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正义:“次道德”的试金石 被引量:9
1
作者 肖行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35-38,共4页
近几年由于道德正义的沦丧、道德规范的失范及道德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走向,人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有所动摇。甚至有人在错误的大前提下降低道德评价的标准,提出了“次道德”,以便达到匡扶正义,减少社会公害的目的。这无疑是缘木求鱼。要... 近几年由于道德正义的沦丧、道德规范的失范及道德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走向,人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有所动摇。甚至有人在错误的大前提下降低道德评价的标准,提出了“次道德”,以便达到匡扶正义,减少社会公害的目的。这无疑是缘木求鱼。要想真正匡扶道德正义,为道德走向谋一出路,落脚方式只能是法律正义、制度正义的建立,那就是应建立一个公正的道德评价标准———“次道德”及公正的道德评价机制———道德法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道德法庭
下载PDF
人情、面子与法治:传统型城市社区治理新思路——以哈尔滨市Y社区“道德法庭”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侯博文 尹海洁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1-166,共6页
社区的法制化管理是法治社会实践的重要举措,然而在传统型城市社区中,孔子所提出的"必也使其无讼"的观念依旧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传统型城市社区的治理需要结合其自身独特性,才能提升社区治理和基层法治实践的效率和质量。哈... 社区的法制化管理是法治社会实践的重要举措,然而在传统型城市社区中,孔子所提出的"必也使其无讼"的观念依旧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传统型城市社区的治理需要结合其自身独特性,才能提升社区治理和基层法治实践的效率和质量。哈尔滨市Y社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熟人社会""老龄化社区"和拥有"全能型街道居委会"三个方面。通过挖掘定性访谈材料,发现Y社区创新地运用传统社会中"人情的力量",融入"法治社会"理念,提出了"道德法庭"的社区治理思路。通过分析道德法庭的产生条件、治理模式和维持动力,得出了道德法庭在传统型社区治理中的优势和借鉴意义,以期为传统型城市社区的治理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型社区及其治理 道德法庭 权威
下载PDF
真实是一种判断——现代报告文学的理论对话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政保 韩子勇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1-47,共7页
全方位的真实——悬在空中的概念——人与真实——两种真实——真实是一种判断——真实的文学意义——因果之误——片面真实与整体真实——抽象与赋予——赤身裸体地走向上帝——麻烦与尴尬——仅仅靠社会良心或道德法庭还不行……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全方位 文学意义 报告文学作品 社会生活 报告文学创作 上帝 道德法庭 真实性 作家
下载PDF
“道德法庭”能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吗——与余家淮同志商榷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云洲 《社会》 1984年第1期40-41,共2页
《文汇报》在1983年7月15日的《百家争鸣》栏发表了余家淮同志的《道德法庭的社会功能》一文(以下简称《余文》),提出“道德法庭”的名称是一种比喻,是一种呼吁加强道德的社会功能的建议,从而肯定了“道德法庭”专栏是发挥道德的社会功... 《文汇报》在1983年7月15日的《百家争鸣》栏发表了余家淮同志的《道德法庭的社会功能》一文(以下简称《余文》),提出“道德法庭”的名称是一种比喻,是一种呼吁加强道德的社会功能的建议,从而肯定了“道德法庭”专栏是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是社会舆论力量的积极发挥。可是,目前“道德法庭”专栏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法庭 社会功能 社会舆论 客观效果 行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人格 舆论压力 社会风气 人民法院
下载PDF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卓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共3页
时下“道德法庭”屡见于网络和其他媒体上,本文针对《刘庄村有个“道德法庭”》的报道谈点自己的感想,对“道德法庭”的称谓提出质疑,并分析法院的“指导”行为对司法权的不良影响及原因,以凸现“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进而... 时下“道德法庭”屡见于网络和其他媒体上,本文针对《刘庄村有个“道德法庭”》的报道谈点自己的感想,对“道德法庭”的称谓提出质疑,并分析法院的“指导”行为对司法权的不良影响及原因,以凸现“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进而对“道德法庭”提出几点初浅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法庭 现代法治 司法权 法治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史学的伦理教化功能试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剩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0-146,共7页
中国传统史学的社会功能大抵涵摄了两个层面,即政治上的取鉴资治和伦理上的道德教训。文章集中对传统史学的伦理教化功能进行了剖析,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了这种功能赖以存在的民族文化背景、历代君臣对文学教化功能的认识以及传统史学... 中国传统史学的社会功能大抵涵摄了两个层面,即政治上的取鉴资治和伦理上的道德教训。文章集中对传统史学的伦理教化功能进行了剖析,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了这种功能赖以存在的民族文化背景、历代君臣对文学教化功能的认识以及传统史学实现其道德里训和收化功能的途径。作者指出,尽管传统史学的社会功能被神化,但它并未形成一种在道德上制约极权者的威摄力或约束力,而在向人民灌输君臣父子、忠孝节义上,在强化君主专制制度上,在模铸中国人的奴性人格上却起到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史学 《春秋》 伦理教化 专制统治 社会功能 儒教伦理 道德法庭 刘知己 裁判所 历史家
下载PDF
应该肯定“道德法庭”的社会功能——与朱云洲同志商榷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宏图 何乃谦 《广州研究》 1984年第6期43-45,共3页
