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耀县新发现的一批造像碑
被引量:15
- 1
-
-
-
机构
陕西省文物普查队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5-58,共14页
-
文摘
耀县新发现的一批造像碑陕西省文物普查队1987、1988及1991年,陕西省文物普查队和药王山博物馆发现一批北朝至隋代造像碑,其中钳耳世标造像碑座、二百五尊佛教造像碑、及钳耳氏残碑发现在滇池乡吕村,法寿、钳耳佛教造像碑发现在安里乡韩古村;其余均发现在...
-
关键词
造像碑
佛教造像
新发现
供养人
发愿文
药王山
渭北地区
道教造像
造像风格
碑座
-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北魏姚伯多造道像碑文拓本考释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张勋燎
-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7年第2期7-14,共8页
-
文摘
北魏太和二十年《姚伯多兄弟造道像碑》,道像附刻长篇造像记,是研究我国道教历史和早期道教造像极为重要的材料。原石今存陕西耀县博物馆,风化剥蚀已很严重。数十年来,研究者或未见善拓,或不识碑字别写,释读未确,以讹传讹,导致论说多误。今据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泐蚀较少之早期拓本,参考道书文献及有关材料,重为考释隶定。本文为作者研究该碑之部分内容。
-
关键词
四川大学博物馆
《道藏》
原拓
《龙龛手镜》
道教造像
拓本
韩文
北魏
造像记
供养人画像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四川道教摩崖石刻造像
被引量:9
- 3
-
-
作者
王家祐
丁祖春
-
出处
《四川文物》
1986年第S1期55-60,88,共7页
-
文摘
道教是我国传统宗教,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反映道教的石刻造像居全国首位。目前已发现的有安岳玄妙观、大足南山、石篆山、舒成岩;绵阳玉女泉、剑阁鹤鸣山、江油窦圌山、灌县青城山、丹棱龙鹄山等地。其它还有蒲江、夹江、乐山、宜宾、乐至、南充等均有小量的道教造像和题刻。本文对上述石刻作简要分析。 一、四川道教溯源 《华阳国志·巴志》引《洛书》云:“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云笈七签》引《太上老君开天经》说:“太上皇之后而有地皇,地皇之后而有人皇。……而有伏羲、女娲、神农”
-
关键词
道教造像
摩崖石刻造像
道士
题刻
天尊
陈抟
青城山
四川
老君
玄妙观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关中一带北朝道教造像的几点基本问题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李凇
-
出处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49,共13页
-
文摘
关中一带,即以西安为中心之陕西中部地区,其北朝时期(公元420—581年)的道教造像碑石尤具特色.这些碑石,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一批道教造像.①对中国道教史、中国佛教史、中国美术史等学科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已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并有了一些介绍性或研究性的论文(均见本文注释各条).笔者曾著一文,初涉此题.②然而需要廓清的问题依然不少,有些属于基础性问题,不廓清无法进行其它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在《魏文朗造像碑》这块现在中国第一块与道教相关的造像碑上,到底道像在哪里?如何界定和区分佛像与道像样式?中国现存第一块独立的道教造像碑《姚伯多造像碑》所供奉的主尊到底是哪一位?有些什么变化?关中文化重镇临潼县所发现的几通北朝造像碑,是佛还是道?对于这些基本问题,本文将逐次展开讨论.另外,某些与本文相关又非本文重点的问题,为了保持行文顺畅,故列于注释中讨论.如,富县石泓寺石窟的道像年代及四川北周强独乐造佛道二尊像的性质.
-
关键词
造像碑
道教造像
魏文朗
道教史
始光元年
二十五史
北魏
基本问题
天尊
佛像
-
分类号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道教的造像艺术
被引量:6
- 5
-
-
作者
王宜峨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89年第1期35-39,23,共6页
-
文摘
人们不止一次地发现,宗教与艺术就好象是一对孪生姐妹,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艺术作品,都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宗教信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美好愿望与追求,而艺术正是古代人们对自己这种愿望与追求的形象表达。后来,由于人们对神仙的无限敬畏,“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
-
关键词
道教思想
神仙信仰
造像艺术
艺术作品
道教造像
中国小说史略
龙山石窟
致美
道藏源流考
科戒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造像记与北朝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 6
-
-
作者
侯旭东
-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9年第1期2-8,共7页
-
文摘
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近年来,社会史方法的引入与运用,为治史者究明历史提供了新思路,亦开掘出众多新问题,乃今日之新潮流。然唐宋以前,传世文献数量不多,内容有限,欲开展社会史研究颇不易。不过,有些...
