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进马克思”与“走近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观念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金福 王永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9,共5页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学观念,"走进马克思"和"走近马克思"这两个口号,就反映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学观念,即"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观念。要使马克...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学观念,"走进马克思"和"走近马克思"这两个口号,就反映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学观念,即"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观念。要使马克思主义研究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客观性立场,反对主观主义的立场。在坚持客观性立场时,又必须反对绝对主义的立场,贯彻理解问题上的辩证法。从辩证的客观性立场来看,走进马克思和走近马克思的对立就消失了,走进马克思也就是走近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解释学 走进马克思 “走近马克思 客观主义 相对主义
下载PDF
走进马克思·走出马克思·发展马克思——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创新 被引量:2
2
作者 常宗耀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新时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观的伟大创新,综合表现在:走进马克思,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走出马克思,承认经典作家提出的个别论点和原理不仅可以过时,而且是必然要过时;发展马克思,即... 新时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观的伟大创新,综合表现在:走进马克思,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走出马克思,承认经典作家提出的个别论点和原理不仅可以过时,而且是必然要过时;发展马克思,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形态回答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进马克思 走出马克思 发展马克思 创新
下载PDF
电影《青年马克思》的“用户体验要素”解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轶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41-46,共6页
电影《青年马克思》由德国、法国和比利时合拍,2017年2月于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首映。十年磨就的《青年马克思》在德国270家电影院公映,取得德国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佳绩。就国际背景而言,如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尔·科斯里克在推介... 电影《青年马克思》由德国、法国和比利时合拍,2017年2月于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首映。十年磨就的《青年马克思》在德国270家电影院公映,取得德国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佳绩。就国际背景而言,如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尔·科斯里克在推介《青年马克思》时所言,“这部电影在当下放映正当其时。”所谓正当其时,不外是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内生的局限性日益引起关注。当下,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拉大。无论是西班牙民众游行抗议高失业率,还是法国2018年入秋以来的持续罢工,欧洲极右翼和极左翼政治势力都更加强调社会公平,这些都是《青年马克思》进入国际公众视野的现实背景。就国内背景而言,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将这部电影引入中国,目的同样深远。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在影片《青年马克思》发布会上指出,“我们隆重推出这部电影,是为了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相信大家看了这部电影会引起强烈的精神共鸣和思想升华。”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宝林在发布会上同样表示:“这是一次让国内观众在大屏幕上走进马克思、学习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致敬马克思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柏林电影节 用户体验 解码 中国电影 国际背景 高失业率 走进马克思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返本与开新相结合
4
《新华文摘》 2010年第21期158-159,共2页
胡大平在《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理论创新需要返本与开新相结合,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需要从“老祖宗”那里进行再取舍,并且积极地研究新问题并作出新概括。当我们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文本后,愈益... 胡大平在《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理论创新需要返本与开新相结合,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需要从“老祖宗”那里进行再取舍,并且积极地研究新问题并作出新概括。当我们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文本后,愈益感到原有的哲学教科书体系远未充分完整地体现创始人的基本哲学理念,教条式理解、强加上去的错误解释并不鲜见。于是“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等呼声渐强。回到文本固然重要,无此便不能正视听;然而它又不是最根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回到马克思 2010年 教科书体系 走进马克思 大学学报
原文传递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启示录——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走进马克思”?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荣英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面临后现代理性的挑战,关于马克思主义究竟向何处去、命运会如何的问题,德里达认为我们必须以一种还债的心态走向马克思,通过奋力的开拓和创新使之不断以新的方式获得再生和转生。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真理,在任... 面临后现代理性的挑战,关于马克思主义究竟向何处去、命运会如何的问题,德里达认为我们必须以一种还债的心态走向马克思,通过奋力的开拓和创新使之不断以新的方式获得再生和转生。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真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这种核心思想和主导意识边缘化、泛化和中立化,否则就会造成它与时代的脱节和断裂,磨平它的思想锐气,耗尽它所有的精神能量;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只有深入到使之分离又使之结合为一的内在本源处(社会实践)那一度中去思维,才能真正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并使之以新的形式和姿态进入我们的时代文明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面向实践、面向未来的理论特质和基于实践需要不断实现自我革命的内在生长机制,正是由于它自己的这种实践性品格和把握实践矛盾的特殊能力,才使之赢得并重现于后现代并建构一种"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走进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走进马克思书房 被引量:1
6
《支部建设》 2018年第19期46-47,共2页
马克思是人类社会最伟大、最崇高、最彻底的共产党的创立者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步入了中国特色社... 马克思是人类社会最伟大、最崇高、最彻底的共产党的创立者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本刊策划推出"致敬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系列文章,以此表达对马克思的深沉纪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时刻唤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进马克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书房 科学共产主义 人类社会 奠基人
