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适合农村小学生成长的教育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庆东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0期65-67,共3页
'适合'是教育的基本命题和基本形态。构建适合农村小学生成长的教育,必须设置适合农村小学生成长的课程,培养一支享受教育、幸福工作的教师队伍,建立适合农村小学发展的管理机制,让农村小学的师生在'适合'教育之路上走... '适合'是教育的基本命题和基本形态。构建适合农村小学生成长的教育,必须设置适合农村小学生成长的课程,培养一支享受教育、幸福工作的教师队伍,建立适合农村小学发展的管理机制,让农村小学的师生在'适合'教育之路上走向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校本课程 管理机制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个体学习差异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戚英杰 冯刚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由基础系统、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和方向系统4因子构成的学生学习效果理论模型对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具有积极作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内6所高职院校各专业各年级2053名学生开展家庭背景、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问卷... 由基础系统、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和方向系统4因子构成的学生学习效果理论模型对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具有积极作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内6所高职院校各专业各年级2053名学生开展家庭背景、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整体较好,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佳,且比例逐年上市;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学习各项变量中差异较大;课堂体验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远超其他因素。因此,根据调查结果和量表结构分析,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合理分组,促进不同学生“适合”发展;丰富教法,提升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差异 高职院校 学习效果 适合教育
下载PDF
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被引量:116
3
作者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共4页
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为了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这既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多元化人才结构的要求。为此,中小学要改变过去... 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为了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这既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多元化人才结构的要求。为此,中小学要改变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方式;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同时,高等学校应参与到高中人才培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适合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适合的教育”:内涵、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7
4
作者 冯建军 刘霞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1-149,共9页
"适合的教育",即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适合的教育",首先是合乎人性的教育,其次是适合学生群体特点的教育,再次是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三者具有词典式顺序,不可颠倒,也不可偏废。班级授... "适合的教育",即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适合的教育",首先是合乎人性的教育,其次是适合学生群体特点的教育,再次是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三者具有词典式顺序,不可颠倒,也不可偏废。班级授课制是"适合的教育"的制约因素,阻碍着"适合的教育"的实施,但并不由此否定和废除班级授课制。我们只能在班级授课制的框架下进行改革,寻求可行的出路,包括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立基本标准和多样性统一的教育制度,进行课程、教学和评价的改革,凸显个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共同性 差异性 班级授课制
原文传递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何以不可能或何以可能——基于课程的教育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马健生 李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31,共10页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已被教育界奉为圭臬,然而,它在实践中却常常遥不可及。究其原因在于:现代学校的学生是以集合体的方式作为教育对象的,教学以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为依据,课程以人类知识体系自身逻辑为标准;至于适合...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已被教育界奉为圭臬,然而,它在实践中却常常遥不可及。究其原因在于:现代学校的学生是以集合体的方式作为教育对象的,教学以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为依据,课程以人类知识体系自身逻辑为标准;至于适合与否,往往是教师或其他成年人根据学生之外的标准所作的判断,而非学生自己的抉择;这里的"教育"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并非是可操作的东西。事实上,争论者忽略了教育不过是一种课程的功能,不能被直接提供,而必须基于可行的课程来实现。因此,"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含义模糊不清,无法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它应该转化而表述为"为每个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丰富课程"。为此,在物质丰富时代,政府也有意愿为教育投入大量资源的条件下,学校应该而且能够打造"课程超市",实行选修制与学分制,丰富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方式,从而把选择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课程组合,真正促进学生个体优势素养与基础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可选择的课程 教育功能 课程超市 选修制
下载PDF
“适合的教育”理念下高职人才分层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兴 宁先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39-44,共6页
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职教育规律、学生个性化特点与能力出发,采用"精英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体现高职人才培养中专业技术能力强和有一技之长能发展两个不同侧重点的培养目标。"精英教育&... 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职教育规律、学生个性化特点与能力出发,采用"精英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体现高职人才培养中专业技术能力强和有一技之长能发展两个不同侧重点的培养目标。"精英教育"模式基于产教深度融合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素质教育"模式则结合运用公共基础素质教学平台和"第二课堂"开展分类教学。双模式分层培养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自我成长,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为每个高职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分层教学 培养模式 精英教育 素质教育
下载PDF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被引量:20
7
作者 葛道凯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22,共4页