-
关键词
造像记
社会史研究
金石学家
《洛阳伽蓝记校注》
龙门石窟
金石文字
《世界宗教研究》
两晋南北朝
造像题材
道教造像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丹棱郑山——刘嘴大石包造像
被引量:5
- 7
-
-
作者
王熙祥
-
出处
《四川文物》
1987年第3期29-33,共5页
-
文摘
1984年,丹稜县的文物工作者在全县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两处规模较大的摩崖造像群,由于地处偏僻,至今鲜为人知。这两处造像仅一沟之隔,相距不过里许,统称为郑山——刘嘴摩崖造像。 该造像群分布在距丹稜县城西偏北约12公里的中隆乡地界。郑山造像在黄金村13组;刘嘴造像在涂山村2组。
-
关键词
千手观音
释迦牟尼
跏趺
西方净土变
钩栏
摩崖造像
横杆式
平座
道教造像
天宝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北魏魏文朗造像碑考补
被引量:5
- 8
-
-
作者
李凇
-
出处
《文博》
1994年第1期52-57,108,共7页
-
文摘
陕西省耀县博物馆所藏魏文朗造像碑,为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所作,因其成于太武帝灭佛之前的北朝初期,而格外引人注目.更因融合佛教与道教于一碑,乃目前所知此类造像碑中最早者,并与北朝新天师道首领寇谦之创立道教尊神形象同为一年,从而堪称国中一绝.
-
关键词
造像碑
魏文朗
北魏后期
始光元年
道教造像
炳灵寺石窟
“自然”
发愿文
屋形龛
云冈石窟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道教美术概说
被引量:5
- 9
-
-
作者
王宜娥
-
出处
《中国宗教》
1997年第2期33-34,共2页
-
文摘
道教美术概说王宜娥●道教美术泛指以道教为内容或为道教服务的绘画、造像等。美术是含有美学情趣和审美价值的活动及其活动的产物,起源于远古时代。人们在把观察到的、向往追求的事物,经加工、想象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很自然地把自己的信仰、崇拜对象以及向往的彼岸世界...
-
关键词
道教造像
壁画
美术作品
神仙信仰
《洛神赋图》
美学思想
艺术风格
水陆画
艺术成就
二十八宿
-
分类号
J19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一块北魏羌族的道教造像碑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李凇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4年第3期32-35,共4页
-
文摘
陕西关中一带,近年来不断发现北朝至隋初的道教造像,据笔者所知,目前已有四十余处以上,其范围东起华山,西接甘陇,南至秦岭,北达铜川。较为集中的收藏地,有耀县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临潼县博物馆等地。1993年底,笔者在陕西彬县考察,在该县文化馆库房内发现一块北朝时期羌族部落所造道教造像碑,其形制特殊,图像丰富,对研究宗教史、民族史和艺术史都颇有价值,披之以文,以飨有心者。 该碑断为两截,并有部分缺损(图一)。
-
关键词
道教造像
碑林博物馆
临潼县博物馆
陕西彬县
北朝时期
民族史
宗教史
南至
以文
供养人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唐代道教美术浅析
- 11
-
-
作者
周韦华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
-
出处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85,共2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年创新团队项目《唐代美术与西域文明融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JP061。
-
文摘
道教美术始于东汉末年,最初是以上古传说作为创作题材。例如,早期道教美术作品——汉代绘于灵光殿内的壁画,其内容为“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焕炳可观”。(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其后有了各种经过“神化”的山川真形、鸟兽草木,以及修行存思时感受的画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道教美术的题材也逐渐丰富,出现了各种道教造像、壁画、水陆画、文人画等。在唐代,由于皇室的尊崇,随着道教盛行,道教美术也兴盛起来。
-
关键词
道教美术
早期道教
存思
道教造像
王延寿
女娲
水陆画
美术作品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四川石窟造像(下)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金维诺
-
出处
《雕塑》
2004年第6期46-47,共2页
-
-
关键词
石窟造像
四川
观音像
大足
普贤
观世音
柳本尊
道教造像
摩崖造像
宝顶山石窟
-
分类号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大足石刻中的道教造像
被引量:5
- 13
-
-
作者
邓之金
-
机构
大足县文管所
-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42,2,共10页
-
文摘
大足石刻始于初唐,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延续明清都有造像。这些造像,星罗棋布,分布于县境,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4处、市级1处、县级67处。共有造像1030龛窟,5万多躯,总称大足石刻,或大足石窟。
-
关键词
道教造像
大足石刻
大足县
侍者
左右旁
老君
平顶
天尊
观音
玉皇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北朝道教造像再研究
被引量:5
- 14
-
-
作者