原文传递
在继承和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走进马克思》评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亮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继承 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 走进马克思 书评
原文传递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深刻揭示——读孙伯鍨主编的《走进马克思》
8
作者 吕世荣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价值 孙伯癸 走进马克思
下载PDF
肩负时代使命解读马克思哲学著作的重大理论成果——读《走进马克思》一书
9
作者 王金福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6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张一兵 孙伯Kui 马克思主义 哲学研究 马克思哲学 走进马克思
原文传递
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我的学术自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141,共10页
1956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家庭。我和我的同龄人一样,经历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天灾人祸”……我并不认为我“生不逢时”,相反,我非常庆幸我有这一段特殊的经历。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使我对社会与人生有了深刻的体认,并对我的... 1956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家庭。我和我的同龄人一样,经历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天灾人祸”……我并不认为我“生不逢时”,相反,我非常庆幸我有这一段特殊的经历。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使我对社会与人生有了深刻的体认,并对我的哲学研究和学术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生涯 走进马克思 重读 普通教师 天灾人祸 哲学研究 同龄人 共和国
下载PDF
深入经典的历史逻辑,塑造当代的理论形态——《走进马克思》一书述评
11
作者 刘怀玉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走进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逻辑 理论形态 创新 逻辑体系
下载PDF
“语言逻辑”:走进马克思
12
作者 苏小犬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01-302,共2页
本文认为,以语言逻辑为切入点,弄清作者的语言思维习惯、写作的时代背景,理顺作者的行文思路,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即"语言逻辑"范式,将引领马克思哲学诠释学走出困惑,走向复兴、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语言逻辑 马克思文本解读 走进马克思
下载PDF
重温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读《走进马克思》
13
作者 常坤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6-37,共2页
对于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职责,而且是一个理论任务.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理论坚持的重要性更为突出.随着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发展.现实的理论情境告诉我们,只有在... 对于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职责,而且是一个理论任务.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理论坚持的重要性更为突出.随着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发展.现实的理论情境告诉我们,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而要达到坚持就必须首先在理论上真实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以及这些精神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孙伯鍨、张一兵主编的<走进马克思>正是在现实理论的制高点上,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图书评介 哲学思想 <<走进马克思>>
下载PDF
图片新闻
14
作者 《山西财税》 2020年第7期12-12,共1页
近日,太原市尖草坪区财政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一行20余人赴太原市图书馆开展“走进马克思书房,感悟初心和使命”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近日,太原市尖草坪区财政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一行20余人赴太原市图书馆开展“走进马克思书房,感悟初心和使命”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党日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党员干部 深刻认识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尖草坪区 走进马克思 参观学习
下载PDF
一部研究马克思哲学的返本开新之作——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
15
作者 张一兵 刘林元 +1 位作者 侯惠勤 姚润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6-236,共1页
为加强对国家、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其在党和政府的决策咨询、学术和文化建设及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本期起,开辟“江苏社科规划”专栏,介绍我省学者所承担的国家及省社会科学基金重要项目。
关键词 孙伯鍨 张一兵 走进马克思 马克思哲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历史辩证法 实践观
下载PDF
《重读马克思》
16
作者 荣鑫 《哲学门》 CSSCI 2008年第1期32-32,共1页
近年来,学界掀起了一股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热潮,纷纷提出“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口号,本书亦是应时之作。作者在书中为重新解读马克思提供了方法论依据。首先,马克思思想是统一的整体,不能以传统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 近年来,学界掀起了一股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热潮,纷纷提出“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口号,本书亦是应时之作。作者在书中为重新解读马克思提供了方法论依据。首先,马克思思想是统一的整体,不能以传统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的解读方式来阐发马克思的思想;其次,马克思的思想导向是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思想 走进马克思 回到马克思 思想导向 政治经济学 解读方式 重读马克思 应时之作
原文传递
在继承与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走进马克思》学术研讨会综述
17
作者 江仁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走进马克思 学术研讨会 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
18
作者 孙正聿 《福建青年》 2018年第7期72-72,共1页
在当代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马克思的名字。然而,你真的了解马克思吗?你真的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吗?你真的懂得马克思的当代价值吗?你认真地思考过马克思与我们的关系吗?
关键词 走进马克思 重读 当代中国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又一佳作——评《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
19
作者 黄仕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 书评 山东大学出版社 王凤才 学术专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