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赕” |
杨俊
|
《云南档案》
|
2003 |
1
|
|
2
|
“赕”与傣族南传佛教艺术关系解构 |
田玉玲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3
|
再论"滇"名称的来历及其演变 |
李安斌
曹相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4
|
以“赕”佛活动为中心的南传佛教实践与变迁 |
伍琼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5
|
论城乡社会背景中的傣族佛教节庆“赕坦”仪式音乐 |
杨民康
|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6
|
神圣与世俗的交融——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体系的象征人类学考察 |
龚锐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7
|
南传佛教寺院经济略论 |
罗莉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8
|
“腾冲”名考 |
陈丽萍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9
|
论纳西族的三多神信仰 |
杨福泉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0
|
历史时期云南境内的马种演变与坝区农业转变 |
耿金
|
《贵州文史丛刊》
|
2023 |
1
|
|
11
|
南传佛教寺院经济运行及其对傣族社会的影响--以景真总佛寺为例 |
张振伟
|
《文化遗产》
CSSCI
|
2011 |
1
|
|
12
|
丽江古城形成探说 |
杨世光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0 |
|
13
|
论傣族赕佛活动的社会功能 |
田玉玲
|
《民族论坛》
|
2013 |
1
|
|
14
|
安南关·滇缅路 |
姚银昌
|
《大理文化》
|
2015 |
0 |
|
15
|
傣族“赕”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当代启示 |
李孟薇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4 |
0 |
|
16
|
南传佛教对傣族舞蹈的影响 |
李云勇
|
《戏剧之家》
|
2017 |
0 |
|
17
|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南传佛教——以景谷县大寨村南传佛教“赕坦”为例 |
周寒丽
宋燕金
|
《沧桑》
|
2014 |
0 |
|
18
|
南传佛教与原始崇拜在傣族村寨景观中的体现 |
张怡芳
文定艳
郑绍江
|
《西部学刊》
|
2020 |
0 |
|
19
|
南伞:一座小镇的中缅“大集” |
方言
|
《齐鲁周刊》
|
2015 |
0 |
|
20
|
略论傣族南传佛教赕佛活动及其分类 |
田玉玲
|
《神州》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