在全国人民中首先是全国青少年中普及道德教育,这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内容。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于使人们掌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标准,增强判断是非和评价善恶、荣辱的能力。
关键词 道德法庭 社会功能 共产主义 社会舆论 教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情感 行为 发挥作用 法律
原文传递
“道德法庭”的存废之争——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7)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忠诚 邵爱红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2-3,共2页
关键词 道德法庭 存废之争 重大事件 规范 社会功能 社会舆论 法学界 法制建设 报刊杂志 理性法
原文传递
《社会》(社会学杂志)一九八三年总目录
9
《社会》 1983年第6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 当代中国社会 社会学思想 社会功能 社会性 道德法庭 总目录 社会学研究 上海市 社会学家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道
10
作者 何光先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6,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过去计划经济的基本区别点是: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命令指导生产,生产什么与不生产什么,企业无需自己考虑,只要执行政府指令就行了;市场经济则主要靠市场需求调节,生产什么与不生产什么,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决定。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过去计划经济的基本区别点是: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命令指导生产,生产什么与不生产什么,企业无需自己考虑,只要执行政府指令就行了;市场经济则主要靠市场需求调节,生产什么与不生产什么,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决定。这样,市场经济报道再不能像过去计划经济报道那样只报计划和生产了,而是从生产到流通、消费、分配,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经济政策到与此相关的市场经济动态,从社会经济本身到经济与政治、军事、科教、文化、人才、外交等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得深入调查把握,予以及时报道,以适应各级政府、诸多企业和广大人民等方面的政策制定、生产决策、贸易往来、购物选择的需要。由此把市场经济报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使诸传谋呈现出了以市场经济报道为中心的时代特征。可以说,当今新闻传播是经济新闻大传播的时代,更是市场经济报道唱主角的时代。不如此,就难以适应今天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决定子市场经济报道的多元性。 首先,市场经济在我国尚属一种启蒙经济,经济报道必须担当起这种启蒙教育的任务。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培育、发展、成型的过程,需要转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道德法庭 新闻传播 经济 市场需求情况 经济政策 经营者 政策制定
下载PDF
痛心和悔恨之余——《为什么生我》的道德意义
11
作者 刘文玑 《道德与文明》 1985年第2期20-21,共2页
看过电影《为什么生我》的观众,一定会为小主角陈松松的死,感到悲痛、压抑、愤懑。这不仅仅是因为松松这个真实的艺术形象被渲染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道德思考。在急需培养大批具有各种优良道德品质和... 看过电影《为什么生我》的观众,一定会为小主角陈松松的死,感到悲痛、压抑、愤懑。这不仅仅是因为松松这个真实的艺术形象被渲染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道德思考。在急需培养大批具有各种优良道德品质和精神气质的新人的今天,以艺术形式进行复杂的道德心理探索,提出一些前所未知的道德问题,其社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精神气质 品质 社会价值 问题 艺术形象 艺术形式 社会义务 心理探索 道德法庭
原文传递
社会公德:一个久违的话题
12
作者 贾树海 《质量天地》 1997年第7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道德法庭 知假买假 医疗事故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消灭种族歧视 法律法 美容手术 当地法院 制假售假 学习文化
下载PDF
可口可笑
13
作者 沈寒冰 吴冬 《检察风云》 2006年第19期74-75,共2页
赵亚当这下可是时来运转了,喝口水竟然让他中了传说中的“有奖销售”活动的头等大奖!可是,且慢!商家竟然“耍赖”!俗话说得好,“不蒸馒头争口气”,亚当决定诉诸公堂,誓将官司进行到底……不如我们还是听听吴冬律师的说法吧。
关键词 买卖合同 赠与合同 口气 蒸馒头 律师 经济合同 法律工作者 亚当 道德法庭
原文传递
小河边
14
作者 张建平 《三月风》 1995年第1期32-33,共2页
有人说,时间的天性就是忘却。它可以把地上的鲜血冲洗得一于二净:可以让废墟上开满鲜花;可以使过去的仇敌变成朋友。而我却不能。15年来,每当夜静更澜,那个身穿碎花蓝布褂、梳两根短刷似小辫的女孩儿就向我的梦中走来,深潭般的眼睛溢出... 有人说,时间的天性就是忘却。它可以把地上的鲜血冲洗得一于二净:可以让废墟上开满鲜花;可以使过去的仇敌变成朋友。而我却不能。15年来,每当夜静更澜,那个身穿碎花蓝布褂、梳两根短刷似小辫的女孩儿就向我的梦中走来,深潭般的眼睛溢出怨、渴望、企盼。又似乎在娓娓诉说着过上的一切。每当这时,我的心就会秋叶般地颤栗。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在一个女孩最需要帮助时拒绝了她,致使一朵还没盛开的鲜花过早凋谢……世界上如果有道德法庭,我愿永远坐在被告席上,永远当众被人羞辱,直到和她一样,有一天走进那冥冥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法庭 眼睛 世界 被告席 农村 指导员 鲜花 农场 渴望 入党
原文传递
试论文艺表现爱情与伦理道德问题
15
作者 刘启林 尚德平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3期98-103,共6页