张勋燎
-
机构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
出处
《南方民族考古》
2010年第1期163-206+470-47,共44页
-
文摘
本文在过去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北朝道教造像的特点,分析了北朝道教造像的类型、参与者的身份、经费来源、斋会活动、祈愿内容和社会人际关系理念、邑义组织的职事分工、妇女在造像活动中的角色地位以及佛道二教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等,对北朝道教造像特殊地域分布状况的形成原因,提出了新的解释。作者认为,多有胡须、手执拂尘或双手捧玉璋、腰束玉带、头戴冠、胁侍和供养人手捧笏板,是道像区别于佛像的主要标志。北朝道教造像有'单纯道像碑'与'双教碑'、'家庭造像碑'与'合邑造像碑'之分,不同类别的划分所包含的宗教历史信息是不同的。合邑造像碑的题名署衔可分为宗教称谓、邑义职事和经费赞助三类。妇女尽管可单独组织邑义从事宗教活动,但在道教造像建碑活动中,其地位远不如男性。北朝道教造像涉及的斋会科仪有'三会日斋'、'月设一会'、'施食'等,与天师道和灵宝派有若干共同之处。
-
关键词
北朝
道教造像
类型
邑义组织
斋会活动
-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道教造像:不为修仙为平安
- 15
-
-
作者
田丽丽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遗产》
2024年第9期124-131,共8页
-
文摘
众神齐聚最繁复精美的道教窟图为大足南山“三清古洞”,为南宋时开凿的中心柱窟。上层雕刻道教尊神“三清”左右戴冕旋的男像和下层的男女坐像,是道教中的“六御”神。三清古洞气势恢宏,神众多,被称为最繁复、精美的道教石窟。
-
关键词
道教造像
道教石窟
三清
尊神
气势恢宏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宋元道教石窟造像艺术和宫观造像艺术
- 16
-
-
作者
丁若凡
-
出处
《创作评谭》
2013年第4期49-50,共2页
-
文摘
道教是发源于东汉时期,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道教最初是不供奉神像的。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其崇尚和朝拜佛像的礼仪对道教礼仪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刺激和启发,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斗争日趋激烈。
-
关键词
石窟造像
道教思想
造像艺术
石窟艺术
南北朝时期
佛教传入
道教造像
佛教造像
汉画像
宫观道教
-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3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临潼六通北朝造像碑考释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李凇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6年第2期37-40,共4页
-
文摘
临潼六通北朝造像碑考释李凇陕西临潼县博物馆收藏有六通北朝造像碑,均出自县内各地。《文物》月刊曾公布了这批碑的详细资料及照片。①从这些资料来看,存在着诸多可疑之处,其主要疑点在于造像碑的宗教属性,即是否有道教内容及如何有道教内容的问题。《文物》所刊资料...
-
关键词
造像碑
发愿文
道教造像
临潼
通北
二十五史
佛教内容
寇谦之
北朝后期
供养人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新开寺唐代摩崖造像初探
被引量:3
- 18
-
-
作者
邓鸿钧
-
机构
蓬溪县文物管理所
-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7-58,共2页
-
文摘
蓬溪县在文物普查中,共发现唐至明清各历史时代的摩崖造像二十九处,填补了我县文物门类缺少摩崖造像的空白。现仅以新开寺刻有题记:“唐贞元元年(785年)”及“咸通元年(860年)”的两龛唐代摩崖造像,试述其造像特点。 新开寺,位于蓬溪县三凤区旌忠乡,新开村北约100米的黄桶坡脚。造像分布在长8米、高2.40米,距地表0.78米的青砂石石壁上。从左至右四龛,大小造像四十三尊。
-
关键词
摩崖造像
跏趺
蓬溪县
通元
飘带
元元
观音像
宝冠
文物
道教造像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北魏姚伯多道教造像碑主尊之名考辨
被引量:3
- 19
-
-
作者
李凇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5年第3期46-48,共3页
-
文摘
姚伯多造像碑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道教造像碑,它作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现藏陕西耀县博物馆,和药王山其它石刻一起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的资料已两度发表,第一次是1965年的《考古》杂志,刊有“耀县石刻文字略志”,介绍得很简略。第二次是1987年的《考古与文物》杂志,刊有“
-
关键词
道教造像
造像碑
“文”
北魏
药王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文
文石
彩绘
博物馆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道教造像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 20
-
-
作者
纳光舜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0-51,共2页
-
-
关键词
道教造像
老君
摩崖造像
南北朝时期
雕塑艺术
省博物馆
天尊
艺术特色
《隋书·经籍志》
青城山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