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道德正义:“次道德”的试金石 |
肖行
|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9
|
|
2
|
人情、面子与法治:传统型城市社区治理新思路——以哈尔滨市Y社区“道德法庭”为例 |
侯博文
尹海洁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3
|
真实是一种判断——现代报告文学的理论对话 |
周政保
韩子勇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4
|
“道德法庭”能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吗——与余家淮同志商榷 |
朱云洲
|
《社会》
|
1984 |
2
|
|
5
|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 |
张卓明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6
|
中国传统史学的伦理教化功能试析 |
陈剩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7
|
应该肯定“道德法庭”的社会功能——与朱云洲同志商榷 |
李宏图
何乃谦
|
《广州研究》
|
1984 |
1
|
|
8
|
“道德法庭”的存废之争——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7) |
陈忠诚
邵爱红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9
|
《社会》(社会学杂志)一九八三年总目录 |
|
《社会》
|
1983 |
0 |
|
10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道 |
何光先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1
|
痛心和悔恨之余——《为什么生我》的道德意义 |
刘文玑
|
《道德与文明》
|
1985 |
0 |
|
12
|
社会公德:一个久违的话题 |
贾树海
|
《质量天地》
|
1997 |
0 |
|
13
|
可口可笑 |
沈寒冰
吴冬
|
《检察风云》
|
2006 |
0 |
|
14
|
小河边 |
张建平
|
《三月风》
|
1995 |
0 |
|
15
|
试论文艺表现爱情与伦理道德问题 |
刘启林
尚德平
|
《学习与探索》
|
1983 |
0 |
|
16
|
社会新闻对社会道德的作用 |
高红玲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7
|
健全排查机制 创新民调工作 |
沈茂忠
|
《人民调解》
|
2005 |
0 |
|
18
|
应该揭开“疯女事件”之谜 |
|
《社会》
|
1984 |
0 |
|
19
|
凭什么牛二成了“大虫”? |
马良
|
《道德与文明》
|
1983 |
0 |
|
20
|
德国的“报刊法典”及“道德法庭” |
|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