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如何塑造美国右翼民粹主义的选民基础:一种选举地理的视角 被引量:8
1
作者 田野 赵莉 《当代美国评论》 2020年第3期77-102,125,共27页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标志着美国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而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此轮民粹主义兴起的经济根源。作为稀缺要素,美国的非熟练型与半熟练型劳动力在全球化进程中受损,进而反对全球化;而作为充裕要素,美国的人力资本从...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标志着美国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而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此轮民粹主义兴起的经济根源。作为稀缺要素,美国的非熟练型与半熟练型劳动力在全球化进程中受损,进而反对全球化;而作为充裕要素,美国的人力资本从全球化获益,进而支持全球化。这两类劳动力要素的地理集聚特征导致了美国选民对于全球化的政策偏好在不同区域间的分化,包括专业化经济区之间、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和不同规模的都市区之间三种形式的分化。特朗普正是凭借鲜明的反全球化的政策主张,在那些非熟练型和半熟练型劳动力集聚的传统制造业带、城市外围的农村、小规模城市赢得了更多的选票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选 选举地理 全球化 铁锈 民粹主义
下载PDF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摇摆州:2000-2020年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馨怡 谢韬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共33页
摇摆州是美国特有的政治现象,源于“胜者全得”的选举人团制度。近年来,美国政治极化加剧,总统选举中的小比分胜利频发,两党均无力组建稳定的全国性选民联盟,摇摆州的重要性大幅提高。本文在定义和归纳21世纪以来美国主要摇摆州的基础上... 摇摆州是美国特有的政治现象,源于“胜者全得”的选举人团制度。近年来,美国政治极化加剧,总统选举中的小比分胜利频发,两党均无力组建稳定的全国性选民联盟,摇摆州的重要性大幅提高。本文在定义和归纳21世纪以来美国主要摇摆州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摇摆州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摇摆州内实为一种“弱多数党—强少数党”的两党制,少数党实力强大,以至于随时有可能取代多数党在选举中胜出。这种州级政党体制的改变主要形成于两个方面:第一,州内人口结构的变化,即“变化的选民”;第二,州内选民政党偏好和投票行为的改变,即“变动的选票”。当前美国摇摆州主要集中于两个区域,分别是因拉美裔移民大举涌入逐渐由红转蓝的南部和西南部“阳光地带”,以及因制造业工人政党认同改变而由蓝转红的中西部“铁锈带”。种种迹象表明,“铁锈带”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摇摆,但“铁锈带”各州的具体政治走向取决于其州内经济状况;未来“阳光地带”可能会出现更多摇摆州,并逐渐成为影响美国选举政治的核心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总统选举 摇摆州 两党制 铁锈 阳光地
下载PDF
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对美国中镇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文静 彭祎飞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28,7,共26页
位于“铁锈带”地区的美国印第安纳州中镇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其他美国“铁锈带”城市的相似遭遇。2009年博格华纳中镇工厂关闭,成为中镇去工业化的最后一个重要事件,其关闭原因主要来自地方工会和全球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在去工业化给... 位于“铁锈带”地区的美国印第安纳州中镇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其他美国“铁锈带”城市的相似遭遇。2009年博格华纳中镇工厂关闭,成为中镇去工业化的最后一个重要事件,其关闭原因主要来自地方工会和全球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在去工业化给个人与社区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中镇各方曾经尝试各种新产业,部分中镇精英在新形势下积极寻求再工业化。它的再工业化基本由私人部门主导,政府配合,采取多元、整体的经济发展策略,大学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经济 社会文化 铁锈 中镇 去工业化 再工业化
原文传递
生命危机与阶层危机——对美国中镇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阳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40,7,8,共14页
