲁迅通过这个形象,艺术地表现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封建... 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之一,是小说创作。其中《阿Q正传》以惊人的艺术力量,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内涵极为丰富、驰名中外的艺术典型。 阿Q之所以被誉为成功的典型,是因鲁迅通过这个形象,艺术地表现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政治上备受欺压、经济上饱受剥削的悲惨处境,概括了贫苦农民的阶级要求,反映出他们渴求改变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强烈愿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鲁迅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深刻剖析,独到地探究了“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为我们找到了旧中国“国民性”的弱点。画出了“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正如他自己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所说的:“我的方法是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象写自己,又象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 精神胜利法 鲁迅 封建统治 性格 旧中国 统治阶级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q正传》 q精神
下载PDF
阿Q精神:视点转移及其语境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巧娜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对阿Q精神的评价在事实上一直存在两个话语系统。一是立足于民族国家发展与前进的立场,认为阿Q精神使人自我麻醉,不思进取,属于"国民劣根性",是民族国家前进的阻碍。这个话语系统从阿Q形象诞生以来八十多年一直居中国大陆社... 对阿Q精神的评价在事实上一直存在两个话语系统。一是立足于民族国家发展与前进的立场,认为阿Q精神使人自我麻醉,不思进取,属于"国民劣根性",是民族国家前进的阻碍。这个话语系统从阿Q形象诞生以来八十多年一直居中国大陆社会文化的主流地位。另一个话语系统则是立足于个体生存处境,认为阿Q精神是个体遭遇挫折时自我抚慰的心理调剂方式,现实中大量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个体用这种自我抚慰方式度过心理挫败期。后一话语系统在当今有认同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精神 视点 语境
下载PDF
鲁迅的医者身份和文化品格——从另一种角度走近鲁迅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广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1-76,共6页
就“拯救”意义而言,鲁迅终其一生是中华民族一位特殊医者,其核心医疗方针是:救人、救心、立人。“以毒攻毒”是鲁迅独特的治病思维,“烈药”、“毒药”是鲁迅常用的处方药物:由“进化论”到“阶级论”不过是治病处方的一次调整,医者鲁... 就“拯救”意义而言,鲁迅终其一生是中华民族一位特殊医者,其核心医疗方针是:救人、救心、立人。“以毒攻毒”是鲁迅独特的治病思维,“烈药”、“毒药”是鲁迅常用的处方药物:由“进化论”到“阶级论”不过是治病处方的一次调整,医者鲁迅的核心思想并没有更改。鲁迅“救孩子”,“救妇女”,最伟大的贡献在于设立了“阿Q病房”;医者鲁迅有其自身的痛苦,也有其独特的超越方式。鲁迅的医者品格和文化品格是统一的,通过还原鲁迅的医者身份进而认识鲁迅的文化品格,不失为研究鲁迅的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化品格 医生 封建专制主义 人国思想 儿童 妇女 q精神
下载PDF
“阿Q精神”与文化给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兰桂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4-90,97,共8页
反观20世纪阿Q文本的文学解读史,阿Q形象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文化符号,从不同层面昭示着他所携带的文化密码和人格基因。通过阿Q形象,不仅动态地展示出未庄文化的基本内涵,而且隐态地揭示出未庄文化与阿Q精神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点。阿Q精... 反观20世纪阿Q文本的文学解读史,阿Q形象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文化符号,从不同层面昭示着他所携带的文化密码和人格基因。通过阿Q形象,不仅动态地展示出未庄文化的基本内涵,而且隐态地揭示出未庄文化与阿Q精神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点。阿Q精神的文化给定性则是我们重新读解阿Q的全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形象 未庄文化 q精神 社会环境 国民性 民族文化
下载PDF
阿Q形象浅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忠明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从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社会来源、阿Q精神即国民劣根性的实质和阿Q集悲喜剧特色于一身的特点三个角度寻找《阿Q正传》中阿Q从文学人物上升到社会典型乃至成为一个时代、一个阶层代名词的原因,实际上阿Q这一人物形象就是因其超阶级... 从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社会来源、阿Q精神即国民劣根性的实质和阿Q集悲喜剧特色于一身的特点三个角度寻找《阿Q正传》中阿Q从文学人物上升到社会典型乃至成为一个时代、一个阶层代名词的原因,实际上阿Q这一人物形象就是因其超阶级性、超民族性,而最终成为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和鲁迅小说中最具有时代与社会特征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形象 q精神 悲喜剧
下载PDF
无赖的灭亡与复活——对“韦小宝性格”的人文解读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岱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6-92,共7页