文艺创作应当怎样表现爱情,这是关乎文艺能否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品德、精神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朋建设的重要问题。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说:“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而且要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 文艺创作应当怎样表现爱情,这是关乎文艺能否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品德、精神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朋建设的重要问题。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说:“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而且要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建立人与人之间新型的社会关系方面,表现爱情的作品则有其特殊的功能。爱情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成分,什么是高尚的爱情,什么是庸俗的爱情,文艺这个“道德法庭”应该提倡哪些合乎共产主义道德的东西,谴责与惩罚、审判哪些不合乎道德的东西,是否正确体现共产主义道德伦理观念,应是评价表现爱情的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文学 共产主义 精神境界 爱情生活 婚姻 文艺作品 文学作品 道德法庭 社会关系 伦理观念
下载PDF
社会新闻对社会道德的作用
16
作者 高红玲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74-79,共6页
在我国报刊上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社会新闻又重新活跃起来了。近两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种新闻工具陆续报道了一些社会新闻,对当前我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宣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新闻对社会道德究竟有什么作用?社会新闻通过哪... 在我国报刊上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社会新闻又重新活跃起来了。近两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种新闻工具陆续报道了一些社会新闻,对当前我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宣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新闻对社会道德究竟有什么作用?社会新闻通过哪些途径对社会道德发生作用?怎样发挥社会新闻对社会道德的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新闻 社会 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 道德法庭 教育 广西日报 社会主义法律 无产阶级 社会舆论
下载PDF
健全排查机制 创新民调工作
17
作者 沈茂忠 《人民调解》 2005年第6期27-28,共2页
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司法所,近年来,紧紧围绕"保稳定、促发展"这一主题,强基础,求创新,建立预防和化解纠纷的工作机制,经过基层单位、社区居委会调解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健全、制度落实,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稳... 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司法所,近年来,紧紧围绕"保稳定、促发展"这一主题,强基础,求创新,建立预防和化解纠纷的工作机制,经过基层单位、社区居委会调解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健全、制度落实,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一、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维护社会稳定1、系统排查,减少矛盾纠纷隐患。该司法所在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调解 排查 道德法庭 社区居民 评判 加社区 矛盾纠纷 民间纠纷 创新
原文传递
应该揭开“疯女事件”之谜
18
《社会》 1984年第2期52-54,共3页
1 本刊1983年第4期刊登了《“二十年疯女之谜”之谜》的文章,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1984年第1期发表了《舆论工具要对人民负责》的文章,对《“疯女”之谜的悬念》进行了评论。本期又发表了几篇文章,其目的都是要揭开“疯女之谜”的谜... 1 本刊1983年第4期刊登了《“二十年疯女之谜”之谜》的文章,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1984年第1期发表了《舆论工具要对人民负责》的文章,对《“疯女”之谜的悬念》进行了评论。本期又发表了几篇文章,其目的都是要揭开“疯女之谜”的谜底。为什么我们要揭这个谜底呢?这得从头说起。本刊1983年第1、2期发表了几篇文章,提出了对“道德法庭”的一些看法。这几年,有些报刊辟设了“道德法庭”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法庭 行为 社会舆论 社会控制 二十年 舆论工具 未构成犯罪 文章 事件 具体表现
下载PDF
凭什么牛二成了“大虫”?
19
作者 马良 《道德与文明》 1983年第4期28-29,共2页
漫步在开封大街上,脑子里突然钻出一串问号:《水浒传》中的牛二,凭什么成了东京汴梁城里谁也惹不起的人物?他既没有高衙内的权势、西门庆的财富,也没有蒋门神的拳脚功夫,横竖不过一个破落户子弟,一个泼皮,凭什么落下个“没毛大虫”的绰... 漫步在开封大街上,脑子里突然钻出一串问号:《水浒传》中的牛二,凭什么成了东京汴梁城里谁也惹不起的人物?他既没有高衙内的权势、西门庆的财富,也没有蒋门神的拳脚功夫,横竖不过一个破落户子弟,一个泼皮,凭什么落下个“没毛大虫”的绰号?凭什么他一上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西门庆 见危不救 精神文明 传统美 道德法庭 社会舆论 犯罪分子 同情心 权势
原文传递
德国的“报刊法典”及“道德法庭”
20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3-54,共2页
德国的“报刊法典”及“道德法庭去年3月,笔者应德国弗里德利希·诺曼基金会的邀请,对德国新闻界的现状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弗里德利希·诺曼生于1860年,卒于1919年,是德国政治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在德国的... 德国的“报刊法典”及“道德法庭去年3月,笔者应德国弗里德利希·诺曼基金会的邀请,对德国新闻界的现状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弗里德利希·诺曼生于1860年,卒于1919年,是德国政治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在德国的先驱,因此这个靠近德国自由民主党的政治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法庭 法典 提供消息者 读者来信 编辑部 新闻报 伦理 隐私权 新闻从业人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