基于对美国中镇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居家临终关怀的参与观察,在生命危机的特殊语境下,从家庭层面呈现当下美国中西部“铁锈带”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当下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危机不仅是特定文化或者宏观政治、社会或经济政策的后果,更是个... 基于对美国中镇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居家临终关怀的参与观察,在生命危机的特殊语境下,从家庭层面呈现当下美国中西部“铁锈带”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当下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危机不仅是特定文化或者宏观政治、社会或经济政策的后果,更是个体化的、缺乏资产和其他依托的中产阶级自身脆弱性的必然结果。生命危机和阶层危机叠加之下,平时无法被轻易感受到的、作为一种长期趋势的中产阶级的脆弱性,呈现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与文化 铁锈 中镇 中产阶级 临终关怀 生命危机
原文传递
美国“铁锈州”与特朗普的连任败局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国友 张淦 《美国问题研究》 2021年第1期151-172,218,共23页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凭借着对铁锈州选民的政治承诺以微弱优势成功入主白宫,2020年大选失败被视为对特朗普承诺兑现不足的一次公投。本文回顾了特朗普政府基于铁锈州选民利益推行的税改、贸易、产业和能源政策,并结合铁锈带三州...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凭借着对铁锈州选民的政治承诺以微弱优势成功入主白宫,2020年大选失败被视为对特朗普承诺兑现不足的一次公投。本文回顾了特朗普政府基于铁锈州选民利益推行的税改、贸易、产业和能源政策,并结合铁锈带三州(宾夕法尼亚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经济数据评估了上述政策效果,认为特朗普政府锚定了铁锈带经济发展困境和诉求,但其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底色的内外经济政策负面影响过于显著,严重反噬了铁锈带三州选民经济发展利益。本文认为特朗普政策体系具有内生矛盾且过于偏狭,其无视铁锈州国际经济联系和他国经济发展利益是其败局的根源,特朗普挑起的全球关税冲突遭到中国、欧洲反击,及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无力是其失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 铁锈 政策评估
原文传递
美国“铁锈带”及其政治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文宗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26,共18页
科技进步、国际贸易冲击和强大的工会等因素,导致美国"铁锈带"近半个世纪以来陷入整体性、持续性的衰落。该地区长期支持民主党的诸州在2016年大选中集体倒戈,陷入困顿的白人蓝领选择支持鼓吹反建制和反全球化的特朗普。这既... 科技进步、国际贸易冲击和强大的工会等因素,导致美国"铁锈带"近半个世纪以来陷入整体性、持续性的衰落。该地区长期支持民主党的诸州在2016年大选中集体倒戈,陷入困顿的白人蓝领选择支持鼓吹反建制和反全球化的特朗普。这既是特朗普入主白宫的关键,也可能开启美国新的政党重组和区域重组进程。特朗普政府为了回馈支持者,巩固其执政地位,确保共和党在新的政治变迁中占据优势,采取了一系列振兴"铁锈带"的措施,但短期内这些措施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在当今美国政治中地位凸显的"铁锈带",在2018年中期选举后似乎重新建立起有利于民主党的"蓝墙",其最终的政治倾向将直接影响2020年美国大选的结果。共和党和民主党将对该地区的白人蓝领选民展开争夺,并因此更易于就贸易保护政策达成共识。虽然"铁锈带"从中美经贸关系获益,但作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温床,该地区的钢铁企业和工会等利益集团持续推动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未来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摩擦将对"铁锈带"的发展前景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经济 铁锈”特朗普 贸易保护 中美经贸关系
原文传递
代顿复兴的努力与困境——美国“铁锈带”城市转型个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家驹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157,M0006,共28页
俄亥俄州代顿因其产业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双重转型,成为美国“铁锈带”兴衰的缩影。代顿兴衰并非是单纯经济活动的结果,而取决于域内经济与社会能否形成正向互动并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因此,应将产业结构、城市功能、治理体系、公共服务... 俄亥俄州代顿因其产业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双重转型,成为美国“铁锈带”兴衰的缩影。代顿兴衰并非是单纯经济活动的结果,而取决于域内经济与社会能否形成正向互动并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因此,应将产业结构、城市功能、治理体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供给等结构条件和静态要素纳入动态的过程分析视角,作为一个整体性社会进程来加以理解。在寻求复兴的过程中,代顿面临着经济与社会转型动能不足的历史与现实困境,并先后采取了不同应对策略。从成效来看,尽管代顿目前已逐步脱离低谷,但远未能实现城市的整体复兴。只有对构成整体困境的核心矛盾逐一突破,代顿方有可能真正实现城市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与文化 铁锈”转型 城市复兴 田野调查 代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