2017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等科学教育理念。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2017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等科学教育理念。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最好的教育 体制机制改革 科学教育理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开放灵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深化教育
原文传递
“适合的教育”: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7
8
作者 檀祝平 孙杏林 胡彩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30,共6页
"适合的教育"是一种基于新时代高起点发展的教育,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这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客观生源事实,进一步明确"人人出彩"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紧贴区域经... "适合的教育"是一种基于新时代高起点发展的教育,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这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客观生源事实,进一步明确"人人出彩"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办专业,并在三个方面着力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强化服务于"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真正构建多方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使高职教育成为"扬长教育",使学生乐学,学有所得,并能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适合教育 新时代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困境、路径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2
9
作者 郝云亮 刘庆根 《职教发展研究》 2021年第1期56-60,共5页
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历史必然与实践诉求。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尚不完善、“教师教材教法”系统改革尚未落地、全过程的质量... 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历史必然与实践诉求。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尚不完善、“教师教材教法”系统改革尚未落地、全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尚在探索中的现实困境,这些制约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此,职业院校应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打造适合的教育,服务学生个性化成长;实体化运作企业学院,精准推进产教合一;一体化驱动“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程化实施质量评价,护航学生终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产教合一 “三教”改革 全过程质量评价
下载PDF
适合的教育:江苏教育的当下期待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葛道凯 《江苏教育》 2017年第50期7-8,共2页
笔者到江苏后,调研了七八十所学校,感受到了江苏各级党委政府、老百姓和老师们对教育的期盼。笔者认为,'适合的教育'比较贴近目前社会各界对江苏教育的总体期待。一、如何理解'适合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笔者到江苏后,调研了七八十所学校,感受到了江苏各级党委政府、老百姓和老师们对教育的期盼。笔者认为,'适合的教育'比较贴近目前社会各界对江苏教育的总体期待。一、如何理解'适合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起草过程中,'适合的教育'曾经是讨论的一个话题。但是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适合的教育'没有最终表述为一个国家总体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江苏教育 教育改革
下载PDF
个性化教育:理念、实践与反思——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综述 被引量:9
11
作者 傅坤昆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1,共3页
正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探讨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现方式,深入理解个性化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为未来创新人... 正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探讨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现方式,深入理解个性化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为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由中国教育学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适合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
下载PDF
适合的教育:职教理解与区域行动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克勇 陈向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35-38,共4页
"适合的教育"自提出以来,逐渐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鸣,也迅速成为江苏教育领域新的话语表达,这一表达的背后隐含着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一个"理念体系",它回归了教育的本真,回应了经济的转型,回答了职教的使... "适合的教育"自提出以来,逐渐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鸣,也迅速成为江苏教育领域新的话语表达,这一表达的背后隐含着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一个"理念体系",它回归了教育的本真,回应了经济的转型,回答了职教的使命;作为一个"行动体系",在职教领域,江苏职教人正从体制机制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专业现代化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将"适合的职业教育"从愿景变成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职业教育 区域行动
下载PDF
适合教育: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8
13
作者 漆新贵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职业大学(现闽江学院)担任校长时就明确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这给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职业大学(现闽江学院)担任校长时就明确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这给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等科学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闽江学院 实践路径 体制机制改革 办学理念 科学教育理念 应用型人才培养 最好的教育
下载PDF
适合的职业教育:价值特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9-21,共3页
适合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客观规定的应然的、理想化的、本真性的职业教育;其价值特征包括适本真之遵从,适特色之彰显,适个性之发展,适文化之浸润几个方面;实现路径为:把握教育类型、坚守本真属性、践行核心特色、深化产教融合、遵从育人规... 适合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客观规定的应然的、理想化的、本真性的职业教育;其价值特征包括适本真之遵从,适特色之彰显,适个性之发展,适文化之浸润几个方面;实现路径为:把握教育类型、坚守本真属性、践行核心特色、深化产教融合、遵从育人规律、展现个性风采、升级育人层级,弘扬工匠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适合教育 价值特征 实现路径 创新工程
下载PDF
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向课程要质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鸥 张文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7,共8页
