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中的两个事实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金福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 黑格尔辩证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费尔巴哈哲学 人的本质 实践活动 马克思思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关于“两个马克思”的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金福 汪晓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3-17,共5页
本文认为,在批判某些西方学者提出的“两个马克思的对立”的错误时,不能因此否认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不能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先天论和量变论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而应当用唯物史观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 本文认为,在批判某些西方学者提出的“两个马克思的对立”的错误时,不能因此否认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不能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先天论和量变论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而应当用唯物史观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应当尊重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事实。从哲学方面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同的马克思,有理想主义者的马克思,有黑格尔主义者的马克思,有“费尔巴哈派”的马克思,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思想超越以后,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马克思” 黑格尔主义 费尔巴哈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与宗教和宗教艺术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思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45-51,74,共8页
一促使马克思重视宗教问题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欧洲各国普遍具有的对基督教的传统信仰,这种信仰使每个人从一出世,就生活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本身,它决定了德国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经历了一条... 一促使马克思重视宗教问题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欧洲各国普遍具有的对基督教的传统信仰,这种信仰使每个人从一出世,就生活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本身,它决定了德国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三百年来,宗教一直是德国封建诸侯小邦专制统治的思想意识现象。资产阶级要进行革命,就要粉碎宗教这一枷锁,要摆脱它的鄙俗气,也要绕开宗教哲学这一暗礁,否则,它就不可能有所作为。马克思就是诞生在这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他早年生活于其中的特利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艺术 宗教哲学 早期基督教 宗教问题 传统信仰 马克思 罗马帝国 费尔巴哈 无神论者 布鲁诺
原文传递
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关系之管窥
4
作者 常守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7-39,共3页
长期以来,费尔巴哈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未受到理论界的应有重视。实际上,如果不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意义,不能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关键词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 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黑格尔哲学 哲学关系 实践唯物主义 市民社会 唯心主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世界观发展过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
5
作者 范墨昌 王金福 《河北学刊》 1988年第2期18-22,共5页
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呢?流行的看法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而转向唯物主义,但不是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新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即,承认了... 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呢?流行的看法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而转向唯物主义,但不是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新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即,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费尔巴哈是黑格尔与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之间的中间环节,但是,否认马克思世界观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阶段的存在。近来则有人连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的科学世界观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这一点也否认了。我们发现,上述观点与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实际进程并不完全符合,在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实际进程中,确是存在着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观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发展过程 费尔巴哈哲学 黑格尔唯心主义 中间环节 黑格尔哲学 科学世界观
下载PDF
恩格斯世界观转变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旭光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1989年第4期115-133,共19页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他也和马克思一样,在其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曾在哲学思维的领域里进行过辛勤的耕耘。他不仅在和马克思共建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过程中,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一切有价值成分,而且在他与马克思携手合作...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他也和马克思一样,在其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曾在哲学思维的领域里进行过辛勤的耕耘。他不仅在和马克思共建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过程中,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一切有价值成分,而且在他与马克思携手合作之前的世界观转变过程中就受到过费尔巴哈哲学的熏陶。费尔巴哈哲学在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中究竟占有何种地位?它对恩格斯的世界观转变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这些影响?为了全面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我们有必要弄清这些问题。本文即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 批判继承 费尔巴哈哲学 社会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 异化 社会发展 物质利益
原文传递
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 被引量:2
7
作者 陶富源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2-49,共8页
青年马克思是马克思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而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问题,又是其中许多纷争的一个焦点。青年马克思在世界观转变过程中,是从黑格尔出发,“自觉地踏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的”呢,还是得益于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如果承认有... 青年马克思是马克思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而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问题,又是其中许多纷争的一个焦点。青年马克思在世界观转变过程中,是从黑格尔出发,“自觉地踏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的”呢,还是得益于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如果承认有这种影响,那么其程度如何?这其中是存在一个完整的费尔巴哈派阶段呢,还是一个融批判与继承于一体的中介过程?与此相联系,青年马克思是最终超越了费尔巴哈,走上了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青年马克思 费尔巴哈 批判继承 异化 思想 人与人 关系问题 决定作用 社会关系
