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历史、理论与方法 |
高瑞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
|
“通观”与“虚壹而静”——柏拉图灵魂说与荀子“神明”观之比较 |
孙伟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3
|
“无声诗”与“无形画”的现象直观 |
张毅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4
|
公元前2000年:中原大变局的考古学观察 |
许宏
|
《东方考古》
CSSCI
|
2012 |
3
|
|
5
|
关于姚鼐与桐城派的世纪断想 |
章澄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1
|
|
6
|
直观、旁观和通观——修辞主观世界中的观察者 |
霍四通
|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
2012 |
2
|
|
7
|
红楼新论犹可论,红学史述善通观:刘梦溪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十二 |
高淮生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8
|
换一种眼光看红学——“学案体”红学史撰述述略 |
高淮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9
|
云南发现的南诏纪年文物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梁银
|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
2012 |
1
|
|
10
|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法律问题研究 |
顾功耘
罗培新
|
《公司法律评论》
|
2005 |
1
|
|
11
|
世界历史研究的“通观”——吴于廑先生的学术境界 |
孟广林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关于《“线条论”批判》的批判 |
杨豪良
|
《书法》
|
2005 |
1
|
|
13
|
通观:作为文学史研究的进路 |
张晶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4
|
笛卡儿“我思”哲学探析 |
王建国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
2008 |
0 |
|
15
|
明通院、明通县考——兼证《中国历史地图集》错误一例 |
王小紅
李中鋒
|
《宋代文化研究》
|
2003 |
0 |
|
16
|
灵通观楼上的会晤 |
于友
|
《群言》
|
1995 |
0 |
|
17
|
试论《西游补》的创作动机 |
何良昊
|
《人文论丛》
|
2000 |
0 |
|
18
|
论元代文人的雅俗双栖创作 |
张艳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9
|
2013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唐宋)述评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度述评课题组
|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
2014 |
0 |
|
20
|
唐《五通观冯仙师墓志铭》疏证 |
王原茵
李举纲
|
《乾陵文化研究》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