在金庸的武侠叙事中,《鹿鼎记》这部奇书具有特别的意义,这部通俗喜剧对中国文化基因中一些正反同体的价值元素的深刻揭示,使之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伟大小说。它不仅是金庸的里程碑之作,也显示着当代中国文学的精神高度。通过与鲁迅笔下... 在金庸的武侠叙事中,《鹿鼎记》这部奇书具有特别的意义,这部通俗喜剧对中国文化基因中一些正反同体的价值元素的深刻揭示,使之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伟大小说。它不仅是金庸的里程碑之作,也显示着当代中国文学的精神高度。通过与鲁迅笔下的阿Q和莎士比亚塑造的"福斯塔夫性格"等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个人物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小宝作派 q精神 福斯塔夫性格
下载PDF
试论阿Q性格的思想根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圣修 《北方论丛》 1980年第2期61-68,20,共9页
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研究阿Q这个著名典型的著述,即使不能充栋,也是总可汗牛的。然而各家之见,历来是聚讼纷纭。这正如有的论者所概括的那样:问题的症结在于“为什么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种消极可耻的现... 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研究阿Q这个著名典型的著述,即使不能充栋,也是总可汗牛的。然而各家之见,历来是聚讼纷纭。这正如有的论者所概括的那样:问题的症结在于“为什么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种消极可耻的现象这样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正传》 思想根源 性格 q精神 著述
下载PDF
“阿Q”再发现:战时语境与民族主义的传播(1931-1936)
17
作者 刘潇雨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7,共9页
本文尝试以战时语境为讨论框架,考察《阿Q正传》自“九一八”事变以来至1936年鲁迅逝世之前的阅读接受历程。作为新文学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因其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刻揭示,以及前阅读经验的沉淀所关联的传统中国之文化体系,在抗日战争... 本文尝试以战时语境为讨论框架,考察《阿Q正传》自“九一八”事变以来至1936年鲁迅逝世之前的阅读接受历程。作为新文学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因其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刻揭示,以及前阅读经验的沉淀所关联的传统中国之文化体系,在抗日战争语境中承担了凝聚民族主义情感的象征意涵。舆论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与批评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联系起来,发明出标记了战时记忆的词汇“阿Q精神”,则进一步表明文学语言如何内化为中国本土性的政治文化诠释,以一种抵抗式的表达为战时语境中的民族意识赋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正传》 q精神 战时语境 民族主义
下载PDF
《阿Q正传》:“为人生”的艺术杰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今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6期12-14,共3页
鲁迅是主张“为人生”而进行文学创作的。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篇自述里,他讲到自己从事小说创作的指导思想时说: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 鲁迅是主张“为人生”而进行文学创作的。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篇自述里,他讲到自己从事小说创作的指导思想时说: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并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别号。所以我的取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 q正传》 启蒙主义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鲁迅 指导思想 别号 《摩罗诗力说》 q精神
下载PDF
追问阿Q——对“阿Q精神”的深层解析
19
作者 李莉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9-41,共3页
阿Q是鲁迅创造出来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远离了那个时代 ,他还如此鲜活。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性的普遍弱点的角度来追问阿Q的旺盛的生命力 ,同时也想说明鲁迅不会“远去”。
关键词 "q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人性 q形象 小说 鲁迅 q正传》 祖先崇拜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下载PDF
阿Q精神对“屌丝”青年的社会引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春丽 令小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变革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表征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了&qu...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变革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表征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了"话语权"的获取与崛起。"屌丝文化"是自嘲中的解构与身份认同中的建构,它意味着青年草根阶层或弱势群体更多地获得了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与权利。屌丝文化所反映的集体焦虑,折射了社会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其代表的自嘲韵味是解构文化中的快感和胜利,这和阿Q精神有着内在传承性,网上的"愤青"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屌丝"。"虐骂"和"求虐"心理是屌丝文化集体喷射的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屌丝文化 身份认同 解构文化 q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