原文传递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演变发展——巴黎《手稿》读书笔记之四
8
作者 汤龙发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4年第2期55-61,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异化理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马克思从他的第一篇学术著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博士论文)到《资本论》,一直在探讨异化理论,特别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 在马克思主义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异化理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马克思从他的第一篇学术著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博士论文)到《资本论》,一直在探讨异化理论,特别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里,集中地论述了异化理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他的其他的理论一样,是随着他的思想发展而演变发展的,其发展线索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影响时期,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影响时期,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决裂时期,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成时期。研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演变发展,使我们能从马克思的整个异化理论中,分清楚哪些是他不成熟的看法,哪些是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异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 演变发展 费尔巴哈 人本主义 经济异化 黑格尔唯心主义 异化劳动 资本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下载PDF
正确评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影响
9
作者 宫凤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6-7,20,共3页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巨大影响,国内外理论界是公认的。但对费尔巴哈的重要著作《基督教的本质》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影响,却存在颇大歧义。一种意见认为,《基督教的本质》对马克思、恩格斯“影响最大”;另一...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巨大影响,国内外理论界是公认的。但对费尔巴哈的重要著作《基督教的本质》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影响,却存在颇大歧义。一种意见认为,《基督教的本质》对马克思、恩格斯“影响最大”;另一种意见认为,它对马克思、恩格斯“影响最小”。对这个问题的评价,直接关系到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动因和时间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认为《基督教的本质》(1841年夏出版)一书对马克思的“影响最大”,具体地说,即认为马克思在这一著作的影响下,在1842年春以前,已经是一个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马克思 基督教 恩格斯 世界观转变 唯物主义者 本质 黑格尔哲学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性质
下载PDF
《基督教的本质》没有使马克思“成为费尔巴哈派”
10
作者 赖金良 《浙江学刊》 1985年第1期65-69,共5页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有一种广泛流行的看法,认为费尔巴哈1841年《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发表,不仅推翻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王座,而且强烈地影响了年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使他们一下子都成了费尔巴哈派。这种看法之所以...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有一种广泛流行的看法,认为费尔巴哈1841年《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发表,不仅推翻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王座,而且强烈地影响了年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使他们一下子都成了费尔巴哈派。这种看法之所以被普遍地接受,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的一段论述是有关的。大家知道,恩格斯的那段论述,写于1886年,即在《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四十五年之后,因而可以说是对当时情况的某种回忆。既然是回忆,难免会有一些不够精确的地方。我们认为,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发表,虽然在当时德国思想领域引起过强烈的反响,但它既没有“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也没有使马克思成为费尔巴哈派。下面对此作些分析和论证。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费尔巴哈 宗教批判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 思想界 本质 恩格斯 黑格尔哲学 信仰
下载PDF
创见在于认真的研究——简评《早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
11
作者 晓姜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5期114-115,共2页
德国19世纪的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他在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的长期统治之下,第一个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地重新登上王位,从而使自己成为旧唯物主义之集大成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先哲和一代思... 德国19世纪的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他在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的长期统治之下,第一个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地重新登上王位,从而使自己成为旧唯物主义之集大成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先哲和一代思想巨人马克思在他的早期哲学思想形成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马克思哲学思想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早期哲学思想 黑格尔哲学 基督教 形成时期 德国古典哲学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下载PDF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之探寻与解读
12
作者 梁栋 《西部学刊》 2019年第4期8-11,共4页
从马克思的基本论述和基本观点出发分析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发现在"异化""类本质""存在论""实践观"几个方面,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有联系,但两者哲学存在重大差异。在马克思哲学发展的过程中,... 从马克思的基本论述和基本观点出发分析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发现在"异化""类本质""存在论""实践观"几个方面,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有联系,但两者哲学存在重大差异。在马克思哲学发展的过程中,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有所启迪和影响,但是马克思超越和扬弃了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不是"费尔巴哈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
下载PDF