培养不出杰出的创造性人才一直是中国教育的瓶颈,这与我们长期把精力过多地投注于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有关。单纯的"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无法逾越课堂教学自身的本体局限。课堂教学无法充分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无法应对信... 培养不出杰出的创造性人才一直是中国教育的瓶颈,这与我们长期把精力过多地投注于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有关。单纯的"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无法逾越课堂教学自身的本体局限。课堂教学无法充分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无法应对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也越来越难应对教育公平的推进,课堂教学已经步履艰难、进入高原状态。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立足课堂的同时,超越课堂,向课程要质量;挖掘整个课程的潜力而不仅仅是单一课堂教学的潜力,挖掘所有教师的潜力尤其是校长和各学科带头人的潜力而不仅仅是主课教师的潜力,由探索高效率的课堂向构建高质量的课程发展,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不一样的课程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所有学生在其潜能基础上的最大发展。工业社会的过去,竞争的优势是谁能制造出最有效率的课堂;信息技术的今天和未来,竞争的优势将是谁能制造出最有吸引力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程 课程结构 适合教育
原文传递
“适合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价值、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晶 《江苏高职教育》 2022年第1期61-67,共7页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着教学手段运用与学生发展匹配不够、教学内容选择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教师角色转换与时代发展步调不一致等诸多困境。将“适合的教育”理念根植于高职院校教学中,有助于形成“适用性优”的教学手段、打造“衔接...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着教学手段运用与学生发展匹配不够、教学内容选择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教师角色转换与时代发展步调不一致等诸多困境。将“适合的教育”理念根植于高职院校教学中,有助于形成“适用性优”的教学手段、打造“衔接性高”的教学内容、建设“创新性强”的教学团队。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贯彻落实“适合的教育”理念,从课程体系、校企共育、师资培养、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并构建“自选式课程超市”体系、实施“协同型校企共育”模式、推进“创新融合型师资”培养、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型,促使教学改革“动”“专”“实”“活”起来,形成教学改革的突破进路,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适合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适合的教育”:新时代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建军 王素云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8,共9页
公平与质量是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改革开放以来,在公平与质量之间有所偏失,新时代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适合的教育”面向每个学生,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使每个人得到高质量的发展。“适合的教育”是新时代公平而... 公平与质量是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改革开放以来,在公平与质量之间有所偏失,新时代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适合的教育”面向每个学生,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使每个人得到高质量的发展。“适合的教育”是新时代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具体样态。实施“适合的教育”,需要顶层设计,包括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开放多元灵活的教育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让每个学生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优质资源,以实现自身的最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性教育公平 适合教育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原文传递
“大数据促进适合的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年志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年第18期23-26,共4页
“适合的教育”得到了国际、国内业界的广泛认同,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痛点所在。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现代移动通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适合的教育”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文章就“大数据促进适合的教育”,提出了... “适合的教育”得到了国际、国内业界的广泛认同,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痛点所在。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现代移动通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适合的教育”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文章就“大数据促进适合的教育”,提出了枢纽平台设计开发、教学方式变革探索、学习路径重构研究、教育评价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五大推进路径,以期为大数据视域下中国智慧教育区域性平台建设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大数据应用 适合教育 教育创新
下载PDF
如何落实“适合的教育”?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益民 《大学(研究)》 2018年第3期90-96,共7页
在"适合的教育"的讨论中,目前主要关注适合谁的问题,而适合目的才是国际上认识教育质量的一种普遍共识。"适合的教育"可以从适合的角色、适合的价值和适合的方法等中观层面来整体把握,也可以进一步从目标的适应性... 在"适合的教育"的讨论中,目前主要关注适合谁的问题,而适合目的才是国际上认识教育质量的一种普遍共识。"适合的教育"可以从适合的角色、适合的价值和适合的方法等中观层面来整体把握,也可以进一步从目标的适应性、支持的适当性、能力的适用性、环境的适意性、内容的适切性、资源的适量性、工具的适度性、选拔的适中性、路径的适恰性、技术的适宜性、评价的适时性和产品的适销性等方面去具体细化分析和实际推动实施。推动"适合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仍是推动实施和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教育 适合目的 适合的角色 适合的价值 适合的方法
下载PDF
分类指导分类推进,践行“适合的教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鸥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5期33-34,共2页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一个问题若隐若现,即课程实施的“一刀切”“大一统”——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使用同样的课堂教学、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教学时间、同样的考试评价。以北上广为代表的...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一个问题若隐若现,即课程实施的“一刀切”“大一统”——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使用同样的课堂教学、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教学时间、同样的考试评价。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中小学新进教师多是知名院校的高学历毕业生,而在欠发达地区,有的学校普通本科毕业的教师都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评价 分类推进 新进教师 课程实施 适合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分类指导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