思想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立东 刘彩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马克思哲学并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马克思哲学有过理想主义阶段、黑格尔哲学阶段和"费尔巴哈派"阶段。从思想史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 马克思哲学并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马克思哲学有过理想主义阶段、黑格尔哲学阶段和"费尔巴哈派"阶段。从思想史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世界的一般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既包括认识论,也包括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黑格尔哲学 费尔巴哈
下载PDF
“费尔巴哈派”与“中间环节”的再审视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云阁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8,共5页
科学把握“费尔巴哈派”和“中间环节”概念的内涵,是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关键。“费尔巴哈派”实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欢迎”态度,二是费尔巴哈哲学对他们的... 科学把握“费尔巴哈派”和“中间环节”概念的内涵,是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关键。“费尔巴哈派”实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欢迎”态度,二是费尔巴哈哲学对他们的“强烈地影响”。“中间环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人本学的思维路径;无神论的宗教异化思想。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费尔巴哈阶段,费尔巴哈哲学“在某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 中间环节 “欢迎”态度 “强烈地影响”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中唯物史观的萌芽
15
作者 黎克明 徐超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都曾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学派,后来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又都变成“费尔巴哈派”,而后1843—1846年间再从“费尔巴哈派”转向科学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本文拟在研读他们的早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都曾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学派,后来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又都变成“费尔巴哈派”,而后1843—1846年间再从“费尔巴哈派”转向科学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本文拟在研读他们的早期著作的基础上,探讨唯物史观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萌芽始于1843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阶段的起点.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法的关系同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和恩格斯 异化劳动 费尔巴哈 “异化” 唯物史观 青年黑格尔 《手稿》 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下载PDF
也谈《基督教的本质》与马克思、恩格斯——与董仲其同志商榷
16
作者 郑伟建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87年第Z1期65-67,共3页
董仲其同志在《【基督教的本质】与马克思恩格斯》(载《探索》杂志1986年第4期,以下简称《董文》一文中提出,《基督教的本质》(以下简称《本质》)并没有使马克思成为费尔巴哈派的人。文章立意较新,但似乎论据不充足。笔者在此提出不同... 董仲其同志在《【基督教的本质】与马克思恩格斯》(载《探索》杂志1986年第4期,以下简称《董文》一文中提出,《基督教的本质》(以下简称《本质》)并没有使马克思成为费尔巴哈派的人。文章立意较新,但似乎论据不充足。笔者在此提出不同的观点,以求教于董仲其和其他同志。一、“一时成为费尔巴哈派”而不是“同时成为费尔巴哈派”《董文》认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已经说阴,成为费尔巴哈派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返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时问在费尔巴哈1841年6月《本质》一书出版之前。《董文》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怀疑时间在1842年——1843年3月,即晚于1841年6月,因而断定马克思不可能成为费尔巴哈派的人。笔者认为,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马克思恩格斯 青年黑格尔 本质 唯物主义 基督教 德国古典哲学 前提条件 黑格尔哲学 巨大影响
下载PDF
“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考察
17
作者 杨纯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81-87,共7页
“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一“实践的党派”的主张,是当时三大“实践的党派”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旧哲学又主要是针对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提出来的,其本意是指革命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的党 青年黑格尔 费尔巴哈
下载PDF
论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特质和分期
18
作者 尹继佐 黄万盛 《学术月刊》 1983年第3期7-13,共7页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工作者在研究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出现了两种明显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对黑格尔哲学批判开始,就走了自己的新世界观和新学说的历程;从此时起,他的思想虽在不断地丰富发展,日益精确化和系统...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工作者在研究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出现了两种明显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对黑格尔哲学批判开始,就走了自己的新世界观和新学说的历程;从此时起,他的思想虽在不断地丰富发展,日益精确化和系统化,但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连贯的。他们反对“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马克思 青年黑格尔 费尔巴哈 马克思恩格斯 黑格尔哲学 十九世纪 新世界观 四十年代 哲学批判 自我意识
原文传递
马克思"从前的哲学信仰
19
作者 张国华 王金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4-18,共5页
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有过"从前的哲学信仰",它们分别是理想主义、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肯定马克思有过"从前的哲学信仰",不仅不会贬低马克思,相反,正是用马克思教导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 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有过"从前的哲学信仰",它们分别是理想主义、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肯定马克思有过"从前的哲学信仰",不仅不会贬低马克思,相反,正是用马克思教导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马克思自己的思想发展进程,恢复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本来面目,反对将马克思神化。区分马克思"从前的哲学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有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信仰 理想主义 黑格尔哲学 "费尔巴哈"
下载PDF
马克思何时成为“费尔巴哈派”的思考
20
作者 何迈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2期81-84,共4页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明确指出:黑格尔哲学解体后,由于现存宗教斗争的实际必要性,使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返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他们在这里跟自己的学派的体系发生了冲突。“这时,费...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明确指出:黑格尔哲学解体后,由于现存宗教斗争的实际必要性,使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返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他们在这里跟自己的学派的体系发生了冲突。“这时,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了。它一下子就消除了这个矛盾,它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马克思 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哲学 基督教 恩格斯 宗教斗争 必要性 路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